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9 毫秒
1.
本文在基本的数学形态学理论和运算的基础上,结合地图图像的连接性、形状、尺度、纹理、拓扑与几何等特征,系统地应用、扩展和提出了描述这些基本图像特征的各种形态学分析模型,构成了数字地图图像形态分析和处理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数学形态学提取骨架线的改进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图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地图编绘中都需要用到提取骨架线算法,如矢量化和等级变换等。提取骨架线的算法较多,基于栅格数据的算法通常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对于矢量数据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是利用约束Delau-nay三角网提取骨架线。本文给出一种利用数学形态学提取骨架线的改进算法,适用于栅格和矢量数据,并能在矢量化时建立高质量的拓扑关系,还较好地克服了数学形态学方法的缺点——节点畸变和端点内缩。实验表明该算法稳定且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
利用遥感数据更新GIS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IS中地图数据库的变化检测和更新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它的重要性来源于空间信息系统的多时相分析、动态监测以及保证地学空间数据的现势性要求。在本文中首先讨论了彩色扫描地图数据接颜色信息进行自动分层,在此基础上用RLS(Run-lengthSmearing)变换对黑色要素层进行了进一步的识别与提取,然后运用图像理解和已提取出的GIS中数字地图的先验知识,提出了一种利用现势性较好的航空像片自动发现数字地图中居民地变化的方法,进而更新GIS。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几种新型地图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性  张世涛 《地图》1993,(2):45-45
一、数字地图 1.常用数字地图。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将地面物体和现象的离散数据,在电子计算机可识别的存储介质上概括的有序的集合,称之为数字地图。这种地图在计算机内可以识别对象;可量算与分析地图内容;可以与模拟地图进行转化,即将数字地图转变为图形地图;可借助现代通讯工具进行远距离或近距离的传输;可用于巡航导弹低空飞行避免雷达的干扰而摧毁对方的目标;在地图更新时比模拟地图简便;制作人口地图、统计地图亦较简便。是当前用得较多的一个新图种。  相似文献   

5.
基于色彩理论与数学形态学的彩色地图自动分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种新的基于色彩原理的彩色地图自动分色算法 ,该算法首先将彩色地图经过颜色变换 ,转换到孟塞尔颜色空间 ,而后进行颜色分类 ,并利用数学形态学进行结果优化。该算法很好利用了图像的颜色信息和空间信息 ,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并提高了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6.
魏茗  刘兴科 《测绘科学》2014,(3):132-135
本文研究利用基于Arnold变换的图像置乱技术,对数字地图进行置乱,再将置乱的图像进行分割,以实现数字栅格地图的数据分存。最后通过算例对地图数据分存的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对地图数据进行分存并有效加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与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数学形态学用具有一定形态的结构元素去度量和提取图像中的对应形态以达到对图像分析和识别的目的。其中细化是处理线状二值图像的一种重要技术,它可以把二值图像区域缩成线条,以逼近区域的中心线,极大地减少图像中的冗余信息量,以便进一步分析和识别。本文研究了通过击中变换实现的骨架线提取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城市居民地的街网数据提取,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数字地图制图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地图制图,指的是在当前高度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与实用制图和系统制图的紧密结合。以地图图形数据为前提,以传递、转换、显示、存储、处理、识别、分析、输出为途径,以空间信息为内容,以被模式化的地图数学模型、地图模式和地图语言为地图符号,以传统的地图制图原理和色彩原理为理论基础,这就是数字地图制图技术的理念。首先对数字地图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地图制图综合进行概述,最后对数字地图制图综合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数学形态学在居民地街区合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数学形态学相关算法的研究分析,结合地图上居民地街区合并的特点,提出了用数学形态学中图像闭运算的算法进行居民地街区自动合并的方法,为地图上街区式居民地的合并综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光霞  杨培 《测绘学院学报》2000,17(3):201-203,206
通过对数学形态学相关算法的研究分析,结合地图上居民地街区合并的特点,提出了用数学形态学中图像闭运算的算法进行居民地街区自动合并的方法,为地图上街区式居民地的合并综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室内外统一的地图数学基础是室内外空间数据共享和使用的重要基础,是室内外一体化位置服务的重要保证,并且对于复杂室内及地下空间的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具有重要作用。室内地图通常采用自定义局部平面坐标系,造成室内与室外地图以及不同建筑室内地图之间数学基础的不一致。针对此,将地理坐标系作为室内地图统一遵循的数学基础,研究了室内地图从局部平面坐标系到地理坐标系的转换方法。分析了传统地图数学基础转换方法的适用性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过渡投影面的室内地图统一数学基础转换方法。选取某住宅区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转换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室内地图统一数学基础转换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布尔代数是计算机进行逻辑运算的基础,它为自动化制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学工具。本文根据论域的幂集P(X)为布尔代数且其偏序关系为包含关系的数学原理,通过改变论域而分别对地图图像系统、地图符号系统和地图数据库系统等多种地图符号系统的布尔代数结构,分别作出了有别于应用布尔代数定义和定理的简要证明。文章给出了以点的特征变换构建地图符号、地图注记和实现面状域色彩变换的实例,阐释了地图图像系统中的布尔运算;还给出了通过基础图层上地图符号的增删,构建不同图层和不同图层叠合构建不同类型地图的实例,说明以点集形式为基本元素的地图符号系统和地图数据库系统也适于布尔运算。  相似文献   

13.
将静态的纸张和影像地图及传统的各类地理信息转化为数字时代的电子信息,其中的关键环节是怎样将栅格数据矢量化。通过在国产软件SuperMap环境下进行栅格数据矢量化过程,详细描述了栅格数据、矢量数据、坐标系、投影坐标系、地图配准和镶嵌等专业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字栅格地图的数据特性,运用小波变换工具,结合人类视觉系统特征,提出一种自适应的数字栅格地图可见水印算法。首先,对可见水印信息进行扩展等预处理;然后通过计算数字栅格地图的视觉重要区域来选择水印嵌入位置,水印嵌入位置由人类视觉系统特征和地图数据特性共同决定;最后,将可见水印自适应地嵌入地图所选择嵌入区域的小波域中。对提出的水印算法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良好的抗差性,同时还较好地保持了可见水印和原地图的视觉特征,以一种更积极有效的方式保护了数字栅格地图的版权。  相似文献   

15.
用VB实现对AutoCAD中栅格地图的定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照  李凯 《测绘工程》2006,15(1):59-61
介绍了将地图数字化过程中,采用线性变换方式进行地图定向的数学模型、原理和方法,并阐述了在VB编程语言中通过AutoCAD的Raster对象和TransformBy方法对栅格地图进行定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新贵  孙群  徐扬  李文 《测绘工程》2004,13(3):42-43
采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扫描图进行腐蚀和膨胀等处理,采用数字标识的方法,有效的记忆各像素点在处理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字标识,快速滤掉无关要素,无损地恢复有关要素,达到高效识别出黑块类符号并自动提取符号图形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栅格地图复合式水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复合式数字栅格地图水印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在数字栅格地图的不同频域块中分别嵌入鲁棒性数字水印和脆弱性数字水印。基于数字栅格地图相比一般影像数据具有较高亮度,低频分量具有更高感觉容量的特点,在地图的小波低频域上自适应嵌入鲁棒性数字水印,以实现地图版权保护功能;结合人类视觉系统特性,利用抖动调制技术在小波高频域中嵌入脆弱性数字水印,以实现地图内容完整性认证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对地图内容的完整性进行认证,同时对常见的各种攻击诸如JPEG压缩、锐化、剪裁等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地图扫描数字化中的地图自动定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实现了二值图像上十字交点的沿线匹配算法,发展了一种根据相关位置自动识别图廓点,进而计算图像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之间变换参数的方法,实现了地图定向的自动化。实验表明,文中所述的地图定向方法在提高自动化程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地图定向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地图的纠正模型及其优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减弱或消除由于图纸变形、扫描数字化变形引起的GIS空间数据的系统误差,需要对数字化地图进行纠正。本文讨论了数字化地图纠正的概念模型,相似变换、仿射变换、多项式回归模型均是描述该概念模型的数学模型;重点研究了纠正模型的检验和优选问题,并用实例考察了纠正模型的优选及纠正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