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四国海盆起源与沉积环境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国海盆位于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菲律宾海的东北部,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而形成的一个目前已不活动的弧后盆地,具有高的热流值和洋壳裂开历史,并且具有双翼不对称扩张模式。其磁条带具有“东西不对称、南北不对等”的特点,从而造成四国海盆“北宽南窄、东凸西平”的地形、地貌特征。四国海盆具有典型的弧后盆地沉积特征,主要包括半远洋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和少量的远洋沉积。在早中新世、中中新世、晚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盆地发育的不同阶段,都有一定的岩相组合特征,并反映了当时的沉积环境。中中新世在盆地的北部和东部,晚中新世在盆地的北部、东北部,上新世和更新世在盆地的北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均发育有碎屑沉积。由于中更新世南海海槽的形成及其对物源的阻隔作用,在盆地北部发育了远洋粘土和钙质生物沉积。中中新世,盆地的北部、东侧和西侧均有火山活动发育,晚中新世仅在东部岛弧区有火山活动;上新世仅盆地的北部有少量的火山活动,晚更新世火山活动在盆地北部发育。  相似文献   

2.
对2009年3月28 ~ 29日利用沉积物捕获器在九龙江河口区分层收集的沉降颗粒物分别进行了激光粒度、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分析了沉降颗粒物的粒度特征和粘土矿物组成特征,并探讨了九龙江河口水体沉降颗粒物类型及其絮凝沉积作用.结果表明:各站各层沉降颗粒物有不同的粒度组成和粘土矿物组成特征,单颗粒沉降颗粒物类型主要有3种类型(生物、矿物和其他颗粒);沉降颗粒物絮凝体类型则有5种主要类型,包括被囊类、硅藻等生物形成的絮凝体,粪球、矿物碎屑等形成的絮凝体以及由生物和有机质等形成的混杂絮凝体.研究区沉降颗粒物的类型受到地形、径流、潮流的影响,影响研究区沉积颗粒物分布的主要原因包括陆源碎屑物质的输入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颗粒物絮凝还受到河口区水体的盐度、有机物的吸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河水系河漫滩沉积物的碎屑矿物组成研究表明,主要支流和干流沉积物中碎屑矿物组合基本相似,不同支流和干流不同河段的矿物含量不同,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规律。重矿物主要组合为不透明矿物-石榴子石-绿帘石-碳酸盐矿物和蚀变矿物。轻矿物的物源区指数难以可靠地反映黄河主要支流和干流不同河段碎屑矿物的物源差异;轻矿物成熟度指数在不同水系间的变化较复杂,中游沉积物低于上游与下游平原沉积物,它既体现沉积物物源的控制,又反映河流泥沙输运及沉积过程中的分选性差异。石榴石、不透明矿物及角闪石的含量变化主要反映悬浮泥沙的沉积分异程度以及不同水系的水动力强度。重矿物ZTR指数的区域分布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沉积物的物源区分布。重矿物分异指数F清晰地揭示出由于区域水动力强弱变化导致特征碎屑矿物组成的沉积分异,因而,可作为研究单物源河流沉积动力环境和碎屑矿物沉积分异程度的指标。总体上,黄河碎屑矿物的含量变化并不完全受物源控制,而更主要地反映季节性的河流水动力强度与沉积环境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碎屑矿物的重力分选作用,因此,在边缘海区运用碎屑矿物组成识别黄河入海物质的贡献时需谨慎。  相似文献   

4.
海坛岛海域表层沉积物中主量化学成分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辉  陈岚 《海洋学报》1998,20(3):47-55
本文对海坛岛海域33个表层沉积物中10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含量变化和区域平面分布作了描述和探讨。化学成分中Corg、N、P、Fe、AI、Ti、Mg等元素的关性好,和粘土矿物关系密切,从陆源搬运入海;Ca、碳酸盐和上述及粘土含量呈负相关,在富含生物介壳的粗粒沉积中富集;Mn主要赋存于陆源碎屑,而在砾砂中有自生Mn沉积。Q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调查区可分为3个地球化学分区,综合反映了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南沙海槽区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南沙海槽区73个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及沉积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微量元素主要有Cu、Pb、Zn、Ni、Co、Cr、Sr、Ba和Zr,表现为亲陆性,常量组分为SiO2、AI2O3、TFe、CaO、MgO、K2O、Na2O、MnO、PO25、TiO2,表现为边缘海向深海过渡的沉积环境特点。沉积物质含有粘土组分、碳酸盐型生物碎屑组分、陆源碎屑非粘土组分以及火山碎屑、岛源物质,沉积环境与水深关系密切,在200m以浅,沉积物的供给复杂,沉积环境多变,在200m以深,沉积物的供给和沉积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6.
表层沉积物类型图是海洋地质系列图的主要图件之一,可直观反映出海底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中国-东盟海区及邻域海底沉积物类型调查和研究程度差异明显,中国海域调查程度较高,底质数据详细可靠,马六甲海峡和印度尼西亚西部海区相对较好,而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北部大部分地区资料较为缺乏。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主要是陆源碎屑沉积物、生物源-陆源碎屑沉积物、深海沉积物、生物源沉积物和火山源沉积物,综合已有资料划分为三个沉积区。东亚大陆边缘海沉积区以陆源碎屑沉积物为主,西太平洋大陆坡沉积区以陆源碎屑沉积物和生物源-陆源碎屑沉积物为主,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北部远洋沉积区以内源成因沉积为主。影响该区海底沉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沉积物物源、地形、水动力环境以及构造活动等。中国-东盟海区及邻域表层沉积物类型图的编制可为深入理解不同地质和气候背景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沉积物分布及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南海东北部深海盆底流演变受多种因素控制, 但目前对末次冰盛期以来底流的敏感指标、演变过程及其控制因素还缺乏深入认识。本文选取南海东北部深水区16ZBS11岩心开展陆源碎屑粒度测试和年龄测定, 通过粒级-标准偏差法提取环境敏感因子, 并计算底流强度及搬运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陆源碎屑主要由粉砂和粘土组成, 砂组分仅在部分层位出现。南海东北部深海沉积环境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 第Ⅰ阶段为22.39~16.02ka BP, 第Ⅱ阶段为16.02~9.58ka BP, 第Ⅲ阶段为9.58ka BP至今, 各阶段粘土和粉砂组分均呈反相演变过程。海平面变化是深海沉积和海洋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末次冰盛期以来南海东北部深海盆底流强度和搬运能力逐渐减弱并呈同步变化, 16ka BP、11.5ka BP后南海分别与印度洋、台湾海峡连通, 影响了南海北部的海洋过程。特别是9.58ka BP以来南海北部海洋混合方式和强度的改变, 深刻影响着深海陆源碎屑的输运及沉积演化。本文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南海北部底流活动演变和南海深海过程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8.
深海浊流沉积是重要的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目标,对古海洋、古环境、古构造乃至古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前人对于浊积岩的研究多从沉积学角度进行,从岩石物理角度开展的相关研究很少。本文将岩芯宏观沉积学分析、薄片(或涂片)分析与岩石物性分析相结合,研究南海海盆北部IODP 367航次U1499、U1500站位浊流沉积的沉积特征和岩石物理响应。共识别出了3类浊积岩:钙质、陆源碎屑和陆源碎屑—钙质混积浊积岩,以陆源碎屑和混积浊积岩最发育。不同类型的浊积岩表现出不同的岩石物性特征:钙质浊积岩表现为低磁化率、高颜色反射率亮度、密度变化较大和低自然伽马;陆源碎屑浊积岩表现为低磁化率、中—低亮度、中—高密度、中—低自然伽马;混积浊积岩的磁化率、亮度和自然伽马变化大,密度中—高。南海海盆浊积岩的丰度在发育时间上以晚中新世和中—晚更新世最高,然后依次为早更新世、上新世和早—中中新世。晚中新世和中—晚更新世全球海平面总体处于低位时期,有利于浊积岩的发育。自晚中新世以来,南海海盆钙质浊积岩的丰度总体呈逐渐减少趋势,可能与南海海盆水深逐渐加大、碳酸盐沉积逐渐萎缩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南海涠洲岛区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演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涠洲岛区沉积环境的演化导致陆源碎屑沉积作用转化为礁源和陆源的混合沉积作用,并将向纯礁源碳酸盐沉积作用方向转化;其主要控制因素是陆源碎屑供应量.陆源沉积和礁源沉积之间可以互相制约,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可以互为因果.文中还指出涠洲岛区的沉积组分特征和南海北部礁坪沉积组分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元素地球化学信息对于地层划分和物源分析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通过分析莱州湾BH1302孔岩芯沉积物常微量元素特征发现,元素含量在地层分界处发生明显变化,可以作为晚第四纪地层划分的重要指标。结合钻孔岩性相、粒度特征和测年数据,将研究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划分为4段,分别对应于晚中更新世、MIS 5期、MIS 4—3期和MIS 1期。钻孔岩芯沉积物常微量元素在垂向上变化存在着共生的关系,除Na2O、Ba和Sr外,大部分常微量元素变化与粒径强相关。R型因子分析揭示陆源细颗粒碎屑沉积、陆源粗颗粒碎屑沉积和海洋自生元素供应对BH1302孔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组成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同时期影响作用有所差异,陆源细颗粒碎屑沉积占主导地位,但短时期内陆源粗颗粒碎屑沉积或海洋自生元素供应也可能成为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珠江口盆地四个工程钻井的古生物、古地磁、同位素及沉积物资料,对钻孔所揭露的地层进行划分,认为所钻遇的地层包括下更新统(上部)、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及全新统。依据古生物分异度及含量作出海平面变化曲线,识别出十个海侵期,利用钙质超微化石特征种的初现面和末现面资料,将本区海平面变化曲线与太平洋V_(28-239)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了本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环境和气候,认为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早期及全新世本区气候温暖,沉积环境属陆架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12.
浙江宁波地区第四纪自然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变迁,作为地球环境演変过程的最新一幕,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第四纪地质和海岸演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沉积物中孢粉和微体古生物等资料,对古气候及植被变化、海陆变迁等自然环境演变问题作了初步分析。宁波地区的研究是其中的一部分。 宁波滨海平原,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面积仅850平方公里。本区的第四纪地质调查主要是由浙江省地质局等有关单位进行的。我们利用浙江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提供的钻探岩芯祥品,作了孢粉、微体古生物、软体动物化石分析,并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C14实验室,作了部分样品的测年。本文总结已获得的资料,提出宁波地区第四纪自然环境演变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3.
莱州湾东部滨海水域第四纪沉积及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6个钻孔和461km浅层地震剖机测量获得的测年、微古、孢粉、藻类、古地磁以及岩持征和地震反射界面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将本区第四系划分为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对各时期的沉积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并对不同时期的沉积相特征和古地理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地揭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孢粉和硅藻分析并结合沉积学以及14C测年等资料,重建了渤海湾西北岸曹妃甸地区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以及古地理等演变过程,细致刻划了渤海湾西北岸海平面变化和海陆变迁史.曹妃甸地区自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古沉积环境经历了冲积平原或滨海平原、河口或近海湖沼环境、三角洲与砂坝-泻湖沉积环境、废弃三角洲与砂坝-泻湖沉积环境等4个阶段.气候和植被在不同阶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陈园田  谢志平 《台湾海峡》1996,15(3):235-242
台湾地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沉积厚度大,成因类型复杂,它划分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早期头科山组、中更新世中期大南湾组、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冲-洪积层、晚更新世中-晚期恒春石灰岩层、全新世冲积层和全新世珊瑚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伶仃洋东岸sz17QZ-20-3钻孔硅藻分布特征,结合测年、岩性和粒度,重建了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化.依据沉积物岩性粒度变化判断,晚更新世时期在23.6~11.0 m层段发育了一套河床相?溺古湾相?岸滩相?冲积相的垂向沉积序列,在花斑黏土层中有海水种Ethmodiscus rex碎片的存在,指示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17.
福州市马尾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及海相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该区钻孔剖面贡料,结合~(14)C、古地磁、孢粉及微体古生物等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对该区第四纪地层提出划分意见和自第四纪晚期以来,地层中存在着典型两期海侵所形成的海相层。  相似文献   

18.
The western South Korea Plateau in the East Sea (Sea of Japan) is occupied by rifted continental fragments form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early phase of back-arc opening.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seismic stratigraphy of the sedimentary succession and the underlying acoustic basement in this region, based on closely spaced multi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The sedimentary succession occurs mainly within a series of subparallel basement troughs (grabens or half grabens) bounded by faulted continental blocks (horsts) or volcanic ridges, and commonly floored by extrusive volcanic rocks showing hyperbolic reflectors. These features are strongly suggestive of continental rifting accompanied by normal faulting, volcanic activity and high rates of basin subsidence. The sedimentary succession can be subdivided into four seismic units. Unit 1 is characterized by short and irregular high-amplitude reflectors and interpreted as a syn-rift deposit consisting of a non-marine volcanics/sediment complex in topographic lows. Units 2 and 3 formed in an open marine environment during the Middle Miocene to Early Pliocene, characterized by an onlap-fill and later draping marine sedimentary succession dominantly composed of hemipelagic sediments and turbidites with frequent intercalation of mass-flow deposits. Along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plateau, these units were deformed under a compressional regime in the Early Pliocene, associated with the back-arc closing phase. Unit 4 (deposited since the Early Pliocene) comprises hemipelagic sediments and turbidites with evidence of sporadic slides/slumps.  相似文献   

19.
According to palaeoenvironmental analysis on the fossil fauna dominated by Foraminifera and Ostracoda, core QC2 contains 8 marine transgressive beds, called (from up to bottom) Transgressive Beds Ⅰ,Ⅱ, Ⅲ, …,Ⅷ respectively. Together with dating data, the transgressive sequence since 1. 7 Ma B. P. has been established, indicating that the core went through middle and late Early Pleistocene, early and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early and late (Substages A and B) Late Pleistocene and the Holocene transgressions. Within these 8 transgressions,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early Late Pleistocene and the Holocene transgressions-had rather strong activities proved by shallow sea (of 50 or 20-50 m water depth) deposits in the prime, while 2 of the 8, during middle Early Pleistocene and late Late Pleistocene (Substage A), were much weaker only with supratidal deposits. The transgressive cycles also differ from each other. Transgressions in the Holocene and in Substage B of late Late Pleistocene are made up of 3 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