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新书架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2010,(11)
<正>中国西北地区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1470-2008)白虎志等编著该图集是2009年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西北极端干旱事件个例库及干旱指标数据集"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图集对《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中的西北地区12个站点的旱涝序列进行了修订和增补,并把终止年份从1979年推后到2008年。图集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1470-1950年共481年的历年  相似文献   

2.
新书架     
《气象》2022,48(1)
《中国重大干旱事件分析(1961—2020年)》邹旭凯等编著该书利用新构建的气象干旱指数(DI)和区域性干旱过程的统计方法,使用1961—2020年中国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计算了历年中国区域性干旱事件的气象干旱指数及其强度,并对区域性重大干旱事件的发展演变特征和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961—2020年中国区域性干旱事件的频率、强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分析,1961—2020年最强前20名的全国区域性重大干旱事件和2001—2020年逐年的全国区域性干旱事件的气象条件、干旱强度和范围的发展演变情况及干旱影响评估,还给出了1961—2020年中国31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性干旱过程的历年变化。该书可以为气象、农业、水利和环境等领域的科研与业务人员提供基础资料信息,也可为干旱灾害防御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MCI的中国干旱时空分布及灾情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廖要明  张存杰 《气象》2017,43(11):1402-1409
利用中国825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风速等资料,根据2017年修订的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计算得到各站点1961-2015年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基于MCI指数系统分析了中国及东北、华北、西北东部、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6大区域中旱及以上干旱日数的时空分布及气候变化特征,并结合1951-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农业干旱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受灾情况以及灾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北、黄淮、西北东部、东北西部、华南西部、西南大部以及内蒙古等地是我国干旱多发区,其中华北大部、黄淮东北部及陕西北部、甘肃河东大部、宁夏等地年干旱日数在60天以上,河北南部、宁夏大部、新疆北部和西部、云南中南部、海南南部等地最长连续干旱日数达210天以上;长江中下游、华南东部、西北中部、东北东部等地干旱日数相对较少。东北、华北干旱主要出现在春末和夏、秋季,西北地区东部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出现在盛夏和秋季,华南地区的干旱主要出现在秋、冬季节,西南地区多出现在冬、春季节。1961—2015年,中国平均年干旱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甘肃东南部、宁夏、陕西、山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贵州中西部、云南中西部等地增加趋势明显,但西北中西部、东北中东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及青藏高原中西部、内蒙中西部等地年干旱日数呈减少趋势。1951—2015年,中国农作物因旱受灾和成灾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但近年来有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4.
1960—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区域性极端事件客观识别法(Objectiv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for Regional Extreme Events,OITREE)和1960—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省和重庆市)101个站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进行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识别研究,确定了相应的OITREE方法参数组,并识别得出87次中国西南地区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其中9次达到极端强度,而2009年9月—2010年4月发生的特大干旱是中国西南地区近50年最严重的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西南地区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0—80 d,最长可达231 d;11—4月是西南地区的旱季。云南和四川南部是西南干旱的频发和强度中心地区;强的(极端及重度)干旱事件可分为5种分布类型,其中南部型出现机会最多。过去50年西南地区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频次显著增多,强度有所增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该地区降水量显著减少所致,而气温升高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曾红玲 《气象》2009,32(10)
2009年7月主要气候特点: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全国平均气温为22.0℃,较常年同期偏高0.6℃.西藏7月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云南为次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09.6mm,较常年同期偏少6.3mm.青海7月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值. 月内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黑龙江低温阴雨天气持续;热带风暴苏迪罗、台风莫拉菲先后在我国华南登陆;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西北、华北等地气象干旱缓解,内蒙古中部气象干旱持续;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24个省(市、区)遭受强对流天气袭击.  相似文献   

6.
根据桂林13个站点1957—1999年共43a的资料,结合农业部门历年来掌握的旱情以及我们多年的预报经验,定义出全地区性各级干旱标准,分析出干旱前期环流特征,找出其演变规律和指标,建立短期气候预测的预报模式指标,为桂林秋旱的预报提供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曹鸿兴 《气象》1994,20(1):55-56
全国统计气象、干旱气象、水文气象学术会议1993年11月15—18日由中国气象学会统计气象学委员会,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气象、地质、水文统计委员会,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中国气象学水文气象学委员会,杭州大学,浙江省气象学会联合发起在杭州召开了全...  相似文献   

8.
基于CI指数的2008年河南省麦播后气象干旱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8年麦播后至2009年1月河南全省范围的大面积干旱,引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进行2008年麦播以来的气象干旱演变分析。根据河南省113个气象站1951-2008年的气象资料及65个自动气象站2009年1月份气象资料,从气象干旱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等级干旱的发生发展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抗旱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CI指数的2008年河南省麦播后气象干旱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2008年麦播后至2009年1月河南全省范围的大面积干旱,引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进行2008年麦播以来的气象干旱演变分析.根据河南省113个气象站1951-2008年的气象资料及65个自动气象站2009年1月份气象资料,从气象干旱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等级干旱的发生发展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抗旱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鄂温克旗1959—2008年气象历史资料,统一归类,并采用统计预报方法,简要评定预测出鄂温克旗50年来主要气象灾害之一的干旱、洪涝灾害期,为鄂温克旗防范旱涝灾害做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虎林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林市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低温冷害、霜冻、大风和冰雹等,本文利用1956-2010年虎林气象观测资料和1949-2010年灾情资料,对发生在虎林的气象灾害气候特征、分布规律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预防气象灾害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在2009—2012年西部地区出现3 a连旱的大背景下,通过对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2009—2012年的降水量、气温、地理环境及大气环流场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姚安县2009—2012年三连旱的成灾过程,结果表明:此次百年不遇的气象干旱自2009年10月开始,持续到2012年,在此期间,与姚安县30 a平均气象资料相比,降水明显偏少,平均气温偏高、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且由于地理环境和大气环流异常等原因,造成了滇中姚安旱情迟迟未能解除,成为此次百年不遇的气象干旱灾害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3.
干旱是安顺市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根据安顺市1980—2009年6个县站的30 a干旱历史资料,采用降水量距平方法统计分析得出干旱的时空分布特点是:夏旱和冬旱严重,春旱次之,秋旱较轻。最后,探讨了干旱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特别对8月夏旱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植被状态指数监测西北干旱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1982—2003年22年逐月GIMMS 8 km分辨率的NDVI数据和西北地区138个气象台站同期月降水数据,分析了植被状态指数(VCI)对西北地区历史干旱的监测能力。根据西北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特点,选取雨养农业区、灌溉农业区和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为典型研究区域,研究了VCI对不同地区气象干旱的监测能力,并对VCI监测干旱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CI可以较好地反映西北大部分历史干旱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对于不同的气候区域,VCI监测干旱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别。对于西北东部的雨养农业区,VCI能够较好地反映降水的盈亏对植被影响,是监测这一地区干旱的有效指标;在西北区西部的灌溉农业区,VCI基本不能反映这一地区降水的多寡,不能作为这些地区气象干旱监测的指标;VCI也不能反映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降水的亏缺,不能作为监测这些地区气象干旱的指标;在极涡干旱的戈壁、沙漠地区VCI会出现虚假的高值。  相似文献   

15.
2015年9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皘  高拴柱 《气象》2015,41(12):1562-1567
2015年9月环流特征如下:北半球高纬地区极涡为单极型,中高纬地区为3波型分布,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且断裂,9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72.4 mm,比常年同期(65.3 mm)偏多14.0%;全国9月平均气温为16.9℃,较常年同期(16.6℃)偏高0.3℃。 月内共有6次强降水过程,24站出现了极端日降水量。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4个台风生成,1517号台风基洛从中太平洋移入,1521号台风杜鹃两次登陆我国并带来大范围降水。西北东部及内蒙古中部等地气象干旱缓解,黄淮大部及辽宁等地气象干旱持续发展。全国多地遭受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  相似文献   

16.
将模糊时间序列模型引入短期气候预报,利用重庆3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日观测资料(1971—2007年)和重庆市旱涝灾害监测预警决策服务系统计算的干旱指数和洪涝指数等资料,运用模糊时间序列模型分别对2001—2007年重庆市城口县1月降水、1月平均气温的预报结果(年度预测)和重庆市春旱指数的预报结果(年度预测)进行了模糊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了2004—2007年的发展趋势,用2004—2007年实测值与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与加权集成、人工神经网络集成、数据挖掘集成等模型进行了精度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模糊时间序列模型各项精度评定指标优良,并且计算简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安顺市特大气象干旱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9年7月—2010年4月安顺市发生的特大气象干旱灾害进行分析和评估,得出这次气象灾害具有时间长、范围广、旱情重、危害大等特点,是安顺市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给人民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属历史罕见。  相似文献   

18.
选取黑龙江省80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雨量、极端气温等多个气象指标构建量化评估指数,将干旱分类为春旱、夏旱和伏旱3个类别,分别计算春旱指数、夏旱指数及伏旱指数,分析各种干旱发生程度及范围,再根据综合干旱指数对2009年的干旱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2009年春夏,黑龙江省各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松嫩平原最严重,三江平原...  相似文献   

19.
西北干旱监测预测业务服务综合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西北干旱监测预测业务服务综合系统v2.0”是以2002年甘肃省科技厅“西北干旱成因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西北干旱监测预测服务综合业务系统v1.0”的基础上进行的优化和升级。该系统包括干旱资料库、干旱监测诊断、干旱气候预测、干旱影响评价、干旱预测评估、产品分发和辅助工具7个部分,是一个具有较好物理基础、较强监测服务能力、较高自动化程度并具有西北区域干旱气候特色的综合业务系统。系统界面友好、结构清晰、独立性强、可扩展性高、灵活性强、运行速度快。  相似文献   

20.
《气象》2016,(9):1160-1160
四川省气象局主编该图集以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1981-2010年的平均作为气候值,使用四川省全部所辖的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并对资料按相关规定进行统计、计算及整编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序图6幅,基本气象要素分布图185幅,气候变化图236幅,气象资源图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