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岩浆包裹体挥发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浙江省桐庐、寿昌中生代火山杂岩石英晶屑及斑晶中单个岩浆包裹体收缩气泡内的挥发组分,借助激光喇曼探针进行分析,定量给出的有CO_2、CH_4、H_2O、N_2、CO、H_2、H_2S、SO_2。 结合岩浆包裹体显微测温、测压和化学成分数据,计算了单个包裹体被捕获时的P_总、f_(O_2)、f_(CO_2)、f_(CH_4)、f_(H_2O)、f_(CO)和f_(H_2)等物理化学参数。并据此讨论了桐庐、寿昌中生代火山岩浆演化中的某些物理化学条体。 研究表明,此类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岩浆岩石学,特别是现代火山岩石学研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新兴领域,它可以帮助我们重溯天然岩浆结晶演化的物理化学历史。  相似文献   

2.
云南元阳大坪改造型金矿床的成矿热液系统地球化学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韩润生  雷丽 《矿物学报》1997,17(3):337-344
本文探讨了哀牢山金矿带内元阳县大坪金矿床成矿热液系统的发生有其演化过程。认为该矿床成矿热液系统是在一定的物理化学和造山带构造条件下,岩浆热液和被加热的地下水混合成改造热液,改造了矿源岩-晋宁期闪长岩,被活化的成矿物质和岩浆热液携带的矿质在一定的物理化学场中迁移,沉淀富集成矿的。  相似文献   

3.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深熔-就地成矿作用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民武  赫英 《矿床地质》2003,22(3):301-308
文章通过研究矿石冶炼过程中矿物种类、含量、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态、嵌布特征、颗粒大小和生成环境以及矿物在高温条件下的物理化学反应等,并使之与铜镍硫化物矿床特征对比,认为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深熔—就地成矿作用过程为从深部到侵位的持续熔离。岩浆上侵过程中由于高熔点富镁橄榄石及铬铁矿陆续在岩浆房侧边析出固结,使得岩浆房逐渐变小,硫化物不断富集,最终使得小岩体容大矿。  相似文献   

4.
霍.  ВГ 《贵金属地质》1999,8(2):121-128
以地质和成矿学论点为依据,内岛弧、大陆边缘及内大陆构造域的火山深成岩带的形成作用具有其共同性;矿石-岩浆系可划分数个级别。金-银矿化的矿物-地球化学特点与局部或整体矿石-岩浆系中含矿岩浆岩岩石化学特点之间存在有可比性。通过含矿脉体-交代岩带的形态、构造、结构特点、物质组成变化的研究表明,产出在单独的矿石-岩浆系,特别是高温温线部位的矿床,其垂向成矿规模最大。在地球物理、地质学、岩石学、物理化学和实  相似文献   

5.
王炳章 《地质论评》1946,11(Z3):403-403
本文乃将SiO_4四面体所连击成之各型构造列为一系统,再以系统内之矿物,次第铨释岩浆分化期内诸重要矿物之正规的结晶次第者。兹所谓为正规的结晶次第者,系指深处岩浆等速  相似文献   

6.
以地质和成矿学论点为依据,内岛弧、大陆边缘及内大陆构造域的火山深成岩带的形成作用具有其共同性;矿石-岩浆系可划分数个级别.金-银矿化的矿物-地球化学特点与局部或整体矿石-岩浆系中含矿岩浆岩岩石化学特点之间存在有可比性.通过含矿脉体-交代岩带的形态、构造、结构特点、物质组成变化的研究表明,产出在单独的矿石-岩浆系,特别是高等温线部位的矿床,其垂向成矿规模最大.在地球物理、地质学、岩石学、物理化学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同火山作用的金-银成矿系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蒋昌宏  杜德宏  王孝磊 《岩石学报》2022,38(5):1360-1374
岩浆作用是联系地球深部与表层碳储库的桥梁,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一环。揭示岩浆作用与碳循环之间的关系对理解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环境效应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前人在岩浆系统研究的重要进展,介绍了陆内穿地壳岩浆系统,梳理了从幔源岩浆底侵和地壳熔融,到岩浆上升、累积、混合、分异直至喷出等物理化学过程,构建了地壳岩浆活动的统一框架。岩浆过程同时控制着挥发分行为,岩浆自身的去气作用将地球深部挥发分带到地表,而接触热变质作用可改造围岩并将其中的碳脱出。基于穿地壳岩浆系统,本文系统阐述了岩浆挥发分的来源、组成、行为,及其释放到大气中对气候与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尤其是针对中国华南地区分布的大量陆内中生代的侵入岩和火山岩,结合同期广泛分布的巨厚碳酸盐岩,介绍和展望了陆内岩浆系统和去气作用的联系及环境效应,提出该时期的岩浆活动及其与碳酸盐岩的反应很可能对局部乃至全球的气候造成了显著的影响,该领域有较大研究潜力。  相似文献   

8.
新疆吉木乃县塔斯特金矿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塔斯特金矿床为一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通过稳定同位素、包裹体、成矿元素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研究,提出该矿的成矿溶液是岩浆水和大气降水之混合物。成矿元素主要来自深源侵入的二长花岗岩。成矿温度为中偏高温。成矿溶液为高盐度、高密度和高挥发份条件。为深源岩浆侵入的花岗岩中破碎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9.
岩浆-流体过渡和阿尔泰三号伟晶岩脉之成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卢焕章  王中刚  李院生 《矿物学报》1996,16(1):1-7,T002
本文对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的三号伟晶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特别是流体-熔融包裹体进行了研究,证明岩浆的确可以分出热液,对于三号伟晶岩脉来说,这种热液组分主要是NaCl-CO2-H2O流体。  相似文献   

10.
天然湿岩浆熔体结构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前人有关合成和天然硅酸盐干岩浆体系熔体结构的研究基础上,综合了H_2O、CO_2、F和S在岩浆中结构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天然湿岩浆熔体结构的计算方案。将该法应用于火成岩的实际研究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岩浆作用的物理化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硅酸盐熔体和流体中金的性质及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浆演化过程中岩浆—流体阶段发生的相转变过程控制了元素在两相之间的分配行为。作为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密切成因联系的金矿床,其在硅酸盐熔体和流体中的性状及两相间的分配行为是控制该类矿床成矿的重要物理化学因素。介绍了金在流体、熔体中的性状,论述了其在流体/硅酸盐熔体间的分配行为不仅受温度、压力、氧逸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还受流体组分(阴离子、阳离子)、熔体组成(Na2O+K2O/Al2O3,Na/K,SiO2,NBO/T)的制约;最后对目前实验研究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法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岩浆包裹体是岩浆岩矿物结晶生长时捕获的微量岩浆,它们保存了有关天然岩浆深部演化物理化学史的珍贵信息。在现代实验室条件下,我们已经完全可能利用显微热台及高压显微热合等设备,对岩浆包裹体加热和增压,使其恢复到被捕获时(即其形成时)的物理化  相似文献   

13.
卢焕章  王中刚 《矿物学报》1996,16(1):1-7,T002
本文对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的三号伟晶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特别是流体-熔融包裹体进行研究,证明岩浆的确可以分出热液,对于三号伟晶岩脉来说,这种热液组分主要是NaCl-CO2-H2O流体。  相似文献   

14.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成矿区内的矿床,是燕山晚期花岗岩岩浆上侵定位于中三叠统灰岩后形成的气成—热液型矿床。本文试图对其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的成矿作用及围岩蚀变作用的某些地球化学行为和物理化学特征进行一些探讨。 一、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理化学探讨 本次工作从锡的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岩石矿物的地球化学特点和矿床地球化学特点三个方面对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含矿热液的演化、成矿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围岩蚀变作用,进行了一些物理化学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天宝山东风北山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岫生  吴卫群  韩寿军 《吉林地质》2010,29(4):43-47,53
天宝山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辽东台隆之和龙断块与吉黑褶皱系延边优地槽褶皱带接触处之槽区一侧。该矿床产于印支期花岗闪长岩和火山岩与斑状二长花岗岩接触带,并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构造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物源区或上地幔,成矿热液则是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组成的混合水。矿床成因为岩浆期后中—高温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16.
赵佳楠  许志琴  梁凤华 《岩石学报》2015,31(12):3687-3700
白朗石榴辉石岩位于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上,地处于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境内,因其具有重要的大地构造位置和意义,得到了国内外诸多学者关注。国内外学者对该岩体的研究有助于深入剖析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就位机制。本文以白朗石榴辉石岩为研究对象,其野外产出为构造岩块,围岩为没有变形特征的蛇纹石化地幔橄榄岩,早白垩世昂仁组和紫红色硅质岩也没有构造变质现象,且石榴辉石岩与蛇纹石化地幔橄榄岩间界限截然。通过对其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研究,并结合大地构造动力学观点,认为西藏日喀则地区石榴辉石岩属钙碱性超基性岩,形成于无流体无水的稳定物理化学环境中,略亏损高场强元素Th、Ta、Nb等,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49.0±3.1Ma,且锆石εHf(t)平均值为+17.7,说明原始岩浆主要源于亏损地幔,且没有发生岩浆混染。总结:本文确定白朗石榴辉石岩原始岩浆来源于上地幔,并且该岩石的形成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俯冲有关,但在该岩石形成过程中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没有发生陆陆碰撞。  相似文献   

17.
常兆山  冯钟燕 《矿床地质》1998,17(Z3):623-624
通过详细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建立了矿山村岩体岩浆一热液过程各事件的发生顺序,应用各种方法估算了各事件发生时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并将本区的岩浆一热液过程划分为岩浆主期、岩浆晚期和岩浆期后3个阶段。在岩浆晚期存在熔体、已结晶的造岩矿物和水相之间的相互阼用。太行山南段矿山村岩体中的弥漫状钠化是在岩浆晚期由岩浆水交代造岩矿物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斜长石是岩浆岩中最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它在岩浆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高温高压实验途径可以确定斜长石在岩浆中的结晶条件、探讨斜长石的生长动力学。近年来,较多学者对斜长石的结晶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这些研究对理解斜长石的结晶条件和岩浆的结晶过程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斜长石结晶作用的实验研究做了系统的总结:(1)斜长石晶体的生长及其制约因素,包括熔体组分、温度、压力和H2O含量等条件对斜长石结晶的影响。熔体组分能够影响斜长石的液相线温度及结晶斜长石的An含量;温度对斜长石的成核生长、成分以及形态均有影响;压力对斜长石成核生长的影响比较复杂;H2O含量能够显著降低斜长石的结晶温度,影响结晶斜长石的晶体大小。(2)斜长石结晶作用实验研究的地质应用。对结晶斜长石成分、结构、晶体大小的研究,能够揭示岩浆在其演化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海坨山岩体位于北京市延庆区与河北省怀来县的交界处,为一大型复式岩基,前人对于其成因类型及形成环境方面的研究程度较低。黑云母是花岗岩中最为常见的暗色造岩矿物之一,其化学成分对生长环境较为敏感,可提供熔体的物理化学条件等信息,反映岩浆演化和结晶条件,故研究岩体中黑云母的成分特征,对研究其岩浆物质来源,分析其岩浆形成环境,探讨其与成岩作用的关系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本文通过电子探针方法,对海坨山岩体中黑云母的化学成分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岩体的岩浆物质来源与形成环境条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研究显示,海坨山岩体中的黑云母,具有富铁、镁,贫硅、铝的特征,钛的含量较高,属于镁质黑云母。其成分特征表明,海坨山岩体属I型花岗岩,其岩浆物质来源于上地幔与下地壳,形成于相对高温高压的较深环境。  相似文献   

20.
长安大型金矿床位于哀牢山成矿带南段,矿区内出露煌斑岩、辉长岩、辉绿岩、正长花岗岩、正长花岗斑岩等岩株和岩脉,矿体均与脉岩共生或相互切穿。各类岩浆岩和矿石的地质、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表明,矿区内岩浆岩可能为同源岩浆演化产物,但煌斑岩、辉绿岩与矿化关系更为密切。金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的特点,成矿流体由岩浆水与地层变质水混合而成。在喜山期,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导致了区内的岩浆和热液活动,大规模富碱岩浆上侵的热驱使岩浆水循环并与矿区地层在造山作用下脱水产生的富CO2的变质水混合,萃取地层及略早形成的脉岩中的Au等成矿元素,在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和成矿空间内卸载并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