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工作早在1982年5月结束,其成果于1984年6月通过鉴定。由于这一工作是两局取自同一原始数据采用不同方案独立完成的,本刊曾在去年第五期发表了顾旦生同志的文章,对国家测绘局系统的平差方案作了介绍,现刊登本文以介绍总参测绘局系统的平差方案。  相似文献   

2.
按照许多国家大地测量法式的规定,二等网在几何结构上和观测上都具有很高的精度。考虑到这种情形,本文提出一等锁与二等网联合平差。第一步是总平差,除一等锁外,还从二等网中划出“对角带”参加。总平差以后,固定某些点,然后进行网平差。就此文中提出三种不同的方案,其中我们特别倾向于第二方案。这一方案规定把锁、带交叉点(枢纽点)和对角带的中心点固定,由相邻的枢纽点和中心点组成许多四边形,以每一四边形为范围向外适当扩大,进行插网平差。第三方案把总平差后,对角带中间的一重锁固定,以它们围成的四边形为范围进行网的附合平差;这样在相邻网之间没有接边问题。和固定一等锁以平差二等网的通行方案相比,它具有一些优点。我们的方案都包括总平差和网平差两步,和国外提出的同类方案分为网平差、总平差、网平差三步不同。在方案拟定过程中,我们进行了部分试验,文中简略介绍了所得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地面沉降监测方面,为获取mm级垂向形变,仍存在诸如垂向误差削弱、基准选取、系统参数对高程形变影响等多项提高精度和可靠性的技术难题.分析了不同基准模型用于形变监测的作用和特征,推导了系统参数对平差结果的影响公式.通过对西安地区布设的GPS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网进行附加系统参数和附有约束条件的网平差进行计算,比较了不同平差方案的结果,得出了有参考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的联合平差方案的要点是,先将天文大地网和卫星多普勒网按原定方案分别单独平差,然后将天文大地网和多普勒网的公共点的单独平差成果进行联合平差。在联合平差时,将公共点上的大地经纬度作为随机参数(即信号),以在天文大地网平差得到的这些点的经纬度值及其方差,作为信号的先验期望和先验方差,而以多普勒网平差得到的这些点在美国的 NWL—10D 地心坐标系统的坐标值作为相关观测值,列出它们的包含信号和另外几个参数的观测方程式,然后按最小二乘配置法进行平差。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系统误差源的复杂性,文中提出了一种附加系统参数的混合平差模型,导出了平差公式和假设检验统计量.附加系统参数的混合平差模型中,同时含有非随机系统参数和具有验前统计性质的随机系统参数.该平差模型是对附加系统参数的平差模型的扩展.  相似文献   

6.
伪权现象及抗差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权与平差结果的关系,指出了残差向量与权之间不一定存在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对现行常用抗差估计方案用实例进行了研究,并建议抗差方案设计应对权函数的取值加以限制,以保证平差系统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7.
全国复测水准网的动态平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大规模复测水准网的动态平差问题,本文拟定了若干平差方案。通过实例计算,根据平差后高差和速率的平均误差、计算的收敛速度等,对各种平差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从而提出适合于我国情况的严密平差方法——“速率高差逐次平差法”由于参加平差的高差可能是采用不同等级的观测成果,因此,本文着重计论了平差时如何合理定权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定权的建议。此外,根据实例计算的结果,讨论了有关中心年代的选取以及观测路线的取舍等问题。为了计算某些点平差后速率的中误差,本文还给出了评定平差后速率值的权倒数公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GPS技术在公路勘测中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外业观测、平差计算及精度分析,重点讨论了平差计算中基线平差、三维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精度成果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2]、[3]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多期复测水准网的动态平差方案:①、附有速率参数λ的线性运动模型下的动态平差;②、附有加速率参数γ的非线性运动模型下的动态平差。并简述了这两种平差方案的选择原则及其对平差结果带来的差异。最后论述了水准网动态平差的几个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系统误差源的复杂性,文中提出了一种附加系统参数的混合平差模型,导出了平差公式和假设检验统计量。附加系统参数的混合平差模型中,同时含有非随机系统参数和具有验前统计性质的随机系统参数。该平差模型是对附加系统参数的平差模型的扩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框幅式影像传统的空中三角测量算法不适用于三线阵影像, 因此必须设计相应的数学模型。三线阵推扫式传感器在成像时, 不同扫描线对应的摄影中心位置和姿态都不一样, 空中三角测量解算时, 外方位元素个数大于观测值个数, 理论上无法解算每一条扫描线的方位元素, 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数学模型模拟卫星轨道。目前常用的有3种轨道模型:线性多项式模型, 分段多项式模型和定向片模型。本文利用“天绘一号”卫星的真实数据, 在WGS-84坐标系统下进行3种模型的平差对比试验, 同时采用不同的控制点布设方案, 分析各模型在不同控制点布设方案下所能达到的精度水平。  相似文献   

12.
耿迅  杨天克  缪剑 《测绘科学》2010,35(4):65-67
由于机载GPS获取的数据是WGS84坐标系,定向测图时首先要进行坐标转换。本文讨论了7参数平面转换模型与GPS水准测量拟合高程异常的方法,研究了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的像控点布设问题,并对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只在测区四角布设控制点即可满足空三精度要求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机载三线阵航空摄影测量中高精度的7参数转换与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是获取高精度空三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机载三线阵CCD摄影测量系统是GPS/INS与三线阵CCD相机联合工作的测量系统.通过GPS/INS给出的投影中心位置、视准轴姿态观测值及三线阵CCD像空间坐标,可以直接计算地面点在物空间的坐标.介绍了直接解算的几何模型,并依据共线方程建立地面点像空间坐标与控制点或同名点物空间坐标的关系,从而把问题归结为间接平差,给出了平差的误差方程.最后对直接解算模型进行了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4.
卫星摄影三线阵CCD影像的EFP法空中三角测量(一)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系统地介绍了EFP法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思想、EFP像点坐标计算、平差的数学模型和卫生摄影测量的数字模拟,并以模拟数据进行了自由网+控制点平差、外方位元素量测值参与平差、外方位元素量测值常差的分离以及区域平差等实验计算和实验结果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1)三条基线的航线可以保证三线阵CCD影像光束法平差的几何强度;(2)控制点可以布设在航线首末端,二线交会区的高程精度比三线交会区仅低约1.4因子;(3)外方位元素观测值是三线阵CCD影像光束法平差不可缺少的数据,经过平差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平差的高程精度。即使外方位元素观测值达到现代的精度,光束法平差的高程精度仍比直接前方交会高,所以三线阵CCD相机比单线阵、双线阵相机在全球性无控制卫星摄影测量或外星球摄影测量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卫星摄影三线阵CCD影像的EEP法空中三角测量(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4 平差方案及模拟数据平差实验4.1 自由网+控制点空中三角测量由前方交会(2.1)式,后方交会(2.2)式以及外方位元素平滑制约条件(2.3)式,可以构成类似经典的光束法空中三角测量,但由于EFP像点坐标是推算出来的,所以控制点不宜直接参与平差过程.于是平差要分成自由网平差及利用控制点作三维线性变换两个步骤.另一方面,卫星摄影中起始角元素大约在±0.5°左右,对于经典空中三角测量,角元素起始近似值均可按零处理.但在EFP平差中,φ角起始值φ0对空中三角测量,像元素起始近似值均可按零处理.在EFP平差中,φ角起始值φ0对整条航线的几何状态影响很大,必须采用特殊的程序预先加以确定.我们采用不断步进φ角值,比较由前方交会及(1.2)式计算的Y视差的均方根值最小者,即作为φ的最佳起始值.平差框图见图4.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apability of object reconstruction from space for two specific projects. Both of them are based on the use of three-line scanner systems allowing for simultaneous digital image recording from three different angles. An efficient model for combined point determination is proposed, considering the digital image data as well as orbit information, GPS and INS observations. The resulting accuracy is estimated from project oriented simulations. Finally, the possibilities for DTM generation, orthophoto production and stereo compilation from three-line scanner imager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三线阵测绘卫星的偏流角改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三线阵测绘卫星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偏流角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三线阵相机立体摄影覆盖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对卫星进行偏航姿态控制以改正偏流角的策略,给出了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偏流角改正的控制精度要求,并对偏流角改正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三线阵测绘卫星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偏流角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三线阵相机立体摄影覆盖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对卫星进行偏航姿态控制以改正偏流角的策略,给出了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偏流角改正的控制精度要求,并对偏流角改正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直接利用CE-1激光高度计测高数据制作月球表面模型,分辨率、精度都较低。利用激光测高数据改善三线阵CCD数据立体定位精度是一种有效方法。通过计算立体影像外定向参数、激光脚印(footprint)月固坐标,基于物方空间到像方空间的快速反投影算法,分析研究立体影像与激光高度计数据不一致性,目的是为后续CE-1探月三线阵影像数据与激光测高数据联合平差处理提供相对基准控制。通过不一致性分析试验,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这些分析结果有望在下一步联合平差处理中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左志权  刘正军  张力 《遥感学报》2013,17(6):1546-1558
以3维表面间共轭点欧氏距离之和最小为理论基础,提出一种泛型3维表面匹配数学模型,并推导其最小二乘平差理论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机载LiDAR点云条带平差。针对真实机载LiDAR点云数据进行条带平差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表面匹配模型,不仅能准确估计出相邻重叠3维表面间的正形变换参数,较好地解决机载LiDAR点云条带间配准问题,而且能同时适用于多种同名点对应准则,是一种泛型的配准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