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遥测地震仪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遥测地震仪已经成为地震勘探中的主流设备,在各种勘探和工程地质评价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遥测地震仪具有采集道数多、采集率高、数字传输、抗干扰能力强等优越性.本文首先按照数字地震仪的数据传输方式对遥测地震仪进行了分类(有线遥测地震仪、无线遥测地震仪);并对国内外遥测地震仪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主要对比了国内外有线遥测地震仪的性能指标;最后总结了国内遥测地震仪不足之处,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3.
介绍了最新研制的PTY-8Ⅲ型地震遥测设备以及北京遥测地震台网观测系统的更新与改造。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最新研制的PTY-8III型地震遥测设备以及北京遥测地震台网观测系统的更新与改造。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承担新疆地区大震速报和乌鲁木齐地区微震监测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在“八五”期间建设了乌鲁木齐模拟遥测台网;“九五”期间改造乌鲁木齐台网为数字化台网;“十五”期间,乌鲁木齐遥测台网将新建、改建、扩建为新疆数字化遥测台网。台网建成后,台网布局较为合理,将为新疆的抗震救灾,为地震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更加可靠、方便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宋太成  陈勇 《内陆地震》2002,16(3):281-288
新疆乌鲁木齐区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以下简称区域台网)是在模拟遥测地震台网的基础上改造、扩建而成的。区域台网由数字汇集中心、4个中继站、12个遥测子台和9个准实时远程子台组成。中国地震局港震公司提供地震计、数据采集器和应用软件,新疆地震局与厂家共同研制无线同步传输设备。区域台网的技术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具有宽频带、大动态、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特点,以无线实时传输台网为主,远程扩展子台为辅,构成了全国最大的省级台网。2001年4月22日,乌鲁木齐区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通过了中国地震局专家组验收。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泉  何彦 《内陆地震》1995,9(2):163-170
对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的布局、观测项目的配置和技术系统的总体构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突出了系统的特点和先进之处。台网的建成对加强乌鲁木齐和北天山地区的监测预报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国内遥测台网的设计建设和技术改进建设和技术改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全国各遥测地震台网多数采用有线、无线和利用卫星等遥测方式传输地震信号。拾取的信息经地震遥测设备PTY8解调后,除进入计算机分析处理同时还需要进入模拟监视的可见记录系统,鉴别其可靠性、实用性和准确性。这一操作过程所用的模拟记录器的笔电机笔杆,由于受外...  相似文献   

10.
遥测地震台网数据处理系统信号预处理器王琳,李廷德(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1前言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已成为地震台网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台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在1982年建立了以国产DJS-1...  相似文献   

11.
青岛市数字遥测台网是地方地震台网。台网2003年建成伊始,即经受了2003年6月发生在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境内的4级震群,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快速了解震情、震情趋势判定、政府应急决策、稳定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科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本文从台网概况、台网设计和建设、台网运行和管理、地震监控能力、监测效能等方面介绍了该台网。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茂名市遥测地震台网的建设过程、监测能力、台网性能以及操作运行系统。  相似文献   

13.
地震观测资料在地震学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月报目录与观测报告是地震观测产出的基本资料,是震情分析预报及其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也是区域地震台网观测产出的主要成果。因此,必须及时准确地编报目录和观测报告,使测震资料连续可靠,以保证分析预报和其他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描述了大庆油田无线遥测地震台网的深井短周期地震观测系统,中长周期地震观测系统;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北京遥测地震台网从1966年建立以来,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通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模拟观测系统由初级到完善,信号传输方式由一线1台发展到一线8台,传输方式由单种(有线)到多种(有线、无线、有线和无线复合等),记录方式由熏烟记录、光记录、墨水记录到磁介质记录,记录内容由图纸到数字,地震分析和地震速报由纯人工到人机结合,地震速报速度由几十分钟提高到10min,观测规模由北京遥测地震台网发展到华北地震台网联网;观测系统由模拟观测系统发展到数字化观测系统。33年来,经过台网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山西3个地方性遥测地震台网为例,对如何加强遥测地震台网的业务技术管理和提高台网的产出质量等问题作了研究初探讨。为遥测地震台网在地震监测中更好地发挥其效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系统是以目前华北地区遥测地震台网普遍使用的近震定位程序(NC91)为基础而研制的地震数据管理系统。可完成一般地震台网从数据录入、数据处理、震中分布图生成以及每月地震观测报告的编辑出版等全部工作内容。本文介绍该系统的功能设计及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北京遥测地震台网数据处理系统及其产出徐臣芝(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6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遥测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这些技术在地震观测中的应用,国内外相继建立了具有密集及无人职守观测点的遥测地震台网。随之产生了新的问题,台网中心...  相似文献   

20.
北京遥测台网中转站王强(中国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北京台网在地震信息传输方式方面开发了中转站工作。中转技术对北京台网的发展和华北各台网的信息交流以及提高地震信息快速反应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台网的扩展提供了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