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福俊 《地理教学》2011,(13):36-37
多媒体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到地理课堂教学当中,但是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形象直观的地理板图在辅助地理教学及改进教学方法上,具有突出的表现力和广泛的实用性。地理教师可以通过画板图讲知识、谈规律,运用板图方便讲授、便于理解,所以有人说“板图始终是支撑地理课堂教学的‘骨架’。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中适当地以板图板画辅助教学,那么对于整个地理课堂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洪斌 《地理教学》2010,(18):51-52,46
“多图并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不同角度引用不同主题的图表来进行综合分析,以期达到对某一问题的解决。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它分析问题有思路、解决问题有信度,重视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成了不少地理教师破解教学难点的“利剑”。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图并用”是否真正发挥了其作用,有效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就“多图并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下的乡土地理课堂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蔚 《地理教学》2004,(9):16-18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目标,是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以《上海市乡土地理》“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乡土地理的优势,密切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相似文献   

4.
板图是地理教学中的图像艺术,也是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它形象直观,在教学中教师讲绘结合,既密切配合教材内容,又能补充地图册、挂图、课本插图、投影等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地理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如何把课改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是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陈计兵 《地理教学》2010,(20):43-44
地理教学板画,又叫黑板画,简称板画,是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凭自己的记忆和熟练的技巧,用单色或彩色粉笔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及其地理过程以简练的笔法描绘在黑板上的画。它能使学生获得各种地理对象及其过程的具体形象,而且可以使教师用冗长的语言还无法表达清楚的内容仅寥寥数笔即可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7.
莫细新 《地理教学》2007,(11):44-44
最近,我市举行的第8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比赛的内容包括:教案、上课、说课、技能和粉笔字共五项,分值分别占20分、40分、20分、10分、10分,共100分。从各项比赛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多媒体地理课件制作的精美和青年地理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空白”,尤其是地理“三板”(即板书、板图、板画)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邓霞林 《地理教学》2013,(21):21-24,27
学校的核心任务在于育人,学校育人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作为地理教师,要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如何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本文尝试以一堂课的设计、实施、反思等环节即以微观实践的层面为例,探索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现地理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思路、步骤。  相似文献   

9.
徐兆兰 《地理教学》2010,(18):55-58,41
在地理新课程改革和“五严”规定的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减负增效、争取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优化已成为中学地理教师共同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什么是“减负增效”的地理课堂?从融合了“特性说”与“程度说”的全面发展质量观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10.
“信息”在信息论中指的是用符号传递的接受者预先并不知道的报道和内容,而“地理信息”是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的用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各种影像、图片、文字、声音等地理材料。“有效利用”指的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使地理信息材料发挥效能,实现地理课堂教学预期目的的过程,具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信息的利用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对地理课堂信息有效利用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1.
陈计兵 《地理教学》2010,(14):39-40,44
板书是地理教学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是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黑板上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的总称。优秀的板书不仅是教学设计的精华所在,更是执教者教学理念与教学智慧的凝聚与升华,能够对地理课堂教学起到一种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地理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闪光点”。把“过程”也列为学习目标是前所未有,它的价值在于力求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足,倡导让学生在“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在“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在“过程”中内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型目标承担着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重任。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怎样围绕“过程”细化出易操作落实的课堂教学目标存在着很多困惑,本文以沪版高中教材“台风、寒潮、梅雨”一节(第一课时)为例,就围绕“过程”细化地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板书、板图是地理课堂教学系统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是构成地理课堂教学美的不可忽视的部分。好的板书、板图是知识的高度提炼与集中,是一堂课的精华,是引导学生走向智慧的阶梯。所以精心设计板书、板图是创造良好课堂艺术氛围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形成师生心理相容、实现课堂最优化控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日益受到广大地理教师的青睐,因为它在贯彻地理新课程理念,有效处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发挥教师的引导、帮助、促进作用的关系,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切实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廖书庆 《地理教学》2010,(1):22-23,21
现在的地理课堂,板书如今是越来越“稀罕”。老师上课,用PPTP唱“主角”已蔚然成风,黑板上的板书只是一些零星的只言片语,纯粹是“配角”。在很多公开课中,教师使用了漂亮的PPT课件,上课从始至终没有一点黑板板书,偶尔有点板书也是随随便便在黑板上写几个凌乱分布的字,有的甚至潦潦草草,难以辨认。  相似文献   

16.
科技进步、教师个性化的发展使地理教学方法日新月异,然而作为体现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传统板图板画教学,依然是大面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手段,特别在电化教学手段不能进入每间教室的条件下尤显突出.图像化是地理教学的学科特点,黑板和粉笔是教学的常规手段,学生认知心理和教师传授渠道的依赖性,使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实际应用中要注意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目的性、简洁性、创造性、讲绘协调性、局限性等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17.
张萍娟 《地理教学》2005,(10):15-16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引导、参与。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那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呢?笔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于从明 《地理教学》2012,(22):25-26
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贯穿在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不同时期的地理课堂教学展现不同的特质。近30年来的课堂教学大体可以分为比较明显的四个不同阶段,即手工(板书板图)时期、幻灯投影时期、PPT时期和网络时期。  相似文献   

19.
范常青 《地理教学》2006,(10):32-33
任何教学都离不开“讲”,地理教学也是如此。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合作,反对满堂灌,那是针对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代学,填鸭式教学而言的。现在有些教师的课堂又走向了误区,课堂上听不到教师精彩的讲解,而是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其实还是变相的“灌”。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当怎样“讲”呢?  相似文献   

20.
周峰 《地理教学》2007,(6):41-41
多次听同行的地理教学观摩课,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我们的地理教师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改右“形”无“神”;“形”有余而“神”不足等等。好多地理教师也常会发出这样的无奈:新课改到底怎么改?何渭“形”、“神”呢?我的理解是:“形”就是课堂教学的呈现形式,是一种外在的、表象的状态。“神”是指学生对某一问题的透彻理解和深度把握,也指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