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脉岩分布在某地槽区一背斜构造轴部的太古代变质岩和燕山期花岗岩、花岗斑岩中。该区脉岩有中-基性脉岩(闪长岩、黑云母角闪岩、煌斑岩),酸性脉岩(花岗斑岩、花岗伟晶岩、霓石正长岩、石英斑岩)和石英碳酸盐脉,构成了一个脉岩群。 太古代变质岩系。下部出露在背斜构造的轴部,为黑云外长片麻岩、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有时彼此互层出现,某些地段见大理岩夹层;上部分布在背斜构造的两翼,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花岗质混合片麻岩,局部夹大理岩  相似文献   

2.
<正>冀东五重安铁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马兰峪—山海关东西向复背斜的中部,迁安隆起的西缘。矿区受迁安隆起西缘褶皱带控制,呈向西凸出的弧形带状展布,矿区中部被横山东西向断裂分为南、北两个矿区。矿区发育太古界迁西群变质岩,主要由上川组和三屯营组组成。上川组以辉石麻粒岩为代表,其中又以角闪斜长二辉麻粒岩最发育,混合岩化强烈;三屯营组主要由浅粒岩、黑云变粒岩、黑云紫苏斜长片麻岩、二辉麻粒岩、辉石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透镜体组成。  相似文献   

3.
胶东金矿带位于郯庐断裂北支——沂沭断裂的东侧,是我国金矿重要产地之一。已知金矿床有两大主要成因类型,即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夏甸金矿床属后者。矿区位于栖霞复式背斜南翼,招平断裂中夏甸—大尹格庄矿带南端。招平断裂在矿区内形成的破碎蚀变带宽达40—330m,矿体即赋存于该破碎蚀变带中。上盘为胶东群变质岩,主要为斜长角闪岩和黑云变粒岩;分布于矿区东南部。下盘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矿区西北部。  相似文献   

4.
山东招掖金矿带的构造-岩浆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招掖金矿带的金矿床受花岗岩类型及构造控制,使其分布很不均匀。金矿化集中发育在栖霞—掖县复背斜翼部的交代花岗岩中,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而在复背斜核部的重熔花岗岩中很不发育。本文通过构造-花岗岩的控矿作用,对本区金矿控制条件提出了新的看法:①构造-岩浆控制了金矿床的空间展布;②构造-岩浆演化控制了金矿的成矿演化;③内生成矿作用与构造-岩浆作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5.
含金石英脉型的栖霞金矿位于沂沭断裂东侧的胶东金矿带,产于胶东群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中,矿脉走向北北西,倾向北东东,倾角50°,在地表出露长970m,平均厚度0.8m。除石英外还含有菱铁矿、黄铁矿、黑钨矿、白钨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银金矿、铁方解石、方解石等。 1.石英的分布及产状:石英是矿脉中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脉石矿物,从早到晚可分为三个阶段,与矿床的三个成矿阶段一致,其中银金矿主要沉淀于第二、三阶段。  相似文献   

6.
玲珑花岗岩的成因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玲珑花岗岩位于前寒武纪鲁东地盾胶东隆起区,出露面积约3,100km~2,其围岩是以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为主的太古—早元古代胶东群区域变质岩系,著名的鲁东金矿即赋存于花岗岩体中。以胶东群为主要组成的栖霞复式背斜呈EW向横贯全区,其上发育有一系列NNE向、NE向压扭性断裂、构成了该区基本构造格架(图1)。自1936年冯景兰先生对玲珑花岗岩进行考察至今,该岩体已有47年的研究史。长期以来,围绕玲珑花岗岩成因问题,争论颇大。由于该岩体与鲁东金矿的密切空间关系,上述问题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本文试图在作者1980、1981年对岩体北段(主要是玲珑—九曲一带)所作的两次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岩石、岩石化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初步研究,提出玲珑花岗岩的成因和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1研究区地质概况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山西台背斜太行隆起带东侧的阜平隆起区,出露地层为太古宙阜平群中、高级变质岩系,是华北地台变质结晶基底的一部分,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含矽线石的钾长浅粒岩、大理岩等。其上为元古宇至侏罗系及新生界的盖层。区内构造比较发育,主要为震旦纪阜平造山运动SN方向的挤压应力形成的近EW向展布复向斜、复背斜,一系列与褶  相似文献   

8.
招-莱地区金矿的主要控矿条件可以用“一个背景双重控矿”来概括。“一个背景”指新太古界胶东群变质岩系构成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黑云变粒岩、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主的古变质岩系为该区的主要矿源层,并为金的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双重控矿”指花岗岩形成作用和断裂作用对该区金成矿的严格控制。从工业成矿的角度看,为该区金成矿更为直接和重要的控制因素。招-莱地区金矿也是中生代地洼构造-岩浆作用成矿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9.
冀东迁西群是我国已查明的比较老的太古界,对它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59—60年长春地质学院燕山队在本区首次填了1∶20万地质图,初步建立了该区老变质岩的层序。之后,河北省区测二队、华北所、长地院等单位在该区又做了大量工作,就地层划分分别提出了不同方案。八○年长地院对迁西群地层做了如下划分: 上部(马兰峪组):以黑云变粒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 中部(三屯营组):由二辉麻粒岩、斜长角闪岩、斜长辉石岩、黑云变粒岩组成薄层状互层; 下部(上川组):以二辉麻粒岩为主夹薄层状斜长角闪岩、浅色麻粒  相似文献   

10.
<正> 南金山金矿位于甘肃北山北部金矿成矿带的西部,在东西长 90km的范围内,已探明中型金矿3处,其中两处与海相火山岩有关。1 成矿地质背景 南金山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属天山-阴山褶皱系北山褶皱带明水复背斜的南翼。区域出露地层以石炭系下统白山组一套中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为主,碳酸盐次之。岩浆岩颇为发育,有华力西中期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晚期钾长花岗岩等。区域构造线总体走向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地层多呈紧闭的线状褶皱,断裂形成于褶皱的同期及后期,而且极为发育,断层走向以近东西向一组为主,继承性活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与裂隙充填石英脉型金矿是栖霞地区主要金矿化类型,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分布于郭家岭超单元西石硼单元或玲珑超单元郭家店单元二长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附近;而裂隙充填石英脉型金矿主要分布于栖霞-桃村一带的古老基底构造轴部附近,且集中分布于该地区南北宽不超过20km的范围内。而大部分含金矿脉其附近往往发育有成群成带的中基性岩脉,中基性岩脉特别是煌斑岩为该区找金的一个间接标志。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阿拉善庆格勒图地区出露地层以片麻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但其归属尚无确切的同位素年龄资料。本文最近获得的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为1826±13 Ma,这是迄今获得的较为可靠的直接测年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该区出露的主要变质岩石——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形成时代应为古元古代。  相似文献   

13.
招掖金矿带位于沂沭断裂带东侧,胶北隆起西北端栖霞复背斜北翼,受东西向阜山背斜控制.金矿床受新华夏系北东向压扭性断裂与东西向构造复合部位控制,金矿带内地层主要为上太古界-下元古界胶东群,其下部蓬夼组是金矿带的主要层位,分布于混合花岗岩体的周边地段.中部民山组零星分布于矿带北部边缘;上部富阳组分布于招掖以东.胶东群地层走向为东西-北西西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柳河县半截沟铁矿床赋存于中太古界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矿体形态简单,呈似层状、扁豆状分布。该文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确定了该区铁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柳志进 《矿物学报》2007,27(Z1):518-520
1 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结合带的东端,胶西北隆起区,栖霞复背斜南翼,招平断裂带中南段,南与旧店矿田相接,北毗邻夏甸金矿,是重要金成矿区.  相似文献   

16.
小秦岭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秦岭造山带北侧,为我国第二大金矿集区。区内出露地层为古元古代太华群黑云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长英质片麻岩、混合岩、大理岩等所组成的中-深成变质岩系(Diwu,2010;Xu,2009;栾世伟等,1985;毛景文,2005;黎世美,1996;栾世伟,  相似文献   

17.
一、矿化类型及其分带 栖霞—掖县复背斜核部的重熔型花岗岩中,存在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点),它们受北东北北东向陡倾断裂的控制,经矿石定量分析发现Au、Ag、Cu、Pb、Zn等元素中往往有2—3种达到工业要求,这是一种新的矿化类型,初步定为多金属-金(银)矿化。该类矿化与金矿化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带性,金矿化主要分布在复背斜两翼的交代花岗岩中,而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为解决敦煌地块敖包山晶质石墨矿集区晶质石墨矿床研究程度较低的问题,通过对该区变质岩原岩特征及古构造环境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该区的成矿规律研究提供地质依据。【研究方法】本文运用岩石地球化学方法对该区变质岩进行原岩恢复,探讨其形成时的古构造环境。【研究结果】二云石英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均具有轻稀土富集的特征。斜长角闪岩K2O2O,具有弱的Nb、Ta亏损和强烈的Zr、Hf亏损,LREE/HREE=2.21~6.97,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弱;黑云斜长片麻岩和二云石英片岩K2O>Na2O,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等,亏损Ba、Nb、Ta、Zr、Hf、Ti、Sr等元素,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LREE/HREE平均值分别为12.44和8.89,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强烈。【结论】敖包山晶质石墨矿集区变质岩原岩形成于浅水区,水动力环境较弱。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为亚碱性基性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二云石英片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原岩为页岩、黏土岩,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古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9.
狼山位于内蒙古中部巴彦淖尔盟,在狼山主峰出露一套角闪岩相变质杂岩,它主要由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角闪岩、黑云变粒岩、黑云石英片岩组成,局部夹磁铁石英岩。其原岩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顶部则为变粘土质碎屑岩。这套变质杂岩,至少经历了两期混合岩化作用,它与狼山南、北坡中元古代狼山群有明显的差异,作者对其中黑云斜长片麻岩测得sm—Nd等时线年龄为2735 Ma,证明其时代应为晚太古代。从变质杂岩地层层序、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特征来看,它与绿岩带有许多相似之处。狼山主峰变质杂岩是该区的结晶基底,中元古代狼山群中的层控多金属矿床,就是在该基底上发育的裂陷槽中形成的。结晶基底自身的岩石中,Cu、Pb、Zn、Au等元素含量均较高,亦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朱文丰  姚德刚  王凤华 《吉林地质》2011,30(1):48-52,64
金山金矿位于招掖金矿带的中西部,该区岩性为元古代震旦期玲珑超单元九曲单元弱片麻状细粒石榴二长花岗岩和中生代燕山早期郭家岭超单元大草屋单元斑状细粒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断裂构造发育,规模较小。矿床成因为热液型,属小型蚀变岩型金矿,形成于玲珑岩体侵入后期,主要分布有两条矿体,长分别为112 m和370 m,斜深104 m和133 m,真厚度0.40 m和1.54 m,平均品位分别为19.68×10-6及3.67×10-6。矿体分别赋存在80 m及-15 m标高之上。根据其成因分析及深部钻孔控制,认为本区深部含矿性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