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最近在常盘,三陆冲对新的海洋观测系统进行了综合试验。其目的是验证各类仪器在海洋调查中的运用性,可靠性,看其测量精确度是否达到预期要求。所试验的目的有(1)抛弃式传感器组(AxCTD),它借助飞机空投可以大面积调查海表面至2000米深处的水温和电导率的分布。(2)高速拖曳体。该装置用调查船拖曳,根据船上发  相似文献   

2.
海水声速剖面的准确获取对于利用多波束声呐系统进行水深测量至关重要,而传统的声速剖面获取方式都需要停船进行测量,导致海上调查作业效率较低。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温盐深剖面测量仪(CTD)和抛弃式温盐深剖面测量仪(XCTD)间接测量声速剖面的原理,然后对"海洋地质六号"调查船在同一站位及时间利用CTD、XCTD和AML PLUS SV声速剖面仪测量得到的声速剖面进行了一个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者测量得到的声速剖面在相同水深处声速互差引起的水深差值最大为0.130 9 m。在多波束水深测量过程中,可考虑使用CTD和XCTD间接测量获得的声速剖面代替声速剖面仪直接测得的声速剖面,通过合理布设CTD站位以及使用XCTD来提高海上多波束水深调查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海中,电波不能通。很早即用“声”来测定海底情况。从船上发出声信号,通过到达海底返回来的时间,来测量深度。然而海底并非平坦,比陆地起伏更大。用“点”和“线”来测深,无法探明地形.因此须用“多狭幅波束(mulfi·narrow beam)”声波,从面上来测量方可。这种新装置,除日本“拓洋号”外,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作业实验船“海洋号”也有装备。发出12千赫声波信号,将海底分割成16个,进行测深。对1万米级水深,可一次测出8公里宽的海底情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有许多海洋气象调查船、商船和遥测气象浮标站的甲板上安装有气温、湿度和风速测量仪器,其中不少仪器本身测量精度是符合要求的,可是在船上使用能否获取符合要求的气象资料,其代表性如何,即是否能准确代表和反映观测船所在地点一定海域的海面上气温、湿度和风速的实际自然状况,这是应当进行探讨的。因为船上获取的气象资料的代表性如何,关系到海上天气分析和海洋气象科学研究能否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5.
在海洋测深中,由于波浪和潮汐的影响,调查船或无人船所测量的瞬时水深不能直接作为海图水深。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人船海洋水深测量技术,以评估搭载RTK和单波束测深仪的无人船用于海洋水深测量的潜能。首先,使用无人船所搭载RTK的厘米级精度高程数据,通过低通滤波剔除波浪信息,而获得海平面高程。然后,基于潮汐表和无人船海平面高程,构建了一种参考椭球面和海图的两个基准面之差的获取方法;在常规的海洋调查中,该基准面差通常需要由长期的验潮获得。最后,利用海图基准和无人船测量的瞬时水深的转换关系,计算出海图水深。在海南省蜈支洲岛周边海域,利用自研发的无人船“USBV”开展了相关海上实验,以验证所提出的技术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无人船海洋水深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6.
新洲 《海洋世界》2004,(2):15-15
据美国《科学》杂志最新一期发表:由瑞典自然史博物馆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科研小组,来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的“海岭”号深海调查船,首次在印度洋水深2500米的深海海底,喷涌热水的“海岭泉”发现一种“铁甲鳞”覆盖的珍稀软体动物。这种软体动物有  相似文献   

7.
石油部新从国外引进一艘新型海洋调查船(见图)。这艘船专供研究海洋地质水下取芯用。船的排水量为12,800吨,长68米,宽15米,已经运行了二年,证明性能良好。船的导航技术十分先进。它用雷达、劳兰、卫星相结合方式组成导航系统。船上所使用的探测仪器也都是目前世界上  相似文献   

8.
李明 《海洋信息》2014,(2):56-62
日本海上保安厅的海洋情况部和海上特警队是其关键的核心部门。海洋情报部也称日本海洋研究中心,下设企画、技术、国际、海洋调查、海洋环境调查、海洋情报和航海情报等6个科室,主要负责海洋信息、海洋环境、海洋状况等的调查和航海图、水路图等的测量与制作;另外,还肩负着在军事和外交等活动中,提供相关海洋信息情报的任务。海上特警队现有7个编队,每队8名成员,主要负责镇压船上暴动和打击海盗、海上毒品运输、海上偷渡等;它是日本最具实力的海上警备力量之一。因此,认真解读日本海洋情报部和海上特警队的构造、职能及其成长,对加大加快中国海警发展建设的步伐,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美国海军海洋局(NAVOCEANO)将操作2种新级别的调查船:T-AGS 60级和T-AGS 51级.这两种级别的调查船设计成能在深海和沿海区域作业,完成各种多项任务,包括:①带缆和自律科研成套设备的布放、回收和拖曳,包括遥控潜器的吊放、监视和服务;②船上海洋数据处理与样品分析;③支持深海和沿海测量的精密导航、测线和定位;④水文测量艇(HSLs)的布放与回收.  相似文献   

10.
杨治家 《海洋科学》1982,6(5):48-4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地球物理为主的综合调查船“科学一号”,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于今年第一季度又对船上的全套地震系统进行了海上实验,围绕科研课题进行了系统的剖面测量,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和地震记录。  相似文献   

11.
Argo剖面浮标的检测及其施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Argo剖面浮标是一种新颖的海洋观测设备 ,它的抛弃式测量特性决定了对其检测和正确施放的重要性。为了确保 Argo剖面浮标在海上长期 (4~ 5 a)工作 ,并能获得可靠的观测资料 ,本文对 Argo浮标的检测和海上(调查船 )施放步骤作了详尽介绍 ,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日本海洋科技中心和北海道大学组成的科研小组,乘日本潜水调查船“深海域6500”号在印度洋2500米的深海海底,发现了近似于地球原始生命的细菌群。科研人员从海底可喷出300摄氏度热水和氢气的热水孔所采集的海水中找到这些细菌  相似文献   

13.
小卡 《海洋世界》2012,(10):28-28,30,31
1873年,一艘名为"挑战者"号的科考船正在大西洋上进行考察。在船上的科学家们在用普通的测深锤测量水深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西洋中部的水深只有1000米左右,反而要比大西洋两侧浅得多。按照常理,越往大洋中部走,海水应该越深才对。为了保险起见,他们又测试了几个点,发现结果仍然如此,就把这个情况记录了下来。50多年后,德国"流星"号调查船利用回声  相似文献   

14.
该装置是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海洋地质局下属研究所研制的,它适用于6000m水深探测底层水和表层沉积物地热场参数和放射性活动性的装置(见图),包括水下和船上两部分.  相似文献   

15.
日本十分重视海上执法力量的建设,不仅制定了海上执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还不断加强海上执法力量,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警备力量之一.分析日本对海洋执法力量的重视程度,包括海上保安政策、<海上保安厅法>和<海上保安厅组织规则>等;研究日本海上执法力量的组织机构、兵力部署及主要职责,同时分析日本海洋执法的新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可借鉴的经验,主要是要制定我国海上执法的相关法规、建立统一的执法队伍和加强海上执法能力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日本于1986年4—5月间,用“深海2000”号深潜艇,在冲绳岛那霸市西北近海160公里,水深1535米处,发现2—5米的圆锥形海山喷出的热液,首次确认在冲绳近海有热液存在,并发现随热液喷出的金属类,冷却后沉淀在海底。 1988年6月,日本和联邦德国联合调查,使用“太阳”号调查船,采集到3吨矿石。所采矿石来源于冲绳岛西北部110公里,水深1650米的海底坳陷部。经日本工业技术院地质调查所中村光一分析鉴定,查明矿石中金  相似文献   

17.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于1971年5月成立,隶属于日本科学技术厅。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有不少项目及成就令世人注目,诸如海底村计划,海浪发电船,还有世界上潜得最深的载人深潜调查船“深海6500”号和具有世界上最深潜航纪录的无人深潜探测器以及由核动力船改装的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调查船“未来”号。那么,制定并实施这些计划的是怎样的一个机构?他们在高技术的支持下又是如何驰骋海洋的呢?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进行与海洋相关的科学技术的综合试验研究与探索,不断提高海洋科学技术水平。初创时,该中心的定员是30人,预算7亿日元。到1998年…  相似文献   

18.
南海北部深海平原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地质事业的发展,对于深海海洋第四纪的调查研究工作已引起不少中外学者的注意及着手探讨,但对于南海海盆第四纪地质的调查研究报道甚少.1980年,笔者有机会参加中美联合进行的南海海盆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并在美国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察所提供的深海远洋调查船“维玛号”(Vema)上,使用重力活塞取样器在水深1034—3821米的海底,采集了7个岩芯样品,具体位置(图1).  相似文献   

19.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所拥有的新海洋研究船“MIRAI”号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洋研究船之一。该船建造于1997年,属于破冰船级,装备有许多高精度仪器和设备,可用于未来全球延时海洋气象和海洋学观测及研究。其超常船体和专门设计的防摇装置,使它能够承担高纬度区和极地区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观测任务。船上还装有一套TRITON海洋观测浮标阵,这是它不同与常规海洋学研究船的又一特点。  相似文献   

20.
海洋调查船是专门进行海洋调查研究的工具,研究内容囊括了海洋气象、水声、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和水文等诸多学科,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以及"一带一路"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海洋调查船按照使用的目的分为综合调查船、渔业调查船和极地调查船等。文章在各类调查船中分别选取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船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国内各类型调查船的优势和不足,对我国各类调查船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同时,文章根据对国内外调查船调查能力的对比,提出了我国调查船发展的建议:(1)完善调查船类型;(2)提高各类型船舶调查能力;(3)增加相应类型船舶数量,达到我国海洋调查需求;(4)推动海洋调查仪器设备的国产化进程;(5)加强国家海洋调查船队运行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