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世界》2011,(3):F0003-F0003
美国摄影师迈克尔·康菲尔(Michael S.Confer)经过数月努力.拍到了北极熊库迪劳克斯(Coldilocks)的这些精彩瞬间。  相似文献   

2.
<正>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与鲨鱼共游是一件非常令人恐惧的事情。但是摄影师安迪亲自上阵,为这些令人恐惧的捕食者拍摄了一系列照片。安迪已经为许多鲨鱼拍摄了照片,其中包括大白鲨、锤头鲨和鲸鲨等,而且这些照片都是在它们捕食最凶猛时刻拍摄的。这位现年47岁的英国摄影师通过这种方式拍  相似文献   

3.
<正>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建在北极圈内的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北极接收站2016年12月15日在瑞典基律纳通过现场验收并投入试运行。北极站的建立可大大增加我国卫星拍摄数据的下传时效,极大提高我国全球数据的接收获取能力。北极站坐落在瑞典基律纳航天中心,位于北极圈以北约200km处,由国家高分重大专项支持,中科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Ouikscat卫星拍摄的一组照片显示,近些年来,覆盖在北冰洋表面的冰盖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早在2004年到2005年间,北极地区原先即使在夏季也不会融合的冰盖就已萎缩了14%。而今,北极地区消失的冰盖总面积已经超过7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巴基斯坦或是土耳其的国土面积。  相似文献   

5.
正合适的角度所谓拍摄角度也就是被摄体与机位的关系。即便是拍摄同样的物体,也会随着相机位置的不同,而变成感觉完全不一样的风格作品。具体来说,拍摄角度包括与摄影师的眼睛高度一致的视线高度、从低处往高处拍的仰拍,以及从高处往下拍的俯拍。选择哪种拍摄角度,主要服从于摄影师内心的思想,哪一种角度最能体现景物的特征,最富有表现力,就采用哪  相似文献   

6.
<正>《珊瑚礁的探险之旅》是由海洋探险家与水下摄影师霍华德·豪和米歇尔·豪,通过在南太平洋海域10个月的艰辛拍摄制作完成的。记录片所展现的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壮观,同时也是最危险的珊瑚礁群。他们的探险旅程从澳大利亚的大栅栏礁(Great Barrier Reef)开始,一直到斐济的帝王岛以及神秘的朗吉罗雅环礁。两名摄影师与知名的海洋探险家珍·迈克·考斯通以及研究深海礁科学家理查德·皮勒,一齐将这一自然界的壮观景象,清晰有逻辑地介绍与呈现给观众。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13,(4):31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节目主持人布坎南前不久在高强度玻璃箱中度过了惊心动魄的40分钟,因为一只2米多高的北极熊一直试图弄坏箱子进入其中。随后《北极熊家庭和我》节目播放了主持人遭北极熊袭击的视频。然而,拍摄所在地挪威的斯瓦尔巴特群岛政府却对此举不满,指责节目制作人,并要求罚款  相似文献   

8.
随着北极海冰融化的加剧,北极问题研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文章以ScienceDirect数据库为主要搜索范围,系统梳理了2007—2021年国外北极问题研究文献,从北极航线、北极经济、北极政治和北极环境4个方面对国外北极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未来的国外北极问题研究中,北极航线相关问题研究将聚焦于北极航线运营模式的研究;北极经济问题研究将注重区域经济和北极产业发展;北极政治研究依然会着力探讨如何在北极治理中的合作问题,虽然目前的北极政治研究中定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较多,但未来将增加定量分析和理论创新的研究;北极环境问题研究将注重北极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平衡,进一步关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乌贼胆子很小,它们稍纵即逝.为了拍摄到乌贼大规模聚集的壮观场面,你必须让它们感觉舒适和放松.科学家马克·诺曼和朱利安·芬教摄影师勒内·赫泽小心翼翼地从乌贼身旁退避而不是吓走它们.通过这种举动打消了它们的疑虑后,它们就自己游过来了,并配合地将自己展示在摄像机面前.  相似文献   

10.
蓝色新事     
《海洋世界》2014,(7):2-3
<正>2冰岛冰川魔幻奇景一直在世界各地旅游探险的法国摄影师埃马纽埃尔·库普·卡罗米里斯拍摄了一组冰岛壮观的冰川河流的照片,这组冰川的视觉盛宴是在1000米的高空中俯瞰拍摄的。这些令人惊叹的镜头看起来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会让人觉得自己看到的是外星球的景色。冰岛旅游业占据冰岛总收入的30%以上,游客总是被壮观的流冰所震撼,比如拥有叹为观止的冰墙和巨大冰山的乔库萨尔森潟湖。冰岛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摄影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备受瞩目,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开展得如火如荼,为北极国家能源产量增长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以北极国家为出发点,采用文献梳理法,系统研究俄罗斯、美国、挪威、加拿大等北极国家在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情况;采用统计分析法,分析北极地区待发现油气资源与已发现油气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在空间上呈现出极不均衡的特点。伴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突破以及北极航道的逐渐开通,北极国家纷纷加快北极地区油气开发活动的进程,目前北极国家油气开发活动主要在陆地,而未来将逐步迈向北极近海。中国作为北极事物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可以积极与北极国家开展合作,进而参与到北极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国对北极能源的开发愈发重视。美国北极地区的能源储量巨大,但鉴于美国的北极战略核心是国家安全、环境保护和国际合作,其能源开发相对滞后。2013年奥巴马政府出台了《北极地区国家战略》,开始对北极能源开发予以特别关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加强了对北极近海油气能源开发的支持力度。2021年拜登总统上任后,美国的北极能源政策以气候变化为核心,意在推动北极地区的绿色发展。美国的北极能源开发始终面临着法律、资金、技术、环保等各种问题的制约,这也决定了美国北极地区能源开发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我国宜通过制定北极能源合作开发战略,重视北极等极寒地区绿色技术的应用和研发,推动与美国在北极地区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合作,深化国际协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北极治理等举措,促进我国对北极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海洋安全是北极治理的重要议题。北极海岸警卫论坛是环北极国家为应对安全挑战而建立的新的合作机制。文章介绍北极海岸警卫论坛的成立背景、组织架构和运行实践,提出其对增强环北极国家的互信、促进北极地区的安全稳定和提高北极治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面临各国海岸警卫机构在北极地区的基础设施薄弱和装备水平不一、各国存在政治分歧和海岸警卫机构机制差异以及各国对北极地区认知不足的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需求,提出我国应与环北极国家紧密合作、广泛参与北极治理机制、加强对北极地区的建设投资和提升对北极地区认知的建议,促进我国为北极地区的安全稳定贡献大国力量,提升我国北极治理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北极航道开通和资源开采带来的潜在巨大利益,世界各国都积极参与到北极治理的过程中。中国在北极的权益包括科学考察、环境保护、航行和资源开发4个方面。中国参与北极治理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国家安全理论、国际法依据、生态政治理论、全球治理理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就开始了北极治理的实践,主要包括北极科考、北极政治参与、与北极和非北极国家合作、北极环境治理和北极航运。在这5个方面,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障碍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北极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的全球意义。欧盟作为北极域外行为体,为保障其在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航道贸易、能源安全与生态环境的潜在利益,出台了一系列北极政策文件。在2008年《欧盟与北极地区》、2012年《欧盟的北极政策:2008年至今的进展及未来的行动》与2016年《欧盟北极政策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欧盟北极政策三大优先发展领域: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为适应北极国际博弈与地缘政治形势变化,欧盟新北极政策将会把关注重点放在“绿色”“平衡”与“合作”,旨在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平衡欧盟内部与外部的利益纷争,通过开展国际合作维护北极的和平与稳定。欧盟北极政策的发展演变与未来趋势研判也可为同为北极域外国家的中国深度参与北极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北极资源开发变得更加容易,各国纷纷加入北极资源开发的大潮中,但由此导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资源-环境治理体系应运而生,它是构建北极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创新、重要支点以及现实需求。基于此理论,中国以北极利益攸关者、北极资源开发者以及北极环境保护贡献者的身份积极参与构建北极命运共同体。但在此过程中也受到地缘政治、北极争议、自身不足等多种挑战,需要打造紧密的中国“北极蓝色伙伴关系”圈、助力形成以“北极生态环境共同体”为目标的北极资源开发模式、推动中国北极法律制度建设与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世界》2011,(8):F0003-F0003
在墨西哥女人岛海域,摄影师马利希奥·汉德勒拍摄了一组令人惊异的照片,展现潜水员与鲸鲨共游海下的精彩瞬间。当时,鲸鲨正在享用浮游生物,几乎要将潜水员吞入口中。鲸鲨是海洋中最大的鱼类,性格非常温顺。在鲸鲨逐渐靠近时,潜水员迅速离开。毫发无损,而后继续与这种非凡的动物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8.
北极是指北纬66°34′(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也叫做北极地区。北极地区包括极区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带及岛屿、北极苔原和最外侧的泰加林带。如果以北极圈作为北极的边界,北极地区的总面积是2100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占800万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与北极国家的双边贸易,增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话语权,文章采用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中国与北极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探究北极航道开通对中国与北极国家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的影响,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规模、北极国家的资本劳动比率以及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北极国家的经济规模以及中国与北极国家之间的海运距离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中国对北极国家的出口贸易而对进口贸易的影响较小;目前中国与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的贸易效率较高,但北极航道的开通可有力促进中国与其他北极国家贸易效率的提升;北极航道开通后,中国与北极国家出口贸易潜力提升幅度的平均值约为25%,其中提升幅度较大的是冰岛(49.74%)和丹麦(36.98%);针对北极航道开通对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战略意义,未来中国应加强与北极国家的贸易联系、完善港口和产业规划布局以及加强与北极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世界》2012,(10):10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名潜水摄影师在海底发现了一个类似"麦田怪圈"的神秘图案。经研究发现,该神秘怪圈竟然是一种长十余厘米的河鲀鱼为求偶而"创作"的。一位日本潜水摄影师在日本奄美大岛附近海域24米深的海底发现了一个直径为1.8米左右的"怪圈"。通过水下摄影机的拍摄,工作人员发现这个酷似外星图案的怪圈竟然是一只仅有十几厘米长的河鲀鱼没日没夜地努力用它小小的鱼鳍制作而成的。更为有趣的是,河鲀鱼千辛万苦"挖凿"出这样神奇图案的目的居然是为了吸引异性。雌性河鲀鱼看见该图案后会被吸引过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