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填土作为一种人为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性土,通常具有不均匀性、欠固结性、高压缩性、工程性质差等特性,不利于工程的安全建设。本文依托合肥地铁4号线某车站岩土工程勘察及车站西端头填土异常区探查成果,对该车站填土物质成分及工程性质进行了研究,沿钻孔剖面线方向对填土厚度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场地内填土层连续广泛分布,主要为杂填土,回填材料不均匀、成分复杂、工程性质差异性较大。车站西端头井附近和A号出入口位置填土厚度较大,车站中部填土厚度分布较为均匀,沿钻孔剖面线由西至东填土厚度呈减小的趋势,由南至北填土厚度呈增大的趋势。最后根据场地内填土的工程性质提出相关地基处理建议,研究成果对车站基坑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洁  郑玉元 《地下水》2012,34(5):129-130,132
通过重型圆锥动力触探(N63.5)和平板载荷试验(PLT)等多种测试方法,克服了现场取样、室内土工试验离散性大等困难。结合工程实例,确定了素填土层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为填土地基处理建立地方数据库及技术标准积累经验,对类似场地勘察工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解决岩土施工中的技术难题看似常规思路,但在工程施工人员专业单一、经验缺乏的情况下却无法有效利用。通过对云南龙陵某厂勘察报告再分析,结合对现场地基土吸水膨胀特点的观察,进一步搞清了该场地需处理的大厚度填土的组成及膨胀土特性,提出了"边揭边夯、及时覆盖、对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强夯施工思路,有效解决了雨季泥泞的膨胀土地区无法施工、大面积大厚度填土无法处理的问题,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4.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轻质填土(SLS)的特性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22  
马时冬 《岩土力学》2001,22(3):245-248
为了寻求“不进行地基处理的软基处理方法”,通过减轻路堤填土重量来提高软基的稳定性和减少沉降.研究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轻质填土SLS的轻质、高强、变形间的相关关系,找出有工程应用前景的配方.通过和常规路堤填土的比较,对SLS的工程性质进行了评价.特别从环保角度出发,探讨了利用废泡沫塑料碎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以梅市口路道路工程为例,对大规模的填土坑根据填土成分、规模大小进行分类,将填土类型按区域、成分分别进行细化,将生活垃圾划分为焚烧后垃圾与未焚烧垃圾。通过多种手段,针对不同的填土对几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填土坑的勘察处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郑晓慧 《江苏地质》2011,35(1):90-93
详细介绍了铁路路基勘察技术、宁通铁路的工程概况、沿线皋本地形地貌和勘察基本原则.针对宁通铁路的特点,给出了软土路基段的地基土特点及勘察方法,提出了主要的特殊物理力学指标,并对铁路路基地基土特点进行了系统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岩土工程勘察评价中勘察纲要的重要性、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和工程类型,重点阐述了编写勘察纲要应注意的问题,这对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延安新区大厚度压实填土由于其形成过程的特殊性,现行规范对其地基均匀性评价无具体的评价依据和判定准则。在研究了压实填土的工程性质和差异沉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压实填土地基差异沉降敏感度概念,并给出了具体的地基均匀性判定方法,便于进行压实填土地基均匀性评价,为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提供依据。大厚度压实填土不均匀地基不仅应进行针对性的地基处理,还应采取必要的结构措施,并加强建筑物沉降观测,以进行长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根据区域的TM,SPOT影像所持有的宏观性、概括性强、信息丰富、线性影像特征清晰等特点,判别吹填土区域的范围,并结合野外的实际勘察及相关室内试验的结果,使其发挥成图技术快、质量高、成本低的特点。选择场地环境、工程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固结时间4个二级评价影响因素和相对应的地下水水质、成因组合类型、盐渍化、岩土类型、黏粒含量、液性指标、含水量、孔隙比、内聚力、内摩擦力、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和固结时间13个一级单因素评价指标,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归一化评价指标,建立辽东湾吹填土工程适宜性遥感分区系统综合评判模型。对辽东湾吹填场地工程适宜性优劣提出分区评价Ⅰ区、Ⅱ区、Ⅲ区,以期能给该区的工程建设以及其他吹填地区的工程适宜性分区提供参考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某电子公司厂房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某电子有限公司厂房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对场区地基的稳定性、砂土液化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地基基础选型的建议和有关的岩土参数.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坡积-滑坡土、残积-坡积和人类经济活动填土强度指数易变性调查结果。给出了根据实验方法制定出的,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不充分条件下对危险斜坡和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建议。提出了土体位移风险评价方法,以便论证选择防止滑坡工程设施的工程保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李民 《上海国土资源》2010,31(4):64-67,82
在简述非开挖定向拖拉法施工管道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设计、施工及勘察规范一般要求,探讨了定向拖拉法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并提出建议;对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作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
Info-Geotech工程勘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工程勘察信息管理的需求分析 ,结合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出采用 GIS技术和大型商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开发 Info-Geotech工程勘察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 ,并对 Info-Geotech系统中的功能模块的开发进行了分析说明 ,设计了系统软件开发的功能模块结构图。通过应用 GIS技术和大型商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对海量的工程勘察信息进行管理、分析和评价 ,并实现这些信息资源共享 ,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岩土工程信息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桂华  张玉付 《吉林地质》2011,30(3):125-127
本文仅从岩土工程勘察的踏勘、野外勘探、室内土工试验及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方面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旨在避免这些问题,从而为设计提出更好的勘察成果。  相似文献   

15.
加瑞  赵栋 《工程地质学报》2022,30(1):270-280
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原位测试方法之一,但CPTU不能原位测量土体最基本的指标——密度。密度孔压静力触探试验(DCPTU)是把核子密度仪结合到孔压静力触探系统中,贯入过程中可以同时测量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孔隙水压力和密度的一种新型原位测试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DCPTU的试验装置和密度测试理论;然后通过与室内试验结果对比评价了利用DCPTU测量砂土、黏土、填土地层以及海底淤泥的密度的可靠性,分析了非均质地层中DCPTU测量密度与真实密度的区别、并提出了真实密度剖面的推求方法;然后综述了DCPTU在判别软弱夹层、评价砂土的液化势、检验地基处理效果、检测块状填土中的空隙、调查浮泥层的厚度和密度分布等方面的工程应用;最后展望了DCPTU在工程勘察中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对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工程地质向岩土工程的转变、岩土工程与环境的关系,特殊土的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复合地基与原体试验、勘探技术发展和岩土工程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吹填土沉积后微观结构特征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粘性土微观结构是土体的一个重要质量特征.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吹填土在宏观上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性,都是其内在微观结构发生变化的外在反映.因此,微观结构对土的性质变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连云港地区吹填土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后微观结构进行了定量测试,获得结构单元体的等效粒径、丰度、定向频率和定向分维数等定量化数据,并对结构单元体大小、平面形态和定向性进行了分析,该研究为吹填土工程性质的评价和改善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夯击能应用于高填土地基的一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 ,对填土及软土地基进行夯击加固时 ,夯击能的选取不仅与填土层的厚度有关 ,而且与填土层下覆土质的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结合南方某港口填土地基加固工程实例 ,对在高填土地层中夯击能的使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当填土层的下卧层分别为坚硬土层和软弱土层、以及当填土层的填料分别为粗颗粒料和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等细粒填料时 ,填土层加固的机理 ,制定了在不同条件下选取夯击能的标准 ,并根据现场检测资料 ,评价了该场地的地基加固效果 ,进一步验证了所确定夯击能标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建设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建(构)筑物越来越多的向高空和地下空间扩展,深基坑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进行深基坑工程勘察时,须对地下水开展专项研究,评价其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在高水位地区进行深基坑工程勘察,除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外,还应重点分析评价坑底抗隆起稳定性。本文以太原市某高层建筑深基坑勘察工程为例,采用多种勘探手段查清了场地地下水的赋存条件;通过单井抽水试验,运用Aquifer test软件对场地内主要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进行计算;结合基坑支护体系,评价了地下水对基坑工程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工程处理措施建议。其工作方法、手段及评价内容可为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汉席  杨淼  单春雪  胡博 《探矿工程》2014,41(7):76-79,84
城市化的发展,使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越来越多,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拟建期的勘察资料,节约勘察成本,成为工程勘察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场地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地层和水文地质条件、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场地稳定性评价和地震效应、岩土工程重点分析评价等岩土工程要素进行分析,对比前后各要素,探讨勘察资料的时效性,进而确定勘察点布置和深度,以及取土(水)样和原位测试工作量。最后以具体工程为例,探讨勘察要点,指出利用拟建期的勘察资料应主要考虑4.0m以内的地层变化,重点勘察路基破损的路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