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震震级—频度G-R关系的偏离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尊国  陈俊华  郑文衡 《地震》1995,(4):28-332
假设震级—频度分布服从对应于G-R式母体分布污染的情况,文中引进震级分布偏离度(ζ)来描述实际资料分布与G-R式的偏离程度。在G-R式分布参数稳健估计的基础上给出了偏离度的计算方法。华北地区1980—1993年取资料时间窗长1年,滑动步长1个月的ζ值计算结果表明,6级左右强地震前的半年至一年半左右ζ值明显为相对稳定的低值,震后呈高值变化。它可能反映了强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地震活动强度分形结构的变化,存在一个有序态(确定性)和无序态(浑沌)转化的自组织性质。ζ值可在地震预报中作为一个分析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2.
严尊国 《中国地震》1994,10(4):320-326
文中依据古登堡-里克特震级-频度公式,结合实例说明了参数b值的稳健估计方法,并将其与最小二乘法及最大似然法比较,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稳健估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分布较吻合,并且可以在不剔除低震级段和大震级的偏离分布值的情况下,取得与选取合理震级上下限最小二乘法一致的结果,此外,稳健估计结果的余差分析同样也得到地震震级-频度关系不是简单的对数线性关系的结果,而原始G-R公式需加二以上的高次项才能较好地押  相似文献   

3.
文中依据古登堡-里克特(G-R)震级-频度公式,结合实例说明了参数b值的稳健估计方法,并将其与最小二乘法及最大似然法比较。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稳健估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分布较吻合,并且可以在不剔除低震级段和大震级段的偏离分布值的情况下,取得与选取合理震级上下限后最小二乘法一致的结果。此外,稳健估计结果的余差分析同样也得到地震震级-频度关系不是简单的对数线性关系的结果,而原始G-R公式需加二次以上的高次项才能较好地描述该特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表示地震的震级频度分布与古登堡-里克特关系式偏离的一种量度。以前曾认为震级频度分布遵从古登堡-里克特关系式,然而,实际分布常常与这一关系式偏离相当大。令ni,N,M0和b分别是震级为Mi-Mi+ΔM的事件数目、震极的下限以及古登堡-里克特关系式的b值。  相似文献   

5.
陈龙生  陈棋福 《中国地震》1997,13(4):311-320
地震活动性中心Gutenberg-Richter关系(logN=a-bM)在确定地震发生率时起着重要作用,实际分析中存在的对G-R关系的偏离主要是由于地震目录的不完全性引起:即在低震级端因地震的监测能力有限,在高震级端因大震的稀少导致的统计涨落。  相似文献   

6.
中强地震前地震频次-震级关系式拟合优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著名的Gutenberg-Richter(以下简写成G-R)地震频次-震级统计关系式研究了我国东部地区(108°E以东)部分Ms≥5.0中强地震前一定时空尺度内中小地震频次与震级线性拟合优度(线性相关系数r)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利用中强地震前震中区一定范围内的中小地震进行G-R关系式拟合时,其线性拟合优度在地震前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其变化特点是:在中强地震发生前期,震源区及其附近中小地震的发生在能级上分配均匀,线性拟合优度接近1;随着中强地震的临近,该区中小地震在能级上的分配存在着较显著的不均匀现象,表现为线性拟合优度明显下降。这种拟合优度的异常变化具有中期异常性质,有可能为中强地震的中期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强地震前地震频次—震次关系式拟合优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雄  张国民 《中国地震》1996,12(3):229-236
根据著名的Gutenberg-Richter(以下简写成G-R)地震频次-振级统计关系式研究了我国东部地区(108°E以东)部分Ms≥5.0中强地震前一定时空尺内中小地震频次与震级线性拟合优度(线性相关系数r)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利用中强地震前震中区一定范围内的中小地震进行G-R关系式拟合时,其线性拟合优度在地震前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其变化特点是:在中强地震发生前期,震源区及其附近中小  相似文献   

8.
利用近代微震资料研究地震危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陈Yong 《中国地震》1997,13(1):10-17
利用1970~1993年华北地区ML≥2.0的微震资料,根据其地震活动特点,从中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区域,做其G-R关系曲线,由该曲线可得到每个震级的年频次,同时,由该区域的历史地震(1300-1993年)可得到较大震级的实际年频次,两者对比,发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当选取合适的区域时,利用近代微资料可以推测出该区域较大地震的活动情况,但同时有两点注意:(1)利用微震资料进行统计时,得到的得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几个震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历史地震记录的分析表明,在约化震级的描述层次上,地震活动释能强度之分布律可显著地偏离G-R线性律,而趋近于一个二次型分布(正态分布)。同时,通过统计期间及统计范围的不同选择G-R线性分布律的适用性分析,初步揭示出:在统计规律的层次上以长时间跨度作为统计的平均样本集可能掩盖了地震活跃与平静期的区别及相互演化;而以大地区跨度作为统计对象则掩盖了大采样系统中各地震带活跃与平静期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表示地震的震级频度分布与古登堡-里克特(GR)关系式偏离的一种量度。以前曾认为震级频度分布遵从古登堡-里克特关系式,然而,实际分布常常与这一关系式偏离相当大。令n_i、N、M_0和b分别是震级为M_i~M_i+△M的事件数目、地震的总数目、震级的下限以及古登堡-里克特关系式的b值。这样,用Kullback-Leibler平均信息就可给出偏离的量度:式中,p(X_i)=n_i/N,q(X_i)= b ln 10 exp(-b ln 10 X_i),函数q(X_i)代表古登堡-里克特分布,因此这个量度给出了震级分布与古登堡-里克特关系式的偏离程度。如果地震的震级分布与古登堡-里克特关系式符合得越好,那么‘C’值将越小;而如果分布精确地遵从古登堡-里克特关系式时,‘C’为零。相反,如果分布与古登堡-里克特关系式偏离很大,‘C’指标给出的值也很大。我们研究了日本的大地震和震群前后‘C’值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出大震前后‘C’值的变化是不可忽视的。在大震之前,‘C’值变小,这说明震级分布与古登堡-里克特关系式吻合得较好,主震之后,‘C’急剧变化。在震群活动期间,‘C’值的变化也相当大,但是,震群的‘C’值比一般地震的‘C’值小些。在某些震群中,‘C’指标在最大活动时刻达到极大值。这个量度是很有用的工具,用它可观测地震活动的典型特征并且或许可用来作为检验大震的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11.
陈荣华  罗灼礼 《中国地震》1995,11(2):116-120
文章从一个简单的地震活动层次模型出发,推导地震活动性中几个经验公式以及地震活动的时、空和震源大小分维性质。研究结果表明:(1)震级和频度关系式即Gutenberg-Richter公式中的比例系数b值等于震级和平均震中距关系式中的比例系数b1的2倍,并且b值也等于震级和平均时间间隔关系式中的比例系数b2。(2)平均震中距分维值为2,平均时间间隔分维值为1,震源大小分布的分维值的2b。  相似文献   

12.
大量地震资料统计发现古登堡一里克特公式Lg(N)=α-bM中震级频度关系是非线性的,在3—4级间往往发生转折。设高震级段和低震级段的斜率分别为Bh和B1,其间夹角α称为非线性偏离度,并设Bh>B1时,α为负,否则为正。对京西北及大同地区震级频度关系非线性偏离度进行时空扫描后发现大震前α值有正向增大倾向。  相似文献   

13.
滇西北中强震前震级频度分布与G—R关系式的偏离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明培 《地震研究》1999,22(3):228-234
本利用S.Okuda等根据Kullack-Leibler平均信息给出的表示实际地震震级-频度分布与古登堡-里克特(G-R)关系式偏离的量度C,研究了滇西北自1985年7月有速报目录以来的中强震前C值偏离特征,结果表明:C值以般在0.134-0.157之间,中强震前C值显减小(C≤Co,Co=0.135)为自组织临界点),对应率为6/7=0.86,概括率为6/8=0.75,且首次临界点到发震的时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最大熵原理推导了连续随机变量震级熵的表达式,计算大同-阳高地震前后≥2.0地震的震级熵,计算结果表明,从1988年4月开始,震级熵开始出现低值异常,1989年3月熵开始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了1989年10月18日的大同-阳高6.1级地震,1990年4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出现低值异常,9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1991年3月26日的5.8级地震。  相似文献   

15.
以累计频度定量计算方法,讨论了云南地区1970年以来,各个强震孕震区的地震活动非线性度ZL值的时间进程曲线,系统计算了Ms≥6.3级强震前的ZL值曲线,结果表明:强震前地震活动非线性度ZL值异常表现出的地震孕震区的地震平静-活跃或活跃-平静过程至少出现一次,且震例中的83%开始出现平静(活跃)的时间为强震前1-21/2年,强震前半年左右结束出现活跃(平静)。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四川三个重要地震带:鲜水河地震带,松潘、龙门山地震带和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二十多年地震资料,以一年为时间窗,半年为滑动步长,按2.5≤M≤3.5,3.5≤M≤4.5和M≥4.5三个震级档研究了应用逆向时间序列的算法复杂性预测三带未来半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得到了与正向时间序列算法复杂性大体一致或稍高的预报效能。它们的预报评分R值都明显高于置信度97.5%的区分随机盲报的临界评分值R_0。  相似文献   

17.
丽江大震前长—中—短—临地震学异常的演化过程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蔡静观 《地震研究》1997,20(1):13-20
本通过丽江大震前地震学各项异常的动态追踪,研究了长-中-短-临异常伴随大震孕育、发生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强震的缺震、强震的重复、中强震密集、诱发地震、相关地震等多项长期异常的背景上,出现了中小地震活跃、调制小震频繁、复发周期降低、震源深度加深和震级差增大、地震序列h值下降等同步的中期异常,而1995年中小地震活跃后的平静、低复发周期的回升、震源深度为25公里和震级差在1.0-1.1级的地震次  相似文献   

18.
彭美煊  彭浩 《山西地震》1999,(3):39-42,77
为计算1989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6.1级地震的震源参数,根据断裂力学的有关公式分析了断裂扩展过程中应力和位移的变化,利用弹塑性力学中的达格代尔塑性区中最大位移的公式计算了应力场的初始剪切应力τ。和地震释放的总能量ET;根据不同作用行震波资料和历史地震等烈度线所得出的不同震级的地震矩,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山西地区不同震级地震矩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大同一阳高6.1级地震的地震矩和其它震源参数。  相似文献   

19.
稳健估计b值及中强震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估计的稳健回归方法,选取ψ函数为正态密度型函数,计算震级-频度关系中的b值,对基于随机泊松分布的模拟地震样本及天然地震样本,用稳健估计方法与最小二乘方法计算b值后进行比较得出,对于天然地震样本,稳健估计得到的b值更加符合震级-频度关系,作为应用实例,将最小二第六估计法b值与稳健估计b值更加符合震级-频度关系,作为应用实例,将最小二乘估计法b值与稳健估计b值的偏离度作为中强震的前兆判定指标,对新疆地区b值进行时间扫描,在对北天山及南天山东段Ms≥5、南天山西段Ms≥6级地震前异常特征进行讨论后,认为该指标作为中甜地震预报指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最大熵原理推导了连续型随机变量震级熵的表达式,计算了大同-阳高地震前后M≥2.0地震的震级熵,计算结果表明,从1988年4月开始,震级熵开始出现低值异常,1989年3月震级熵开始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了1989年10月18日的大同-阳高6.1级地震。1990年4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出现低值异常,9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了1991年3月26日的5.8级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