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采用1980-2004年5-8月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将105°E和125°E越赤道气流增强过程按一定标准进行取样,并对增强过程中越赤道气流的变化特点及其相应的南、北半球环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越赤道气流的增强往往对应着通道南侧或北侧从热带到副热带地区的环流调整,而这种环流调整在南半球主要指澳洲冷空气活动,在北半球主要为辐合带的变化,二者是影响越赤道气流的主要环流因子;北半球辐合带的变化与西太平洋副高的东西振荡有密切关系,前者的分布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南半球环流及越赤道气流变化对北半球热带外环流的影响情况;125°E越赤道气流比105°E越赤道气流的增强过程通常更为显著,这与它们对应的南、北半球环流调整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5.
6.
7.
对哈密地区7·11大降水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降水是由充足的水汽,高、低空各物理量场的合理配置及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川西 《气象知识》2010,(4):37-40
7月15-18日。四川盆地出现了今年入汛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强降雨天气过程,造成省内多条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川东北的渠江广安老城区更是出现了“163年一遇”的大洪水。暴雨倾泻,洪浪涛涛,庄稼遭淹,楼房进水,城乡一片泽国。  相似文献   

9.
2009年“3·23世界气象日”的纪念主题是“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了隆重纪念这一日子,贵州省气象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6年8月17日海东地区强对流天气的500hPa、700hPa环流背景、500hPa的气象要素特征、地面气压场及卫星云图的分析表明:长时间副高控制的高温天气形势和本地区处在西南暖、湿气流中,且有明显的冷平流,是产生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原因。各物理量场的高低空配置和高能、高湿是此次降水出现必备的动力和能量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天气图、区域自动气象站、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07年8月17日发生在新泰境内的局地大暴雨强降水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表明:大暴雨发生在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的588线附近;35dBz以上的强降水回波长时间滞留是造成强降水的关键;地面中尺度切变线是造成强对流发生的动力机制;特殊的山地地形对这次强降水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依据有关气象与水文资料对新疆呼图壁河1999年7月20日12时发生的大洪水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呼图壁河“99.7”洪水发生、发展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2003年8月25日晚8时30分至26日凌晨1时许,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发生228.1mm的特大暴雨,给当地造成了历史罕见的灾情。本文主要从天气学角度,对该降水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及天气尺度影响系统、水汽输送及源地、中尺度系统特征和地形作用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雅安“8·26”特大暴雨过程是一次典型的登陆热带气旋与“雅安天漏”中β尺度地形涡旋相互作用的暴雨过程。此过程产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天气尺度影响系统是: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一直稳定在青藏高原中部,雅安市上空100hPa为南亚高压的辐散场;对流层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持续加强西伸,位于南海的“科罗旺”台风稳定西进,雅安市处于副高边缘湿润的东南气流和高原切变线前部的辐合上升气流中;对流层低层受对流层中层高原切变线和登陆台风东北侧强东风急流的激发,地形涡旋强烈发展。“科罗旺”台风东北侧和副高西南侧,850~700hPa天气尺度的低空偏东急流及其风速脉动,从热力(水汽、感热、潜热输送)和动力两个方面激发暴雨区的中β尺度系统迅速、强烈的发展。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主要是靠“科罗旺”强台风的作用,水汽源地主要来自南海。暴雨中的地形作用非常显著,青衣江河谷喇叭口地形和迎风坡对暖湿空气的强迫辐合抬升,对降水有很大的增幅作用,暴雨中心地形雨的比率高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粤东“7·08”特大暴雨过程天气形势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丽佳  唐凯  蔡赛缄 《广东气象》2009,31(6):36-38,4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粤东2008年7月8日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发现:副热带高压东退到我国东部沿海,脊线北跳到30°N,强盛的西南季风、越赤道气流与副高西南侧东南气流的存在,大量水汽源源不断向粤东输送,使得暴雨区对流层下层维持较高的湿度和水汽通量;高低空急流与切变线的存在使暴雨区维持强烈的上升运动.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81-2015年中国逐日降水量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以天气过程为单元建立了中国95°E以东地区及其6个子区的区域性暴雨过程个例谱,进一步使用小波功率谱、9点二项式平滑及离差平方和聚类等方法剖析了中国95°E以东区域性暴雨过程的时、空分布统计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95°E以东区域性暴雨过程平均年总次数接近30次;其中,江淮流域是出现区域性暴雨过程最多的子区,平均为19次/a;其次为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平均为10.5和5.8次/a;东北地区、华北和西北地区东部平均仅为1-3次/a。(2)中国95°E以东及各子区区域性暴雨过程次数的年及年代际变化主要表现为波动特征,各子区中江淮流域与中国95°E以东地区的年及年代际波动变化最为一致;华南与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与华北的波动变化互为显著的正相关。中国95°E以东及各子区区域性暴雨过程年总次数都表现出2-4 a的周期变化,此外,江淮流域、华南和西北地区东部还表现出6-10 a的周期变化,华北表现出13-17 a的周期变化。(3)中国95°E以东区域性暴雨过程总体呈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季多于秋季的分布特征,其中以7月出现次数最多。各子区中,江淮流域和西南地区东部区域性暴雨过程以6、7月最多,华南以5、6月最多;东北地区、华北、西北地区东部集中出现在7、8月。(4)中国95°E以东地区的极端区域性暴雨过程可划分为7种分布类型。第Ⅰ-Ⅳ型强降雨区从江南南部和华南呈阶梯状逐步北抬至黄淮和四川盆地东部一带,第Ⅴ-Ⅶ型除在东南沿海均有强降雨区外,第Ⅴ型在华南东部至江淮、第Ⅵ型在黄淮北部至东北地区中南部、第Ⅶ型在黄淮西部和华北中南部还分布有强降雨区。   相似文献   

16.
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中尺度模式对2006年6月5-7日福建地区出现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式输出的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并通过地形敏感性试验讨论福建地形对此次暴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尺度WRF模式成功模拟出了这次暴雨的雨况及高低空流场分布。这是建立在静止锋、低空切变线和低空急流等系统基础上的一次典型的华南准静止锋降水。冷暖气流在底层交汇并产生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是暴雨发生和维持的机制之一,位温的垂直分布有利于低层涡度的发展。福建北部的喇叭口地形和武夷山迎风坡共同作用,导致西南气流的转向辐合,触发了中尺度切变线和中尺度涡旋的形成,加速了上升运动和中层对流发展,有利于位于迎风坡的建瓯、邵武、蒲城等地区降水的增强。  相似文献   

17.
“贵阳·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对外的信息窗口,为农村架起了信息桥梁,促进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推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18.
朱福康 《气象学报》1964,34(1):31-40
本文对北半球多年月平均500毫巴图上60°N和30°N纬圈的高度和纬圈平均的经向运动动能进行了波谱分析,探讨了前3个波幅和位相角的季节变化,以及在高低纬度之间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位势场的高度主要贡献,集中在准静止长波范围内,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2波数为1的波在高低纬度性质有显著的不同,其分界线大约在50°-60°N之间。此外,准静止的长波愈向低纬度去逐渐有向西偏移的现象。例如,在30°N上准静止的长波比60°N上要偏西(1/4)-(1/2)波长。360°N纬圈平均的经向运动动能主要部分亦集中在准静止长波范围内。虽然峰值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最大的极值都出现在波数n=2-4之间。30°N纬圈平均的经向运动动能谱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大致可分成如下3个类型:(1)冬季型:纬圈平均的经向运动动能谱存在着两个极值,最大的极值稳定于准静止长波范围内(n=3附近),次极植位于移动性行星波范围内(n=5-8)。(2)夏季型:纬圈平均的经向运动动能谱只有一个极值,稳定于波数为6-7的波内。(3)过渡型:纬圈平均的经向运动动能谱分布较平坦,没有稳定的极值存在。  相似文献   

19.
陈受钧 《气象学报》1959,30(1):92-98
本文作出了一月,四月,七月,十月,沿东经140°平均剖面.讨论了平均风场平均温度场和平均对流层顶,并和西经80°的结果相比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款具有高前后比的45°线极化水天线.天线利用电偶极子作为馈电结构,实现了边射的辐射特性.通过减小电偶极子与地板之间的距离,能量被束缚在电偶极子与地板之间,减少了水介质损耗所引起的能量.天线的反射系数在828~873 MHz频段内小于-10 dB.在整个工作频段内,天线的增益在7.73 dBi左右,辐射效率达到了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