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林青 《探矿工程》2009,36(8):54-56,59
江南小学部田径场跑道需采取必要的加固处理措施控制沉降。根据现场情况结合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对回填层采用注浆加固,改善岩土的力学性能,恢复其整体性,使被加固对象形成整体化的固结体。通过现场实验和历时1年的沉降监测,最大沉降量为1.5cm,沉降时间曲线显示沉降趋于稳定,证明加固效果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治理岩溶基底城市隧道拱顶地层沉陷地质灾害,在充分探明沉陷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段四层控制技术”,将治理区划分为沉陷区重点加固段、影响区次重点加固段和超前加固段;再根据治理深度和治理顺序进一步把沉陷区重点加固段分为顶部阻浆层、拱顶止浆垫层、拱顶加固层和中间加固层,研究了每段、每层注浆加固机理、浆液类型选择和控制注浆参数。研究成果表明,采用孔内复合止浆技术满足不同深度地层分段注浆为主、垂直孔和定向斜孔相结合,充填注浆、劈裂-挤密注浆相结合,以速凝浆液为主、单液水泥浆为辅,严格控制安全注浆参数,是“三段四层控制技术”安全有效注浆的技术关键,该技术方案在岩溶基底城市隧道拱顶地层沉陷地质灾害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注浆加固效果,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化学注浆治理巨厚表土层立井井壁漏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立井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发生井壁渗漏水,严重影响正常的煤矿安全生产。邱集煤矿副立井表土层厚320m,为巨厚表土层,发生渗水后,采用改性脲醛树脂浆材成功进行了破壁注浆处理,将井筒的涌水量由10m3/h降至0.3m3/h左右。同时,注浆时浆液形成的帷幕能达到加固地层,减少地层压缩沉降量,排除生产安全隐患,保护井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布袋注浆桩在深厚层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袋注浆桩是一项新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应用于深厚层和夹硬层的软土加固,具有明显的优势。结合甬台温铁路深厚层软土地基加固,介绍了布袋注浆桩的加固机理、设计、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等。检测结果表明,布袋注浆桩成桩质量良好,加固后,地基沉降得到有效控制,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郑利松 《探矿工程》2004,31(11):11-14
复合注浆法是将静压注浆法和高压旋喷注浆法进行时序上的结合,分别发挥两种注浆加固方法各自的优点,又可克服各自的技术和工艺缺陷的一种基础加固新方法,它可以较好地对既有建筑物地基和新建建筑基础出现质量问题进行加固处理。简述了复合注浆法的加固作用机理、设计及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其施工技术并分析其加固效果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本人在借鉴前人成果并结合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砂卵石地层与非开挖钻进施工的适应性,对非开挖钻进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为了解决非开挖导向钻进在复杂地层特别是砂卵石层中的施工难题,考虑采用注浆预加固技术对砂卵石层进行预先加固,以提高其强度,保证非开挖导向钻进的顺利进行。更进一步地,对水平孔中注浆预加固的三种方法(垂直注浆法、导管注浆法、随钻注浆法)在导向钻进工程中的概念、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实施控制要点等进行了对比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重庆大学危岩锚固工程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大学18层高层建筑物拟建在嘉陵江高陡斜坡脚下,斜坡上部陡崖为侏罗系上沙溪庙组巨厚层砂岩,岩石原生及岸剪裂隙发育,危岩直接威胁着建筑物。川地208队采用锚杆加固及涂抹砂浆水泥护坡综合防治工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压密注浆在加固处理浜土软弱地基的施工实例,以及在几种不同工程场地的对比试验,认为压密注浆处理浜土软弱地基是行之有效的,它具有加固效果好、工效高、成本低,是一种较理想的地基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9.
向贤礼  隆威  何文君 《探矿工程》2004,31(10):27-28
应用注浆加固理论,通过对地质条件的分析认识,利用注浆托换技术对贵州省都匀市某监狱习艺楼在建工程进行地基处理,达到了增层加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详细叙述了和分析了广西南北高速公路南南段路基的补强加固处理,实践表明,在该工程中采用注浆技术加固路基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沿海地区深厚淤泥软土的特点和工程建设时效性的要求,本文在总结软土排水固结S-T曲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应用短程超载真空预压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深厚淤泥的方法,发现深厚淤泥软土在真空负压、超载正压和动力冲击三者优化组合的作用下,主固结沉降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土体强度提高的同时地表吹填土在动力冲击作用下形成超固结的硬壳层。深厚淤泥软土加固后能够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并通过工程实例,对地基处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证明了该工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的深厚淤泥软土地基的加固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吹填地基真空加固过程中,吹填土由液体泥浆变为固态土体,其孔隙降低非常大。由于土体的渗透性和压缩性是孔隙比的函数,因此,吹填土在固结过程中固结系数变化很大,而现行设计方法中固结系数取为常数,这导致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差异较大。为考虑固结过程中孔隙变化对固结过程的影响,推导了真空荷载作用下土体固结系数与有效应力的关系,并将该关系应用于巴隆固结理论,从而建立吹填土地基真空固结分析模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孔隙变化的影响时,吹填土地基前期固结速度快,而在后期逐渐变慢。由于排水面附近土体渗透系数迅速降低,阻碍了周围土体中孔隙水向排水面排出,因此,与现行固结设计方法计算结果相比,吹填土地基后期固结速度慢,总体固结时间长。  相似文献   

13.
孟庆山  汪稔  王吉利 《岩土力学》2004,25(Z2):482-486
介绍了利用重锤夯实法加固表层填土与排水固结法加固深层软土联合处理库内层状软土地基的方法,在填土静荷载和塑料排水板作用下淤泥质软土很快完成主固结沉降,重锤夯实法使表层填土受到动力压密,软土和填土强度得以提高.试验结果表明,排水固结过程中填土层的单位沉降量远小于淤泥质软土,重锤夯实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可以达到地表下3.5 m,影响深度可达6.0 m.联合采用两种地基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层状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基上高填方刚性涵洞地基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保国  骆瑞萍  徐颖 《岩土力学》2013,34(2):353-358
山区沟谷软土地基上高填方刚性涵洞的应用较为广泛,然而,现有的计算理论对该类条件下涵洞地基承载力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对地基承载力提出过高的要求,反而为结构带来了不利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手段对涵洞的地基承载力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基础埋深、宽度及软土固结对涵洞地基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基础埋深系数 5时,涵洞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随着基础埋深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加,当 5时,基础埋深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影响逐渐减小;但基础宽度对软土地基上刚性涵洞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影响甚小,实际工程中可不予考虑。此外,试验结果表明,固结度和固结压力对软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有复合影响,固结度较大时,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固结压力的增大而明显增大。固结度和固结压力对内摩擦角的影响比对黏聚力的影响要大。高填方涵洞地基极限承载力随着软土固结度的增大而提高,当固结度达到90%时,地基极限承载力通常可提高36%以上;地基极限承载力随固结压力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大,其提高的幅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5.
堆载预压下天津滨海吹填土的固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吹填造陆已成为沿海地区解决土地匮乏的有效方法。为使吹填土迅速排水固结以缩短工期,以天津滨海新区的吹填土为研究对象,在无外力自重固结下,通过静水沉降以及室内试验等方法研究吹填土的基本性质和沉降特征,并对固结度、沉降速率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吹填土的固结程度,得出天津吹填土的固结和沉降特性。结果表明: 等幅水头逐级加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抑制了低渗透性土体即“泥皮”的形成; 当水头高度为45 cm 时,土体固结度接近100%; 距离排水管越近,固结情况愈好; 堆积荷载增大,渗流速率变小,土体趋向固结。  相似文献   

16.
低位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玉生  曹大正 《现代地质》1999,13(4):471-476
低位真空预压法是利用吹填泥浆做密封层的一种新的真空预压法 ,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在分析该方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 ,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利用该方法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生石灰和水泥混合处理吹填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人工吹填造地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吹填造地关键问题之一是要缩短吹填泥浆的固结的时间,为此在室内进行了沉降柱模拟试验,试图寻找一种在吹填的同时进行加固的方法。在沉降柱试验中发现,用水泥作为添加剂对吹填泥浆进行加固处理,其加固效果不如用水泥和石灰混合材料添加剂的加固效果。通过对两种添加方式的土样进行工程地质性质对比和结构性分析及其他一些物理化学试验结果分析,初步找出了加固效果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宋晶  王清  孙铁  李晓茹  张中琼  焦志亮 《岩土力学》2010,31(9):2935-2940
利用真空预压法处理吹填土时,细颗粒常堵塞排水管,导致土体排水不畅。为提高吹填土固结效率,采用自重沉淤排水与加负压排水固结相结合的方式在室内进行吹填土固结试验。试验第一阶段用排水管作为吹填土自重沉淤的竖向排水通道;第二阶段以装入中粗砂的排水管作吹填土排水通道,同时也是压力传递通道。试验监测到吹填土固结过程中不同位置孔隙水压力的变化,通过监测数据着重研究自重沉淤排水阶段吹填土的固结规律。借助渗流平衡方程确定吹填土在自重沉淤阶段孔隙水压力变化主要由排水管中水位、单位土面积控制,解释自重沉淤阶段孔隙水压力变化机理。同时,为了减小由于排水距离远近造成的固结不均,利用自重沉淤与加压固结结合的方法使吹填土达到较为理想的固结效果,将砂井设计理论与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相结合确定排水管有效排水范围等效直径,为实际工程提供排水管间距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9.
铁路岩溶路基加固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洛-湛铁路岩溶路基加固的工程实例。在该工程中采用粘土固化浆液,通过钻孔注浆的方式,在路基底部的土一石界面处形成一道厚度为5m左右的水平堵水帷幕,从而隔断地下水活动对路基的潜蚀作用。同时,提高了地基承载力,保证了行车安全。在类似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压浆形成封闭基底,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20.
厚填土场地地基自身固结变形对桩基产生的负侧摩阻力不可忽视。依托实际工程现场监测资料,对厚填土场地的桩基负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简化的负侧摩阻力沿轴向线性分布理论计算图及负侧摩阻力系数计算方法。通过与监测资料进行的对比分析,得到本工程填土场地基桩的负侧摩阻力系数为0.09~0.15,验证了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为以后类似场地地基桩基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和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