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怎样利用电子表格进行短期气候预测评分:首先统计其本参数,建立基本参数表格,然后录入预测结果和实况资料,最后再建一个过渡表格。另外,以水城2003年1月降水趋势预测为例,详细介绍了具体怎样利用气候预测来评分的。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近10年短期气候预测质量评估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辑  金巍  赵连伟 《气象》2007,33(4):82-87
参考了现阶段国内外的短期气候预测质量评估办法,根据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的发展需要,提出了一种新的短期气候预测质量评估办法,并对近10年(1994年以结果表明:新办法的指导思想、评分原理以及预报评分规则和标准等方面均优于来)辽宁省短期气候预测资料进行客观评定,把原办法的评定结论与之对比分析。原办法,更符合实际,客观性更强,突出了气候预测的趋势性,提高了异常事件趋势的预测能力,能更好地反映当前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水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新办法评定的月、季、年尺度气候预测质量较原办法有明显提高,其中,全年降水预测质量平均提高4%,平均气温预测质量平均提高9%,所以新办法客观地评定更有利于促进短期气候预测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短期气候预测质量评估方法与业务考核办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向杰 《陕西气象》2008,(6):25--28
1短期气候预测评分办法 1.1短期气候预测评分办法不断改进 近20a的短期气候预测评分办法有1987年中国气象局下发的《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1990年5月气天发(1990)26号《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第一次修订)(简称《老办法》)和1999年7月起执行的中气预发[1999]15号《短期气候预测质量评定暂行办法》(简称《新办法》)。  相似文献   

4.
对2010年1-12月和春季(3-5月)、夏季(6-8月)国家气候中心和内蒙古气候中心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质量进行评分,以检验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气候预测业务对内蒙古的预测能力.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总体来看,2010年短期气候预测质量检验评分内蒙古气候中心91.7%的月份温度预测和75%的月份降水预测高于国家气候中心,其中,春季温度预测较差;夏季降水预测较差.平均而言,业务预测质量明显高于模式产品质量.因此,需要在内蒙古业务预测分析参考时注意,降水预测的指导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5.
GM(1,1)气候预测系统的降水预测检验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梁玉琼  梁健 《广东气象》2007,29(3):24-25,44
选用华南区域15个代表站的降水历史资料,建立GM(1,1)气候预测系统,使用国家气象局统一的短期气候预测评分方法,对该系统的年、季、月雨量进行预测及检验。结果表明,近6年各月的月雨量预测总平均评分为69.4,且各年平均评分基本稳定,近4年月雨量预测评分均在70分以上,接近主观预测水平,同时对月雨量极值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近10年的年、季雨量预测评分分别为82.4和70.1,近3年的季雨量预测评分在70分以上,近4年的年雨量预测评分在90分以上,接近主观预测水平。因此GM(1,1)气候预测系统对华南区域降水的短期气候预测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及其预测思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短期气候预测依据大气科学原理,运用气候动力学、统计学等手段,在研究气候异常成因的基础上对未来气候趋势进行预测。虽然目前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水平还不高,但短期气候预测是国家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提高预测准确率是气象科研和业务人员的重要任务。该文从海洋、积雪等外强迫信号及大气环流大尺度变动等大气内部特性等角度概述了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简要回顾了近60年来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作者近十几年来研制短期气候预测客观统计学及统计与动力学相结合预测模型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短期气候预测研究的技术思路、国内外短期气候预测的技术发展动态及业务水平现状,分析了制约我省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水平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我省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鉴于当前短期气候预测中,纯粹使用动力学方法尚不能完全满足气候预测业务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策略上采取动力和统计相结合的办法.在具体实现手段上,简要介绍了从历史资料中提炼预测信息,发展了一种基于历史相似误差订正的相似—动力短期气候预测新方法.分别在月、季节以及ENSO等短期气候预测领域相继开展了试验和应用,取得了—些令人鼓舞的初步结果,为下一步深入开展有关短期气候预测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9.
最优气候相似法及其在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兵 《气象》2004,30(5):7-11
介绍了一种短期气候预测方法———最优气候相似法 ,并应用于张家界地区 1 999~ 2 0 0 2年 5~ 7月总降水预报中 ,结果显示最优气候相似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短期气候的预测能力 ,特别对气候异常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 ,适合于短期气候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10.
广西6月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延伸预测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NCEP/NCAR的1958-2008年3~6月的逐日20时SLP、850 hPa、700 hPa、500 hPa环流场再分析资料,选取覆盖广西区域的16个格点进行Lamb环流分型,分析造成广西区域性暴雨的主导系统.利用动态相似集成预测方法,制作延伸期内区域性暴雨过程预测.2003-2008年6月的实际预测结果检验表明,预测准确率可达70%,为短期气候过程预测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在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上提出建立辽宁短期气候物理影响预测模型的方法 ,并对气候灾害年景进行了诊断预测。  相似文献   

12.
使用《短期气候预测质量评定暂行办法》,对陕西2001-2007年气候预测业务发布产品进行评分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月预测中,气温评分高于降水,气温预测有明显的正技巧;季预测中,春季降水评分最高,汛期降水评分近3a有明显提高;月预测和季预测评分高于年度预测相应时段的评分,说明月预测和季预测对年度预测的订正是有效的;年度预测中年降水预测成绩较好。10个气候区域预报评分和预测与实况距平一致率降水咸阳最高,气温榆林最高。  相似文献   

13.
1引言国外不少国家开展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与业务已有几十年历史。目前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业务预报仍以经验统计方法为主,预报效果不稳定。80年代以来。有关气候变化物理成因及其机制的研究,为短期气候预测尤其是动力模式的发展提供了物理依据,有的已成为短期气候预测很有用的工具。一些发达国家在进行动力模式的研制和气候模拟方面发展很快。为更好开展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有必要了解其发展现状。但限于篇幅,本文只能对短期气候预测的较新进展作比较详细的介绍。2短期气候预测方法2.1经验、统计方法经验方法仍以天气气候的相似相…  相似文献   

14.
广西短期气候预测与气候灾害监测业务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库管理、气候灾害监测、短期气候预测3个子系统,集气候资料管理、气候灾害监测、短期气候预测等气候综合业务于一体.  相似文献   

15.
短期气候预测是气象部门的核心业务之一。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先后于2009年和2013年出台了Pg和Ps两种评分方案,用来评定短期气候预测质量。本文从多个角度研究了浙江省2007年3月—2014年12月气温和降水的月预测评分结果,发现浙江省气温预测评分略高于全国平均和华东区域平均,降水预测优于全国平均和华东区域平均。从平均得分来说,浙江省气温预测排名居于全国中游前列,降水预测位居全国前列。2013年以来,相较于国家气候中心指导预测,浙江省实际发布气温和降水预测分别表现出微弱的负技巧和显著正技巧。通过个例分析,进一步发现能否科学对待指导预测、避免因循守旧的观念干扰是影响预测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最后对新评分体系下业务开展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6.
王维桐  李福军 《辽宁气象》1998,(1):26-27,39
短期气候(旬、月、季、年)的预测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也是中国气象局“九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的科研课题。沈阳市气象局根据现有条件和设备,充分利用计算机快而准的优势,经过几年努力,研制出了“沈阳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微机服务软件。根据统计学原理和历史气候的概率分析及相似年分析,采用了7种方法对旬、月、季、年的温度和降水进行预测,该软件对提高短期气候预测的水平和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将起重要作用。本文对该系统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年来短期气候预测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回顾了近年来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研究的若干进展,主要是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完成的以气候模式为基础的短期气候预测方面工作.第一个基于气候数值模式开展短期气候预测试验的是曾庆存等人,他们所采用的是IAP AGCM耦合一个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OGCM);1997年,基于耦合气候模式基础上的ENSO预测系统建立起来;同时开展了东亚区气候可预测性研究;利用气候变动的准两年信号提出了对模式预测结果进行有效修正的方案;为了考虑初始土壤湿度异常对夏季气候的影响,建立了气象变量和土壤湿度的经验关系;还系统地研究了1998年海面温度异常和大气春季异常对夏季气候(特别是发生于中国的大水)预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和诊断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上提出建立辽宁短期气候物理影响预测模型的方法,并对气候灾害年景进行了诊断预测。  相似文献   

19.
我国短期气候动力预测模式系统的研究及试验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3  
气候和气候异常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为提高短期气候预测的准确率,研究动力气候模式短期气候预测新技术至关重要.通过近5年的努力,建立了一套出月动力延伸预报模式,海气耦合的全球气候模式(AGCM+OGCM+海冰+高分辨率印度洋-太平洋海盆模式),区域气候模式季和年际尺度的业务动力模式组成的系统.初步把我国的短期气候预测水平由经验统计方法提高到定量和客观分析的水平上.在此基础上,已建成了一个具有物理基础的统计方法与气候动力模式相结合的综合气候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20.
动力-统计客观定量化汛期降水预测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汛期降水预测是短期气候预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近20年来,动力-统计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在解决这一复杂的科学难题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家级气候预测业务中关于动力-统计客观定量化预测的原理、最优因子订正和异常因子订正两类预测方案,及动力-统计集成的中国季节降水预测系统 (FODAS1.0)。2009—2012年的汛期降水预测中,动力-统计客观定量化预测方法4年平均PS评分为73,距平相关系数为0.16,体现了较高的预报技巧。但该方法仍存在不足,需通过加强气候因子与降水之间关系的诊断分析、完善短期气候模式的物理过程、改进参数化方案及研发有针对性的区域气候模式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模式本身的预报技巧,使动力-统计预测方法在汛期降水预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