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1984—1985年间在汾河水库采集的850尾H.leucisculus样品,对其年龄生长、食性、生殖和胚胎发育等进行研究。用Von.Bertalanffy生长公式描述了的该鱼生长特征。论述了这种鱼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摄食方式是主动捕食,其全面性成熟年龄,雄鱼为1龄,雌鱼为2龄,绝对怀卵量,据采集的标本为3766—2353粒;生殖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上旬;产卵水温为24℃,卵呈粘性,孵化水温为24—25℃,时间为26.5小时,初孵仔鱼体长2.1—2.4毫米,体无色素,肌节41—43对。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加州鲈鱼繁殖习性及早期胚胎发育进行了阐述,对受精卵孵化与水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州鲈鱼2龄即达性成熟,3—6月繁殖产卵,水温20℃—24℃时达产卵盛期;雄鱼具有筑巢护卵及护苗等生殖习性;水温17.4℃—19.5℃,平均18.3℃时,受精卵孵化时数为74小时25分钟;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孵化时数与水温负相关,而与有效积温正相关。有效积温与平均水温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彭淇  吴彬  陈斌  冯健 《海洋与湖沼》2013,44(3):651-655
对野生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Racoma) davidi(Sauvage)]的性腺发育观察与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口裂腹鱼雄鱼3龄达到性成熟,而雌鱼5龄以上方达到性成熟,其性腺指数随着年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雌鱼性腺指数、绝对怀卵量和卵径随着年龄和体重增加明显上升(P<0.05orP<0.01)。对24尾5、6龄雌、雄重口裂腹鱼采用二针注射法进行人工催产实验,平均采卵数为1.33万粒和2.02万粒,采精量为25.4ml和34.8ml。其平均卵子受精率和受精卵出膜时间分别为74.2%和77.1%、203h和227h[水温(16.2±0.9)℃],6龄雌鱼受精卵的卵径、卵重均明显高于5龄雌鱼,6龄雌鱼的受精卵孵化率为41.9%,明显高于5龄雌鱼的30.6%(P<0.05orP<0.01),选用年龄较大的雌鱼作为亲鱼,是保证人工繁殖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日本鲐(Scomber japonicus)是我国近海重要经济鱼种,在生长早期,水温变动对其资源量影响很大。运用基于个体的东海鲐鱼生长初期生态模型,模拟水温变动对其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一维条件下,鲐鱼的鱼卵仔幼鱼的生长和生存对水温较敏感,仔幼鱼所处的水温越接近适宜水温(20℃),对鲐鱼的生长和生存越有利,水温高(24℃)比水温低(16℃)对鲐鱼成长和生存更有利一些。三维数值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水温的增高,最终幼鱼的体长和存活量均呈"S"型增加,即水温降低不利于东海鲐鱼的仔幼鱼的生长和发育,原因是在死亡率最高的鲐鱼亲体产卵后15~60天(4月份)期间物理环境决定了鲐鱼最终的资源补充量,该期间仔幼鱼所处的平均水温往往低于最适合水温,所以水温的增高对东海鲐鱼仔幼鱼的生长和存活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五日龄草鱼的温度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五日龄草鱼对水温的突变(升高或降低)、渐变(升高或降低,速度约3℃/h)、渐降后又回升的耐受性,以及低温对其摄食和冷休克的影响。结果表明:鱼的驯化温度为22℃时,温度突然升高和逐渐升高引起的致死高温分别为35.6℃和36.5℃,而驯化温度为25℃的鱼,这两者分别为37.3℃和37.4℃;对这两批驯化温度不同的鱼,无论哪种变温方式,水温上升10~13℃或降低12℃引起的死亡率都不到10%;对于驯化温度为22℃的鱼,水温渐降至7℃,维持12h,然后回升至室温后24h内的死亡、昏迷及畸形鱼总百分比不到10%;五日龄草鱼开始摄食水温为11.0℃,0、50%、100%冷休克水温分别为13.5、10.7、8.0℃。  相似文献   

6.
北部湾大头白姑鱼生长特性及群体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6年7月~2007年12月北部湾商业捕捞底拖网和流刺网渔获物中采集的样本,通过矢耳石研磨和生长轮观察,初步研究了北部湾大头白姑鱼的年龄与生长特性,并对其渔业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大头白姑鱼优势体长145~185 mm,占69.7%;优势体重为80~200 g,占69.2%;年龄组成为当龄鱼~Ⅵ龄鱼,以Ⅰ龄鱼与Ⅱ龄与为主,分别占24.60%和50.96%;样本的雌雄性比为1.05∶1,繁殖期性比为1.13∶1。利用最大似然法估计von Bertalanffy、Logistic和Gompertz生长方程的生长参数,ARSS检验表明雌雄生长差异不显著,AIC和BIC检验得出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最适生长模型。主要参数分别为:L∞=229.95 mm,K=0.408,t0=-0.962;体重的生长拐点为1.753龄。  相似文献   

7.
厦门文昌鱼性腺发育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方永强  齐襄  梁苹  洪桂英 《海洋学报》1990,12(5):631-637
本文通过对厦门海区文昌鱼性腺发育的周年观察,测定成熟系数以及年龄和性腺发育的关系.作者认为厦门文昌鱼生殖季节为5月上旬-7月,6月为生殖旺季.文昌鱼种群在海区的性腺发育是不同步的,但卵母细胞从大生长期以后的发育则是同步的,属一次性产卵或释精,其后性腺消失.每尾成年文昌鱼一年只生殖一次.当年生文昌鱼,翌年性腺即可成熟,4龄文昌鱼仍有生殖能力.最后,文中讨论了水温与文昌鱼性腺发育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干法授精方法获得受精卵,在人工培育条件下观察了光唇鱼胚胎及仔、稚鱼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光唇鱼受精卵呈圆球形,沉性、弱粘性。在水温23—25℃下,胚胎发育历时46h45min,经历了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孵化等阶段。在水温24—27℃下,仔、稚鱼发育历时22d,初孵仔鱼具有较大的卵黄囊,胸鳍原基及肛门原基形成;4日龄仔鱼开口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7日龄仔鱼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体侧8条横斑形成,各鳍均已出现,进入晚期仔鱼阶段;14日龄仔鱼各鳍鳍条发育基本完成;16日龄仔鱼鳞片开始出现,进入稚鱼期;22日龄稚鱼全身被鳞,进入幼鱼期。  相似文献   

9.
牡蛎离体鳃组织耗氧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深圳湾牡蛎养殖场,以瓦勃氏呼吸仪对牡蛎离体鳃组织进行了耗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其耗氧量随海水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水温在17—30℃范围内时,耗氧量与水温高低呈正相关关系;耗氧量与生长年龄呈负相关关系,且在不同的生殖时期有明显的差异。分析认为,这种差异并不基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是由牡蛎本身生理过程的改变所致。  相似文献   

10.
对2005—2006年采集于鄱阳湖的169尾蒙古鲐年龄与生长进行了研究。鄱阳湖蒙古鲐样本,年龄范围0^+~5,以2~3龄为主,优势体长在200—300mm(53.25%).体重分布集中在100~300g(55.03%)。结果表明:体长与鳞长呈直线相关;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属匀速生长,用vori Bertalanffy方程描述其生长式型。生长拐点年龄为6.24龄,对应体长为395.53mm,体重为852.90g。了解鄱阳湖蒙古鲐的生长规律,为鄱阳湖蒙古鲐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不同大小墨西哥湾扇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8—32℃实验室控温范围内以2℃为梯度,以壳高及体重增长作为观察指标,研究3个规格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的适宜、较适宜及最适宜生长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小苗(壳高6.2mm,体重48.3mg)、中苗(壳高18.1mm,体重1191.1mg)、大苗(壳高30.7mm,体重5809.9mg)在8—32℃水温下均能生长,但在水温8及32℃,3种规格增长率均较低;适宜生长温度分别为小苗11.2—31.1℃、中苗9.8—31.8℃、大苗9.8—32.4℃;较适宜生长温度分别为小苗18.1—29.4℃、中苗18.5—29.4℃、大苗16.9—30.4℃;3种苗随规格增大,适温范围扩大(p<0.01);最适生长温度3种苗均为24—28.0℃,其范围向高温端漂移;在水温为8℃时,3种苗存活率均达到97.0%以上,水温在32℃时则小苗为47.0%、中苗为67.5%、大苗为76.0%,表现出3种苗对低温有更强的忍耐力,大苗对高温有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金钱鱼繁殖生物学及诱导产卵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是一种具有观赏和食用价值的名贵海水经济鱼类,环境适应性和抗病抗逆性极强.本文首次较系统研究了金钱鱼养殖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和人工诱导产卵技术.结果表明:金钱鱼雌雄性比为1.31:1,雌、雄鱼最小生殖生物学年龄均为1龄;2龄以上亲鱼生殖机能较健全,适合人工繁殖.4-8月是南方沿海金钱鱼的生殖期,盛期为5-7月.雌鱼个体绝对生殖力F为337309-635755粒,平均456320粒,个体相对生殖力(F/W,W体重)为720.4-963.3粒·g-1,平均843.1粒·g-1;金钱鱼性腺雌雄异体,雌鱼性腺成熟系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最高达14.7%,雄鱼GSI最高2.2%,为多次性产卵类型.金钱鱼能在淡水或低盐海水中正常生长发育,但需要在较高的盐度中生殖,在环境适宜条件下,性成熟的雌鱼经过混合激素的诱导[1.每千克体重15μg的LHRH-A2(促黄体索释放激素类似物,Lutein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analogue)+每千克体重3.0-4.0mg的DOM(地欧酮Domperidone);或2.每千克体重15μg的LHRH-A2+每千克体重1000-1500Iu的HCG(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能自然产卵和受精,月相盈亏和潮汐变动对金钱鱼的人工诱导产卵结果没有明显影响.金钱鱼产浮性卵,单油球,卵子直径750μm左右,受精卵每克约3500-3800粒,在水温27-29℃,盐度25%条件下,胚胎经过20-24h发育,孵化出仔鱼.刚出膜的仔鱼全长1.75-1.88mm,4日龄仔鱼全长2.6-2.8mm,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浮游动物幼体,仔鱼处于内、外源营养转变期.研究工作为深入开展金钱鱼生殖调控和产业化种苗繁育技术开发研究提供繁殖生物学基础资料和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养殖效率,了解温度、配对方式与数量、养殖密度等对膨腹海马生长、存活及生殖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雌雄数量比对膨腹海马亲本产苗量的影响和不同培育密度对膨腹海马苗种生长、存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膨腹海马亲鱼适宜的繁殖水温范围为16.0~19.0 ℃;膨腹海马雌雄鱼比例控制在1∶1、2∶3的范围内繁殖效果最佳,产苗量相对较高;膨腹海马苗种生产的早期阶段(30日龄前),最适培育密度为0.50~1.00尾/L,中期阶段(30~60日龄),最适培育密度为0.25~0.50尾/L。本研究为膨腹海马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4.
鮸状黄姑鱼的早期发育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对状黄姑鱼的胚胎和仔、稚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绝状黄姑鱼的受精卵为圆球形浮性卵,无色透明。在水温20~23℃,盐度26~30的条件下,经24h35min陆续孵出仔鱼。胚胎发育分为26期。初孵仔鱼至孵化后4日龄为仔鱼前期;孵化后5~22日龄为仔鱼后期;孵化后23~32日龄为雅鱼期;孵化后33日龄进入幼鱼早期。仔、稚鱼培育水温18~28C,盐度20~30。仔鱼2日龄稍开口,3~4日龄为混合营养阶段,是仔鱼的主要危险期。  相似文献   

15.
采用慢性实验方法,研究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饲养性腺发生前的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对其性腺分化和发育的影响。另外,在繁殖季节研究在低温16℃、中温22℃和高温28℃下饲养性成熟的文昌鱼对其产卵和排精的影响。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几种生殖相关激素在不同发育期文昌鱼的生殖调控轴(脑-哈氏窝-性腺)中的分布进行免疫识别,并用磁酶免定量测定方法检测睾酮和17 β-雌二醇在文昌鱼性腺中的含量,以分析和探讨水温影响文昌鱼生殖活动的内分泌机制。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文昌鱼性腺向雌性分化,雌雄比例为4.2:1,中温和高温组则不受影响,雌雄数量大致相等。高水温则有利于文昌鱼的精巢发育和生精活动。28℃海水适于文昌鱼的产卵和排精。根据免疫组织化学和磁酶免定量测定的结果分析提示,温度影响文昌鱼性别分化和发育以及繁殖活动的内分泌机制是:首先水温经皮肤或哈氏窝化学感受器,刺激神经系统(脑泡)释放GnRH。然后GnRH促进哈氏窝分泌LH,从而可能刺激性腺产生和分泌性类固醇激素,始动文昌鱼性腺的发育至成熟及其生殖活动。此外,脑中芳香化酶可能介导文昌鱼性别分化。  相似文献   

16.
军曹鱼生物学特性及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介绍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的形态、分布、食性、生殖、胚胎和仔稚鱼发育过程等生物学特性以及军曹鱼苗种繁育的技术工艺。选择2~3龄鱼作为亲鱼,在海区网箱中采用营养强化结合激素诱导的方法,使其在整个繁殖季节多次成熟产卵。在大亚湾地区其繁殖季节为4~10月,亲鱼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5~31℃、适宜盐度为30~34,大批量人工催产的受精率为30%~60%、孵化率为55%~82%。采用室外池塘进行种苗大规模培育,初孵仔鱼在水温26~32℃、盐度28~33条件下培育35~40 d,全长8~11 cm,达到商品苗规格。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变化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幼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变化对大泷六线鱼4月龄幼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显著(P<0.05),4月龄幼鱼存活与生长适宜水温为14~23℃,最适水温为17~23℃,在适温范围内幼鱼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和生长率,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对其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在20℃±0.5℃时生长率达到峰值,为20.89 mg/d.适宜盐度为15~40,最适盐度为25 ~ 35,在盐度30时生长率达到最大值17.1 mg/d.  相似文献   

18.
温度和盐度变化对大泷六线鱼幼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变化对大泷六线鱼幼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变化对大泷六线鱼幼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显著(p<0.05),5月龄幼鱼存活与生长适宜水温为14~23 ℃,最适水温为17~23 ℃,在20 ℃时生长率达到峰值,为20.89 mg/d。5月龄幼鱼存活与生长适宜盐度为15~40,最适盐度为25~35,在盐度30时生长率达到最大值17.1 mg/d。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黄海水产研究所“ 北斗”号海洋渔业资源调查船 1985年 1月和 3月的温、盐及鳀鱼资源调查资料,分析讨论了南黄海和东海水文状况及其与鳀鱼渔场的关系。提出了鳀鱼越冬期间的适温范围大约在8°—15℃之间,最适水温为 10°—12℃。中心渔场多位于水温为 11℃左右的暖水或冷水舌的舌锋区,并随 11℃水舌的变动而发生渔场位置的变化。这一结果对有效地开发利用鳀鱼资源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1981—1985年,在黄海对远东拟沙丁鱼的调查基础上写成的,内容包括,远东拟沙丁鱼个体绝对生殖力E为21 618—90 378粒;个体相对生殖力E/L(体长)为1279—4031粒,E/W(纯体重)为346—814粒;海州湾与青岛、乳山、石岛近海是该鱼的两个主要产卵场,产卵期为5月中旬—7月初;远东拟沙丁鱼属多次排卵类型的鱼类;体长分布范围在140—245mm,体重范围在29—162g,生殖鱼群年龄由2—6龄鱼体组成,产卵盛期雌鱼数量多于雄鱼,产卵末期雄鱼个体则多于雌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