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环境下实现实时测控的有关问题与技术。在VB编程环境下,VB应用程序通过调用动态链接库(DLL)完成硬件中断响应与处理,以及对底层输入/输出I/O端口的操作,充分发挥了VB和C两种语言的各自优势。  相似文献   

2.
中断是计算机系统工作中的重要过程。本文介绍了设置新的中断向量和中断服务程序驻留的方法,并以建立屏幕电子表为例,予以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3.
蒋齐之 《水文》1993,(6):25-28
本文介绍的PC-1500计算机控制水文缆道测流系统,能以一个起动命令完成包括运行、采样、记录、计算、成果打印及绘图等项内容的测流全过程。系统在软件的支持下,以较少的硬件开销实现了缆道测验工作的自动化,并具有根据需要选定测线、测点、测速历时和中断恢复及容错等功能。本系统操作简便,使用BASIC语言,实用性强,易于掌握,并已在河、渠、库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颍河特大桥桩基施工中灌注35号墩-1桩基时,混凝土输送泵出现故障造成浇注中断,桩基检测时发现缺陷,采用旋喷压浆技术进行处理,经检测合格。对采用旋喷压浆处理桩基缺陷的全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建良 《探矿工程》2002,(5):38-38,42
介绍在西部非洲干旱缺水地区的水井施工工艺,并且对其设备、安装和施工工艺等提出了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6.
郑午  郭威 《探矿工程》2004,31(7):30-32
针对我国目前钻探设备制造技术现状,介绍了柔性制造系统(FMS)的内涵及组成,分析了我国钻探设备制造业应用FMS的必要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地层中的断层实际存在的数目远比构造图上的多。影响断层制图的因素除断层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外,主要受地震分辩率和地震测线网格密度的控制。讨论了地震网格密度对断层检测的影响,提出了采用Horvitz-Thompson概率模型估计一个总体中断层的数目和规模,给出了该模型的计算公式,并以计算机模拟的断层总体为例介绍该方法在预测断层特征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北京探矿机械厂为迎接全国岩土钻掘工程设备更新高潮,克服进口设备昂贵的被动局面,研究设计,制造的5种新型专用设备,也对进一步改进作了些提示。  相似文献   

9.
曾定帮  彭文祥 《探矿工程》2005,32(5):31-32,36
介绍了东海大桥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技术,对一些关键技术做了详细说明,同时也介绍了海上钻孔灌注桩施工成孔设备的选择及所用淡水泥浆的配制。  相似文献   

10.
锚孔钻凿设备是锚固技术的关键之一。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锚固孔钻凿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并对其主要钻孔工艺方法进行了评述,介绍了国内外锚固设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市场预测,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地震台站数字化监测仪器常因交流电源供给问题而发生故障进行了讨论 ,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电压波动范围大、供电线路的突然通断等。提出安装一台交流参数稳压电源 ,配备一台不间断电源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海洋三维地震作业中,潮汐运动对地震作业影响很大,有时甚至因为潮汐对地震电缆的侧向影响需要中断作业。本文根据作业工区附近港口的潮汐数据计算推断出作业区潮汐的运行规律,遵循其规律避开潮汐的高潮期进行地震作业,以取得更好的地震采集资料和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3.
This review article offers a critique of the social license concept, and of the debate surrounding it. In order to best understand what is meant by “social license”, one must look beyond its constituent terminology and instead examine the core drivers of contemporary mining practice. The working assumption inside the industry is that if disapproval becomes too intense there is a chance that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will interrupt mining activities. This is what I refer to as ‘the fear of Mineras Interruptus’. If there is any meaning to attribute to the term ‘social license to operate’ – it is to be found in the fear of losing access – because other factors relating to social performance or benefits are considered peripheral.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mining industry’s adop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should be viewed critically and not promoted on face value.  相似文献   

14.
地震活动与矿井顶板事故影响关系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震活动与顶板事故进行时空序列统计分析,得出两点新认识:(1)顶板事故与宏观地震序列有较强的频率对应,似乎是"遥相呼应";(2)相当多的顶板事故伴随有周边小震发生。推测部分原因是这些矿井位于地震带附近,部分原因是采矿卸压引发矿震,一些地震可能是宏观地震序列中的一部分。如果能够掌握,并加以利用,对于安全生产具有一定意义:对既定煤田,查找周边对矿区地应力影响强烈的地震带或断裂带,这些矿井顶板事故有可能成为周边地震带或断裂带的"应力窗",而地震带或断裂带的活动又成为煤矿地质灾害的"晴雨表"。在煤田大区,可以把顶板事故群发当作构造应力扰动的一种反映,作为大区构造应力扰动传入矿区,再与开采卸压作用叠加,引起地质灾害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尼日利亚北部乍得湖盆地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的问题,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土壤剖面取样工作,采用氯离子平衡法计算各剖面降雨入渗补给量,并结合野外调查、钻探等工作研究影响降雨入渗补给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4个取样点(Y1、Y2、Y3、Y4)土壤剖面年平均降雨入渗补给量分别为4.9、1.5、7.9、26.2 mm/a,平均值为10.1 mm/a,年平均降雨入渗补给率仅为0.72%、0.22%、1.17%、3.87%,平均值为1.49%;研究区降雨入渗补给量很少,降雨对地下水资源的补给有限,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Hadejia河;研究区蒸散发量大,植物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地表入渗水分多在表层土壤中或泥质层与风积砂层交界面上消耗于蒸发蒸腾,最终散失到大气中。在人类活动严重改变Hadejia河水文情势的背景下,研究区这种独特的地下水补给特征导致地下水位快速下降,使得区内正面临较严重的地下水资源枯竭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明晰地铁竖井施工过程中周边场地的响应,减少地铁施工风险,以长春地铁1号线自由大路车站竖井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竖井周围场地及邻近建筑物沉降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倒挂井壁法竖井施工过程中周围场地地表变形特点和机理,分析了工程中隔离排桩的作用。研究表明:衬砌水平变形与井底隆起变形是竖井开挖引起周围地层变形移动的主要原因;设置的隔离排桩阻断了上部地基的变形传递,降低了竖井开挖施工对周边建筑物地基的累积沉降及差异沉降量的影响。最后,对隔离排桩桩长设置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对类似相关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环境演变对中华文明影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自然环境演变研究和中华文明演变研究的大量科学积累显示,中国的地理环境及其演变与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之间存在着多样而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出以下认识:(1)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结构”,其连续性得益于与巨大的生存空间相联系的多样的环境类型与环境演变的区域差异。(2) 尽管并非所有的暖期中华文明都繁盛,但中华文明繁盛的时期往往是各种时间尺度上的暖期。(3) 环境极端恶化事件对中华文明产生严重冲击,同时也促使文明发生重大变革,中华民族在对不利环境影响的适应过程中不断开拓创造、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促进社会的更大进步。进一步开展有关环境演变对中华文明影响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应以重大环境演变事件的识别为基础,以环境变化引起的资源变化为切入点,通过文明发展对环境演变影响的适应研究来深化对文明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造山带晚石炭世双峰式火山岩很好地记录了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时期洋陆转换阶段复杂的岩浆作用过程,对该过程的详细剖析能更好地理解中亚造山带的地质历史.通过该区域晚石炭世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Sr-Nd-Pb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并结合区域上已有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如下认识:(1) 该套火山岩组合形成于晚石炭世早期320.2±4.2 Ma,为晚石炭世早期陆相喷发的产物.火山岩具明显的双峰式组合的特征,基性端元由碱性系列和拉斑系列的玄武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组成;酸性端元由粗面岩和流纹岩组成,成分上相当于A型花岗岩;(2) 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显示,该套双峰式火山岩来源于不同的岩浆源区,基性岩来自于亏损的地幔源区,在岩浆上升过程中发生橄榄石及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并遭受了地壳混染,而酸性岩来自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3) 该套双峰式火山岩产出于后碰撞末期的构造环境,由于洋壳的拆沉作用而引发软流圈上涌,使得上覆的地幔发生部分熔融产生岩浆,同时由于底侵作用导致地壳下部发生部分熔融,喷发出地表形成该双峰式火山岩套,这套双峰式火山岩的出现,标志着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造山作用进入尾声.   相似文献   

19.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区,在自然和人为影响下,发育着五种不同类型的道路翻浆,某些路段产生雪阻,冰糊(涎流冰)、路面挂冰等道路冻害,严重影响交通运输,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维持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