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南极长城站在1990年8月16日至1990年11月20日的Pi2地磁脉动事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了解了南极长城站Pi2脉动的频次特征、频率特性和偏振特性,并对南极长城站Pi2脉动的激发机制做了一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
Pi2地磁脉动的理论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国内外在Pi2脉动的理论研究上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在问题的焦点是如何完整地解释Pi2脉动的全球特征和激发机制。解释Pi2脉动的理论主要有三种,即瞬态响应机制,亚暴电流楔理论和磁层空腔振荡理论。本文介绍了这三种理论的由来和发展,分析了每种理论在Pi2脉动研究中的贡献,并对Pi2脉动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大震前地震波频谱异常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德益  丁伟国 《地震研究》1994,17(4):319-329
本文使用数字地震记录,用相关函数谱分析方法计算功率谱,对1989年1月至1990年7月发生在唐山地区的20个地震、1988年7月至1899年10月发生在大同周围地区10个地震及1989年2月至1990年12月发生在常熟地区的25个地震的P、S波谱进行了分析,从而对1990年7月23日唐山ML=4.9地震、1989年10月19日大同ML=6.1地震及1990年2月9日常熟ML=5.5地震前P、S波频  相似文献   

4.
毛可  郭建康 《地震研究》1994,17(2):109-119
本文论述了1990年10月20日甘肃天祝-景泰6.2级地震前兆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用几种综合预报方法对该地震进行追溯性预报,获得了较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1990年10月20日甘肃天祝─景泰6.2级地震前兆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用几种综合预报方法对该地震进行追溯性预报,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地区地磁低点位移异常和磁暴与中强地震的关系1资料的选取选取1990年至1994年3月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和西藏自治区发生的5级以上的地震,1990年到1994年2月在上述范围内地磁台站记录的K≥6的磁暴,1993年12月11日、199...  相似文献   

7.
用分辨率较高的AR谱分析及周期参数精估计法对呼图壁地震台跨断层形变仪的观测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发现1990年10月25日乌苏南5.2级地震和1991年6月6日呼图壁东南5.2级地震前,资料的周期、振幅、位相和变化趋势均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8.
利用最大熵原理推导了连续随机变量震级熵的表达式,计算大同-阳高地震前后≥2.0地震的震级熵,计算结果表明,从1988年4月开始,震级熵开始出现低值异常,1989年3月熵开始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了1989年10月18日的大同-阳高6.1级地震,1990年4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出现低值异常,9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1991年3月26日的5.8级地震。  相似文献   

9.
利用最大熵原理推导了连续型随机变量震级熵的表达式,计算了大同-阳高地震前后M≥2.0地震的震级熵,计算结果表明,从1988年4月开始,震级熵开始出现低值异常,1989年3月震级熵开始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了1989年10月18日的大同-阳高6.1级地震。1990年4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出现低值异常,9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了1991年3月26日的5.8级地震。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甘肃河西张掖数字化地震台网观测到的肃南南部地区1988年9月至1990年4月间的地震记录资料,以及刘家峡,合作,肃南,靖远等地震台观测到的景泰地区1989年2月至1990年10月的地震资料,分析研究了这些台站所在的青藏高原北缘地区地震波动力学特征量变化与该区及邻近地区在这些时间段内发生的3次MS〉5.5级强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于1985年1月至2月在南极洲中国长城站进行了地磁脉动观测。作者采用微型计算机和数字声图仪对记录的资料进行了处理,得到Pc1-4以及Pi2等类型脉动的形态和动态谱。同时,统计了Pc1脉动发生频次的日变化特征以及与K_p指数的相关性。最后,讨论了Pc1脉动中H和D分量的不对称性等某些不常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中低纬地区地磁脉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对中低纬地区地磁脉动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本文不仅介绍了观测仪器的设计、台网设置及数据处理方法。而且还简要地介绍了一些主要科研成果,如低纬Pc3脉动特点,低纬Pi2脉动偏振特性。南极地区的地磁脉动观测结果,以及在磁暴和太阳耀斑期间在低纬地区观测的地磁脉动。这对于进一步认识中低纬地区地磁脉动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长城土遗址车辆振动效应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甘肃永登至古浪高速公路天祝段的长城土遗址为例,对各类车辆所产生的振动情况进行了分析测试,获得了不同距离处长城土遗址不同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和速度,较好地反映了车辆载重、车速、场地条件等因素对振动效应的影响,为长城土遗址的防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青海省四处典型土遗址发现表面剥蚀、冲沟、裂缝、坍塌、人为破坏等病害普遍存在,门源古城和湟中县部分长城因缺乏保护,人为破坏情况严重,土遗址保存状况恶劣;大通县长城和湟中县加牙烽燧在开展保护工程后,土遗址整体保存状况良好。大通县长城2处墙体的现场脉动观测结果显示:(1)2处墙体的速度峰值随高度增加有明显放大现象,一号墙体由底部到顶部速度峰值放大1.7倍,二号墙体放大2.9倍,放大效应让2处墙体在地震时更不稳定;(2)两处墙体的测试频率在3.04 Hz至5.71 Hz之间,通过计算获得一、二号墙体差值百分比分别为30.5%和11.1%,表明二号墙体与场地相互作用明显,处于高风险影响,当遭遇地震的卓越频率与之相近时会发生明显的共振现象。因此应对观测处墙体进行加固,以减小与场地的相互作用,提高墙体的抗震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杜浩  陈祥  王登科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6):1448-1453
交通振动会对周边古建筑产生不利影响,研究振动规律对古建筑的稳定性评价非常重要。为此,利用振动探测仪采集古长城因周边道路车辆行驶引起的振动数据。通过解译振动波形了解场地的振动强度衰减过程及大小,确定振动强度及对长城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与振动强度的关系。以国家古建筑允许振动规范对波形解译结果进行评价,为解决此类文明遗址的保护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路况,振动衰减规律不同,路况较好振动强度衰减迅速;行驶车辆的车速、荷载及行驶道路质量均可影响长城水平振动强度,车速越快、荷载越大、道路质量越差,长城水平振动强度越大;长城不同位置对车辆行驶产生的振动响应不同,长城脚水平振动强度大于长城顶水平振动强度。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 we reevaluate, based on our investigation, the ground deformation caused around the area of the Great Wall by the ca. M 8 Pingluo earthquake of 1739 along an active fault zone in the Yinchuan graben, o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Ordos Block in northern central China.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was damaged and right-laterally offset by the 1739 M 8 Pingluo earthquake up to ~1.6–2 m, with a 0.1–1.9-m vertical component, at three locations. However, our recent fieldwork and in-situ measurements have shown that the Great Wall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ca. M 8 Pingluo earthquake of 1739, as reported previously, but was actually built on preexisting active fault scarps. This study reinterprets the offset of the Great Wall based on these new field observations and attempts to identify the seismogenic source fault that triggered the 1739 Pingluo earthquake. More work is required if we ar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ismogenic source fault and also improve our ongoing assessments of the seismic hazard within the densely populated area of the Yinchuan graben, central China.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南极中山站、长城站地处极区或靠近极光区,地磁场的变化形态与我国所处的中低纬度地区有所不同,即使是中山站与长城站之间也有较大差异。中山站的暴时DP型变化就比长城站的明显。重构向量空间吸引子的维数也明显高于北京地区。对长城、中山地磁资料的分析可以扩大我们对地磁场全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Ontheproblemsconcernedin“Thesubter┐raneanelectricalconductivitystructureattheChineseGreatWalStationonAntarctic(CG┐WSA)”byXiao...  相似文献   

19.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发生了MS6.9地震,造成位于低烈度区的甘肃省山丹县境内明长城墙体局部坍塌。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遗址,其坍塌墙体距离此次地震震中114 km,地面振动强度相对较弱,因而其地震破坏机理值得深入研究。地震后,对已坍塌长城墙体进行工程地质调查、病害调查,然后结合调查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来研究坍塌墙体震害机理。结果表明:此段长城墙体掏蚀病害发育,墙体构造裂缝暴露,尚无保护措施;坍塌墙体临近国道和便道,环境振动效应明显;墙体南北两侧风化差异性明显,北侧墙体含水率较高,夯土强度较低;墙体既有病害加剧了地震惯性力的影响,导致低烈度区长城墙体发生局部坍塌。此次地震对甘肃河西地区明长城遗址保护具有警示意义,研究结果为后期明长城抗震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