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肖  张合  云萌  汪飞 《震灾防御技术》2022,17(2):401-408
本文基于雄安新区起步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435个钻孔剖面数据,选取其中300个钻孔剖面进行回归分析,利用剩余的135个钻孔剖面数据进行模型可靠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钻孔剖面深度小于15 m时,Boore等模型明显低估了VS30;当深度小于10 m时,本研究中对数线性模型、对数二次模型、对数三次模型存在约3%的低估现象;对数三次模型相对误差、残差标准差均较小,因此,对数三次模型更适用于估算雄安新区缺乏钻孔资料或钻孔剖面深度未达30 m的 VS30。  相似文献   

2.
中硬场地对华北地区不同地震环境地震动反应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以华北地区典型中硬工程场地为研究对象,运用一维等效线性方法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研究中硬场地对不同地震环境地震动反应谱的影响。采用地震危险性确定性分析方法得到的基岩反应谱作为输入地震动,收集华北地区中硬场地的钻孔资料、剪切波速及动三轴土样试验资料,并挑选典型的钻孔建立土层模型,进行大量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从而得到多种地震环境下不同周期反应谱值的土层反应分  相似文献   

3.
金东淳  安在律 《中国地震》1998,14(3):100-102
吉林省工程地震研究中心和延边州地震办公室于1992年共同完成了“吉林延边珲春开发区地震小区划”工作任务,其工作区面积为2867km2。本文介绍了该区划工作中对1947年和龙崇善地震资料进行的研究和利用情况。1崇善地震资料的检验在距珲春地震小区划场区...  相似文献   

4.
使用2008~2011年MW6.0以上地震目录资料,统计滇黔地区贵阳、昭通、永胜、腾冲和丽江5个地震台的钻孔应变观测资料记录同震效应的情况,进行记震能力统计分析,给出了各台站钻孔应变观测的记震响应区域及记震能力图。根据地质构造及历史地震活动情况,对各观测台站记震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井孔位于稳定块体及历史地震活动少的台站记震能力强,记录的同震阶变现象少;反之则相反。通过记震能力分析可知,记震能力强的台站更有可能记录到更广范围的地震前兆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5.
地热前兆观测的目的是要解决短临地震预报问题,1990年4月我们在张掖地震危险区选井架设了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石英钻孔测温仪,开始了地震前兆观测研究。从现已取得的资料分析,在1990年10月20日景泰—天祝—古浪6.2级地震发生前(8月16日——8月17日),地温值在长趋势连续缓慢下降背景值基础上显示了最大变幅为  相似文献   

6.
根据兰州市区黄河阶地特征及黄土层覆盖厚度,对兰州市场地划分了3个分区,选用兰州市区156个满足场地地震反应条件的地震钻孔资料,对每个工程场地合成3组相互独立的基岩加速度输入时程,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对各个工程场地地面与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区内的工程场地地面与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比值为1.120,Ⅱ区为1.320,Ⅲ区为1.531,平均均方根误差为0.083。  相似文献   

7.
场地条件对于地震动特性影响显著,在工程地震领域中强震记录与之对应的场地条件在研究中十分重要。利用H/V谱比法对新疆乌恰地区12个强震台站场地进行场地分类计算,并与实际钻孔剪切波速的场地分类结果对比分析,H/V谱比法和实际钻孔波速分类结果还是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为研究区域内缺乏钻孔剪切波速测试资料的场地进行场地分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陕北榆林地区位于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其沉积地层主要为细砂。基于该地区大量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本文共收集了83组砂样动三轴试验数据,并分类统计分析了松散~稍密、中密和密实三种密实程度的砂土在8个典型剪应变下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统计值。选取一个典型钻孔,建立土层地震反应模型,分别以本文"统计值"、"规范值"和"推荐值"作为模型参数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并对反应得到的地面峰值加速度与反应谱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选用广东省980个满足中硬场地土条件的地震钻孔资料,对每一个工程场地合成9组相互独立的基岩加速度输入时程,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对各个工程场地地面与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Ⅵ度区的工程场地地面与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比值为1.376,VII度区为1.368,VIII度区为1.341,平均均方根误差为0.067。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安庆Ms4.8震前钻孔体应变数据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山地震台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进行处理,着重分析安徽省安庆2011年1月19日Ms4.8地震前变化特征,研究钻孔体应变对震前信息的捕捉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响应“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加强青少年地震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社会的防灾意识;为增进港、澳和内地中学生之间的了解和联系,广东省八九五一工程办公室、广东省地震局、广东省科协、广东省地震学会、阳江市人民政府、肇庆市人民政府、新华社香港分社等单位于1990年8月7日至12日联合举办了“国际减灾十年”省、港、澳地震夏令营。营员来自香港、澳门以及广东地区12个市,均为在校高中学生。参加夏令营的营员、老师及有关人员共120人。这次夏令营得到各级人民政府、地震专业机构以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作。 夏令营开营式在中山纪念堂隆重举行。广东省副省长卢钟鹤、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仇作华、广东省地震局局长丁原章、副局长沈泽忠、省科协副主席倪光耀等出席了开营仪式。阳江市副市长黄开成、肇庆市副市长叶叶分别出席了认识交流晚会和闭营仪式并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12.
地震小区划旨在估计研究区范围内地震作用的分布,为区内工程结构提供抗震设计依据。首先,对研究区地震活动性进行了评价;其次,收集并分析钻孔数据等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再次,选取计算特征点计算获取了场地土层反应分析结果;最后,编制了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小区划结果为西咸新区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山东地区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收集整理了2010年至2013年期间山东地区830个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的场地类型、覆盖层厚度、钻孔剪切波速、自由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等资料,在计算出场地指数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特征周期与基岩峰值加速度、场地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研究,并得出了三者之间的定量表达式。结果表明,特征周期与基岩峰值加速度的自然对数呈线性相关,与场地指数呈非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中强地震前的长波辐射异常震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荆凤  申旭辉  康春丽  孟庆岩  熊攀 《地震》2009,29(4):117-122
文章利用NOAA提供的1°×1°长波辐射产品对2008年发生在我国的三次地震(2008年8月25日仲巴6.8级地震、 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和3月21日于田7.3级地震)进行了研究。 通过滑动平均, 标准方差阈值等方法分析了各地震震前2个月和震后2个月的长波辐射日数据的时间序列, 分析结果表明在震前40余天到震前几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长波辐射异常, 这些异常可能与地震相关, 并且异常的幅度和震级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港珠澳大桥工程人工岛为研究对象,采用动力有限元法模拟了地基-人工岛-海水系统三维地震反应。为计算土体的沉降变形,分析模型中回填土部分采用可以反映土体剪胀和应变软化特性的统一硬化模型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了在水平单向、水平双向和三向输入地震荷载时,人工岛-地基系统加速度反应规律,以及人工岛地表峰值位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土与岛壁桩墙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土体加速度放大系数以及地表沉降规律,均与地震动作用方向和人工岛长轴方向的夹角相关,多向地震作用时人工岛地表纵向地震反应大于横向地震反应,且在三向地震作用下地表差异沉降最显著,将引起桥梁与隧道连接处的非一致变形。  相似文献   

16.
地震各向异性研究进展——参加2001年IAGA-IASPEI会议总结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2001年8月19-31日在越南河内召开了首届IAGA-IASPEI联合大会,有三个专题对地震各向异性进行了重点讨论,另有一些关于地震各向异 的报告分散在不同的专题之中。从这次大会来看,对于地震各向异性的研究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观测精度和分析技术手段的提高,二是注意了与其它地球物理资料的联合使用。三是把观测结果与数字到剖析特定局部区域的深部地震学特征和地球动力学含义。  相似文献   

17.
场地烈度预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推导了工程场地遭受地震烈度I与相应积分频次N(I)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longN(I)=P-qI (1)由上式可以对场地未来一定年限内可能遭受的地震烈度进行预测。通过分析山东省境内菏泽、曲阜、德州三个试验场地1881—1980年及另外六项重大工程场地未来100年烈度预测实例,结果表明,尽管这些场地的地震活动性背景差异较大,但数学期望既与三个试验场地1881—1980年实际遭受地震烈度情况相符,也与由地震危险性研究综合评定的六项重大工程场地的基本烈度一致。从而认为,场地烈度预测在工程地震中将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彬彬  高丽娟 《中国地震》2017,33(4):728-740
利用形态分析法对天山中段钻孔应变资料进行分析,认为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MS6.6地震前天山中段钻孔应变出现明显的短期异常及临震异常。研究结果表明,精河地震发生前,天山中段9套钻孔应变资料中有5套出现异常现象,其中,2项短期异常,3项临震异常;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压缩-拉张变化、压缩速率变快、高频抖动信息、规律性脉冲及周期性台阶变化等;钻孔应变异常中,如果多套钻孔应变资料在同一时间段均出现异常,要重点关注极大应变方向重合区域;此次震前异常出现的时间顺序在空间上与天山中段断裂走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以天津滨海及邻区开展的200余口地震工程钻孔资料及相应的土动力学试验资料为基础,参照地震小区划的技术思路,研究了天津滨海地区的地震动空间分布特征. 首先,以0 02.×0.02°度网格控制点对滨海地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土层结构对地表加速度峰值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在研究我国数百个工程场地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选取和构造了若干有代表性的典型场地剖面,利用目前工程上广泛应用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维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计算了不同场地在三种不同强度的地震动输入下的地表加速度峰值反应。分析研究了覆盖层厚度、软土层的埋深与厚度等对场地地表加速度峰值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