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早熟冬麦的推广,我区农业气候资源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复播面积逐步扩大.由于国家对大豆采取加价收购政策,农民已开始认识到复播大豆的经济效益远高于复播玉米,从而调动了农民复播大豆的积极性.但因历史的原因喀什地区大豆品种奇缺,只能通过引种解决.近年我区春播大豆引种问题已有研究,而复播大豆引种问题至今未见过系统总结,引种范围也不明确.当前调  相似文献   

2.
在高温干旱的吐鲁番盆地,大田复播大豆被视为“禁区”.吐鲁番农业气象试验站通过大豆播种配套技术的研究和立体式栽培格式的研究,既解决了大豆出苗难的问题又迎合了大豆的生育习性,终于获得了在高温干旱地区复播大豆及间作丰产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前言陆稻亦称旱稻.近年来华北地区已大面积推广栽培陆稻“秦爱”品种.根据1983年至1986年,我们先后在乌鲁木齐、昌吉、阿克苏、和田、且末等地的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得出:一季春稻播种至成熟整个生育期北疆约130天左右,≥10℃有效积温平均约1408度·日.在墨玉地区播期试验结果得知,麦茬复播陆稻播种至成熟需要103-106天.  相似文献   

4.
北疆乌兰乌苏的地膜玉米分期复播田间试验表明:随着复播日期的推迟,收获籽粒的百粒重和单穗籽粒干重呈下降趋势。7月5日前播种,90d以上的生长期,≥10℃活动积温2000℃·d,才能保证复播地膜玉米承单3号的正常成熟。  相似文献   

5.
地膜覆盖栽培是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特别是土壤小气候环境的一项重要农业技术措施。但是,随着地膜玉米栽培的迅速发展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却又出现了地膜涨价问题。为了降低薄膜投入,又能促进玉米早播,早出苗,壮苗早发,早成熟,我们进行了坑膜玉米营养钵育苗移栽气象效应的试验。本文是1989年的试验结果。试验设计试验设在县气象站,属中等肥力砂壤。  相似文献   

6.
若羌地处南疆东部,热量充足,全年≥0℃的积温有4220℃,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近年来,在夏收后复播几千亩的夏玉米和油菜,80%年份均可成熟,20%年份由于冷空气南下早,加之当地气候干燥,温差大,初霜冻来的早,危害夏玉米和棉花,使农业生产遭受损失。霜冻是若羌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也是我站天气预报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我区栽培比较广泛的高产作物之一,它对实现以农业为基础、发展粮食生产、满足人民群众对粮食的需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在粮食较多,解决了广大群众的吃饭问题之后,玉米生产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玉米生产意识,决不可放松,而且,必须进一步加强,才会避免对未来经济的发展造成失误。一、自治区玉米生产的历史概况新疆玉米栽培历史悠久,但1949年前生产比较落后,缺乏科研工作,品种、栽培技术、管理都比较差,因而产量也很低。解放后对玉米生产比较重视,加强了科研工作,提高了栽培技术,推广了优良品种,产量也不断提高,对解决群众温饱问题,起了重要的作用。自1949年到1988年40年内,全区播  相似文献   

8.
增加复种指数是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的措施之一,也是充分利用热量资源的一个途径。乌拉乌苏地区地少人多、土地肥沃、夏季水源充足,生产水平较高,过去就有复播的习惯,通常是在冬小麦收后复播糜子、绿肥等。一般年份复播糜子亩产200斤左右。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1974年沙湾县向阳公社  相似文献   

9.
通过复播油葵不同栽培方式及小气候特征的试验研究,得出起垄沟播较对照发育期进程、生长量、地温、节水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麦地复播玉米及其青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地复播玉米 ,以新玉— 7号较好 ,施尿素 30 0kg/hm2 时其产量最高 ,在秋季重霜来临之前收割玉米茎杆进行青贮 ,40天后可饲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简阳、乐至、雁江、安岳4站点1961~2006年46年降水资料,以资阳玉米关键期(抽雄前20天)需水指标为依据,分析了5~7月逐时段(20天滑动累计)的降水保证率分布特征,进而探讨了资阳玉米种植气候适播期布局.结果表明,玉米播期安排在4月中旬前后,需水关键期遭遇干旱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播期对浚单20夏玉米生长状况及产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浚单20玉米新品种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浚单20各个阶段生长状况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首先对各播期发育阶段持续日数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夏玉米全生育期日数随播期推迟而缩短.其次,分析了作物各发育期持续日数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升高可以促进夏玉米生长,日照减少可加快夏玉米生育进程,不同生育阶段降水量对作物生长影响不同,其中抽雄-乳熟期降水量增加能缩短发育日数.然后,对比分析了播期对浚单20干物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随着播期推迟,穗长有缩短趋势,单株籽粒重、百粒重、籽粒与茎秆比也随播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播期一平均实产达864.12g/m2,比播期二高74.56 g/m2,比播期三高128.33g/m2,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浚单20适时早播,有助于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3.
南疆地区热量资源丰富,作物复播指数高,棉花、复播玉米的产量及品质受早霜冻的影响很大。因此,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对防灾,减少农业损失关系重要。和田地区早霜(地面0cm最低温度≤0℃)最早在9月27日,最晚在10月22日,极差D=25,均方差s=7,样本序列不稳定,离散度较大。一、霜冻前后的天气形势秋季是大气层结及环流转换期。入秋后,副热带急流中心轴已从天山附近南移到若羌一带,并逐步撤到高原上空;高原中、下层出现下沉气流,副热带急流从高原的西南向东北越过,云区多出现在高原东部。同时,东西伯利亚槽、新疆到西西伯利亚脊趋  相似文献   

14.
张峰 《陕西气象》2012,(5):36-37
运用积分回归方法,对宝鸡地区的眉县、风翔和麟游3个代表县1981--2010年30a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播种期干旱和灌浆期低温阴雨寡照对夏玉米的影响程度塬区大于川道;春旱和初夏早是制约山区春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适时早播,利用前期的热量避免后期低温阴雨寡照,对宝鸡玉米生产尤为重要。通过改善品种,强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利气象因素对川塬夏玉米种植区生产的影响;发展地膜覆盖栽培将是解决不利气象条件对山区春玉米种植区影响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气候明显变暖情况下,以往总结确定的冬小麦播期指标理应做相应调整。通过理论计算得出龙口市小麦最佳播期是:精播栽培期为10月1-9日,中播栽培期为10-18日,独秆栽培期为19-29日。通过3年的试验证明,10月5,10日播种比9月25日和10月1日播种更适宜,不仅能避免过旺生长,而且显著减少了根腐病、纹枯病发病率,小麦表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9—2022年江苏草地贪夜蛾虫情监测资料,分析了草地贪夜蛾的时空发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南地区,东部沿海的盐城和南通两地为重发区,2020年是近4 a来重发面积最大的年份;草地贪夜蛾在江苏主要危害玉米,春玉米、常规夏玉米、迟播夏玉米上均有发生,其中迟播夏玉米发生程度最重,多为集中连片发生,最高百株虫量在54.7~125.6头,最高被害株率均在93.0%以上;成虫迁入江苏的时段主要是5—9月,其中6—7月为成虫迁入峰期;草地贪夜蛾重发区、迁入峰期等与玉米种植情况、迁飞规律、大气环流、气象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可为精准制定防控策略和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简阳、乐至、雁江、安岳4站点1961~2006年46年降水资料,以资阳玉米关键期(抽雄前20天)需水指标为依据,分析了5~7月逐时段(20天滑动累计)的降水保证率分布特征,进而探讨了资阳玉米种植气候适播期布局。结果表明,玉米播期安排在4月中旬前后,需水关键期遭遇干旱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一、试验目的:泾惠灌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是我省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方式为小麦——玉米平作,一年两熟。但生产中两料争时矛盾突出,恶性循环严重,玉米播种不及时,易受秋涝低温危害,产量低而不稳。玉米能否早种早收,充分利用6、7月份有利的光能条件,不仅是夺取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而且也是保证小麦适时早播,克服两料争时矛盾和恶性循环的重要措施。本试验通过套作和平作对比试验,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促进全年粮食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辽地区玉米分期播种试验及适时播种期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探究了播种期对气候资源利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气候变暖对玉米适宜播种期的影响。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确定通辽地区玉米适宜播种期。早播玉米与迟播玉米虽然在播种—出苗,出苗—七叶,七叶—拔节期及乳熟期—成熟期间的间隔天数及≥10℃积温差异较大,但全生育期天数及总积温差异较小;早播玉米部分生育期间隔时间增长,迟播玉米播种—出苗期间隔时间缩短。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利用光能和空间,充分利用土壤养分保持地力,减轻病虫草害,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考虑目前农业生产安排,可在花生、大豆、红薯、西瓜及蔬菜中间套种一季玉米.本文以花生套种玉米为例,介绍玉米套种的农业气象条件和主要技术措施:1 适期播种据调查,套种玉米苗比平作玉米苗光照少20%,地表温度低2~4℃,气温低3~8℃,空气湿度高13~37%,套种玉米的梗越窄,不利的小气候特点越明显,使套种玉米苗小、弱、黄、瘦,发育缓慢,在选择玉米播收应掌握两个原则,一是尽量缩短共生期,做到共生期内玉米不进入拔节,二是套种玉米能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