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航空摄影技术在地震灾害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愈加严重,在地震监测预报、抗震救灾、灾后评估与重建等环节需要发挥各种科技手段,为灾害的防控和灾后重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航空摄影技术作为对地观测技术之一,在地震灾害监测、评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中重点讨论了目前航空摄影技术系统构成及其在地震灾害监测、评估中的应用,提出航空摄影技术系统应作为国家和地方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支撑技术之一,纳入地震等突发性、区域性灾害应急预案管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然灾害研究进展与减灾思路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影响和损失,政府、科学家和人民群众进行了大量的减灾研究和实践,在致灾因子、灾害监测预报、灾害评估、自然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防灾减灾综合化等研究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减灾思路逐渐从以致灾因子研究和工程预防措施为主调整为全面降低灾害系统脆弱性方面。  相似文献   

3.
建立我国风沙尘暴灾害环境动态监测系统之管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一谋 《中国沙漠》1993,13(3):74-78
建立我国风沙尘暴灾害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在减灾、防灾中有着重要作用。系统可以及时向国家领导部门传递灾害的综合信息,便于灾区政府迅速作用反映,正确决策,不失时机地发布抗灾紧急警报,采取减灾应急措施,安排救灾统筹方案。本文对如何建立该系统与关键技术环节表达著者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4.
以南宫山景区游客为研究对象,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灾害知识、防减灾态度、防减灾行为及有限理性4个方面构建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评价三级指标体系;运用微积分与高斯拟合函数通过Matlab编程进行感知理性评判;采用指数模型建立风险感知指数,对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的可信度、感知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对策。结果表明:南宫山景区游客感知理性度较高,风险感知调查结果可信度高;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减灾态度表现最优,减灾行为表现最差。据此提出了景区应完善灾前知识宣传与培训机制、建立暴雨预警系统并制定灾后游客减灾行为规范和应急预案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合成孔径雷达(SAR)广泛应用于洪涝灾害监测中,本文针对2020年安徽六安的特大洪水灾害及时获取高分三号(GF-3)卫星的实时SAR数据,开展了应急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六安市北部霍邱县境内的城东湖、城西湖以及淮河两侧的乡镇受灾较为严重,对严重区进行了多期的动态监测和统计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认为GF-3卫星影像具有较高的灾害应急监测能力,可为国家减灾备灾、应急救灾、恢复重建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综述了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包括洪涝灾害背景数据的建设和更新、洪涝灾害承灾体的识别和信息提取、洪涝灾害相关模型计算以及灾害监测、减灾救灾应急系统等方面 ,并对目前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干旱沙漠化灾害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土地沙化、旱化、次生盐渍化、风灾和干热风灾害的年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据研究, 由于不乐观的自然因素及人口压力过大, 灾害有加剧趋势。但临泽试验站减灾试验表明: 灾害不仅可以防治, 而且有较大经济效益。为此, 建议:(1)大力开展全民减灾教育, 建立群防体系;(2)开展灾害评估研究, 建立减灾综合试验示范区;(3)建立灾害监测系统, 搞好预报;(4)预防沙漠化发生发展, 研究实用技术和提供必要的防治和研究经费。  相似文献   

8.
沿海城市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计划提出应更加重视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风险及其相应的防灾预案。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风暴潮灾害风 险评估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风暴潮数值预报、潮高估算和重现期研究, 危险性评估, 承灾体暴露性 和脆弱性评估, 灾害风险区划、灾情损失评估等, 对沿海城市的风暴潮灾害综合风险及其次生灾 害链风险的研究则较少。从自然、社会、经济、政策、文化和工程等多角度建立沿海城市风暴潮灾 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运用3S 技术对沿海城市的风暴潮进行综合灾害风险研究是当前风暴潮灾 害研究的重要方向。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构建基于场景的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和开发基 于风险的决策支持系统, 加强灾害撤退避难图编制研究, 建立持续的城市灾害风险管理体制以及 对防灾预案和灾情损失的定量化预评估等。  相似文献   

9.
城市减灾研究综述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加强防御、控制城市灾害,增强城市综合减灾抗灾能力是当今国内外减灾工作的重点中的重点。在分析国内外城市减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城市防灾减灾研究中应重视开展城市灾害形成机制与活动规律、减灾理论与方法和减灾管理与对策的研究,其中要特别加强城市数字减灾系统构建、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易损性、风险性评价和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安徽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采用层次分析法并融合专家意见,遵循客观性、数据获取便利性、指标量化可行性并突出主导因素等原则,构建综合防洪除涝能力、监测预警能力、抢险救灾与恢复重建能力以及灾害管理能力的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对安徽淮河流域各县市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进行评估.评估表明:蚌埠市防灾减灾能力最高,其次为难南市、淮北市,再次为...  相似文献   

11.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研究对区域洪灾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洪涝灾害气候背景和社会经济环境为基础,利用辖区内34个气象测站1954-2015年、月降水数据和2015年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运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及方法,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子系统选取17个评价指标,建立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借助GIS技术进行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结果表明:(1)陕西省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等级自北向南呈递增趋势,高和次高危险区分布在陕南地区和关中盆地西部。(2)孕灾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高和次高脆弱区分布在榆林北部长城沿线各县、延安市区、关中盆地渭河沿岸主要区县、陕南汉中盆地和安康市区。(3)承灾体暴露性各区县分布不均,大部分市区和农业发达地区暴露程度较高。(4)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防灾减灾能力较高,其他地区相对较低。(5)陕西省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等级表征为陕南汉江谷地、丹江流域和关中盆地渭河沿岸区县偏高,其他区县相对偏低。总体来看,中等以上风险区县占陕西省所辖区县的61.54%,其中陕南汉江谷地、丹江流域、关中盆地西部和渭南市应为陕西省洪涝灾害防范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2.
洪涝灾害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周成虎 《地理研究》1993,12(2):63-68
本文讨论了利用陆地卫星、气象卫星和航空侧视雷达等遥感技术进行洪涝灾情监测的技术方法,并应用于1991年江淮地区特大洪涝灾害的快速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暴雨洪灾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刘家福  张柏 《地理科学》2015,35(3):346-351
洪灾风险评估是洪灾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作为非工程性防洪措施的一种,要及时、准确地把握洪水灾害的多方面特征。首先对洪灾风险形成机理、洪灾风险评估与区划、洪灾风险评估方法3 个方面进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指出当前洪灾风险评估中在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及模型、风险演变驱动机制等方面尚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洪灾风险评估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遗传算法的理想区间法在洪水灾情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洪水灾情评价的实质就是建立各洪水灾情评价指标与洪水灾情等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目前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反映这种关系的信息来源只有洪水灾情评价标准,而后者一般是以区间形式表示的。基于此,提出了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改进理想区间法(AGAIIM)。AGAIIM直接由洪水灾情评价标准样本数据驱动,把利用全部隶属度值信息进行计算的洪水灾情相对等级值作为洪水灾情的评价结果,可避免应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判断所可能造成的失真,提高了洪水灾情评价的精度。AGAIIM方法直观、简便、通用,可在具有评价标准或具有已知评价指标值及其等级值样本系列的系统综合评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从重庆市洪涝灾害情况及其管理现状分析入手,构建了重庆市洪涝灾害管理体系。管理体系主要由6个模块组成:监测、预报、预防、应急反应、救援和援建模块,通过一定的数据接口连接,在GIS平台上成为一体化系统,对洪涝灾害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测,从而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绿洲生态预警信息系统初步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洲生态预警信息系统是实现绿洲区域生态环境评价、预警及动态监测的先进手段.将为绿洲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辅助决策信息。论文对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系统总体逻辑结构、系统功能、分级权限等进行了初步设计,以期为绿洲生态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行的辅助决策系统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7.
雅鲁藏布江中游江心洲、河漫滩面积及其指示的沙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贡嘎县至乃东区)江心洲和河漫滩等河流地貌发育,同时也发育了不同类型的风沙地貌,是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沙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冬春季大范围裸露的江心洲和河漫滩,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沙源,也可能是北岸沙丘的物源。目前对江心洲和河漫滩面积动态变化过程及其与沙源之间的关系几乎没有研究。为此,本文通过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遥感影像解译和风动力条件综合分析,探讨河床动态变化过程与沙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江心洲和河漫滩面积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主要受径流量的影响。江心洲面积3月最大(222.95 km2),8月最小(80.61 km2)。沙源比(河道内江心洲面积与水域面积的比值)具有明显时空变化规律,3月最大(2.00),8月最小(0.28)。河漫滩面积也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3月78.99 km2,8月仅45.45 km2。起沙风频率冬春季大,意味着3月风沙活动强度最大,8月最小。由此可知,江心洲和河漫滩能够为研究区的风沙灾害提供物源,而强风提供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8.
对广东防洪减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国昭 《热带地理》1994,14(4):289-295
本文通过对1994年广东省两次特大洪水的分析研究,讨论了广东省防洪减灾的总体战略思想,防洪工程建设的方针,社会经济系统对防洪减灾要求的适应,城市防洪问题以及灾害监测预报系统的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洪涝灾害的影响和复杂性日益加剧。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防洪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置的基础和核心,风险评估模型直接影响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的可靠性。洪涝灾害风险是洪涝灾害复杂系统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综合考虑洪涝灾害系统的特点以及智能体建模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洪涝风险动态评估理论模型。首先从复杂系统建模的角度出发,对洪涝灾害复杂系统进行分析建模,构建基于多智能体的洪涝灾害风险动态评估框架模型;其次,对所构建的框架模型中单个智能体模型进行研究,分别建立基于反应型的孕灾环境智能体模型和基于慎思型的致灾因子、承灾体和风险分析智能体模型,并对以上单个智能体的流程进行研究;然后以风险分析智能体联盟为例对模型框架中所涉及到4类智能体联盟的内部结构和流程进行分析,对构建的框架模型中涉及到的智能体通信协调和作用规则进行探讨;最后,在Netlogo平台上,基于30 m DEM数据和构建的模型,对淮河流域的暴雨型洪涝孕育发生发展全过程的人口风险进行动态评估。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能有效评估洪涝灾害全过程中人口风险的动态。研究结果对洪涝灾害人口灾情评估、应急救助和应急管理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