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虎  刘建国  庞通 《海洋学报》2015,37(4):52-61
以PES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采用正交设计,开展了长心卡帕藻(Kappaphycus alvarezii)棕色藻株组织培养和愈伤组织诱导实验,探索了蔗糖、光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新芽形成和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IBA、6-BA处理可诱导该藻产生愈伤组织,同时固体培养基更利于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显微跟踪观察显示,该藻愈伤组织与高等植物的疏松愈伤组织不同,由细丝状细胞组成,系藻枝段中心髓部细胞脱分化形成的致密型愈伤组织;另外,愈伤枝段比新芽枝段有更高的光合和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2.
从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Holm)的孢子体和雌配子体中,分离了大量的成活原生质体。分离的最适条件为:纤维素酶3%,粉红鲍鱼酶8%,山梨醇1.2mol/dm~3,pH6.0,温度为15℃。细胞壁的完全解离,已用荧光增白剂的染色不着色和原生质体在低渗溶液中的易碎性证实。培养后再生的细胞,经均等分裂,随后发育成实心球状体;或出芽后不等分裂,发育成丝状体和愈伤组织状细胞团。在PES培养基中,经30~40d培养,部分球状体和愈伤组织状细胞团分化出完整植株,但丝状体未能分化。低浓度的IAA、6—FA和C—751对球状体和愈伤组织状细胞团的生长和分化都有促进作用。由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这在真红藻纲(Florideophyceae)中为首例报道。  相似文献   

3.
藻类“激素”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德麟 《海洋科学》1994,18(5):26-28
自1934年发现吲哚乙酸以后,对植物激素的研究不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特别在高等植物中,对某些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分化等进行了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而且正向分子水平深入。藻类中“激素”的研究是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的。相对而言,起步较晚,水平低。这主要由于一开始人们将研究重点放于陆生植物,特别是具有经济意义的种。其后,随着藻类的开发与应用,人们应用类似的技术与方法,结合系统进化的观点进行比较与研究。同时,也对藻类某些组织、愈伤组织的再生、生长、繁殖等一系列现象及其化学物质基础进行探索,以期望进…  相似文献   

4.
张坤诚 《海洋科学》1979,3(4):41-46
一、前言 海藻组织和细胞培养是继陆生高等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工作之后新兴起的一个分枝。它的历史并不长,但发展前途方兴未艾,可以说,它是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工作的又一个“生长点”。迄今为止,据不完全统计,由藻体的某些器官、组织和单个细胞发生完整植株的,有10多种海藻,它们分属于褐藻、红藻和  相似文献   

5.
坛紫菜和拟线形紫菜的原生质体融合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昌生 《台湾海峡》1993,12(2):180-184,T001
应用PEG 法和电融合法进行了坛紫菜和拟线形紫菜的原生质体融合试验,探讨了PEG 的浓度、处理时间以及洗涤液种类与融合的关系。结果表明,PEG 法的融合率为4.9%~10.2%,电融合率高达32.3%。融合细胞经诱导长成多细胞团的愈伤组织,从愈伤组织上升出小紫菜。  相似文献   

6.
海洋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海藻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晚、人员少,但在经济海藻应用研究如紫菜体细胞育苗上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为促进海藻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的产业化,应加强藻类组织培养工作者与高等植物组织培养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组织培养技术中较为成熟的离体快繁为突破口,进行市场急需商品苗的快速生产。利用海藻组织和细胞培养进行次生物质合成和特殊药物转化的研究亦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甜菜碱是一种氨基酸或亚氨基酸的衍生物。1984年Blunden等用生物检测法测定海藻中细胞激动素的水平时,偶然发现了甜菜碱这类和细胞激动素有类似活性的化合物。目前已在两百多种海藻中发现了18种甜菜碱及3类甜菜碱脂。海藻中甜菜碱的分布十分广泛且结构多样。由于甜菜碱对植物的生长有明显的生理响应,所以被看作是海藻中的一类活性物质。 我国具有丰富的海藻资源,但对海藻中甜菜碱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还未开展过,本研究旨在对我国的一些大型经济海藻中的甜菜碱含量进行测定,为含量较高的海藻资源开发提供依据。同时还对海藻中这类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建立基本的方法,以便为其作为药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夏光远  王德祥 《海洋学报》2017,39(4):89-100
海绵动物具备很强的愈伤再生能力。荔枝海绵是海绵动物中比较特殊的类群,它有皮质层细胞(cortex)和领细胞层细胞(choanoderm)的初步分化。本文对荔枝海绵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并通过切割的方法,有针对性地移除荔枝海绵的特定结构,观察其愈伤过程,以期了解海绵愈伤过程的主要变化及各部分在愈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愈伤过程发生的主要变化为未受创部分的细胞向受创部分迁移导致的细胞重新排布;其身体结构中的领细胞层和皮质层对其生存愈伤是必要的,而骨针核心对其愈伤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在对养殖中国对虾和海捕中国对虾的类淋巴 器官进行组织培养时,发现迁出的细胞空泡化、细胞内颗粒较多。培养一周后由养殖中国对 虾类淋巴组织迁出的细胞开始大量脱落,而由海捕中国对虾类淋巴组织培养出的细胞可生长 30d左右。对未经培养的类淋巴组织及培养的类淋巴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养殖中 国对虾类淋巴组织的细胞中除了有球形病毒及球状和多面体状病毒包涵体外,在细胞质中还 含有大量类立克次氏体样原核生物,而且每个细胞中的类立克次氏体均由一单层膜包在一起 ;在海捕中国对虾类淋巴组织的细胞中也发现有球形病毒及球状病毒包涵体,另外还在少量 细胞中发现有类立克次氏体样原核生物存在。感染病毒的组织细胞呈现空泡化、核膜肿胀破 裂、核质固缩、高尔基体肿胀、线粒体嵴消失等病理变化。感染有类立克次氏体样原核生物 的细胞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细胞器消失、核染色质固缩等病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海藻中的植物激素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冰心  韩丽君  范晓 《海洋科学》2001,25(10):28-30
随着植物激素突变株的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的进步 ,高等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受到内源性生长物质或激素的调节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已经被广泛公认的植物激素有5大类 :生长素类、细胞激动素类、赤霉素类、脱落酸类和乙烯。这些激素协同作用 ,调节植物体各部分的生长速率和不同组织器官的分化 ,控制生殖过程。使用海藻为原料制备海藻提取液作为海藻肥首次在英国应用于农业生产 ,自此以后这种传统生物技术在全世界广泛使用 ,已经发展为各类商业产品进入市场 ,如SM3、Seasol、Kelpark66等。这些海藻肥的效用在于利用海藻中…  相似文献   

11.
苜蓿组织培养体细胞胚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无菌苗下胚轴在含2mg/L2.4-D和0.5mg/L6BA的MS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含有3mg/LNAA和1.5mg/LKT的SH培养基中形成胚性愈伤组织,并伴随有体细胞胚的发生。显微观察表明:体细胞胚起源于单个的胚性细胞,它既能在愈伤组织内部发生,又可在其表面发生。体细胞胚经过球形、心形、鱼雷形及子叶胚各阶段可形成再生植株,这为在细胞水平上对苜蓿进行遗传操作及苜蓿品种的改良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海藻分子生物学从生物大分子的角度研究海藻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海藻起源、进化及其生命现象、生命过程的规律、本质以及机理。中心法则是其主要研究思想。以基因的复制和突变演绎遗传、变异与进化;以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解释代谢、分化与发育。用操作分子的手段研究、揭示生物学规律。海藻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上,通过重组DNA技术人工构建栽培海藻新品种,以及实现海藻天然产物的基因工程生产[1]曾呈奎等在1990年召开的国际盐田生物技术研讨会上提出了海藻生物技术的概念是有目的地利用以及定向改造…  相似文献   

13.
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形态及其变异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青岛、浙江、上海和厦门四地的三角褐指藻藻种及单个细胞克隆后多个藻株的形态及其变异现象进行了比较研究。青岛、上海藻种短期培养后,培养液细胞基本由梭形细胞组成;浙江和厦门藻种则基本由三出放射形细胞组成。正常培养液中卵形细胞比例均在0.1%以下。特定条件下,梭形和三出放射形细胞均能产生卵形细胞,卵形细胞也能发育成梭形或三出放射形细胞;三出放射形细胞可能经“突变”或“定向变异”转变成梭形细胞,而梭形细胞培养液中没有出现三出放射形细胞。培养液比重、温度及光照条件的改变短期内对细胞形态类型的转变没有明显影响;淡水和低温(4℃~8℃)的长期胁迫能使梭形和三出放射形藻株发生高比例的卵形细胞。  相似文献   

14.
细胞激动素(Cytokinins)是植物激素的一种,广泛存在于陆生和水生植物中。绝大多数细胞激动素是嘌呤环的衍生物,在C5位上有一个取代基侧链,它们的化学活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Skoog et al.,1970)。细胞激动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张,调节细胞分化,形态建成及延缓衰老等。 人类将海藻作为肥料利用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最初人们将施用海藻肥取得的促生长效果归因于海藻含有多种无机营养成分。近30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研究表明,海藻中含有多种植物激素,其中的细胞激动素是关键的功能成分,对植物具有特别明显的促生长作用。而且,作为一种内源性植物激素,细胞激动素在海藻本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促进藻类细胞的分裂、伸长、活性延迟及细胞内营养物质的运输等(IL. etham et al.,1983)。  相似文献   

15.
范晓,男,出生于1942年10月,1967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藻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海藻化学和藻类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10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尤其在海藻工业的开拓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自70年代开始,他主持完成了农业部的“全国海藻资源调查及其利用”,“海藻Algin提取新工艺”,“电渗析法提取甘露醇工艺研究”,以及基础理论方面的“海藻化学组成的研究”等;国家科委“八五”攻关课题及科学院重点项目“海藻活性碘的研究”,“海藻碘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在人工模拟潮间带生态环境中养殖多年的龙须菜藻体,经70%乙醇、aClO或低光等逆境胁迫后,培养新生直立枝,研究匍匐体类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机制。结果表明,刷落2-4mm长的新生直立枝培养30天后,基部出现由丛生太体组成的类愈伤组织。丝状体能够固着、分化,不断分裂形成匍匐体。这是除孢子外,首次从江蓠体细胞获得有固着能力的再生苗。该再生苗弥补了营养枝繁殖中须人工固着的缺点。ELISA测定内源激素含量结  相似文献   

17.
紫菜体细胞发育与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了紫菜体细胞的发育与分化。根据体细胞后代的形状、有无假根、颜色、色素体形状、细胞大小和排列方式以及最终分化趋势等,墰紫菜体细胞分8种发育类型。各种发育类型的百分数与藻体的日龄、大小及部位有关。日龄、体长越长,正常苗百分数越低,畸形苗和细胞团的百分数越高。随着藻体部位的上移,正常苗和畸形苗百分数下降,细胞团百分数上升。  相似文献   

18.
国际上海洋药物研究的热潮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20世纪70-80年代开展了大规模筛选,迄今为止发现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系统等活性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5000余种。海洋天然产物的药理活性侧重于抗肿瘤方面,从海藻中发现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海藻具有较好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其多变的生态环境和原始的进化地位使其拥有许多结构独特的活性物质,其研究始于巨大鞘丝藻的脂溶性提取物抗白血病活性的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开始系统地筛选海藻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发现了许多新的化合物,如从松香藻中分离的Halomon,Scytophycin B目前已进入临床前药理评估阶段。 海洋药物的发展首先应着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研究,而海藻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药源物质,随着现代化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基本上解决了药源藻类的养殖问题,为海藻抗肿瘤物质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和可行性,迄今海藻抗肿瘤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本文根据有关文献着重就海藻中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筛选,以及相应的活性化合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坛紫菜原生质体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细胞与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与融合的研究中,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高等植物细胞去壁情况、原生质体再生壁的形成过程以及原生质体融合后细胞内细胞器的变化已经是比较普遍采用的手段。但在大型海藻细胞分离与培养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利用这一手段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 我们在研究Ⅰ中曾经利用海螺酶解离坛紫菜的营养细胞并成功地培养成紫菜叶状体,但是解离成单离细胞去壁情况如何,当时  相似文献   

20.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自然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控作用的化学物质。目前已被广泛公认的植物激素有五大类: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赤霉素类、脱落酸和乙烯。另外,近些年来,有些学者也把油菜素甾醇类看作植物激素(Mandava,1988)。这些激素协同作用,调节着植物体各部位的生长速率和不同组织、器官的分化;还可保持植物整体生长的协调一致;控制着生殖过程;同时也使植物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对陆生高等植物中的激素,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报道(Davis,1987)。然而,无论是从进化的角度还是从生理学的角度,人们都在探讨这些激素是否也存在于藻类中?如果存在,它们是否仍具有激素的功能?早在50年代初期就有人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Davidson,1950),以后经过众多研究者多年的努力,对植物激素在藻类中的分布及功能等已有了较深的了解。但藻类中究竟存在哪些激素?它们又是怎样调节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迄今为止,仍没有肯定的结论。本文结合作者的相关工作,综合当前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进展资料,对藻类中激素的研究现状作一较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