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农桐间作地热量平衡和水分利用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农桐间作地热量平衡各分量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间作内外蒸发耗热(LE)仍是主要耗热项,湍流耗热(H)低于LE,但高于土壤热通量(Q);间作地各分量小于对照,但LE、Q占净辐射(Rn)比值高于对照;泡桐林带对各分量的影响与间作结构及测点位置有关。然后计算了间作中小麦、棉花水分利用率(WUE),其值与作物类型,生长期等因子有关,且间作地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根据 M onteith 的植冠面热量平衡方程来讨论植冠面温度计算的气候学模型方法。讨论了:(1)植冠显热( H )、潜热( L E) 和净辐射( Rn) 各通量与气象台站观测资料的联系;(2) Rn 项中晴天有效辐射( Eo) 实验公式中湿度函数f (e) 在中国应用时的季节修正;(3) 植被土壤热通量( G) 的估算与其误差的影响;(4)根据气象台站的气候背景资料与参考植被的生物生理特征参数,运用 New ton Raphson 迭代方法求解植冠面温度;(5)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3.
1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蒸散量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蒸散量ETm_0为:ETm_0=K_c·ET_0(1)式中K_c为作物系数;ET_0为标准蒸散量。1.1作物系数K_c的求算由于作物类型和土壤水分状况与参照面的不同,从而使作物的实际蒸散与标准蒸散有较大的差异。故把某一时段作物的实际蒸散与标准蒸散之比称为作物系数。即K_c=ETm_0/ET_0(2)式中ETm_0为作物实际蒸散量。鉴于ETm_0通常是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测得的。如果考虑到土壤水分不足的限制,所以也可以把K_c看作相对蒸散。不同生育期作物系数的求算为K;一ET-。;/ET。;…  相似文献   

4.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传输模拟和验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莫兴国 《气象学报》1998,56(3):323-332
本文建立了包括地下水的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传输综合模型,并对模型中冠层动量湍流交换反梯度传输现象的描述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依据冠层内动量和热量的交换以及辐射传输过程,同时求解地表、冠层能量平衡方程,进而模拟饱和-非饱和土壤的水热传输。用浅地下水地区冬小麦田间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能量平衡各分量和土壤含水量的模拟与观测结果相当一致。模型敏感性分析发现,叶面积指数对总蒸散量的影响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叶片最小气孔阻力对总蒸散量的影响,在该阻力较小时更显著;地下水位对蒸散量的影响在它小于1.5m时不显著,而在1.5~1.75m之间时,蒸散减小较快,主要由于土壤蒸发减小显著,冠层蒸腾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前,制作防雷工程定额预算时一般采用手工方式,不够美观,而且计算时易出错。EXCEL97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用EXCEL97带有自创模块功能作防雷工程预算,可以做到方便、简捷,使用它的文档管理功能,也易于预算的归档管理。现就防雷工程预算模块建立的基本过程简述如下。1 封面的制作1-1 页面设置打开EXCEL97后,选择Sheet1工作表,然后在“格式”下拉菜单中选择“工作表”,再确定二级菜单“重命名”,将Sheet1工作表重命名为“封面”。然后,在“文件”下拉菜单中选择“页面设置”…  相似文献   

6.
柽柳灌丛热量收支特性与蒸散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Bowen能量平衡法是广泛用于测定各种低矮植物蒸散的常用方法。本文将改进的波文比—能量观测系统用于测定灌木柽柳群落的测定,通过6~9月对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土壤热通量等的测定,计算出额济纳地区柽柳灌丛(6~9月)的蒸散量为335.31mm;在8月潜热通量占能量支出量的62.85%,感热通量占32.85%,土壤热通量占4.44%。在日变化中,潜热在上午大于感热,下午感热交换大于潜热。  相似文献   

7.
刘继东 《内蒙古气象》1995,(2):F003-F003
CE—150绘图打印机故障检修一例刘继东(乌拉特中旗气象局)主机启动后,CE—150机不能实现初始化(笔架只轻微动一下),主机显示:“CHECK:6”。检查排障过程:1用万用表测量充电器EA—150直流输出端的电压为9V。EA—150正常。2用手指上...  相似文献   

8.
区域性光化学模式与LLA-C机制的模拟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L L A- C 机制为基准,在[ N M H C]/[ N O# - x] 比率分别为179 、714 、286 条件下测试了区域性光化学模式( R O S) 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 R O S 模式在上述三种初值条件下均能从总体趋势上给出与 L L A - C 机制相似的结果, 但只有当非甲烷烃浓度较高([ N M H C]/[ N Ox] > 12) 时 R O S 模式模拟值与 L L A- C 机制预测值比较接近。在这种条件下, R O S 模型对 O H 的预测值有待改进。我国大气中相当高的[ N M H C]/[ N Ox] 比率说明 R O S 模式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空气质量趋势模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1地州级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故障一 :现象:常规资料入库正常,但GRIB、FAX、STAR就是不入库 ,经数据分发的GRIB、FAX、STAR资料全部在数据库接口目录/CCCC/MIOSWORK/RDB(注 :CCCC为各VSAT小站代码 ,以下相同 )相应各目录下堆积。原因 :MSG资料为文本文件 ,要对CCCC01 -DB数据的选项做说明才能将此数据写入数据库中。此选项是 :SE LECTINTO/BULKCOPY(表示可编写文件 ,可插入 ,快速块拷贝 ) ,此选项为TRUE ,经用SP -HELPD…  相似文献   

10.
向可宗 《气象》1981,7(11):24-24
作物叶茎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之和叫蒸散。作物各生育期的蒸散量直接反映了作物的需水情况,对于研究农田水分平衡、确定旱涝指标以及农业气候区划等都有重要意义。 五十年代初,彭曼根据能量平衡方程,导出一个蒸散量计算公式,但由于所涉及的物理量多而且难于精确测定,故其应用受到限制。布雷特莱—泰勒尔在彭曼公式的基础上,根据统计分析,略去了土壤热通量等对蒸散影响很小的项,建立了如下的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南京地区粳稻、籼稻两个品种水稻分别在干旱、水层条件下的逐时、逐日蒸散量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以下简称PM模型)对水稻蒸散量进行模拟,并对比模拟蒸散值与观测蒸散值。通过计算,对PM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水层条件下PM模型的精度比干旱条件下高。(2)模拟值乘以作物系数后,与蒸散实际测量值更加接近。(3)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知,使用PM模型进行蒸散量模拟时,方程中各个因子取值的准确性对模拟结果的精确度有较大影响,计算时要合理确定各个因子值。(4)水层条件下稻田的蒸散量明显大于干旱条件下的蒸散量。  相似文献   

12.
法国的无线电技术工业公司制造的蒸散量测定装置,适用于农学与农业气象研究。这个装置可以测量通过直接蒸发、植物本身蒸发从地面进入大气的水汽量,它还可以测量渗入土壤的水量(渗水量)。因此可以说,蒸散量测定装置模拟着某一地域地表与大气交换的自然关系。蒸散量测定装置有一个或几个大容量的池子,池子底部有排水管。设置排水管是为了模拟渗水。通过测量池子的重量、掺水量、降水量可以发现,无降水时,由于蒸发和渗水,池  相似文献   

13.
以近红外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以反射率为997%左右的平凹镜组成的稳定光学谐振腔作吸收池,构建起一套腔增强吸收光谱(CEAS)系统;以二氧化碳气体(CO2)、一氧化碳气体(CO)、甲烷气体(CH4)以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为样品,利用分子在近红外波段的特征吸收,研究了在近红外波段用CEAS技术探测CO、CO2、CH4 等气体的可行性;同时也对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CEAS系统中激光器的波长定标、谐振腔(吸收池)的透射特征等做了研究,获得了CO、CO2、CH4以及CO和CO2 混合气体的特征吸收谱,最后对CEAS技术在定量测量方面的能力做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EAS技术的探测灵敏度可达5687×10-7cm-1,是一种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定量吸收光谱技术.  相似文献   

14.
邹士锋 《山东气象》2000,20(4):61-62
AHDM41是集数据采集、编报、报表审核、打印于一体的测报软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探索出的几点使用技巧,可为测报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供使用者参考。1 使用技巧11 巧用“自编程序”菜单“自编程序”是专为用户自行开发软件使用的,只要自编的程序取名为YCZGBAT即可运行。为此可将现用的联网和编发报软件合写成一个批处理文件,就可以实现《AHDM41》与联网发报软件的联接,即运行《AHDM41》后不需退出就可以联网发报。YCZGBAT文件如下:@ECHOOFFC:\CD..C:\PCTCP\AUTOEXEC.BATC:\PC…  相似文献   

15.
在讨论Modem(调制解调器)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下面的传输图:广东省气象资料地面传输图由上图可知,Modem是信息远距离传输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它的作用是将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和把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字信号。为保证信息的传输准确可靠,CCITT(CONSULTATIVECOMMITTINTERNATIONALTELEGRAPHANDTELEPHONE-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制定了Modem的三种协议:调制协议,差错控制协议和数据压缩协议。1 调制协议(MODUL…  相似文献   

16.
卫星遥感结合地面观测估算非均匀地表区域能量通量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卫星遥感在研究非均匀陆面上地-气间能量和水循环过程时有其独到的作用。文中介绍了一种利用LANDSATTM资料进行非均匀陆面上区域能量平衡研究的参数化方案。并以夏季和深秋两个景的TM资料为个例,结合“黑河实验”(HEIFE)期间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实验区非均匀陆面上地表特征参数及能量平衡各分量的区域分布及季节差异,同时将所得的结果与地面观测的“真值”作了比较,所得的这些结果是基本可信的。这种方法仍然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对此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与平流层准两年振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与平流层准两年振荡关系的研究JOHNNYC.L.CHAN(香港城市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系)1引言Chan(1985)在研究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现象和西北太平洋(WNP)热带气旋(TC)活动年际变化之间的可能关系时,发现热带...  相似文献   

18.
希腊作物蒸散的区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希膜的几个试验站对作物蒸散进行了测量,并建立了大量的一年生作物和果树的作物系数,用于与修正的彭曼公式计算出的“基本”作物蒸散相比较,这些系数明显小于FAO24号文件推荐的值,在所有试验站,应用局地获得的作物系数,可更加准确地预报出作物蒸散量。  相似文献   

19.
农田近地面层CO2和湍流通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树华  麻益民 《气象学报》1997,55(2):187-199
利用1985年5月至6月在北京郊区中国科学院农业生态试验研究站的麦田中实测的小麦不同生长期的CO2浓度梯度、光合有效辐射、净辐射、土壤热通量和温度、湿度及风速梯度等量的数据,采用空气动力学方法,计算了CO2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动量通量。并对观测场地、仪器设备、校准方法及误差分析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从5月14日到6月15日,在1m,2m和10m处,CO2浓度振幅的日变化分别为103.4到27.5,87.5到27.3和69.8到11.5ppm;光合型和呼吸型的平均CO2浓度分别为345.3,350.6,357.5ppm和373.9,369.7,362.1ppm。在白天,CO2通量和梯度的输送方向是从大气向植被,在中午(11时到13时)输送达到负的最大值。在夜间,CO2通量和梯度输送的方向与白天相反,并且,在早晨(4时到6时)达到正的最大值。CO2通量与净辐射(Rn)、可利用能(H+LE)、光合有效辐射和动量通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利用时域反射仪测定的土壤水分估算农田蒸散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时域反射仪(TDR)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原理和方法,根据TDR实测的土壤水分和农田水量平衡原理,估算了冬小麦生育期内不同供水条件下的农田蒸散量,探讨了TDR探针不同埋设方式对测定土体贮水量以及对估算的农田蒸散量的影响,根据充分供水区测定的最大可能蒸散量、非充分供水区的实际蒸散量,以及用气象资料计算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分别计算了冬小麦生育期内的作物系物Kc和土壤水分胁迫系数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