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强春 《湖南地质》1998,17(4):253-256
本文从人省石膏赋矿层位,矿石质量,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对湖南石膏资源进行了总结,在调查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石膏资源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国忠 《湖南地质》2001,20(1):29-32
本文阐述了临澧县合口矿区硬石膏矿层浅部水化石膏带的分布,深度与矿石特征和成因,并对水化石膏的开采条件和经济价值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3.
沂源龙泉石膏矿是近几年山东省内勘查评价的几处寒武纪一奥陶纪海相碳酸盐岩系型石膏矿之一,这类矿床的发现及勘查评价,为省内石膏矿资源勘查与开发规划部署提供了新线索。沂源县龙泉石膏矿产于寒武纪长清群朱砂洞组丁家庄段,自下而上分3个矿层,呈不规则的层状、似层状,以第I矿层规模最大;最大厚度13.98m。矿石自然类型以块状、网脉状—块状石膏为主,其次为网脉状—浸染状石膏、硬石膏和纤维状石膏。沂源龙泉石膏矿含矿层位及矿层分布比较稳定,矿床规模较大。  相似文献   

4.
安泰 《山西地质》2011,(1):15-16
分析了韩家峪石膏矿矿体地质特征、矿石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得出了该石膏矿主要含矿层位为马家沟组五段下含膏带,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类型分为交代型、沉积型和充填型三种类型;地表露头广泛发育膏溶特征;矿床成因为浅水蒸发型形成于潮上带盐沼(萨勃哈)环境蒸发作用,沉积型石膏形成于泻湖环境蒸发泵吸作用。  相似文献   

5.
徐州陈楼—马庄矿区高岭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陈楼一马庄矿区石盒子组底部高岭土矿层的结构、成分以及矿层与相邻岩层的剖面结构分析,认为该层为一含高岭石矿物为主的含煤岩系型高岭土矿层。矿石的结构、成分及矿层的厚度与分布,表现了明显的不均一性,反映了含煤岩系型高岭土矿床的一般特点以及复杂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6.
铜陵矿集区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蚀变-流体填图揭示,铜陵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喷流沉积含矿岩系中普遍存在块状硫化物矿床,上部为层状块状硫化物矿层,下部为浸染状、细脉-网脉状硫化物矿体,具有典型的双层结构。自下而上矿石具有垂直分带性:硅质矿石、石膏矿石、黄铁矿矿石、黄铁矿-重晶石矿石和菱铁矿.铁质燧石矿石。矿石发育胶状和莓球结构,微细层纹状-马尾丝构造。矿石成分以黄铁矿和菱铁矿为主。矿床发育一套独特的热液气爆角砾岩不规则网脉和相互连通的虫管状.树枝状-姜块状黄铁矿管道系统,矿化形式为弥散式多喷口席状矿化,厚度一般不超过100m。  相似文献   

7.
华蓥山矿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 ,行政区划为广安地区、达川市所共辖(图略)。矿区北端有谢家槽石膏矿 ,由于矿层厚度大、延伸远、埋藏浅、矿石品位优、含量丰等特点 ,早在60年代就闻名全国① 。南端为隐伏矿床 ,136队施工的部分钻孔见到石膏矿层。随着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 ,近来受有关部门的委托 ,136队进行了石膏矿勘探工作。笔者简要介绍有关的勘探成果 ,目的是引起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 ,为开发利用石膏矿产资源提供依据。1矿床成因及沉积特征1 1成因分析早三叠世 ,由于江南古陆水下隆起逐渐北移 ,在四川东部华蓥山为中心的水下隆…  相似文献   

8.
临澧县合口石膏矿床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口石膏矿床赋存于早第三纪古新世晚期沙市组上段,为一内陆湖盆边坡浅滩相沉积经后期部分改造的特大型石膏矿床。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有四个矿组、六个可采矿层,平均厚度50m,平均品位74%,矿石类型为石膏及硬石膏,石膏主要分布在浅部水化带。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为红色断陷盆地内的湖盆边坡浅滩相,由蒸发沉积经次生变化而成。风的吹拂作用对硬石膏快速堆积厚大矿体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罗大有 《辽宁地质》1998,(3):185-194
灯塔海积石膏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馒头组-碱厂组中。70年代在本区进行地质勘查时发现了馒头组I号石膏矿(层),近年在找矿工作中所获得的重大突破是在碱厂组中发现和评价了新的膏层(V号石膏工业矿层),V号膏层厚度大、品位高、质量纯,且储量可观。这一发现为今后寻找和评价新的石膏层位,研究其地质特征、规模、矿石类型,以及矿床分带规律、成因与找矿标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江开国 《湖南地质》1999,18(1):35-40
三板桥石膏矿床赋存于早第三纪古新世晚期沙市组上段,为一内陆湖相沉积矿床。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有7个采矿层,平均厚62m,平均品位73%,矿石类型为石膏及硬石膏,石膏主要分布在上下两个水化带上,中间为硬石膏原生带,矿床成生在红色断陷盆地次凹湖湾处,并处于与外部盆地联接的通道口上,盆地差异性沉降,预备盆地的卤水补给,是形成厚大矿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川东是我国锶矿资源远景最大,质量最佳的成矿区。铝矿产于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四段的灰岩-白云岩-天青石膏质藻层纹白云岩-石膏岩(或灰岩)韵律层中。天青石膏质藻层纹白云岩是含矿层。准同生阶段已有天青石沉积,局部富集形成矿源层。在后生阶段的热力、压力驱动下.四川盆地的热卤水(220~300℃)沿含矿层交代形成条纹条带状天青石矿层;第二期热卤水(150~220℃)在含矿层及其附近的碳酸盐岩裂隙中充填交代,形成四块状、脉状天青石;第三期热卤水(<150℃)沿断裂充填形成天青石、重晶石脉。一、二期热卤水成矿作用常相互叠加,形成工业矿床。川东褶皱带西部背料部位具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董斌 《湖南地质》1990,9(2):62-67
石门县上五通石膏矿床是我省发现的大型优质石膏矿床之一。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石膏矿体具有良好的隔水顶、底板,保存完整。但由于构造活动及地表风化作用的影响,矿层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其保存情况及矿石类型形成了明显的分带性。笔者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将石膏矿的溶蚀带划分为淋滤带、溶滤水化带和水化带;并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成矿作用和地下水对早期形成的硬石膏矿床的改造和破坏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寻找隐伏石膏矿的水化学标志。这对研究石膏矿床的成因、指导找矿,以及加强矿山建设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楼山水泥用灰岩矿赋存于古生代寒武纪九龙群张夏组地层中,层状产出。自下而上可分为(1)、(2)两个矿层。(1)矿层赋存于张夏组下段,(2)矿层赋存于张夏组上段,矿石组分以方解石为主,白云石次之,矿石以Ⅰ级品为主质量良好。该灰岩矿层控特征明显,矿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床成因属海相化学沉积型。  相似文献   

14.
测井技术在石膏矿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石膏矿勘探孔中使用聚焦电阻率、密度(长、短源距伽玛伽玛)、岩性密度(散射伽玛能谱———光电吸收截面指数Pe)、中子孔隙度、自然伽玛、声波速度、井径和井斜等测井方法,可以精确划分出石膏矿层的深度、厚度、结构,并能区分出石膏和硬石膏,判定石膏含量。在生产实践中,利用测井方法解释石膏矿层,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地质效果,为石膏矿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遵义新土沟下寒武统镍钼钒矿矿石特征及成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新土沟矿区位于松林背斜东翼,呈单斜构造。镍钼矾矿层产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黑色炭质泥岩中,属黄铁矿型矿层。 矿物组份有黄铁矿,针镍矿、锑硫镍矿、硫钼矿、黄铜矿、闪锌矿、炭泥质、水云母。高岭石,绢云母。胶磷矿、方解石、重晶石、石膏等。矿石结构有砾屑结构、生物碎屑结构、核形石、叠层石、显微莓粒等。局部见有滑动构造及生物搅动构造。 依矿石组份、结构、构造及生物特征说明沉积矿层时水浅,气候温暧、潮湿,宜藻类繁殖。矿层之顶底部为水平、微波状及穹状迭层石,中部为豆状、饼状、竹叶状砾屑及(偏心)核形石。砾屑及核形石普遍见水流击碎及冲刷现象,属浅海台地相,弱还原环境。本区硫化物的生成主要与生物及生物化学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云南会泽和毛坪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的中南部,小江断裂带、昭通-曲靖隐伏断裂带和垭都-紫云断裂带的构造复合部位,是我国著名的MVT型铅锌矿床。本文以会泽和毛坪铅锌矿为例,系统研究了矿床中矿石硫化物、矿区相关碳酸盐岩地层中微量硫酸盐(CAS)以及外围不同时代膏盐层中石膏的硫同位素组成,探讨了膏盐层在云南会泽和毛坪铅锌矿成矿中的作用。会泽矿床矿石硫化物的δ~(34)S_(V-CDT)值为11.0‰~20.0‰,多数集中在13.0‰~17.0‰之间,平均14.7‰,大致代表总硫的同位素组成。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中微量硫酸盐的δ~(34)S_(V-CDT)值为10.4‰~18.6‰,平均13.1‰,较矿石硫化物的值稍低。矿区外围石炭系膏盐层中石膏的δ~(34)S_(V-CDT)值为12.9‰~17.1‰,平均13.6‰,与石炭系碳酸盐岩中微量硫酸盐的δ~(34) S_(V-CDT)值几乎完全一致。毛坪矿床矿石硫化物的δ~(34)S_(V-CDT)值与其赋存层位密切相关,赋存于摆佐组(C1b)的矿石硫化物的δ~(34)S_(V-CDT)值为7.1‰~17.5‰,平均12.8‰,较会泽矿石硫化物的值稍低,与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中微量硫酸盐和石膏的值一致;赋存于宰格组(D3zg)的矿石硫化物的δ~(34)S_(V-CDT)值为18.3‰~22.7‰,平均21.1‰,与赋存于摆佐组(C1b)的矿石硫化物的值和会泽矿床矿石硫化物的值明显不同。矿区外围宰格组(D3zg)膏盐层中石膏的δ~(34)S_(V-CDT)值为21.9‰~25.9‰,平均23.6‰,与毛坪矿床宰格组(D3zg)矿石硫化物的值相似。通过对比会泽、毛坪矿床中不同赋矿层位矿石硫化物、石炭系不同层位碳酸盐岩中微量硫酸盐和矿区外围不同时代膏盐层中石膏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变化规律,提出会泽、毛坪铅锌矿床矿石硫化物中的硫主要来源于赋矿层位膏盐层中石膏硫酸盐的热还原。其中会泽铅锌矿的硫绝大部分来自石炭系膏盐层,只有10%的硫来自下伏的宰格组膏盐层;毛坪铅锌矿床中赋存于宰格组的矿体,矿石硫主要来自宰格组膏盐层,而赋存于摆佐组的矿体,矿石硫主要来自摆佐组膏盐层,即膏盐层是在原地被还原的。成矿作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石膏与甲烷等有机质发生热化学反应,全部被还原形成H2S,储存在层间裂隙或溶洞之中,同时发生大规模白云岩化;第二阶段淋滤了深部基底岩石中Pb、Zn等金属成矿物质的成矿流体与储存在层间裂隙或溶洞之中的富含H2S的流体混合,形成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等富集沉淀,形成高品位矿石。  相似文献   

17.
重庆地区天青石型锶矿床成矿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庆地区的锶矿产于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四段的灰岩-白云岩-天青石膏质藻层白云岩-石膏岩韵律层中。天青石膏质藻层白云岩是含矿层。准同生阶段已有天青石沉积,形成矿源层。在后生阶段的热力、压力驱动下,第一期热卤水(220 ̄300℃)沿含矿层交代形成条纹条带状天青石矿层;第二期热卤水(150 ̄220℃)在含矿层及其附近的碳酸盐岩裂隙中充填交代,形成团块状、脉状天青石;第三期热卤水(〈150℃)沿断裂充填形  相似文献   

18.
武晗 《地质找矿论丛》2020,35(3):363-372
津巴布韦大岩墙蕴含丰富的铬铁矿资源,不同部位成矿特征存在差异。钙碱性铁质基性-超基性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伴随着铬铁矿的成矿作用,南部岩浆房两翼300 m深度范围内共赋存7个不连续的铬铁矿层,矿层垂向间距30~50 m,南部矿层发育优于北部;铬铁矿层厚度多为0.2~1 m,铬铁矿层发育于辉橄岩系和辉石岩系的接触部位,三者呈渐变式过渡接触,共同构成典型的韵律结构;两翼矿层产状呈对称状倾向于岩墙的轴部,倾角约为10°~20°;矿石多为自形-半自形微细粒结构,稀疏浸染状及中等浸染状构造,矿石为需选贫铬矿石,w(Cr2O3)=5%~30%,且矿体内Pt+Pd含量可观。大岩墙南段两翼铬铁矿为典型的早期岩浆结晶分异矿床,后期构造运动加剧了矿层的不连续性,并对局部岩矿层产状产生改造,蛇纹石化蚀变形成了指示矿体的标志性斑杂构造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四川宝兴县草坪鞋石膏矿区开展高密度电法工作,经采对数据的处理及地质解释,发现了石膏工业矿层及分布状态,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云南马龙苍龙山Mo-Ni多金属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石岩头段。矿床由上、下2个Mo-Ni多金属矿层组成,分别赋存于石岩头段上部和中、下部。矿层呈薄层状产出,延伸稳定,矿层共(伴)生元素多。矿层受构造、地层、岩性及岩相控制明显。矿石具纹层状构造。矿石U/Th比值3.37~14.29,平均8.64,表明受到较强的热液活动影响。综合地质特征和微量元素分析资料,认为马龙苍龙山Mo-Ni多金属矿与广泛发育的华南寒武系Mo-Ni层具有相似的成因机制。不同的是本区发现两层Mo-Ni矿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