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更合理地预测地下管线工程在预期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情况,对原有的震害预测方法及其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结合地下管线工程震害现场调查及损失评估工作需求,指出了传统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基于前人给出的地下管线地震破坏经验统计研究成果,以及汶川地震中地下管线工程的震害资料,给出了现役不同材质地下管线的震害率,提出了与震害宏观表现相符、与地震经济损失评估及恢复重建资金评估相衔接的地下管线震害预测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桥梁群体震害预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桥梁群体震害预测方法的理论,并采用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和概率分析方法,建立了中、小型桥梁群体震害预测的数学模型,在对江南一带城市地震震害预测工作中桥梁抽样单体震害预测经验法的计算基础上,给出了公路桥梁在不同地震烈度影响耻的单因素评价矩阵,为区域性的地震震害预测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3.
单层砖柱排架厂房是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用房的主要形式,目前此类结构仍广泛存在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历次地震震害资料表明,单层砖柱排架厂房在地震中比较容易损坏。本文通过对芦山地震中单层砖柱排架厂房的震害现场调查,总结了单层砖柱排架厂房的震害特征并分析其破坏原因;统计了几次地震中单层砖柱排架厂房的震害资料,给出了修正的未设防单层砖柱排架厂房地震易损性矩阵;最后,采用了逐步回归法,柱顶位移角法及模糊震害指数法分别对单层砖柱排架厂房进行震害预测,并将各种方法的震害预测结果与实际震害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研究对认识该类结构的易损性、震害机理和抗震薄弱部位,指导抗震加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客观、快速预测受地震影响时桥梁的震害状态,借鉴同济大学朱美珍教授提出的桥梁震害预测经验模型及其震害预测指标系数值,对东莞市松山湖区既有4座桥梁进行了震害分析,得出了它们在遭遇地震烈度VII度、VIII度、IX度时的震害情况,结果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5.
张竞  杜修力 《华南地震》1995,15(3):47-51
基于珠江三角洲通信建筑物的调查资料,对典型的通信建筑物做了时程地震反应分析和单体震害预测;对另一些建筑物做了群体震害预测;并就通信设备震害预测问题做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6.
设定地震的分类及其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震害预测中的设定地震,将其分为检验型设定地震、预测型设定地震和重现型设定地震,并论述了3种设定地震的确定原则和方法.作者还进一步论述了3种设定地震在不同震害预测方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地震时埋地管道可能遭受的破坏形式、影响管道震害的因素及破坏等级的划分。论述了用模糊数学法进行埋地管线震害预测的方法和步骤,利用这一方法对忻州市供水管网主干线进行了震害预测,给出了在地震烈度Ⅶ度~Ⅸ度作用下的震害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县、市的震害预测,提出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单元的震害预测思路,同时对震害预测和减灾对策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中主要探讨了由地震引起的天津市经济损失和生命损失的预测问题。首先阐述了天津市震害预测的 5个背景特点 :建筑物特点、地质条件特点、建筑场地划分特点、基本设防烈度特点以及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特点 ,根据这 5个特点将天津市划分为含有 7种建筑结构形式的 4个区域的震害预测模式。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天津市地震经济损失模型和生命损失模型 ,考虑了时间因素 ,然后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实际震害结果进行了对比及修正 ,给出了天津市 4个区域的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率模型、社会财富损失率模型和建筑物毁坏率模型 ,并给出了计算天津市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天津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地震经济损失和天津市地震生命损失的表达式 ;最后 ,将天津市地区划分为2 85 8个震害评估单元 ,以近百年来在天津市区域内曾经发生的最大地震作为假想地震 ,预测分析了天津市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分布和地震生命损失分布结果  相似文献   

10.
如何分析一个地区在未来地震中的经济损失水平,对于在现阶段采取相应的防震减灾对策有很大的决策参考意义。过去的振害损失预测分析,一般在考虑地震危险性时是有概率水平的,可是在分析震害及经济损失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概率特征。本文从全概率的公式为基础,建立了区域震害经济损失预测的概率分析模型,综合考虑了地震、场地、结构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进而在对这个模型作一些简化以后,提出了以结构物破坏等级为基础的震害经济损失分析预测方法。此外,本文在如何考虑场地液化等方面也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2003年3月18日在四川省犍为县发生一次ML4.2级地震,震中烈度V^ 度(存在Ⅵ^-异常点)。宏观震中大致在犍为县伏龙乡黄桷一带。地震使部分民房遭到破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万元。  相似文献   

12.
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与社会效应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震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是我国减轻地震灾害的前提和极为有效的措施。本文试图通过论述为何要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及如何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来探讨达到良好的社会效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如何看待我国地震预报研究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地震预报研究至今已40多年,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视,社会和民众对准确预报地震的期望十分迫切,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使得一些群众对地震预报工作产生怀疑和不理解。地震预报研究到底有无作用?本文从地震灾害的特点、地震预报的难点和我国地震预报探索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效作一阐述,并对如何提高地震预报实效提出几点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14.
地震灾害基本特点及防震减灾对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本文从地震灾害的源一地震和地震灾害的客体一震区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得出地震灾害的几个基本特点:瞬间突发性、破坏与损失的严重性、时空强不均匀性、次生灾害多样性等,并由此思考了防震减灾对策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地震灾害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专辑所述内容是地震灾害经济学研究课题的一部分,作者简介地介绍了这一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对其主要问题,如地震损失评估的定量经济学方法,地震科研与发展的经济问题,地震长期预报的经济影响,地震危险和地震保险的研究及中国历史地震经济损失的推断等作了概括和分析;着重介绍了作者关于地震经济损失的投入产出分析;石油化工企业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以及用于地震保险业务的中国部分地震经济损失估计和世界部分地震经济损失数  相似文献   

16.
1970年通海7.7级地震人员伤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新民  毛玉平 《地震研究》1996,19(2):199-205
本详细阐述了通海地震中人员伤亡的空间分布,对人员伤亡率与房屋倒塌率及地震裂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讨论了影响人员伤亡的几种主要因素,给出了人员伤亡率与房屋倒塌率及地震裂的经验关系。认为地震主要伤亡区的分布受发震构造的控制,而建筑类型、地形地貌是影响人员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地震保险是实现社会互助、减轻国家经济负担、提高抗震救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国家地震局和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的支持下,云南省地震局与云南省保险公司合作,于1990年率先开展了地震保险领域的课题研究,现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就云南省开展该项研究的优势、研究成果和不足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从工程抗震角度分析了震区房屋倒塌的原因,指出地震时房屋倒塌与否与诸多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汶川地震震害严重的四个主要因素:震级大,烈度高,断层破裂长;震区人口稠密,房屋、路桥等人工工程多;抗震设防水平低;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严重.最后,将汶川地震震害与1976年唐山地震震害作了对比.所得结论可供理解汶川地震震害、改进结构抗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施甸5.9级地震场地与震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施甸5.9级地震震源浅导致了其震害偏重,而特殊的场地条件则导致许多烈度异常区(点)的产生。概述了施甸县历史地震的情况,介绍了旋甸5.9级地震震区自然根貌和场地特征,以近百年现场调查点资料为基础,将影响震害的四种主要因素,按其对震害影响程度的轻重分类,分析了该次地震的震害分布特征与异常区的场地特征,结果表明,在影响震害的诸多场地因素中,以地基土特性的影响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