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年来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UCSD)一直使用着近实时系统 ( NRTS) ,这个系统是该校用地震学合作研究会 ( IRIS)的经费开发的一个软件包 ,以通过因特网来采集 IRIS的全球地震台网 ( GSN)台站的数据。1 992年 9月 ,近实时系统首先使用于从基斯洛沃茨克小型台阵用遥测发射器向俄罗斯的奥布宁斯克数据采集中心传回数据 ,然后从那儿再传到圣地亚哥。从此 ,对这个软件进行了大修改并逐渐成熟 ,成为一个强大的系统 ,有能力从各种台站获得数据。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的国家地震信息中心 ( NEIC)及位于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的国家海洋大气…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六人,应美国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内政部地质调查局的邀请,于1979年11月14日至12月7日赴美进行访问和考察。在访问位于科罗拉多州戈尔登市的地质调查局地震研究办公室所属的全球地震学研究室时,该室主任恩达尔(E.R.Engdahl)介绍了目前正在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该台网预期由1个高增益长周期地震台网的台站、5个改进的高增益长周期地震台站、13个地震研究观象台和17个数字世界标准地震台网的台站所组成。前三类台站上所使用的观测系统过去已有多篇文章介绍,而最后那类台站上拟装备的观测系统则尚未见报导,为此将所赠的美国地质调查局全球地震学研究室阿尔伯克基地震实验室的赫特(Charles R.Hutt)于1979年11月写的《供世界标准地震台网用的数字记录系统》初步报告,摘译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USGS/ASL对观测地震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美国地质调查局阿尔伯克基地震实验室(USGS/ASL)自1961年以来对部署全球地震台网和发展观测地震学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安装完了 5个新台站 ,这些台站改进了对南美洲、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覆盖。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国际部署加速度计台网( IRIS/ IDA)小组在斯里兰卡和佛得角安装了新的井下地震计台站。这 2个台站除安装了微气压计以外 ,还都安装了甚宽带、高频、强地面震动传感器的全套设备。实时数据可以通过当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 ISP)获得。阿尔布开克地震实验室 ( ASL )已经完成了在厄瓜多尔和阿根廷的新台站的建设。在厄瓜多尔的新台站代替了我们在哥伦比亚的全球数字地震台网( GSN)的台站 ,而哥伦比亚的台站不得不关闭是由于到该地区进行…  相似文献   

5.
Dziew.  A 《世界地震译丛》1997,(5):11-15
第一份IRIS提议写于12年前,当时,在地球科学界,地震层析成象还是有争议的工具。只是最近几年才越来越清楚,早期的三维模型给出的地幔中地震速率长波长模式的影象是正确的。与诸如大地水准面、板块运动、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磁学方面的其他规模地球物理信息相关的关系表明波谱的这部分在解释行星尺度的运动过程时可能特别重要。这并非意味区域尺度的研究不同样重要。例如,对板块的沉降或落基山前缘的特征进行成象时,全球规模的分辨率绝不能利用临时密集布设流动地震仪所达到的分辨率同日而语。所要做的就是通过网点的局部加密,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努力做好这些,可能代表将来最有前途的发展。全球地震台网(GSN)和大陆岩石层地震台阵(PASSCAL)作为IRIS的两个组成部分都将在这方面作出贡献。下面我们将在4个方面对层析成象的成果对整个深部范围:从地壳到内核进行简要的综述,只有一个例外,其余结果不仅根据来自IRIS GSN台站记录的数据,而且根据其他数字地震台网联合会(FDSN)台网:GEOSCOPE,CDSN,MedNet记录的数据得到的。显然,这些台站的存在正改变着地震学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6.
阿尔伯克基地震实验室(Albuquerque Se-ismological Laboratory)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隶属美国地质调查局全球地震学和地磁学分部(Branch of Global Seismologyand Geomagnetism,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戈尔登)领导,但其独立性很大。它既是一个台站,又是一个提供地震情报的服务中心,兼具操作、管理和发展全球地震观测系统的任务。一、组织机构该地震实验室拥有正式雇员23人。目前的组织机构及其人员情况是:主任是物理学家奥西尼(N.A.Orsini);副主任是地球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7.
对2007年8月15日秘鲁近海MW8.0地震在全球数字地震仪台网(GSN)83个台的宽频带数字记录进行分析,在短周期(SP)、中长周期(SK)和长周期(LP)记录上均识别出在震源破裂过程中由主要破裂激发出的破裂震相。由破裂震相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地震是一个由4次主要破裂构成的地震事件,第2次破裂、第3次破裂和第4次破裂与第1次破裂之间的时间间隔平均约9.1 s、48.5 s和63.3 s,与震源破裂时间函数的结果一致。4次主要破裂激发的破裂震相在GSN台站可识别的震中距范围为1.4°—153.8°。本文给出的破裂震相记录特征,为分析识别其他地震的破裂震相提供了参考。从地震记录图上直接识别破裂震相有助于快速判断震源破裂过程,有助于快速判断震灾损失。  相似文献   

8.
动态信息     
广东实现实时接收台湾7个台站的地震数据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广东省地震局的测震台网中心实现了实时接收来自海南省和广西自治区数字地震台网的数字化地震信号。现在,由广东省地震局黄文辉等开发的台网中心数据汇集处理系统JOPENS,由于具有功能强大的数据流服务器,可以从国际上  相似文献   

9.
引言1986年7月来自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内华达大学里诺分校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一组研究人员,在位于哈萨克斯坦东部苏联核试验场(KTS)附近建成了3个地震台站中的第一个。根据苏联科学院与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和美国一非利润环境组织达成的协议,这些台站的配置是满足建议的新全球地震台网的技术要求(IRIS,1984),且按设在内华达州南部的美国核试验场(NTS)附近装备着同样仪器的3个台站安装固定仪器。该联合计划搜集的数据意味着与监测和核实目前和将来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有关地震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CDSNDMC)从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IRISDMC)得到的资料,2000年3月份全球范围内共发生M≥5.0地震97次(见表1)。其中M≥6.0地震6次,最大一次地震发生在火山烈岛地区,震级为7.6。本月发生的97次M≥5.0地震中有63次发生在东半球,34次发生在西半球。根据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统计,对于发生在我国境内的M≥5.0的地震事件,CDSN大部分台站有地震波形记录;对于发生在全球的M≥6.0的地震事件,CDSN各台站也有地震波形记录。欢迎各研究单位使用CDSN的地震波形记录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