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勤雁 《地理教学》2011,(3):37-38,16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习的难点之一,也是地理高考复习的瓶颈。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进,高考的“能力立意”指向愈加突出和明显,如:09全国卷II第36题,09宁夏卷6~8题,2010年新课标卷第1题都明确表明,高考在向死记硬背说不、在向题海战术说不。  相似文献   

2.
梁璐  章冠峰 《地理教学》2009,(11):40-41
《地理教学》杂志第九期“从海南高考试题看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一文作者从2009年高考海南题7~9题人手,谈及不同纬度地区日出日落的太阳方位,对第7题的答案正确与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一、近三年文综试卷第“39”题(或“40”题)地理部分知识、能力培养、分数分配、与热点的关系 二、对第“39”题(或“40”题)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06,(2):45-46
我们生活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地球诞生至今的漫长岁月里,地球气候一直处于冷暖交替的变迁之中,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也经历了5次大灭绝。亿万年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又会是哪些生物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呢?美国“探索频道”组织国际权威的气象学家、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相当惊人的解答。  相似文献   

5.
在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的第36题出现了一道“分析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的试题,从学生答卷反馈看,主要表现为答题片面、无从下手、表述不准、失分严重。究其原因是学生不能从问题的类型入手,缺乏答题经验。  相似文献   

6.
杨印书 《地理教学》2010,(19):53-54,52
题目 本文所谈的是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地理试题(上海地理卷)第十六题中的47题。第十六题(第48小题与本文无关,略去)及答案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地理试题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但和2005年、2006年相比主观题结构略有变动,原来的第36题通过增设问题情境变为第36题和第37题,打破了原来36题命题的固有模式,使考查变得开阔和富有变化。“36题(36分)”现象不再明显。试卷秉承了往年试题的优点,在整体构思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8.
一、专题适应训练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与今年联合国确定的“联合国世界生物多样性年”高度契合,充分体现了世界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视。读图回答1~2题。  相似文献   

9.
在2006年修订的《国际地理教育宪章》中,第一个陈述就是:地理教育对培养现在和未来世界中负责任(responsible)且活跃(active)的公民是不可缺少的。这句话常被地理教育工作者引用,但是是否学了地理就能变得更加“活跃”?这与地理教学是否让学生学到“活”的地理有关。  相似文献   

10.
陈静 《地理教学》2014,(18):63-64
2014年高考福建省自主命题进入第六年,文综卷地理命题者一直在呼吁要变化。今年37题的命制的确出现新面貌。“新”得让一线教师和考生咋一看不难,认真再一看情境材料,设问的确“新”,“新”得不知道如何作答,平均分15分。今年的37题作为全卷的区分题极其“新”,笔者认为值得一线教师和考生细细分析思考和感悟。  相似文献   

11.
纵观历年高考,几乎年年考查气候判读问题。而在对气候类型的考查题中,对地中海气候的考查又可谓情有独钟。近五年来关于地中海气候的考查题有:1999年高考(广东)地理试题综合题第38题;1999年高考(上海)综合分析题第3题;2000年高考(广东)理综合卷第31题;2001年高考科  相似文献   

12.
张焱 《地理教学》2009,(11):23-24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订阅《地理教学》,看完了也舍不得卖,总觉得里面有挖不完的宝藏。前不久,打开今年第9期《地理教学》,目录中一篇“‘地图·国家’一课观摩与思考”的文章名字吸引了我的注意。2007年底我曾上过“地图·国家”这节课,08年5月拍了录像课。难道是我的那节课,抑或是哪位老师也上了这样一节课,同名不同的内容?好奇心驱使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气看完了全文。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下旬,南通市电教馆组织了一次“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比赛”,其中地理学科的主题是“基于网络环境的地理教学”,被大家通俗地称为“网络教学课比赛”。“网络教学课”已经开展和探索了多年,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案例,然而,本校参赛的小曹老师却提出了这样一个“质朴”的问题:为什么要用网络来进行教学?笔者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好。如果对于为什么要用网络来进行教学都没有理清楚,我们怎么可能去设计好网络教学课?又怎么可能去上好网络教学课?为此,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中的“气温的分布”框题,教学要点有三:一是等温线图及其对气温分布差异的判读;二是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以及原因;三是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因素。教学重点是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难点是影响气温分布规律的原因分析。这一框题,从教材的篇幅看并不大,但是鉴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在教学时,如果把握不住教材的特点和学情。  相似文献   

15.
吴艳 《地理教学》2010,(23):20-21
《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对教师和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如45题要求学生“结合海南的海洋资源优势,请学生分析优化海南产业结构可采取的措施和意义”,且分值较大(占5分),不少教师认为这样的试题超出了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但实际上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第三部分人文地理环境的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16.
周峰 《地理教学》2007,(6):41-41
多次听同行的地理教学观摩课,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我们的地理教师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改右“形”无“神”;“形”有余而“神”不足等等。好多地理教师也常会发出这样的无奈:新课改到底怎么改?何渭“形”、“神”呢?我的理解是:“形”就是课堂教学的呈现形式,是一种外在的、表象的状态。“神”是指学生对某一问题的透彻理解和深度把握,也指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2011,(9):64-64
国家统计局24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比重,从2005年的5.0%上升到2010年的9.5%。这份名为《国际地位稳步提高国际影响持续扩大》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GDP总量的国际排序实现“三连跳”:从2005年的第5位提升到2006的第4位、2007年的第3位、2010年的第2位。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教师往往把精心备课和抓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写教学后的反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哪些?如何写教学反思?本人结合三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写教学反思的尝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高中一年级的地理课经常考一道题:“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述的月相是什么样的?好多学生把答案写成蛾眉月。因为按照常识,只有农历月初蛾眉月是黄昏后出现的。可是答案却是满月。  相似文献   

20.
地理实验试题的命题意图、解析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莉莉 《地理教学》2006,(12):32-35
地理实验题在高考试卷上的第一次亮相,是2005年广东地理高考试卷的第35题,这不仅让考生措手不及,在考场上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头脑风暴;也让教师倒吸了一口冷气,大呼“有新意,是一道创新性、探究性的好题型”。随之,在2006年的各地各类的地理试卷上络绎不绝地出现了地理实验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