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0-04-04墨西哥Baja California(32.259°N,115.287°W)Ms 7.2级地震发生在GPS连续观测站及钻孔应变仪相当密集的区域,利用GPS监测数据计算出了若干站点地震前后的位移量。地壳变形分析结果表明,离震中近的观测站变形量普遍较大,最大可达0.2m,大部分观测站明显向东南方向运动。通过选择较稳定的观测站作为参考站,计算了4观测站的动态变形序列,同时得到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为3.2km/s,与应变观测计算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BERN5.0软件的动态计算功能,首先验证了GPS连续运行站观测数据单历元计算的可靠性,将其应用到汶川地震当天的观测数据,计算了全国29个连续运行站在地震前后30分钟的瞬时变化,获得了相应的同震变形,重点研究了泸州、西安、北京房山等站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震前后,各连续运行站监测到了明显的震间变形.  相似文献   

3.
利用动态定位模块Track进行GPS单历元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GPS单历元定位方法基础上,利用GAMIT GPS数据处理软件中的动态定位模块Track,分别得到了动船的运动轨迹和2011年3月日本地震发生后4个IGS站的位移量。实验结果表明:Track模块解算动态GPS数据能得到清晰的动船运动轨迹;采用TRACK模块解算地震发生时的GPS观测数据能够得到地震后的位移特征,且能有效探测主震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4.
长距离动态GPS数据处理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利用Track处理长距离动态GPS数据的原理与方法基础之上,本文针对地震监测GPS数据处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探测地震主震和余震的历元间求差法.新方法先通过Track解算出较精确的坐标,在相邻历元问求坐标差与计算出的限差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发生地震.利用美国圣西蒙GPS地震数据,分析了长距离动态GPS数据处理精度,对历...  相似文献   

5.
计算了东日本大地震前后各1a的"陆态网络"基准站GPS观测数据,得到了基准站的时间序列及其运动速度,讨论了较长时间尺度上东日本地震对"陆态网络"基准站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震前相比,我国东北地区距震中较近的基准站的运动速度有加速倾向,运动方向偏向震中位置,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基准站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在震前震后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喜马拉雅块体现今运动学特征的地震矩张量反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地震矩张量反演计算了喜马拉雅块体地震主应变率,应变率主方向以及变形速率,探讨了喜马拉雅块体现了形变特征,并与GPS形变监测结果以及地震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地震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喜马拉雅块体不仅有南北向的压缩变形,而且有显著的东西向拉张运动,其变形量级与GPS形变监测结果,地质资料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与珠峰地区GPS计算结果获得的该地区的应变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尼泊尔地震前后中国西藏西南部地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时序特性的变化,选取位于西藏西南部7个GPS站2013—2018年的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区域GPS网的共模误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提取。在垂直分量上,PCA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由震前的48.87%上升到64.39%,共模误差的振幅也有一定的增大。噪声分析以白噪声与幂率噪声为主,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进行噪声量级的估计。尼泊尔地震之后,XZAR站、XZZB站和XZZF站出现了量级较大的随机游走噪声,与此同时,大部分站白噪声+闪烁噪声+随机游走噪声模型中白噪声量级减小,闪烁噪声+随机游走噪声的量级增大。GPS坐标时序3个分量的谱指数估值的均值也由—0.98、—1.07、—0.98变为—1.27、—1.15、—1.03。噪声分析表明,震后GPS坐标时序中白噪声成分减弱、幂率噪声占据了更加主导的地位。部分GPS站的水平速度场则出现向南偏移的现象,突出表现在离震中较近的3个站(XZAR站、XZZB站和XZZF站),且运动速率也有相应的降低。对于周期项振幅,仅LHAZ站略有减小外,其余6个GPS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以上结果表明,尼泊尔地震改变了西藏西南部GPS站的时序特征与运动特性,进而可能改变了青藏高原西南缘原有的地壳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若干个振动实验以模拟高层建筑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动态特征 ,并采用动态GPS技术对此进行监测。实验数据的谱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GPS观测数据至少可以精确地鉴别出高层建筑物的低频动态特征 ,如相对位移和频率。该技术对于大型构筑物的安全监测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云  陈勇  徐必礼  蒋勇  陈现春 《四川测绘》2009,32(6):266-268
本文首先分析了绵阳市基础控制网的相关精度和地震前后同一控制点坐标差的限差要求,然后根据地震前后绵阳市GPS控制网的坐标变化,得出了地震对GPS控制网覆盖范围区域的地形影响:该区域地形向东南方向分别移动的平均值为27.4cm和11.6cm同时,越往西北方向,坐标点位差值越大,最大值为79.2cm.由于不是均匀平移,从而推断地震可能导致该区域部分地形隆起或下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天山中段地区水平地壳形变特征最新动态的研究问题,提出了利用GPS连续站及流动站资料,基于速度场结果进行GPS剖面分析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结合速度场及剖面结果可以看出,北西走向的喀什河断裂带,1992—2011背景走滑运动为右旋走滑,2009—2014年右旋运动有所减弱,2013—2015年仍然较弱;天山中部的滑脱断层,1992—2011年的结果显示其走滑运动较不明显,但2009—2014期的结果表明出现了一定的左旋运动,2013—2015年的左旋运动加剧;天山中部的滑动速率结果显示出天山中段博罗科努断裂带中段变形速率较东西两侧均较小,值得进一步关注。研究结果利用了最新数据,显示了天山中段水平地壳形变的最新特征,为判定天山中段地区的地震危险性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短基线情况下双差模糊度的实时解算方法,利用双频载波相位的两个长波组合φ-3,4和φ4,-5,通过坐标初始值约束和双频信号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快速求解模糊度,采用抗差自适应滤波来提高模糊度求解的可靠性及定位精度。该方法对监测点初始点位误差的要求可放宽至50cm,适合于变形幅度较大的动态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2.
适用于机载三维遥感的动态GPS定位技术及其数据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载三维遥感采用动态GPS定位技术提供遥感器的空中精确位置,能快速高效获得遥感地学编码图像和DEM,雇地中国自行研制、具有独创性的机载三维遥感影像制图系统中的动态GPS定位技术特点和要求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应用三维遥感的GSP定位数据处理和算流程。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GPS基准网的GPS快速静态定位及动态定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基于GPS基准网进行GSP快速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算基准网改正数及其空间分布,利用内插方法求出用户站的模型误差改正数,不仅可以提高GPS整周模糊度的可靠性,而且能够大大改善GPS测量的精度。利用香港GPS基准网2001年3月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解算,发现地区在该时间段内受强电离层活动的影响,采用常规GPS测量方法很难确定整周模糊度。利用传统的快速静态定位方法对香港GPS基准网其中一条边(9.2km)24h的观测数据按每15min计算,模糊度确定的准确率仅为45%。采用基准网内插改正数后,仅利用L1的观测数据模糊度确定的准确率提高到100%。点位精度平面位置由2cm提高到5mm,高程精度由4cm提高到3cm。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包括各种静态平差模型和线性动态平差模型的动态平差概括模型,推导了其主要求解公式。对动态平差概括模型下的形变检验和形变与粗差的可区分性检验作了公式推导和理论分析,丰富了形变监测数据处理理论。  相似文献   

15.
抗差卡尔曼滤波在GPS动态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Kalman滤波的GPS动态定位中,动态观测量及其相应的动态模型可能存在异常,若数据处理不考虑对这些异常的特别处理,则模糊度的估值及其所提供的动态信息将极不可靠,按抗差估计原理,文中构造了状态向量和观测值对模糊度的影响函数,并由此建立了动态GPS定位的抗差Kalman滤波解法,实际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在推导单基站GPS动态定位算法公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应用Trimble Total Control 2.73软件对高频GPS动态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方法和流程。对某试验中的GPS数据进行处理,与GrafNav 7.8软件处理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给出了Trimble Total Control在高频GPS动态数据处理中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GPS单历元定位方法的基础上,利用陕西GNSS连续站的高频数据,通过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GAMIT/GLoBK的运动学定位模块Track,计算得到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M9.0级地震以及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M8.6级地震时连续运行观测站的水平同震变形。解算结果表明:测站的同震变形能够体现地震波的传播过程,并在地震波特性和地震类型判定方面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SINS/GPS组合系统数据处理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NS/GPS组合系统是一种高效的动态大地测量方法。本文探讨这种组合系统数据处理的统计质量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