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干涉SAR的二维相位解缠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位解缠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应用的重要步骤之一。本文通过一定的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现有的几种主要的相位解缠算法的原理和特点,路径积分算法的避域算子和最小二乘算法的全局算子是这两类解缠算法的本质特征。而各种不同的算法对不同的数据也各自有其特定的适宜性,算法的选择应该视实际数据的特点而定。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采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改进传统最小费用流(MCF)解缠算法,提出一种基于零空间矩阵相位解缠的优化算法,解决了去相关、边缘噪声和冗余边解缠的难题,减小了相位解缠误差。基于改进的PS-InSAR技术,对覆盖毕节-威宁高速威宁段沿线区域的19景5 m高分辨率的RADARSAT-2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到该区域的年均形变速率在-13.6~12.3 mm/a之间,发现了3处潜在隐患点并对其形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于地形地貌复杂、大跨度的山区线性交通工程,改进后的解缠算法可准确探测其微小形变,在线性交通工程沿线隐患点排查和预警方面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3.
雷达干涉处理过程中,平地相位去除在整个干涉处理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一步.平地相位一方面使干涉条纹密集化,另一方面加大了后续相位解缠以及相位到DEM转化的难度,基于频谱位移的去平算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常规的频谱位移算法忽视了图像本身特点,通过圆周位移之后,仍然有大量的残余相位,导致去平结果不够准确.文中采用改进的常规频移去平算法,根据干涉纹图距离向与方位向平地相位分布情况,采用分块插值频移算法;并用短基线的SRTM数据以及长基线的JERS-1数据进行了实验.通过与常规频移方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能有效去除干涉纹图中的平地相位.  相似文献   

4.
影像匹配是低空遥感数据处理的核心步骤,而特征提取是影像匹配的基础。该文从兴趣算子的角度分析了摄影测量中几种主流特征点提取算法:Moravec算子、Forstner算子、SUSAN算子、Harris和SIFT算子,以角点类型较多的普通几何图形、卫星遥感影像和动力三角翼拍摄的低空遥感影像为数据,通过实验得到各算法的速度、精度、局限性和适应性。针对低空摄影测量影像,以重复率为指标定量比较和分析了各算法在抗噪、抗对比对变化、抗光照变化和抗旋转变化等方面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针对灰度信息丰富的低空遥感影像,SIFT算子具备尺度不变性,抗噪性最好,Harris算子提取速度最快,Forstner算子精度最高。实验结论为低空摄影测量影像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GDF的道路网完全拓扑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拓扑关系生成是导航空间数据库构建的一个关键环节。该文根据ISOGDF4.0的要求和道路网拓扑关系的特点,研究了一种道路网完全拓扑关系的生成算法,即根据点的几何坐标生成结点—边拓扑关系的算法,以及从标识点出发利用Qi算子生成部分非传统面拓扑关系的算法。实验表明,此算法的时间效率较高,特别是部分面拓扑关系的定义及生成算法能满足实际导航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拓扑关系生成是导航空间数据库构建的一个关键环节。该文根据IS0GDF4.0的要求和道路网拓扑关系的特点,研究了一种道路网完全拓扑关系的生成算法,即根据点的几何坐标生成结点—边拓扑关系的算法,以及从标识点出发利用Qj算子生成部分非传统面拓扑关系的算法。实验表明,此算法的时间效率较高,特别是部分面拓扑关系的定义及生成算法能满足实际导航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利用MODIS/EVI 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干旱对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2006 年四川重庆地区夏季干旱对该地区植被生长的影响, 选取该地区多年中分 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增强植被指数( EVI) 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 利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 (HANTS) 算法对EVI 数据进行去云处理, 并根据处理后的结果( 重构的EVI 数据以及HANTS 分 析得到相应频率对应的振幅和相位) , 分析干旱对该地区的影响, 同时结合地面气象数据加以补 充说明。将干旱年份和正常年份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处理后的EVI 时间序列数据能较好地反映 干旱对地表植被的影响, 振幅和相位的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很好地反映干旱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8.
基于Savitzky-Golay方法的遥感影像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Savitzky-Golayr滤波方法拓展至二维,提出了基于Savitzky-Golay方法的遥感影像融合算法,并通过与HSI变换、PCA变换和小波变换融合等传统融合算法的比较,证明该方法性能最优.分析Savitzky-Golay滤波算子阶数和小波变换尺度对融合影像质量的影响,发现Savitzky-Golay滤波融合过程中Savitzky-Golay滤波算子阶数是决定融合质量的关键因素.算子阶数越高,融合后影像细节信息越丰富,但光谱信息损失也越严重;算子阶数越低,融合后影像光谱信息保持能力越好,但细节信息增强能力变弱.如何根据具体的遥感影像自动确定最佳的算子阶数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适合于栅格地理数据版权保护的变换域盲水印算法。在分析栅格地理数据及其水印特征的基础上,引入数学映射思想,依据分块数据经傅立叶变换后的首个系数构建数据-水印同步函数,在水印信息与分块数据之间建立起稳健的具有双向定位性质的对应关系;采用量化思想设计水印嵌入规则,并在同步函数的指导下,将对应的水印信息嵌入分块数据中频分量系数的相位和幅值,在水印嵌入过程中建立了水印误差控制机制,以满足栅格地理数据精度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既具有较好的不可感知性,又能有效保证栅格地理数据质量,尤为重要的是,算法对常规攻击、几何攻击及一定程度的复合攻击等具有好的鲁棒性,适用于栅格地理数据的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10.
地表温度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劈窗算法是目前利用遥感反演地表温度最为成熟的算法。为求解两个通道参数组成的热辐射方程组,需将Planck辐射方程线性展开以使各通道辐射值与亮温Ti直接相关,可通过引入中间参数Li与亮温Ti以不同的数学关系模型进行拟合。以MODIS数据源为例,对4种不同拟合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线性和幂函数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估计Li的误差范围为0.019~0.197。进一步分析这两个模型在地表温度反演中的误差及对参数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幂函数模型在各种情况下都优于传统的线性模型劈窗算法。  相似文献   

11.
米学军  盛广铭  张婧  白焕新  侯伟 《地理科学》2012,(10):1236-1240
地理信息系统对矢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应用的过程中,数据压缩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通常采用的两种经典曲线数据压缩法:垂距限值法和道格拉斯-普克算法,都存在线段空间偏移过大以及面积偏差不可控的问题。利用曲线空间直线拟合的方法对曲线段中心轴进行空间逼近,通过增加面积偏差限值,提出了面积偏差控制下的矢量数据压缩算法,并以上海市崇明县岛屿边界轮廓矢量为例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试验表明该方法对于解决两种经典压缩算法线段空间偏移过大以及面积偏差不可控的问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地形湿度指数算法误差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形湿度指数(TWI)能够定量指示地形对土壤湿度空间分布的控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地形属性.目前基于栅格DEM的TWI计算方法结果各异,因此有必要对'TWI算法进行定量评价.对TWI算法通常是应用实际DEM数据进行评价.但实际DEM中存在的数据源误差会干扰对算法误差的评价.针对该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不含数据源误差的人造...  相似文献   

13.
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中 ,要求三角网模型的支持 ,而高效的三角网生成算法是三角网模型的基础。该文综述各类三角网的生成算法 ,对以往被人忽视但简明高效的算法———径向扫描算法进行阐释 ,并对它的实现进行改进 ;对地形数据的简化及建立地形层次对象模型是实现高效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 ,而三角网的简化是地形数据简化的基石之一 ,文中提供三种简化三角网的算法供同行讨论 ;并在微机上实现上述算法。  相似文献   

14.
15.
地表温度作为监测陆地表面与大气变化的重要参数,对于研究地表能量平衡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套件(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 Suite,VIIRS)是搭载在新一代对地观测卫星NPP上的一个重要传感器。与其他传感器相比,VIIRS拥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分裂窗算法是反演地表温度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两个热红外通道来反演地表温度,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发展了多种形式的分裂窗算法。由于过去很少有人利用VIIRS数据对多种分裂窗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因此利用VIIRS传感器上M15和M16两个热红外通道数据计算辐亮度和星上亮温,采用多种形式的分裂窗算法反演获得多组地表温度数据,再利用海拉尔野外观测站点的实测数据对结果进行验证,对比各算法精度,得到反演精度较高的算法。结果显示PR84算法的反演误差最大达到1.8 K,其余各算法反演地表温度的RMSE都在1.5 K以内,算法中加入二次项和水汽项可以提高算法精度,其中BL95的算法精度最高达到了1.23 K。研究结果表明,BL95算法更适用于VIIRS热红外数据地表温度反演。  相似文献   

16.
The sensitivity of computed results to implementations of algorithms in GIS is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on the example of a precisely defined recursive variant of the Ramer-Douglas-Peucker line simplification algorithm (called the R-D-P algorithm). We establish a robust version of the R-D-P algorithm wher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implification is rounding error free if the data are already machine numbers. Under these assumptions, the results are reproducible which is not the case with other versions of the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7.
As a basic and significant operator in map generalization, polyline simplification needs to work across scales. Perkal’s ε-circle rolling approach, in which a circle with diameter ε is roll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olyline so that the small bend features can be detected and removed,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few scale-driven solutions. However, the envelope computation, which is a key part of this method, has been difficult to implement. Here, we present a computational method that implements Perkal’s proposal. To simulate the effects of a rolling circle, Delaunay triangulation is used to detect bend features and further to construct the envelope structure around a polyline. Then, different connection methods within the enveloping area are provided to output the abstracted result, and a strategy to determine the best connection method is explored. Experiments with real land-use polygon data are implemented, and comparison with other algorithms is discussed. In addition to the scale-specificity inherited from Perkal’s propos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preserve the main shape of the polyline and meet the area-maintaining constraint during large-scale change. This algorithm is also free from self-intersection.  相似文献   

18.
Map-matching algorithm for large-scale low-frequency floating car da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arge-scal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of floating cars has been recognised as a major data source for many transportation applications. Mapping large-scale low-frequency floating car data (FCD) onto the road network is very challenging for traditional map-matching (MM) algorithms developed for in-vehicle navigation. In this paper, a multi-criteria dynamic programming map-matching (MDP-MM)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online matching FCD. In the proposed MDP-MM algorithm, the MDP technique is used to minimise the number of candidate routes maintained at each GPS point, while guaranteeing to determine the best matching route. In addition, several useful techniques are developed to improve running time of the shortest path calculation in the MM process. Case studies based on real FCD demonstrate the accuracy and comput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MDP-MM algorithm.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DP-MM algorithm is competitive with existing algorithms in both accuracy and computationa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9.
多边形是GIS研究和应用中使用最频繁的几何对象,该文描述了基于简单要素模型的任意多边形分割算法。从计算几何出发,结合GIS空间数据的特点,将基于简单要素模型的多边形分割算法设计为:1)对多边形及分割线的边界排序,基于扫描线及外包矩形检测查找可能相交的线段,提高相交线段的搜索效率;2)计算交点生成结点信息(包括交点坐标、线号及交点的出入),并存储在独立的单向链表中;3)根据结点链表和原多边形坐标搜索结果多边形。该算法能够分割任意简单多边形(凹凸、曲线边界和带洞的多边形)以及有共享边的多边形。最后在MapGIS7.0平台上,实现了基于简单要素类的多边形分割功能。  相似文献   

20.
PSInSAR技术克服了图像失相干和大气影响等限制因素,扩展了DInSAR在提取大面积微小形变上的应用,但基于亮度离散度和先验形变模型的PSInSAR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相位空间相关性分析的PSInSAR技术通过分析相位各个组分的空间相关性,完成PS的选择和形变信息提取,可以在没有亮散射体的情况下选取PS点和提取各种地表形变信息,且不受先验的形变时间模型限制,可应用于各种形变研究。该文以天津地区地面沉降监测实践为例,描述了该方法的关键技术和工作流程,利用14幅ENVISAT SAR数据,得到了较好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