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现有的最新月球重力场模型LP165P和GLGM 2模型对月球重力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相应重力场的阶方差,给出了两种模型在月球外部空间不同高度上的重力异常分布图,分析比较了截断至不同阶次的月球重力场模型在不同高度上所反映的月球重力场的特征和差异.此外,利用GSFC/NASA/USA的GEODYNⅡ轨道分析软件模拟计算了不同高度处卫星的轨道变化,得出了在进行一定高度的轨道计算时,可以对重力场模型进行适当截断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地球和月球的弹性潮汐形变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一个由较新的月震、月球形状、月球重力及月球天平动资料所建立的真实月球内部结构模型,解算了在地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下月球表面的弹性潮汐形变。得到了表征月球弹性潮汐形变的特征数--月球勒夫数。这个结果与国外一些学者采用假想或简单月球模型所得结果有较大不同。同时,本文还根据近年来出现的新的地球模型,再次求解了地球的静态勒夫数。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地球模型对解算地球的静态弹性潮汐形变的结果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3.
月球地质年代表将月球的地层按形成的时间顺序划分为不同的时代,能够清晰地表达月球的整体演化历史.在地基望远镜观测和阿波罗时代早期,由于当时所用数据的空间覆盖度和分辨率有限,所建立的月球地质年代划分存在部分缺陷.在阿波罗时代结束以来的几十年里,人类对月球进行了更广泛的研究,拓展了对全月地质演化的认识和理解.基于对月球动力学演化的综合性分析,本文对当前的月球地质年代表进行了更新,特别考虑了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在月球早期演化中所发挥的作用.首先,根据内动力和外动力在不同时期对月球改造的效应,提出了三阶段月球动力学演化模型,并建立了三个相应的“宙/宇”级别的年代及地层单元.其次,为了更清晰地反映月球的演化历史,以南极-艾肯(SPA)盆地的形成为界线将前酒海纪划分为了岩浆洋纪和艾肯纪,其中较年轻的艾肯纪是以SPA盆地的形成为起点.本文识别了SPA盆地的溅射物地层,即达斯建造,其沉积在月球的原始月壳上,是岩浆洋结束后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外动力成因地层.更新的月球地质年代表系统综合了阿波罗时期以来月球探测和研究的成果,构建了一个描述月球演化历史的系统框架,能够更方便地开展月球地质研究,对其他类...  相似文献   

4.
"嫦娥一号"卫星(CE-1)微波探测仪(CELMS)是人类第一次在月球轨道上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的被动微波遥感器.在发射前,CELMS在实验室进行了大量的关于系统响应参数和定标的试验,但是由于月球轨道条件复杂,特别是一轨之内温度变化很大,使得辐射计的各个部件的温度变化剧烈;冷空定标天线安装位置、月球轨道冷空背景的复杂性,使数据处理变得非常严峻.尤其是在轨两点定标数据的处理,涉及冷空的有效性判别以及通道传输参数随着温度的变化,都需要先验的知识和预先的测量数据作为支撑.而关于月表成分、温度和微波辐射规律存在大量的未知因素,所以给数据处理和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通过对于CELMS地面和在轨数据的分析,结合月表已知的特征参数,详细讨论CELMS在轨定标及亮温处理的实现过程.重点论述了定标的微波辐射传输原理及其参数的试验测试方法,微波亮温的反演算法等内容,并通过与模拟的Apollo点数据的比较确定在轨天线的订正系数.最后对全月的亮温分布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初步结果表明:月表微波亮温包含了丰富的有关月壤特性的信息,尤其是昼夜亮温差异能够较为直接地反映了月壤厚度和表面介电常数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空间跟踪技术的发展对月球重力场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绕月卫星跟踪技术的三种模式,即地面跟踪模式、高低跟踪模式和低低跟踪模式,将月球重力场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介绍了各阶段跟踪模式的主要原理、技术特点以及所获取的具有代表性的重力场模型,并对这些模型的精度特征进行了评述.进而,通过分析不同阶段重力场模型所获取的月球重力异常特征和精度、不同阶段重力场模型的定轨精度,阐明了:空间跟踪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月球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并且,有效地促进了对月球物质结构特征的认识和绕月卫星定轨的可靠性.最后对月球重力场模型中尚存在的问题以及探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月球深部断裂是研究月球早期应力场演化和动力机制的一类重要构造.本文基于GRAIL月球重力数据计算了全月布格重力梯度,在此基础上对月球深部断裂进行了全球绘制,共识别月球深部断裂226条.计算了断裂的长度和走向等基本参数,断裂总长度达到37137 km,平均长度为164 km.统计月球深部断裂在不同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发现多数断裂分布在月球的中低纬度地区,且北半球的断裂多于南半球.此外,大型月海集中区所在的纬向带断裂分布最多,断裂经向分布最多的区域为风暴洋的西侧.从全球尺度和不同经纬度带绘制断裂走向玫瑰花图,总体上月球全球尺度上的深部断裂表现出NE-SW和NW-SE的优势走向,不同经度带断裂的优势走向变化不明显,但在纬度带上有显著的变化.南北半球的中纬度带和高纬度带具有相同的优势走向,分别为NE-SW和NW-SE、E-W,在低纬度带的优势走向有所差异,分别是南半球的NE-SW和NW-SE以及北半球的N-S.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第二次探月高潮中对于月球重力场、月球天平动、月球耗散效应等月球物理特性的研究成果,以及建立月球参考框架以及布设月面控制网等月球大地测量方面的方法和进展,并探讨了月球探测过程中应用到的相关技术,最后,对月球探测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月球磁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月球磁场是探索月球起源的重要渠道,也是研究地月体系及太阳系运转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介绍了第40届国际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盛况,根据会议信息,阐述了月球磁场研究的现状、取得的新进展和有待于突破的重要问题;同时分析了月球磁场研究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月球磁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月球内部结构的主要探测手段,即早期绕月卫星重力观测、月面月震观测和月球高分辨率遥感观测与月震数据的综合应用,可将月球内部结构的认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文章分别对这三个阶段的观测技术、数据情况、数据处理及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及评述,阐明了探测技术的发展对月球内部结构认识的深化过程:通过早期绕月卫星摄动观测获得的低阶月球重力场开启了对月球内部结构的初步认知,发现月球表面存在高密度异常体(即质量瘤);早期的月震观测是月球内部结构认识的重要手段,获得了月球圈层结构的轮廓;月球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作为外部数据为月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约束,同时,与月震数据的综合应用,深化了对月球内部结构的认识.最后对月球内部结构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探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月球是人类深空探测的首要目标,而月球的内部结构则是我们了解月球与地月系形成与演化的重要窗口.相比于其他物理场,月球重力场模型具有全球均匀覆盖、精度和分辨率持续提高的特点,在月球内部结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月球重力场在月球内部结构研究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包括月壳、月幔以及月核,其中重点介绍了高阶次重力场模型对...  相似文献   

11.
机载探地雷达数值模拟及逆时偏移成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机载探地雷达可以用于人类无法到达的危险地区、植被严重覆盖的地下目标体探测,然而由于机载探地雷达的特殊性,影响机载探地雷达探测效果的因素包括天线的极化方向、天线的飞行高度以及地表粗糙度等.为了研究这些影响因素与探测效果之间的关系,用三维时间域有限差分模拟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以沙漠地区地下空洞掩体的机载探地雷达探测为实例,分别模拟了不同天线极化方向、天线高度及地表粗糙度情况下的机载探地雷达剖面,分析了各因素对机载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空洞目标体的影响.天线极化方向与目标体走向垂直更有利于地下目标体探测;天线距离地表越近,可以获得更高分辨率的雷达剖面;沙漠地表起伏越大,雷达剖面中的散射杂波能量越强,浅部地下目标体信号容易被掩盖.为了消除起伏地形造成的散射杂波,提出用逆时偏移成像技术对共炮集机载探地雷达数据进行偏移成像,成像结果优于基尔霍夫偏移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12.
Dipole antennas for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GPR) radiate and receive electromagnetic waves with a strong directional dependence. Thus, experiments to measure in situ antenna radiation as functions of direction and polarization are of practical interest. Three field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e experiment was over a layered fluvial/eolian sequence; the other two used controlled targets (buried pipes and a metal ball). The radiation patterns were sampled by incrementally varying the antenna orientations and separations while recording reflections from the known targets. The results show qualitative, but systematic, correspondence with approximate theoretical far-field radiation patterns. Slow variations of amplitude with antenna azimuth and dip indicate that antenna orientations within 20° in the standard TE and TM acquisition geometries are adequate for most field applications, but not if detailed amplitude analysis is to be performed. Variations in antenna orientation or height (particularly for heights less than one-quarter wavelength) above the free surface introduce corresponding biases or uncertainties into recorded amplitudes. The variance within any suite of measurements is, in part, a consequence of differences in ground impedance at each antenna location. The theoretically predicted sensitivity to antenna height is mediated by surface roughness at high frequencies. It is necessary to include, or compensate for, the antenna radiation pattern in analysis of field data amplitudes, in experiment design, and in selecting appropriate antenna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
高精度GPS分析软件GAMIT/GLOBK广泛应用于地壳运动研究,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利用GAMIT/GLOBK软件得到精确的GPS定位结果,必须解决GPS区域网与全球网绑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和总结,发现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卫星天线和测站天线信息误差,是影响绑定中兼容性的3个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处理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介绍了具体的调试技巧.  相似文献   

14.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 a non-destructive method for evaluating damage in concrete structures. However, th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techniques are limited to detection of gross quantities of deterioration, due to the limited resolution of the system.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valuate a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system with a novel Good Impedance Match Antenna (GIMA) for concrete structural assessment. This system has the capacity to detect concrete cracks as small as 1 mm thick, while being able to reflect from and detect features at depths of up to 360 mm. Laboratory results of testing of the GIMA antenna by using a step-frequency and a high-frequency impulse system are presen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GIMA antenna is capable for use in frequency ranges, at least as broad as 500 Mhz to 6 GHz for the step-frequency and 1 to 16 GHz for the high-frequency impulse system.  相似文献   

15.
地面导线环是变频测深发射天线的一种形式.Wait曾计算了离地面高度为h的小导线环的辐射电阻,但由于所用近似方法的限制,他得出的结果不能用在置于地面的导线环的情况(若令h=0,所给出的辐射电阻将等于∞).在本文中,我们导出了具有有限半径的地面导线环的辐射电阻表达式(准确的以及近似的),并给出了数值计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地下钻杆透层天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锦  聂在平 《地球物理学报》1996,39(Z1):406-411
对于有耗分层媒质中的垂直透层天线,建立了Hallen积分方程分析法的一般理论以及求取地面电场和电压的计算方法.作为应用实例,给出了地下3层媒质中钻杆天线上的电流积分方程,并对典型的地质参数进行了数值计算.所得结果和结论,与已知的理论结果和实验规律吻合。  相似文献   

17.
Oxygen and water vapor absorption of radio waves in the atmosphe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mmary Calculated values of the gaseous atmospheric absorption are presented for the frequency range 100 to 50,000 Mc at elevations above ground up to at least 130,000 feet, for average conditions during February and August at Bismarck, N. D. and Washington, D. C. Total radio path absorptionsare presented for tropospheric forward scatter communication links for distances of 100, 300 and 1000 miles. The total path absorptions were calculated by summing the absorption contributed by each portion of the atmosphere traversed by a radio ray passing from a 60 foot parabolic antenna resting on the ground to the scattering center and then to a similar receiving antenna. A correlation of total path absorption with the surface value of absolute humidity is developed, thus providing estimates of the range of absorption values in different geographic areas. Maps of average absolute humidity for the world are presented. Previous work on rain absorption is then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tudy to provide estimates of the radio power loss due to absorption expected to be exceeded 1 per cent of the time.Portions of this paper were presented in preliminary form at the Symposium on Communication by Scatter Techniques-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 C., November 14 and 15, 1955.  相似文献   

18.
全极化探地雷达正演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极化探地雷达不但能获取当前探地雷达使用的共极化信息,而且能使用交叉极化信息,进而更好地分析目标属性.本文在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全极化探地雷达的正演模拟方法,通过水平正交双方向同时接收获取全极化信息.标准目标体金属板和角反射器的正演模拟与实验室物理模型测试一致的共极化和交叉极化响应信息,证实了该正演模拟方法的...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一次地闪放电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成像率为1000 幅/s的高速摄像系统和快、慢电场变化仪以及宽带干涉仪系统等探测仪器在青藏高原那曲地区所观测的地闪资料,对一次地闪回击及其之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云内放电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闪先导前的云内放电过程发生于雷暴云下部正电荷区和中部负电荷区之间;云中部负电荷区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8~45 km;闪电的起始放电发生区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17 km;初始流光在云外发展时具有很大的水平分量和较多的分支;梯级先导的速度为1×105 m/s,在向地面发展时出现较大的弯曲;首次回击放电过程与低海拔地区没有差异,通道中的峰值电流有241 kA;继后回击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0.
轻便式气球、火箭高空大气探测共用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对高空大气探测日益增多的需求,而常用的接收、跟踪定位设备却比较笨重而 且灵活性差,不能适应既需要机动灵活又能适合于多种场合使用的要求. 本文介绍通过提 高接收系统的信噪比同时采用宽波束接收天线,研制了一套低成本、轻便式高空大气探测简 便系统. 〖JP2〗该系统调频发射机和高空大气探测有关仪器和地面抛物面接收天线、低噪 声接收机及数据处理设备组成. 主要用于探空气球和微型火箭对高空大气探测数据的接收和 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