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卢良玉  徐心同 《地震》1993,(3):11-17
本文论述了单台单项目前兆信息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和提高途径,指出了可以开发利用的信息资源种类。根据系统工程学原理,提出应对异常信息作层次合成,认为进行四个层次的合成是必要的,且可基本满足要求,并给出各层次的具体合成表达式。对全县短水准作了两个层次合成计算,效果十分显著,层次合成是提高单台单项目前兆信息水平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信息合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自单项资料处理到信息合成的一套方法,利用形变、应变、地电中的五个单项资料进行了信息合成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前兆信息水平,产生了信息增益,对用各种前兆手段进行综合预报地震的研究以及用信息合成的理论进行各种灾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河北省电磁台网1988~1992年的观测资料,对不同台站不同方向的异常映震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运用信息论方法计算了各台信息水平作为其信息可信度的权系数,对各台资料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了合成处理,发现比平时采用的等权平均效果要好。同时对其异常频次的累加合成对应地震的异常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形变测量预报方法及效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川西历年跨断层测量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给出判别形变异常的指标。采用统一的评分原则计算各种处理方法的预测成功率。结合震例,应用信息合成方法,给出判定地震震级和时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殷文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5):1474-1480
正演模拟是叠前弹性波反演的基础.采用慢度法计算层状介质的叠前地震记录,分别对频率和慢度进行积分变换得到时-空域的地震道集,并对在慢度积分过程中产生的计算噪音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得到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需将地层细分,但地层层数很多时,计算量较大;而对地层粗分虽然会大大加快运算速度,但合成记录会丢失很多信息,文中给出了地层的划分原则.该方法能够计算出包括转换波和多次反射在内的全地震响应.但在提高合成记录精度的同时,也导致计算量增大、计算效率降低,因此,本文对基于慢度法全波场模拟进行了并行算法设计,采用计算域分割、工作池并行技术,建立了慢度法全波场正演模拟的并行算法,使得弹性波正演问题求解更加高效,为充分利用叠前地震资料进行叠前反演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张家祥提出的离散力系合成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计算离极力系合成值的方法,建立了相对精确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一模型计算了不同余纬处的合成值,得到与地应力实测值相符合的理论值。计算结果表明,离散力系合成值是客观存在的,地形起伏是产生超常水平应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蕴震系统信息合成方法(ISSS,Information Synthesis of Seismogenic System)来描述和评估首都圈蕴震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通过前兆信息合成寻求系统由稳态—非稳态—奔向吸引子新稳态的判据与可能的指标。结果表明:无论是对蕴震大系统(首都圈断层网络)综合形变前兆异常的信息合成,还是对子系统(首都圈几条主要断裂带)前兆异常的信息合成、或是动态灰箱识别异常频次的等权和加权合成,都显著地提高了大同6.1级地震前兆信息的可靠性和清晰度,为首都圈今后地震趋势的评估与预测提供了可信的判据和指标。  相似文献   

8.
断层网络方向特征及其自组织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断层网络可视为一线源构造地震的蕴震系统。地震前兆是该系统在演化过程中所表理现出来的复杂的整体动态行为,是蕴震系统自组织学演化的构造微动态。本文从信息合成观点出发,提出了方向信息合成方法,对京,津,唐地区50条跨断层地形变观测时间序列的计算表明;断层网络牟方向特征(相对张,压,扭动等)临震前出现了运动方式(方向)群体优势异常;该异常可能具有可重复性,该方向特征的时空演化可视为一个自组织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给出了金县台人工地震探测的最新结果。论述了跨断层短水准还可开发利用的前兆信息资源,并利用层次合成模型对金县短水准异常信息作了两个层次合成,使其地震预报效能较传统方法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其前兆信息水平约60%、预报地震成功率达54%、地震报准率达72%,说明前兆异常信息的层次合成是提高单台单项目地震预报效能经济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射线追踪法是一种有效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在层析成像、叠前深度偏移及正演模拟等研究领域均占据重要地位.但相较于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射线追踪法在获取较高运算速度的同时损失掉了地震波场的动力学信息,对于整个地震波场的地震波衰减以及转换波等问题都没有进行考虑.为了能够得到较为完整的合成地震记录并对地震资料做出更合理解释,本文在使用射线追踪法进行波场数值模拟的同时考虑了衰减信息,追踪转换波以弥补射线追踪法在动力学上的缺陷.在全波射线追踪过程中,通过追踪同类波和转换波,并计算该段射线的能量衰减,在保证高速计算的同时获得了较为完整的合成地震记录,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庆市东风新村和开发区地震灾害预测与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或区域的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本文着重论述了在完成大庆市东风新村和开发区的震害预测工作,依据丰富的现场调查资料和震害预测信息建立了大庆市东风新村和开发区地震灾害预测与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建成后的系统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所能实现的功能。应用GIS技术建设城市地震灾害预测与信息管理系统不但能在地震应急决策中起到辅助决策作用,而且对于日常城市管理也是十分方便的。该系统的开发对其它城市防灾系统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科技信息作为学科窗口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在阐述地震科技信息重要性的同时,又从本学科的基础、社会的需要、领导层的决策、多学科的利用及后效作用等方面,重点探讨了地震科技信息的综合价值,提出了发展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地震科技信息逐步社会化的远景。  相似文献   

13.
朱令人  王海涛 《内陆地震》1990,4(4):310-318
从信息论原理和分形几何学的观点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分析研究1988年澜沧—耿马7.6级地震前地震活动的信息、信息熵和分维的变化特征表明,地震前1—2年内,中、小地震活动的信息熵、缺信量和容量维、信息维出现明显的低值变化过程,反映了地震前兆的减熵、降维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震前,一定区域内中、小地震活动的时空变化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博克图,德都等地震前后的余震衰减系数H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发现H值的变化能为地震预报提供某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聊古-1井氮氦比区间概率信息量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了非线性的褶积滤波结合多元回归的方法排除聊古1井氮氦比观测值中的干扰影响,然后计算了其观测值区间概率的信息量.分析了信息量与1981年宁晋MS5.8地震和1983年菏泽MS5.9地震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这两次地震前2个月左右,氮氦比信息量都明显地出现升高异常,地震后恢复到正常值  相似文献   

16.
Velocity Spectra which were originally developed for the optimum stacking of seismic data have been found to give considerabl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lithologic and stratigraphic changes in the geologic section. In the Gulf of Mexico shale sections and sand bodies have been recognized on the Velocity Spectra display, and in the Caribbean last year a first attempt was made to utilize Velocity Spectra informa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and mapping of lithology. Since that time, a new program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takes dip into account when computing the interval velocity. This program has been applied to a seismic section in the North Sea which has resulted in a geologic model derived from interval velocities which were found to be quite consistent. Such a model can be of great value in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相似文献   

17.
海陵岛及邻区地质环境与灾害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詹文欢 《华南地震》1998,18(3):58-63
海陵岛及邻区是华南沿海地质环境与灾害较集中和类型较齐全的地区之一。根据野外调查资料,简要地分析了该区地质环境因素中的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地震裂纹、第四纪沉积与沙土液化、滑坡与崩塌、海面上升与地面沉降、风沙灾害等,这些因素多分布在洋边海周缘和海陵岛南部海岸。这些地区的构造活动性较强,同时也是多组活动断裂相互交切的地方,另外在基岩海岛的岸边,还见有崩塌, 在工程建设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利用遥感影像的光谱分析和纹理分析技术,研究了长白山天池火山地区IKONOS影像的光谱特征以及纹理特征。对照野外实际调查结果,选取了8种训练样本类别,首先使用波谱角技术(SAM)和最大似然法进行分类,并通过混淆矩阵评价分类结果;然后,引入了ENVI的二阶概率矩阵法的纹理分析,利用差异性(Dissimilarity)纹理特征图对地物建立了纹理解译标志;最后,通过光谱和纹理结合的方法得出了最终的分类结果,使得分类精度得到了很大提高。以研究区广泛分布的浮岩为例,确定了浮岩的分布范围和相对厚度分布,分析了不同厚度浮岩的地形特征  相似文献   

19.
GIS技术应用于城市防震减灾工作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基于GIS技术的“上海市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信息系统”,该系统由7个功能模块组合,主要有:地震地质基本信息,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子系统,地震应急决策信息子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维护管理等。介绍了彩红外航片遥感等软件应用技术,并提出此系统需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