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蔡爱智  龚金美 《台湾海峡》1992,11(2):112-117
本文研究了福建海坛岛芦洋浦平原的海进沙与风沙层序。结果表明,芦洋浦平原原是一个水深20~30m、走向NNE的海湾,全新世初期的海进沙层厚2~5m覆盖在陆相冲积和风化层上。后来,海平面波动,从台湾海峡推来残留沙超覆其上。经一段时间的正常环境后,距今约2400~2000a,由于地球气候的变化,风沙逐渐发育,厚5~10m的风沙层埋盖了海湾沉积,建造了面积68km~2的大沙坪和半封闭的泻湖。  相似文献   

2.
围垦对长江口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1年4—12月,采用生态学的方法,选择了长江口横沙东滩成陆区、促淤区和自然潮滩三种生境,研究了围垦对其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横沙东滩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8种,物种分布为自然潮滩(22种)>促淤区(19种)>成陆区(7种),优势种为自然潮滩(6种)>促淤区(5种)>成陆区(2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均丰度为促淤区(118.68ind/m2)>成陆区(100.67ind/m2)>自然潮滩(57.56ind/m2),而年均生物量为促淤区(35.71g/m2)>自然潮滩(27.56g/m2)>成陆区(1.52g/m2),三种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与其种类组成有关。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H′、J、d)为自然潮滩>促淤区>成陆区。群落聚类和MDS分析显示横沙东滩三种生境的底栖动物群落之间存在较明显差异,同时ABC曲线也证实了成陆区和促淤区的底栖动物群落有明显变化,而自然潮滩的群落结构相对完整。以上结果表明,围垦导致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烟台典型地区海湾海岸线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图像复合的方法,对烟台四个时相的TM影像进行处理并比较四个时相的海岸线长度和海湾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自1986年到2004年近20年的时间里,龙口湾、套子湾和芝罘湾三个海湾的海岸线总体趋势是增长的,海湾面积则呈减少趋势。认为人为因素是烟台海岸线长度波动和海湾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了这些变化对海岸环境和海岸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本地区海岸带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渤海南部BH08孔275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有孔虫和介形类定量分析,依据化石群落特征及其指示的沉积环境,在孔深180m以上地层中识别出16个海相层,从上到下依次命名为第1海相层(M1)至第16海相层(M16)。应用Yao等(2014)所建立的BH08孔冰期/间冰期地层层序和年龄框架,初步树立起1 Ma以来能与全球深海氧同位素分期(MIS)相对应的海相层序,其中M1和M2为末次冰期后沉积,M3发生在MIS 3期,M4、M5和M6分别对应于MIS 5.1、MIS 5.3和MIS 5.5,M7至M16分别与MIS 7至MIS 25相对应。依据化石群落特征所反映的沉积环境,16个海相层的海相性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远岸内陆架(M9)、受径流少许影响的内陆架中部浅海或滨岸浅海(M1和M2)、受径流明显影响的近河口滨岸浅海或前三角洲(M6、M7、M8、M10和M13上部)、河流强烈作用下的三角洲前缘、河口边滩或有河流注入的半封闭半咸水泻湖(M3、M4、M5、M11、M12和M14—M16)和潮上带低盐度浅湖、沼泽(M3顶部、M4中一些薄层和M16底部)。  相似文献   

5.
沿海地区的海相地层记录了极其丰富的环境信息,研究海相层的地层特征和沉积环境,对理解古环境演变的过程、探讨沉积记录对海陆变迁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QTZ1孔位于温州瓯江口北侧平原,根据岩石地层和磁性地层资料,钻孔34 m处为Q_h/Q■界线,91.5 m处为Q■/Q■界线。综合考虑刺甲藻、环纹藻的环境意义,钻孔沉积物粒度及微体化石组合的分析结果表明,温州沿海平原晚更新世以来共识别出3套海相地层单元,第二海相层和第三海相层之间发育有完整的陆相沉积层。沉积动力条件经历了低能(Q■)→中低能(Q■)→中高能(Q■)→低能(Q■)→高能(Q■)→中低能(Q■)→中低能(Q■)→低能(Q■)→低能(Q_h)的演化过程。受海平面变化影响,研究区晚更新世沉积相变化频繁,以海陆过渡相、陆相和局部的浅海相为主,全新世沉积相以浅海相为主,全新世末期逐渐转为滨海相。  相似文献   

6.
埕岛及现代黄河三角洲海域晚第四纪地层与环境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埕岛海域DB9孔岩性、生物以及年代学的地层分析,将其自上而下划分成三个海相层(全新世海相和三角洲相沉积层、献县海侵海相层、浅海相层)和三个陆相层(平原河湖相层、平原河流相层、陆相层),并解释了古环境演变。对比现代黄河三角洲近海各钻孔,总结出黄骅海侵以来的滨浅海—前三角洲—滨浅海—前三角洲等四元层序,从而全面地阐明了埕岛海域晚第四纪地质演变历史。  相似文献   

7.
晚更新世以来台湾海峡西部的海侵及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经对台湾海峡西部海域16个柱状岩心进行粒度、孢粉、硅藻、有孔虫、14C和古地磁的系统分析,可将本海域晚第四纪沉积层序自老而新划分为E、D、C、B、A层。证实了早玉木冰期中、晚期的琅岐海侵(D层上部)、玉木亚间冰期的福州海侵(C层)和冰后期的长乐海侵(A层)的存在,并首次发现里斯-玉木间冰期的金门海侵(E层)。提出台湾海峡在早玉木冰期早期大部分裸露成陆,晚玉木冰期属于浅海环境以及东山陆桥的出现应在8kaBP等见解。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几个钻孔的分析.将其自上而下划分成3个海相层和3个陆相层,并且划分为1个4级层序(准层序)和4个5级层序。每个层序代表了一次海平面的升降旋回。4级层序的海退沉积与末次冰期的后期对应,海平面下降最大时期是末次冰期最盛期(LGM)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秘鲁紫扇贝(Argopecten purpuratus)于2008年被引进我国,与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irradians)成功杂交。为探讨紫扇贝在海湾扇贝属中的分类地位及与相似种海湾扇贝的进化关系,随机选取紫扇贝和海湾扇贝各10个个体,利用通用引物进行16S rDNA基因片段扩增并双向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紫扇贝和海湾扇贝扩增获得基因片段长度均为542bp,碱基组成A+T所占比例分别为紫扇贝54.2%和海湾扇贝55.1%。紫扇贝和海湾扇贝种内分别有6和10个变异位点,种间有41个变异位点,且种内和种间变异均为转换或者颠换,无插入/缺失类型。结合Gen Bank同源序列信息,对海湾扇贝属物种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及分子系统树的构建。结果表明:海湾扇贝属7种扇贝[紫扇贝(A.purpuratus)、A.irradians、墨西哥湾扇贝(A.i.concentricus)、A.i.irradians、A.nucleus、A.gibbus和A.ventricosus]在系统树上聚为2支,与紫扇贝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ventricosus,且该两种扇贝单独聚为一支。其余5种扇贝中,A.irradians、A.i.concentricus和A.i.irradians最先聚为一支,支持A.i.concentricus和A.i.irradians为A.irradians两个亚种的结论;另外,A.nucleus与以上三者也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该研究结果为海湾扇贝属物种进化、迁移及其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红  许强  杨红生 《海洋科学》2007,31(9):11-18
于2005年10~11月在大连湾、秦皇岛、莱州湾、烟台、威海、胶州湾、胶南7个海域,进行了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As,Hg,Pb,Cu,Zn5种重金属含量的调查。重金属含量的测定采用原子吸收法进行。结果表明:(1)重金属含量存在着组织差异性,贝边的含量高于贝柱;(2)取自同一海域的栉孔扇贝重金属含量高于海湾扇贝;(3)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排序为:Zn>Cu>As>Pb>Hg;(4)胶州湾栉孔扇贝Zn有超标现象,贝柱和贝边中的含量分别是限量标准的1.24倍和1.59倍;Hg,Pb,As和Cu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11.
在对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烃源条件和后期保存条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盆地模拟手段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海相地层烃源岩的排烃史进行了模拟,计算了海相地层油气资源量,从而进行了海相油气资源潜力的分析;同时通过对海相上构造层和下构造层两套含油气系统成藏条件的研究,预测了盆地内海相油气资源的有利运聚区,进而指出南黄海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的有利区,为下一步南黄海盆地的勘探部署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南黄海盆地海相下构造层和海相上构造层栖霞组、龙潭组—大隆组烃源岩推测为好的烃源岩,海相上构造层青龙组烃源岩推测为中等—好的烃源岩;盆地海相地层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潜力,油气资源总量为35.37×10^8t,且在纵向上,油气资源主要来自海相下构造层烃源岩系,在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南部坳陷;盆地海相地层存在两类油气资源勘探有利区,其中,最有利区位于中部隆起区南部、南部坳陷区和勿南沙隆起区北部。  相似文献   

12.
杭州湾深水航道浮泥的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钟 《海洋通报》2001,20(6):40-50
对在杭州湾深水航道上的站点外观测到的水文泥沙数据进行分析,并绘制出水流、悬沙浓度随时间、空间变化的等值线图以及各层观测的水流流速、流向随时间过程图。得出了该处的水流、悬沙浓度随时间、空间变化的规律:流速基本上是随涨急、落急达到最大值,随涨憩、落憩达到最小值。流向随时间变化较大。悬沙浓度一般是在涨急、涨憩和落急附近达到最大值并在底层形成高含沙区,即有浮泥产生。即使是处于小潮,杭州湾依然有浮泥产生。利用一个悬浮泥沙声学观测仪,在杭州湾深水航道东挖槽小潮时,对底部泥沙浓度进行了实验观测。结果发现底部泥沙存在分层结构:从上往下分别是低浓度悬沙层、高浓度悬沙层和浮泥层。声学图像显示有四种不同频率的界面波:Ⅰ.介于低浓度悬消层和高浓度悬沙层之间的低频界面波;Ⅱ.介于高浓度悬沙层和可移动浮沙层之间的低频内波;Ⅲ.介于可移动移动浮沙层和固定浮泥层之间的波,被谨慎地解释为低频界面波;Ⅳ.在固定浮泥层上产生的是高频界面波。这些界面波起到次级的动力作用,增强了局部粘性泥沙的再悬浮和再挟运。  相似文献   

13.
李凤林 《海洋学报》1986,8(4):456-465
黄-淮-海-辽(河)平原地下咸水,有如地下咸水海掩埋在黄、渤海周边.资料表明,咸水层与海相层是同时形成的,即咸水形成是由于海进时浸渍的结果.目前咸水在地表、地下径流作用下正在淡化消失中,如循其道,一能迅速恢复古地理,二能在人工和自然作用下变成为淡.  相似文献   

14.
紫扇贝与海湾扇贝种间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推动中国扇贝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作者于2008年从秘鲁引进了紫扇贝(Argopecten purpuratus),尝试将紫扇贝与海湾扇贝(Argopecten purpuratus)进行杂交,以期培育出具有优势性状的杂交子代.利用引进的紫扇贝与海湾扇贝进行种间杂交,培育出紫扇贝(雌)×海湾扇贝(雄)杂交扇贝.实验证明紫扇贝的卵子与海湾扇贝的精子可正常受精,受精卵发育正常.杂交扇贝的生长速度在幼虫阶段和成体阶段均快于海湾扇贝.至收获时,杂交贝比海湾扇贝平均壳高、壳长和壳宽分别大27.3%,25.2%和19.3%,体质量增加107.0%,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南黄海中部B10岩心的碳酸钙、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发现,岩心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反映了该海区晚第四纪气候变化、海面波动以及沉积物供应的变化.在玉木亚间冰期(末次冰期亚间冰期)高海面时期,黄河可能直接注入南黄海,在南黄海中部发育水下三角洲沉积.晚玉木冰期(末次冰期盛冰期),南黄海出露成陆,局部发育陆相泥炭层.冰后期(全新世)海侵到达现今80 m等深线附近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3 ka。在距今11.0~10.3 ka出现新仙女木事件.全新世中晚期海面进一步上升,沉积物粒度较细,化学风化作用加强.岩心50~0 cm段沉积物中的碳酸钙、氧化钙、锶、氧化镁含量及Sr/Ba比值低,而铜等微量元素含量增加,这可能与公元1855年黄河北迁后进入南黄海中部的黄河物质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采自南极长城湾、阿德雷湾的21个粘土矿物样品。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及化学分析表明,海区粘土矿物主要由蒙脱石(51~70%)、蒙脱石—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混层矿物(23~65%)、伊利石(16~42%)、绿泥石(7~17%,含蛭石)及高岭石(4~18%)组成。粘土矿物的分布,在长城湾内,以蒙脱石—伊利石混层矿物为主,在长城湾湾口区,则以蒙脱石为主。显然,这一特征受到物质来源及海湾地形的影响。海湾区粘土矿物主要来自毗连陆地玄武岩类的风化产物,伊利石主要来自邻近海域,以蒙脱石及其混层矿物为主的组合及其化学组成表明,海湾邻近陆地曾经历过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17.
海湾扇贝养殖过程中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1~2002年,对莱州湾养殖海湾扇贝进行了较系统地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以海湾扇贝养殖集中海区莱州市金城镇扇贝养殖场为定点调查和样品采集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海湾扇贝各养殖期的死亡率和可疑病原生物检测,同时对pH,溶解氧,温度,盐度等理化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调查结果显示:海湾扇贝在0.5~1.3cm的幼贝阶段死亡率较高,达50%;随后死亡率降低,1.3~2.2cm的幼贝阶段死亡率约为20%,以后各阶段死亡率平稳,均在7%以下,累积死亡率约为60%.对环境理化因子的调查显示,pH,溶解氧、盐度的变化幅度不大,与扇贝死亡率无明显相关性;温度变化与死亡率有一定的相关性,即低温(20℃以下)可能是养殖海湾扇贝幼贝重要的环境胁迫因子,而高温(27℃左右)对海湾扇贝成贝生长无不良影响.通过对可疑致病性生物因子的调查研究及病理学观察表明,海湾扇贝在养殖过程中可感染多种微生物,其中原核微生物类立克次体(RLO)在养殖过程各生长阶段均可检出,即0.5,1.5,3.0,3.6和5.0cm的海湾扇贝RLO的感染率分别为15%,35%,80%,50%和20%;RLO的感染强度分别为1.0,1.5,16.0,11.5和5.0.在病原生物检查过程中,除RLO以外还发现有类支原体原核生物(MLO)寄生.结合感染强度和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分析,初步认为类立克次体(RLO)可能是海湾扇贝在海上吊养的幼贝阶段发病死亡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8.
南海北部海区珠江口盆地前渐新统找油的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口盆地是广东陆架裂谷盆地,其邻区普遍分布着晚海西—印支期基底(CP—T_(1 2)),东、南部岛弧区为千枚岩、板岩夹灰岩、大理岩组成的复理石建造;北部广东沿海陆地为浅海灰岩和滨海含煤碎屑岩系.燕山早期(J_1或T3—J_1)在岛弧区为杂砂岩、页岩复理石建造夹火山碎屑岩;北部沿岸为海相和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建造.中期(J_(2-3))岛弧区为杂砂岩,页岩复理石夹火山岩;北部沿海为中酸性火山岩夹砂岩、页岩陆相碎屑岩.晚期(K_1或K_1—K_2)岛弧区与中期沉积相似,北部沿岸为陆相复矿砂砾岩、泥灰岩夹火山碎屑岩.喜山早期(K_2—E_1)岛弧区为复理石碎屑岩和浅海火山碎屑岩,礁灰岩,北部沿海主要为陆相复矿红色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夹海相层.中期(E_2—E_3)岛弧区是复理石碎屑岩、浅海火山碎屑岩、礁灰岩;北部沿岸为陆相暗色泥岩、红色碎屑岩为主夹海相泥岩、砂岩和砂砾岩,含海生动物,和岸相植物红树科化石.晚期(N_1—N_2)岛弧区为浅海碎屑岩、港湾三角洲砂岩、泥灰岩、灰岩、凝灰岩、安山岩、玄武岩;北部沿岸缺失或变薄,为海相和陆相碎屑岩夹玄武岩.组成晚印支期(T_3—J_1)、燕山期(J_(2-3)—K_1)、喜山期(K_2—E N)等三组叠置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区海陆相第四系的生物地层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是我国第四系研究的典型地区,很多研究者曾对其作过较为全面的讨论.但过去仅研究陆相地层与生物群,缺乏海相化石与年代地层学控制,致使一些有关地层时代与地层对比问题未获解决.六十年代以来,华北地区第四纪海相层与化石的发现、为进行第四系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作者及何炎对华北第四纪有孔虫做了一系列研究.安藏生及本文作者对北京平原第四系磁性地层学、海相微体与超微化石做了研究.1975年与1978年,河北省地质局七队与其它单位对河北第四系作过比较全面的总结.基于上述资料及某些磁性地层学资料,我们有可能探讨华北海、陆相第四系的划分、对比及地层界线问题.一、华北第四纪海相生物地层系统作者将华北约300万年以来的海相第四系与上上新统划分为十个海相化石组合带(以有孔虫为主,见附表.)这十个带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年代学资料为佐证.各带多有可靠的区域对比资料确定其上、下接触关系,仅有Ⅰ、Ⅱ带的关系尚待进一步澄清.各带的代表性化石皆以它们在我国的首现资料为准.兹扼要分述如下:(一)Ⅰ组合带 代表化石为Ammonia tepida,Evolutononion weiheense,代表剖面  相似文献   

20.
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区发育2套海相构造层,以下志留统高家边组泥岩滑脱带为界可划分为海相上构造层和海相下构造层。海相上构造层构造相对较复杂,以冲断结构为主,褶皱及叠瓦状逆冲断裂发育。对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区多道地震资料进行处理解释表明,中部隆起区广泛发育海相上构造层,平面上总体表现为自西向东厚度呈厚—薄—厚的沉积格局。断裂系统发育,以近EW向断裂最为发育,其次为NE向断裂,NW向断裂则较为零星。构造应力以挤压和走滑为主,主要发育挤压、压扭和张扭3种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