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每年都有发生.国际上通常把燃烧面积为100-150公顷火灾称为大面积森林火灾.从建国到1980年,仅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地区,森林火灾就发生了8000多次,其中林地火灾面积约1.65亿亩,占本区森林面积的43%.研究林火预测、灭火和火管理中的气象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制约森林火灾的因素,概括起来有火种、植被及其结构和状态、土壤性质和状况、地形、发生时间和气象条件等.植被是森林火灾的燃料,火种是触发机制,植被的结构和状态、土壤性质和状况(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火情自动识别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克慧  朱景  黄以平  周必高  钟建峰 《气象》2013,39(2):241-248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具有探测森林火灾的能力,由于火灾雷达回波的空间尺度仅为降水回波的几分之一甚至小几个量级,且混合在杂波中,因此难以被及早发现.为了使雷达自动识别火情(火灾)成为可能,文章提出并详细讨论了自动识别火灾回波的“火灾杂波过滤法”,以及利用非零速度距离库数和反射率距离库数来过滤降水回波的“降水回波过滤法”,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火情自动识别系统.在长达一年半时间的试运行中,系统监测到温州辖区内近百起火情,它对火情预警的命中率(POD)、误警率(FAR)和临界成功指数(CSI)分别为79%、4%和76%.在有效监测范围(距离雷达站半径约110 km)内,该系统能对森林(草原)火情进行自动识别、定位和报警,并提供每6 min一次的连续跟踪监测.这种新的火情自动识别和监测方法可为森林消防指挥部门提供更为及时、准确的火情动态信息,也为多普勒天气雷达拓展了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森林火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红 《贵州气象》2009,(Z1):62-64
利用1991—2006年贵州省森林火灾报表,分析了贵州省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火源统计,以及气象条件的重要性。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具有较大的年际差异,火灾最多年发生次数是最少年的9倍多,总体呈现增多的趋势;贵州有94.3%的森林火灾出现在12—次年5月,其中主要集中在冬末到初春(2—4月);从森林火灾的空间分布来看,黔南及黔东南两自治州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最多;人为火源占已查明火因的火灾比例为97%以上。  相似文献   

4.
张莹 《气象》1990,16(10):42-44
一、前言 吉林省有林地面积约608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32.2%,主要分布在东部长白山地区,是我国的主要木材产区之一。1969—1982年的14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情312次,14年累计火烧(受害)总面积达9.1万公顷,平均每年火烧总面积为6549.4公顷。据1979—1985年7年统计,全省每年烧毁成林立木蓄积6万多m~3,平均每年烧毁幼树274万多株,平均每年损失总价值为126万多元。可见,森林火灾对森林的破坏及其造成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4年的MODIS数据和森林火灾地面调查数据, 以福建省为例, 来探讨典型南方丘陵山区森林火灾发生后火灾面积大小评估的技术方法。在对火区250 m分辨率MODIS数据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MODIS近红外通道反射率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在火灾发生前后的散点图, 结合火区的假彩色合成影像, 利用ENVI软件的ROI处理功能建立火灾面积评估技术方法。对35起森林火灾样本进行评估, 过火面积总体估算误差为15 hm2, 结果表明, 在南方丘陵山区, 应用MODIS数据开展森林火灾面积评估, 能较好地满足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临汾市森林分布面广,每年火情来得早,而且易燃的人工油松林面积较大,是山西的火灾易发区等实际情况,利用1986~2003年18年临汾市有关气象及森林火灾资料,回顾性地分析了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火源条件及森林含水率的关系,计算了森林火险综合预报指标,前瞻性地建立起交叉学科的综合火险预报方程,经试用效果较好,对森林火灾发生有一定的预报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浙江省林火概况及成因分析根据对浙江省1986~1988年11—12月与翌年1—4月(冬、春防火期)的1357次森林火灾的统计,得到一些基本概况: 1.林火发生频数高。这与我省户外活动时间长,生产方式复杂有关。 2.造成我省森林火灾的原因以吸烟为最多,其次是烧田坎草和炼山,三项合计占全部火源的62%。 3.我省林火发生的月际变化较大,这与人们生产、生活用火的时间及气候背景有关。二、森林火险天气的预报全省森林火险天气预报主要根据气象因子、阶段着火指数和天气形势变化趋势进行综合考虑来确定其火险等级。 (一) 气象因子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迭部“4.15”森林大火的气象条件及EOS遥感监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许东蓓  梁芸  蒲肃  黄玉霞  王有生 《气象》2006,32(1):107-112
利用2003年4月15~18日甘南迭部重大森林火灾资料以及2002年5月-2003年4月气象资料,分析了火灾的天气气候成因,同时利用相应的EOS/MODIS遥感资料分析了前期土壤湿度以及着火状况。结果表明:冬、春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持续数月干旱是甘肃南部发生重大火灾的主要气候背景。西北区东部过渡季节干旱少雨的500hPa平均环流特征是欧亚大陆东岸大槽偏深、新疆脊偏强。北方冷空气底部锋区南压,青藏高原上偏南气流发展是甘肃南部火灾环流形势之一。气温持续上升、湿度持续下降是火灾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通过研究发现,EOS/MODIS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火灾前期的土壤湿度状况,是准确监测火灾发生、估算火区面积、强度和蔓延趋势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山西运城市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关气象及森林火灾资料,分析了林林火灾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火条件及森林含水率的关系,计算了森林火险综合预报指标,建立了以预报方程,经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1卫星遥感监测森林火情的重要意义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性重大自然灾害之一,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由于新疆地域辽阔,气候灾害频繁。以山地林为主,增大了人工监测火情的难度。飞机巡察费用大,不能普及推广。利用气象卫星监测林火是近年来我区采用的高科技、新手段,它覆盖范围广,时间频次高,能准确、及时地监测到森林火情,对保护新疆森林和牧草资源具有重要意义。2判识火源的基本原理目前正在运行的是美国NOAA-12和一14两颗气象卫星,我区每天可以接收到IO茶轨道资料,这些资料白天可以覆盖2次。星上载有改进的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仪…  相似文献   

11.
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大兴安岭林区气候干湿状况特征,揭示其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可为该区域森林火灾管理和森林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大兴安岭林区1974—2016年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采用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不同干湿情景对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及过火面积的影响,并讨论不同等级干旱对其影响的异同性。结果表明:1974—2016年,年、季尺度上大兴安岭林区气候均呈湿润化趋势。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多(少)和过火面积大(小)与气候的干湿状况(等级)基本一致,但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与气候干湿状况相关更为密切。年尺度上,SPI与火灾次数呈负相关,与过火面积的自然对数则呈较弱的负相关;季尺度上,各季节SPI与对应的林火次数和过火面积自然对数均呈显著的负相关,但与过火面积的相关程度差异较大,以春季相关最为显著,秋季次之,夏季则相对较弱;不同季节SPI与年林火次数和过火面积自然对数呈负相关,前一年冬季SPI对当年火灾次数的贡献最大。可见,气候干湿状况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SPI不仅能较好地反映区域气候的干湿状况,亦能较好地指示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火灾的过火面积的相对变化情况,可为森林火灾预测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1引言2010年6月26日黑龙江省呼中县发生了重大森林火灾,前期由于暖高压控制,使当地出现了异常高温天气,给扑火带来不利影响。由于火场风力大,气温高,加之地形复杂,给扑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此次森林火灾来势之猛、火点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在夏季雷击火历史上罕见。6月30日受高空横槽和地面锋面系统的影响,在火场地区进行作  相似文献   

13.
森林火灾最突发性的自然灾害,虽然持续时间一般不长,但破坏作用甚大,是当今世界性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新疆的森林分布点多、面广,天然林多处深山和荒漠,与草原犬牙交错;入工林又参与农田牧地毗邻;边境森林与多国接壤。增大了人工监测、巡视火情的难度。为7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采取科学的防治对策,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显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寻求和探索卓有成效的控制林火对策,一直景我国科技人员研究的重大课题。当前,利用气象卫星遥感技术监视大范围森林火灾是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森林、草原火灾定量判识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芸 《干旱气象》2004,22(4):60-63
利用EOS/MODIS资料分析了2002年12月到2003年5月发生在甘肃省的6次草原、森林火灾的火区、火灾影响区及环境的亮温关系,结果表明:火区、火灾影响区及正常环境区在20通道与31通道的亮温存在近似的临界值,即(T20-T31)/T20<0.08的区域为正常环境区;0.08<(T20-T31)/T20<0.093的区域为火灾影响区;(T20-T31)/T20>0.093的区域为火区。同时此方法对"4.15"迭部森林火灾进行定量分析表明:此方法对火灾不同区域的判识及火灾面积的估算有很好的效果,为火灾监测及火灾面积的估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黔东南州16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测资料和MICAPS常规资料,从天气形势、降水、气温、相对湿度、风速、主要火源等方面分析了2008—02—29—03—06全州境内森林火灾频繁发生的气象条件。得出:前期降雨量偏少,高空到地面均为有利于天气晴好的环流形势长时间控制,使各地气温持续偏高、相对湿度持续偏小,空气十分干燥,火险等级急剧飙升到5级,并维持达一周之久,加之年初1月中旬到2月初,黔东南州遭受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重创后,山地草木枯死,大量林木折枝断干,林内可燃物急剧增加,是大范围森林火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徐渝江 《四川气象》2001,21(4):73-74
1 天火与生命在那远古的夏季 ,人类的祖先常在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下寻找栖身的山洞。突然 ,一个劈雳击倒大树 ,森林被“天火”点燃 ,火焰在狂风助威下 ,无情吞噬着森林 ,可怜的动物拖着燃烧的尾巴狂奔 ,最后无望地倒在了烈火中 ;一棵棵参天大树变成了黑碳 ,有幸躲过大火的先人们被大自然神秘力量所震憾 ,对它充满了敬仰与恐惧。火———死神的舞蹈。然而大火过后 ,他们发现了火的许多好处 ,于是 ,人类学会了利用火。雷电给人类的进化送去了必须的火种。火在人类的进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时间进入了 2 1世纪 ,人类的生态系统已经变得十分脆…  相似文献   

17.
刘诚  李亚军  阎华  赵洪淼  徐喆  赵长海 《气象》2003,29(S1):41-45
所谓热源点强度指的是气象卫星观測的含有火点像元中亚像元火点面积大小和温度高低的程度。极轨气象卫星AVHRR辐射计具有中红外、热红外及近红外通道,而高温热源点(即火点,如林火、草原火等)在不同红外波段发射辐射率有较大差异。根据高温热源点在不同红外波段(中红外、热红外和近红外波段)的黑体辐射特性和AVHRR通道特点(波长、空间分辨率、亮温动态范围等),可以利用多个红外通道资料估算亚像元火点面积和温度。对于由中红外3.7μm通道和热红外11μm通道混合像元表达式建立的二元非线性方程组,可利用牛顿迭代法求解火点亚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江西井冈山森林火灾资料,利用一元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井冈山1991—2000年森林火灾发生期间的连旱日数、降水量、相对湿度、气温、风速5个主要气象指标进行分析,将各指标分别与火灾发生次数、森林受害面积进行回归计算,建立了利用连旱日数和降水量预测森林火灾受灾面积及发生次数的数学模型。模式运算结果表明,当火灾发生前15 d连旱日数增加时,火灾次数增加;当火灾发生前15 d连旱日数增加、降水量减少时,火灾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77—2015年陕西省森林火灾次数和受害森林面积等资料,分析森林火灾年际、地区、季节、周内分布特征以及周末效应和节假日效应。结果发现,就年际演变来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是陕西省森林火灾高发期,90年代后期开始森林火灾显著减少且趋于稳定。就地区来看,陕南森林火灾次数和受害森林面积几乎占全省的一半,延安地区火灾受害率(即火灾面积/火灾次数)在10地市中居于首位,关中地区相对较少;陕西省大部分地区森林火灾均存在周末效应,尤其是榆林和商洛较明显。就季节分布来看,森林火灾春季最频繁,其次为冬季,秋季和夏季较少,其中春季周末效应最明显,秋季和夏季次之,冬季最不明显。就周循环来看,周一至周四森林火灾次数多呈现负距平,周五有很大不确定性。就节假日效应来看,除五一和十一外,春节、清明节和植树节前后森林火灾均存在正节假日效应,节假日效应大小为植树节>清明节>春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延安市1989—2002年森林火灾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当地火灾多发生在2—4月,火灾多发时段为每日12—14时,火灾类型多为地表火,引起火灾原因多为人为原因,占95%以上。分析森林火灾对应的气象资料,总出以连续无降水日数、最高气温、最小相对湿度三要素建立的分级火险天气预报方法结。业务试运行表明:该方法对高危火险天气有较好的预报效果,对林业部门森林防火指挥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