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崂山花岗岩锆石U-Pb年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锆石U—Pb稀释法对崂山花岗岩中石英二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及碱性花岗岩4个单元的代表性岩体进行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其淡黄色透明状锆石的206Pb/238U表面年龄分别为146.8±0.8,126.2±0.8,113.0±0.9和110.8±0.9Ma,代表岩石各自的结晶年龄;而正长花岗岩和碱性花岗岩中的红褐色半透明—不透明锆石,因曾遭受严重的晶格破坏和放射性成因铅丢失,表面年龄偏新,不具年代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菲律宾海沉积物矿物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X射线衍射法测试了1988年取自西菲律宾海3个柱样共52个沉积物样品的矿物组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主要矿物为方解石,石英,斜长石和钾长石,次要矿物为高岭石,绿泥石,角闪石,斜发沸石,水云母,蒙脱石和滑石。划分出两类矿物组合:(1)方解石+石英+斜长石+钾长石,水云母含量高,角闪石,斜发沸石滑石含量低;(2)斜长石+方解石+石英+钾长石,角闪石,斜发沸石和滑石含高,水云母含低。(1)类矿物组合反映  相似文献   

3.
珠江口红拟石首鱼的池养生长与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引进的红拟石首鱼Sciaenops ocellatus进行咸水池养生长特性与饲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其生长旺盛期在2龄。应用von Bertalanffy方程求得人工饲养条件下其体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1=656.2722〗1-e^-0.5998t+0.0823)【和Wt=4193.9021〖1-e^-0.5998(t+0.0823)〗^2.8834。体重生长拐点于1.7龄处。面积为6.5h  相似文献   

4.
海蚀作用会诱发各种地质灾害,为研究青岛崂山地区的海蚀作用,本研究通过野外踏勘取样、岩石手标本鉴定和偏光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岩石学和构造特征对海蚀作用的影响,并以石老人地区为例分析了海蚀地貌的特征,探讨了崂山地区的海蚀地貌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崂山海岸基岩为I-A型复合花岗岩。抗海蚀能力最强的是白垩系莱阳群砂岩,其次为白垩系青山群火山岩和石英二长岩,再次为碱性花岗岩,黑云二长岩最弱。断裂构造破坏岩石稳定性,促进了海蚀作用;石老人地区以流纹岩为主,在海蚀崖后退过程中,安山岩的侵入体保留下来,形成了石老人海蚀柱;崂山地区发育多种海蚀地貌,受到海浪作用、气温条件、盐类结晶以及生物作用等外部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σ坐标下建立了一个半诊断计算及预报计算的数值模式,应用于台湾海峡夏季时三维海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t=2.5d时,密度场和速度场得到调整,即得到半诊断解,当t=40d以后,解已达到准稳定态;半诊断及预报计算的结果在定性上是与诊断计算结果一致。但它们在定量上有些变化,如表层台湾岛西岸附近的最大水平流速,在t=0时(诊断)为59.1cm/s,t=2.5d时(半诊断)为62.1cm/s,t=300d时(预报)为62.0cm/s.此外,在半诊断及预报计算中,上升流也主嵰⑸诟=ń兜龋魉偌忧浚段б灿兴┐蟆  相似文献   

6.
研究池养条件下鲻鱼MugilcephalusLinnaeus的年龄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鳞片新年轮主要在10—1月出现;鳞长与体长关系式为:R—0.00907L(0.7764);I—V龄鱼体长和体重相对生长率和生长指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1.2716×10(-5)L(3.0695),体长与全长关系式为:LT=10.3711+1.1806LB,当年鱼体长和体重生长与月龄的关系分别为:LB=8.6669+25.5769t,W=0.1170t(3.5530),vonBertallanffy生长参数L∞=613.25mm,K=0.3412,t0=-0.825,体重生长拐点值为2.46a。  相似文献   

7.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的精子属于“原始型”,由顶体(2.2μm×1.0μm)、细胞核(3.1μm×0.83μm)、中段(0.74μm×1.4μm)和鞭毛(52μm×0.22μm)组成。顶体弹头状,由两部分组成:(1)顶体的前端是一呈卵形的高电子密度的部分;(2)顶体的后端为一呈翼状的低电子密度的部分。细胞核呈长柱状。在顶体凹陷和细胞核凹陷之间为顶体下腔,内有微丝束结构。中段包括5或6个线粒体,一对中心粒及一些泡状结构。鞭毛为典型的“9+2”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如下的高阶奇异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y(n)+f(t,y,y',...,y(n-2))=0,n≥2,0<t<1,y(i)(0)=0,0≤i≤<n-2,y(n-1)(1)=0其中,f(t,y1,...,ym-1)在yi=0处有奇性,i=1,...,n-1。我们给出了该问题解存在的一个新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淡水白鲳(ColossomabrachypomumCuvier)幼鱼(L=2.9cm±0.05cm)对氯化钠浓度(pH=8.21±0.07)及碱度(pH=8.85±0.18)的急性毒性试验。用概率单位法求得其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氯化钠浓度分别为12.0、11.4、10.4g·L-1;碱度分别为83.25、56.99、45.70mmol·L-1,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盐碱混合正交试验,经统计分析得出碱度致死作用显著。在此条件下24hLC50值时碱度与氯化钠浓度的关系为:Alk(mmol·L-1)=256.24-24.69Sal(g·L-1)。  相似文献   

10.
利用从珠江莲花山河段采集的淡水和大洋海水经过滤后,按不同盐度混合,模拟河口咸淡水交汇区重金属在水中各微粒级的分配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各种盐度条件下,Fe,Al,Cu,Pb,Zn和Cd主要以粒径>1.0μm和<0.22μm的微粒存在于水中。在加入Fe(3+),Al(3+)模拟实验中,重金属绝大部分含量形成粒径>1.0μm的微粒,其中Fe达99%以上,Cu,Pb约95%,Al约有70%-90%,Cd约40%,其余部分主要以<0.22μm微粒存在。加入与未加入Fe(3+),Al(3+)的实验比较,Fe(3+),Al(3+)的加入对水中Cu,Pb,Zn和Cd含量向大微粒聚集有很大影响,使其聚集在粒径>1.0μm微粒的量增加30%-40%。另外从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可知,水的盐度与重金属在位径<1.0μm微粒中的含量分布无明显关系,但咸水中大量离子将对河水中胶体絮凝和微粒增长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海水池塘施肥混养滤食性鱼贝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于1995年7月10日至9月16日,在烟台市黄海水产集团公司第二养虾场进行。采用围隔生态系实验法,利用4个海水池塘陆基围隔(5m×5m)初步研究了台湾红罗非鱼(Ore-ochromismossambicus×O.niloticus)与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施肥混养的效果。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的生产力为1.24g/m2·d,负荷力为3830.0kg/hm2;罗非鱼的生产力为1.86g·(m2·d)-1,负荷力为1580.8kg/hm2。鱼贝对施入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15.06%和6.80%,比单养罗非鱼要高;总生产力和总负荷力都明显高于单养罗非鱼。  相似文献   

12.
金属离子对牙鲆仔鱼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静水生物实验法进行了Zn、Cu、Pb、Cd金属离子对海洋底栖鱼类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仔鱼的成活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u(2+)、Cd(2+)、Zn(2+)、Pb(2+)对牙鲆仔鱼24hLC(50)分别为1.14、1.51、4.68、5.89mg/dm3.48hLC(50)分别为0.14、0.83、0.99、3.47mg/dm3.72hLC(50)分别为0.06、0.36、0.71、0.93mg/dm3.96hLC(50)分别为0.02、0.14、0.43、0.53mg/dm3.Cu(2+)对牙鲆仔鱼的毒性最大,Pb(2+)的毒性最小.4种金属离子对仔鱼的毒性顺序依次为:Cu(2+)>Cd(2+)>Zn(2+)>Pb(2+).  相似文献   

13.
1992年6月湄洲湾海域溶解态Cu、Cd、Ni的含量范围(平均值)分别为0.37 ̄3.27(0.90)、0.009 ̄0.133(0.026)和0.43 ̄15.20(2.08)μg/dm^3,10月分别为0.46 ̄1.97(1.08)、0.015 ̄0.81(0.029)和046 ̄13.04(3.15)μg/dm^3。6月和10Cu、Cd、Ni含量分布,除了与夏秋季不同水系消长和潮汐的影响有关外,还与  相似文献   

14.
庙岛群岛的光棘球海胆主要分布于北四岛(南、北隍城岛,大、小钦岛),砣矶岛及大、小竹山岛等,而南五岛极少分布。砣矶岛的海胆多是2~3年生壳径4~6cm的个体,海胆性腺成熟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性腺发育与水温、栖息场和饵料等有关。海胆体重随季节而变化,繁殖季节体重W(g)与壳径D(cm)相关,W=2.582D2.034(r=0.87),性腺重GW(g)与壳径D(cm)关系为GW=0.0403D3.0828(r=0.8273),壳径D(cm)与壳高H(cm)呈线性关系H=0.5225D+0.0668(r=0.9078)。壳径生长随年龄而变慢,2.8cm的幼海胆年增长2.1cm;6.1cm的成海胆年增长0.43cm。光棘球海胆嗜食海带和裙带菜,平均日摄食量6.0cm的海胆为2.6g,4.0cm的为1.34g,3.1cm的为1.3g,幼海胆摄食率较高的原因是因其生长发育快速,活动强度和代谢水平高。  相似文献   

15.
七种微藻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对来自4个门类的7种微藻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种微藻中,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的蛋白质含量最高[49. 875×10~-2(m/m) ],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 Nannochloropsts sp.的蛋白质含量次之,分别为[21.036、22.742×10~-2(m/m)]; 4种硅藻中除优美旭氏藻(S.delicatula)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外[19.519×10~-2(m/m)],其它三种硅藻的含量则较低。不同微藻的氨基酸组成和比例基本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此外,微藻的必需氨基酸比例还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体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它们的饵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虾病暴发前虾池中一些环境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研究1994年5~8月即墨金口养殖场虾病发生前,养虾池中叶绿素a总量、去镁叶绿素含量、不同粒径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以及营养盐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调查期间两个养虾池中叶绿素a含量逐月减小,分别从49.98mg/m3和25.54mg/m3降至1.50mg/m3和3.30mg/m3,去镁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微型(2~20μm)的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最大,分别为74.3%和68.4%,超微型(2~0.45μm)分别为20.4%和27.5%,小型(>20μm)的叶绿素a含量最小,分别为5.5%和4.2%。所调查虾池中无机磷含量均超过富营养化阈限,无机氮含量接近富营养化阈限。  相似文献   

17.
1993年,苍南县水产局从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 Miers)幼蟹开始,经苗种培育和养成两个阶段,完成整个池塘养殖试验过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场地苍南县沿浦镇沿浦村对虾场1号塘,面积10667m2(16亩)。设闸门一处,大潮汛直接进、排海水,小潮依靠抽水机改善水质。水位可保持1~1.5m。在该塘内侧原高坡面修建一口长38.6m,宽12.15m大规格蟹种养成塘,编号为2。塘水进出通过1m宽的缺口,与大塘相通。水位达0.6~0.7m。又在大塘中,以网片围成无底…  相似文献   

18.
利用盐碱地区氯化物型地下水进行了鲢鱼幼鱼(L=5.4~8.2cm)对盐度(pH=8.60±0.18)、碱度(pH=8.74±0.34)及盐碱混合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鲢鱼幼鱼对盐度的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1.2,9.0,8.6和8.2g·L-1;对碱度的相应LC50值分别为51.4、27.1、23.7和15.7mmol·L-1。盐碱混合的正交试验表明盐度和碱度在致毒过程中作用显著;24hLC50碱度(Alk,mmol·L-1)及盐度(S,g·L-1)的关系为:Alk=34.17-1.78S。  相似文献   

19.
1987年3月~1988年12月笔者于九龙江口、厦门西海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厦门西海域特殊的地理、水文环境、沉积物的高磷量、磷形态的快速转化是西海域初级生产力[555g/(m2·a)]比九龙江口区[159g/(m2·a)]高得多的主要原因。颗粒态磷(PP)、溶解态无机磷(DIP)、溶解态有机磷(DOP)等以生物为媒介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形态转化。本文估算了九龙江水总磷(TP)的入海通量为787t/a,其中DIP为69.2t/a,DOP为170t/a,PP为547t/a;九龙江口和厦门西海域沉积物磷的年释放量估计为16t和13t.接初级生产力估算全调查海域消耗磷约为981t/a,而生物活动参与下磷的再生和转化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在南海中部布设的两个层次(1191m和3696m)沉积物捕集器的沉降粒子进行了颗粒沉降通量和氨基酸组成的研究。南海的物质通量呈现季节性变化,深层样变动范围在69.6~141.7mg/(m2·d);但火山灰侵入后,其物质通量(按每月平均)高出1~2个数量级,氨基酸和氨基糖含量亦由原来的10×10-3和0.9×10-3减少为0.09×10-3和0.02×10-3。氨基酸组分中以天门冬氨酸占优势,其次为甘氨酸与谷氨酸。在火山灰影响下,其丰度顺序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