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云物理和人工降水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2月12日至15日在贵阳市举行.来自南方七省(区)气象局以及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气象学院、空军气象科研所等十四个单位的三十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会议还邀请北方的新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学委二_、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分会及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全国第12届天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讨论会”于1996年10月21~2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名誉局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邹竞蒙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人影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以及有关气象院校共20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新疆共派出5石代表(其中含兵团2名)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32篇,其中包括:(1)云水资源和人工降水;(2)雹云结构和防雹…  相似文献   

3.
近三年来,我省由于扎实地开展试验,使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研究有了显著进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参加了国家重点课题“北方层状云人工降水研究”协作组,自一九八○年以来,统一按“层状云物理探测技术规定”,  相似文献   

4.
第一位建议搞人工降水的人——董洪年1956年1月25日毛主席召开最高国务会议讨论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徐长望局长参加,在会上毛主席指出:“人工造雨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气象工作者努力”。毛主席这一讲话对人工影响天气无疑是一个大促进。1958年1月8日徐长望局长主持召开了“讨论建立云雾降水物理观测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后涂长望局长及赵九章所长亲自到黄山、庐山考察并建立高山云雾观测物理实验站。1958年我国吉林省遭受60年来罕见的伏旱,全省进入了抗旱的高潮.当时吉林省气象台预报组组长董洪年同志,在吉林省全国气象会议…  相似文献   

5.
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型云室已于1985年12月20日通过鉴定,它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云室,以研究云雾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中的科学技术问题为主要任务。它可着眼于研究人工降水质点(包括冰雹和雨滴)增长过程和冷、暖云催化剂,也能研究不同催化方法和扰动对云雾的  相似文献   

6.
《气象科技》1975,(3):31-31
陕西省气象局受陕西省农办委托,于1974年12月17日到23日在陇县召开了全省防雹、人工降水会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原太气物理研究所、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自治区气象局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央气象局有关单位也派有代表,出席共有170多人。会议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以批林批孔为动力,交流了防雹和人工降水以及冰雹预报的经验,并讨论了1975年的防雹、人工降水工作安排。会议期间,举办了“陕西省防雹、  相似文献   

7.
简讯     
1 今年我区春季人工降水作业初见成效几年来,我区气候变得干冷,降水偏少,山区草场旱情严重.为了抗灾保畜,行署赵副专员亲自领导,成立了人工降水领导小组,由气象处、畜牧处、水电处等单位参加工作.  相似文献   

8.
曾光平  高建芸  朱鼎华  冯宏芳 《气象》1998,24(11):12-15
采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案分析福建省降水气候变化对人工降水效果评价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福建省降水偏多年份开展人工降水使效果评价结果产生“正噪声”,在降水偏少年份开展人工降水使效果评价结果产生“负噪声”。不同试验方案对降水气候变化的反应有明显的差异,序列试验反应最为明显,历史回归试验次之,多因子分层回归试验产生的“噪声”最小。此外,还对不同试验方案效果显著的临界值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工降水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世界上人工降水(或人工增雨)己有60多年历史。几十年来人工降水取得了很大发展和成绩。但是到目前为止,人工降水仍存在着许多科学与技术问题亟待解决,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需要加强人工降水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如作业云的预报、识别指标、优化作业方法等,最大可能地降低作业的盲目性;人工降水的效果检验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人工降水的科学储备不足等。目前我国人工影响天气需要从战略上、从发展的技术思路上进行变革,要避免走老的发展道路,要积极推进这些问题解决,才有望获得突破性进展。提出了要发展4项人工降水的关键技术方法:开展短时、局地的云和降水预报;要善于识别,选择可人工增雨的作业对象(云);要优化人工降水的作业方法;科学地进行人工降水的效果监测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伯津  胡志晋 《气象》1980,6(12):32-32
中国气象学会于1980年9月16—22日在安徽黄山召开了全国人工降水学术座谈会。会议交流了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分析了这一领域的国内外现状,肯定了成绩,指出了问题,对今后的做法提出了建议。 会议共收到83篇论文,这些论文主要反映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云的资源考察。这是人工降水的一项基础工  相似文献   

11.
周克前 《气象》1978,4(7):34-35
所谓“山地云”或泛称地形云,就是指空气受山地强迫抬升而形成的云。由于山地云具备一些独特的性质,在云物理和人工降水的研究中引起重视。 山地云的尺度大小悬殊。小的,如山峰上的旗云,飘飘然,象一面旗帜。大的,如北美科迪勒拉山系的山  相似文献   

12.
对流云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技术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婉  石玉恒  李宏宇  郭晓军 《气象科技》2014,42(6):1131-1136
对流云降水时空变差较大,利用WoodleyRosenfeld提出的建立在雷达资料基础上的移动目标单元法对对流云增雨作业进行效果评估。利用塘沽、北京及秦皇岛3部雷达资料,对其进行插值处理,确定移动目标单元识别和跟踪方法,然后在移动目标单元中确定催化单元和对比单元,记录每个单元的物理参量,利用Z-R关系反演降水量,对物理参量和反演降水量做统计分析,定量计算增雨效果的同时提供人工增雨的物理证据。应用该方法对2011年7月24日对流云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催化剂进入云中后使得最大回波强度增强,回波顶高增加,从物理角度证明了催化对增加降水起到了一定作用。利用降雨率对增雨作业进行定量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该次作业相对增雨7.69%,显著度检验值0.043,增雨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潜在蒸发量表征局地大气蒸发能力,是研究陆面过程和水文循环的关键参量。基于中国科学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2015 2016年实测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了综合法、辐射法和温度法共10种潜在蒸发量计算公式在河西走廊中段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差异,并将计算结果与台站内E601型和Φ20型蒸发皿记录的蒸发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E601型和Φ20型蒸发量的气象因素主要为饱和水气压差、净辐射和温度;(2)两种蒸发皿折算系数(ETp-E601/ETp-Φ20)的算术平均法和一元线性回归法计算值分别为0.65和0.62;(3)总体上综合法最适用,其次是辐射法,基于温度的各方法适用性最差;(4)综合法中FAO-56法最优,与E601型蒸发皿值拟合值为1.02(R2=0.70);其次是基于辐射的Doorenbos-Pruitt法,与Φ20型蒸发皿值拟合值为0.78(R2=0.85)。以上研究结果为估算我国西北干旱区及类似环境下潜在蒸发量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七月下旬,国际动力气象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气象系付主任伍荣生付教授及物理气候学家高国栋付教授,应邀返回故里,出席了“温州经济振兴恳谈会”。会议期间,二位专家亲临市气象局、台进行恳谈指导,并分别作了“国内外动力气象学及天气预报的发展动向”、“国内外物理气候学及应用气候学发展动态”专题学术报告,同  相似文献   

15.
程刚 《气象科技》1977,(4):16-1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先进的技术不断地应用到气象探测上,它们对时间信号的准确性、同步性和数字化显示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例如,在飞机云雾物理探测和人工降水试验中,机载测量云滴谱、含水量、温、压、湿、颠簸等诸要素的各道自记仪器希望在标准的时标信号下同步工作和定时采样。在遥控遥测气象探测仪器中,要求定时打开设备进行测量和自动地关闭设备。气象雷达的照相记录系统中,要求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对回波信号自动拍照,同时把时间以数字化形式连同回波信号一起拍下。其它,象雷电的定位观测及闪电频数记录、屋内的试验工作等也对时标信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从保证气象部门计算机的信息安全、实现“网络隔离”以防止上网带来的安全隐患出发,拟将互联网与气象内部业务网实现物理分离,以解决气象网络安全问题;阐述了物理隔离系统和物理隔离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方差不相等的双样本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家东  范蓓芬 《大气科学》1981,5(2):214-224
在人工降水试验效果的区域雨量回归分析中,当余方差不相等时,通常的多个事件检验法就不适用。本文在Welch检验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余方差不相等时适用的双样本回归分析方法,并且指出,我们根据双样本回归分析提出的统计量(19),当余方差相等时要比多个事件检验法的统计量(6)有效。 利用双样本回归分析,对福建古田地区人工降水随机试验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工降水引起的目标区平均相对增雨量随着对比区自然雨量的增大而减小。当对比区为小雨(x′<2毫米/小时)时,催化效果显著(α=0.05),相对增雨量达20—81%,但绝对增雨量不大。只有0.44—1.15(毫米/3小时),而当对比区雨量x′>2.8(毫米/小时)时,催化效果就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地面降水资料、多普勒雷达数据、探空资料等,利用自主开发的系统软件对实测资料进行增雨效果统计检验,通过目标区作业前后雷达参量的演变或目标区与对比区的回波参量的差异,来完整的分析2010年8月11日海南西部多点作业情况的催化效果。物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催化一般在作业后半小时内起到效果并达到最强,目标区的最大强度、强回波区面积、液态水含量、回波顶高的增大率大于对比区的值,催化作业确实延长了目标云的寿命。  相似文献   

19.
多普勒雷达数据在海南省人工增雨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面降水资料、多普勒雷达数据、探空资料等,利用自主开发的系统软件对实测资料进行增雨效果统计检验,通过目标区作业前后雷达参量的演变或目标区与对比区的回波参量的差异,来完整的分析2010年8月11日海南西部多点作业情况的催化效果。物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催化一般在作业后半小时内起到效果并达到最强,目标区的最大强度、强回波区面积、液态水含量、回波顶高的增大率大于对比区的值,催化作业确实延长了目标云的寿命。  相似文献   

20.
一、未来十年气象为农业服务的特征过去十年中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农业气候区划、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及预报、作物产量预报研究、人工降水及防雹等项工作为农业合理布局与规划、作物的改制以及趋利避害制订合理的农业措施等提供了依据,为自治区农业的十年丰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