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GIS和AI的城市区域内最佳路径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传统Dijkstra算法效率低的特点,从GIS和人工智能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对传统Dijkstra算法进行优化的方式。首先根据城市交通网络的特点建立了交通网络拓扑图,提出了地名节点和交通节点的概念,并用合理的数据结构存储此交通网络,然后在此基础上使用一种新的启发函数以提高搜索效率,使优化过的Dijkstra算法能用于复杂的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2.
采用对偶拓扑方法构建基于广义路网拓扑的复杂交通网络,通过引入m阶邻居节点概念,考虑复杂交通网络中节点度、介中心及节点间距离等因素,顾及节点自身及1到m阶邻居节点的重要度贡献,定义了节点重要度评价模型,进而提出一种基于m阶邻居节点重要度贡献的道路网自动选取方法,并基于网络最小规模原则保持选取道路的连通性。为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引入度分布评价所选取道路对路网整体结构及拓扑特性的保持程度,并采用实际城市路网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选取的路网能较好地保持了原始路网的整体结构、拓扑特性及道路连通性,且算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Dijkstra算法运行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Dijkstra并行线程的算法,该算法动态地将交通网络进行子网分割。通过实验测试了不同网络节点数量和弧段数量下传统Dijkstra算法和本文算法运行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缩减网络节点搜索空间,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现有公交出行最佳路径算法,并针对现有算法不完善的地方,根据乘客的出行心理,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交通阻抗的公交出行最佳路径算法.首先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特点抽象出合理的公交网络模型,建立了此网络的拓扑关系,并用有效的数据结构存储此公交网络图;然后根据乘客的出行特点确定了合理的交通阻抗函数;为了进一步提高搜索效率设定了节点限制搜索区域;最后对算法的仿真实现证明了此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现有公交出行最佳路径算法,并针对现有算法不完善的地方,根据乘客的出行心理,利用G 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交通阻抗的公交出行最佳路径算法。首先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特点抽象出合理的公交网络模型,建立了此网络的拓扑关系,并用有效的数据结构存储此公交网络图;然后根据乘客的出行特点确定了合理的交通阻抗函数;为了进一步提高搜索效率设定了节点限制搜索区域;最后对算法的仿真实现证明了此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GIS网络分析中最短路径的实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王秀斌 《测绘科学》2007,32(5):61-6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角度的最短路径搜索算法,设计出一种类似于面向对象的数据存储结构来存储网络图中的节点及弧段对象,在最短路径的搜索上引入矢量夹角标量值作为搜索因子,充分利用了网络图中各点元素和线元素间的拓扑关系,提高了搜索的趋势性,同时还考虑了各弧段的长度值(或权值),较好的将网络图中对象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校车最优路径规划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个基于GIS网络分析的校车路径方案规划算法。算法采用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结合道路网络拓扑分析。以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为目的,通过限制搜索范围提高算法效率,并用空间分析选择最佳起始节点,计算将学区内路网上各乘车节点处的学生送至学校的最优路径方案。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高效性和有用性。  相似文献   

8.
交通限制条件下的最短路径算法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交通网络本身的特点及要求的分析与研究,介绍了一些适合道路网的经典最短路算法和数据存贮模式,探讨了在交通网络路线优化过程中需要特别处理的几个问题,如路口延误、禁行状态等,并在理论上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给出了一个路径搜索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车载导航系统中顾及道路转向限制的弧段Dijkstra算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韩刚  蒋捷  陈军  曹元大 《测绘学报》2002,31(4):366-368
路径规划作为组成车载导航系统的核心模块,其效率对整个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路径规划常用的Dijkstra算法是根据道路“有向图”中的节点进行计算,相关的交通属性附加在道路节点上,事实上,道路转向限制不仅与节点(交叉口)有关,而且与相连的2条道路弧段有关,若要用节点表达道路转向限制,需要把2条弧段间的转向关系转换为相邻的3个节点之间的关系。这种转换增大存储空间和转换时间的开销,还增加了搜索的复杂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将原来附属于节点上的转向关系转移到相应的弧段上,用节点-弧段关系表达网络的连通性,用弧段-弧段转向关系表达交叉路口的转向限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顾及导航转向限制的弧段Dijkstra算法,试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进行顾及道路转向限制的路径规划。  相似文献   

10.
针对PC集群计算节点内存小、进程间通信速度慢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分布式的数据存储机制;提出了用同步变换规则代替解编码传输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基于邻域分解策略实现了禁忌搜索过程的并行化,发展了一种适用于PC集群环境的并行地理网络VRP算法。应用模拟路网数据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计算结果与ArcGIS基本一致,二者平均偏差率在2.11%~2.87%之间;分布式数据存储策略有效地降低了各进程对内存的需求量,保证了算法的稳健性和扩展性;通过算法的并行化提高了VRP算法的求解效率;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加速性能,8进程时在各测试数据集中的加速比均在4.46~6.32之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关系结构约束的全局等高线断线连接的最大集团图搜索法的原理与实现途径,实验中与局部断线连接方法作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全局连接具有自动纠错效果,具有更高的正确连接率。  相似文献   

12.
Stroke在道路网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Stroke连接策略大多限于局部,对Stroke的全局表现考虑不足。针对以上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自身全局最优的道路网Stroke生成方法,以起始路段为根结点,以连接规则为约束构建Stroke树,并通过随机森林算法投票选出每棵树的最优Stroke。经试验验证,自身全局最优的道路网Stroke生成方法在视觉认知和网络功能方面的表现均优于自身适合策略、自身最大适合策略及每对最大适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形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数据结构中图的遍历算法在管网连通与追踪分析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一种反向追踪加标识字段的方案,其有效地解决了复杂网络中连通路径的显示问题,为其他网络追踪路径显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锡钢  任伟  李青元  朱翊  孙立坚 《测绘科学》2006,31(5):117-118,116
对于空间数据库,R树索引是非常有效的空间索引。本文针对R树的结点分配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结点分配算法—基于K-means聚类距离最小的R树结点分配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新的分配算法比原始的算法,产生的虚结点的最小约束矩形具有更少的空白区域,较明显地提高了空间查询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自动搜索最小多边形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秋生 《测绘工程》1996,5(2):33-38
多边形的自动搜索是GIS空间分析的基本算法之一,同时也在地籍拆宗、导线网闭合环的闭合差计算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一般的图形数据结构,提出了一种结点标记的搜索算法,利用该算法可自动搜索出所有独立的最小多边形。  相似文献   

16.
基于R树索引的三维场景细节层次自适应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大规模三维城市建模需要,介绍一种基于三维R树索引的多细节层次(简称LOD)管理方法,从叶节点层向根节点自动生成LOD场景,并设计实现LOD检索的算法。通过试验分析,证明本文的LOD定义参数能够定量控制三维场景中的渲染目标数目,进而实现三维场景的自适应可视化方法,尤其适合于建筑物和树木类型的地物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一种支持机场反劫机事件的3DCM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宣社 《测绘科学》2007,32(3):146-148
本文以机场反劫机为例设计了一种城市重要目标反恐战场环境的三维可视化和查询工具。该工具将虚拟环境中的地理要素以三维和二维的图形、图像表达出来,主要采用边界模型作为建立3维目标的数据结构,并利用DDE技术连接三维场景中的景物和二维GIS的关系数据库存储属性并实现查询功能。其特点是利用简单的DDE方式实现了3D场景数据和属性数据双向查询,充分利用了已经建成的2DGIS的成熟功能和现有资源。  相似文献   

18.
基于Vega的三维虚拟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ega在三维虚拟模拟建模中应用广泛、功能强大稳定,但对于各种地理信息管理查询等功能薄弱;MapX在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具有地图数据逻辑查询等强大的地理信息功能。在对Vega、MapX、Aecess数据库三者数据的连接关系、图层控制、逻辑查询、路径导航等核心部分阐述基础上,利用Vega三维仿真软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组件MapX和管理附属信息的数据库,在VC“平台下构建了虚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独立的二维电子地图和独立的三维虚拟场景的各自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拓扑关系的等高线高程自动赋值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郝向阳 《测绘学报》1997,26(3):247-253
地面高程信息是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地图上的等高线进行数字化来获取。等高线的数字化包括获取其特征点平面坐标和高程值两个方面。本文讨论了闭合等高线之间的拓扑关系及其表示形成,给出了根据等高线的平面位置判定其拓扑关系的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自动获取闭合等高线高程值的方法。实验表示,本文所述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确定地理网络中心服务范围的一种算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龚洁晖  白玲 《测绘学报》1998,27(4):357-362
地理网络的中心服务范围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传统方法一般用等时区或等距区表示。本文给出基于地理网络的中心服务范围的概念,并在邻接结点矩阵的基础上,应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确定一个中心的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