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滇地轴沥青铀矿及晶质铀矿脉,生成于晋宁运动之后,集中在澄江期,泥盆纪、印支—燕山三个造陆时期。铀矿化期有相同的气候,都处于地壳拉张减压阶段,并伴随有断块活动及岩浆活动。铀矿物年龄为研究地轴地壳演化,部分铜矿成矿作用的时间及部分岩体生成的时间提供了年龄信息。  相似文献   

2.
滇中古裂谷带岩浆系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滇中南北构造带,晋宁运动后出现一套特有的非造山型岩浆系列,即:晋宁-澄江期的碱性玄武岩-碱性次花岗岩-深成花岗岩,海西期的溢流玄武岩-辉绿岩墙群-碱性正长岩,印支-燕山期的环状超基性碱性杂岩-碳酸岩-碱性花岗岩组合;系一套深源富碱的暗色岩建造及其派生物。滇中裂谷作用是紧接着晋宁造山运动后发生的,即在元古代褶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裂谷发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一组南北向基底断裂所影响,在裂谷开始阶段的岩浆活动带有  相似文献   

3.
云南锡矿床展布于较稳定构造单元间的相对活动地带,续承性活动断裂伴有酸性岩浆侵入的构造-岩浆带是锡矿展布的主要空间。云南锡矿床主要的构造-岩浆成矿期有晋宁—澂江期(663—829Ma)、燕山期(65—169Ma),次为海西—印支期和喜山期;产于昆阳群(元古代)、崇山群(以及澜沧群、西盟群)、寒武系、石炭系、三叠系中。依据控矿构造-岩浆带及锡矿集中分布区,可划分为四个锡矿带,即滇东南锡矿带(有个旧、老君山成矿  相似文献   

4.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喜马拉雅运动是古近纪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构造活动,但在上扬子区域其表现主要呈现为盆地的抬升消亡、沉积物的改变以及频繁的断裂构造活动。南江地区位于四川北部、川陕交界附近,属上扬子北缘基底褶皱构造带。据研究,区内岩浆活动主要有3期:吕梁期、晋宁期—澄江期、加里东—燕山期,没有喜马拉雅期岩浆活动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近年来在康滇地轴研究工作中所获得的铀矿(化)点同位素年龄资料,将康滇地轴的铀矿化时代划分为晋宁、澄江、海西、印支、燕山五个时期,同时对铀矿化时代与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以及对康滇地轴铀的有利成矿时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云龙锡矿带为滇泰锡矿带的北延部分,它处于三江印支—早燕山褶皱系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中—晚燕山褶皱系的分界线上,划分两个构造单元的怒江、澜沧江深断裂是一个印支旋回以来强烈活动的多旋回构造岩浆带和变质带。锡矿带北起泸水县志本山,南至保山县中和光山,长约30余公里,宽5—15公里。该矿带经历了多期次的升降运动,自加里东运动以后长期隆起,隆起边缘大断裂多幕次活动,构造活动频繁。在后期的改造活动中,特別是印支  相似文献   

7.
黄汲清  陈廷愚 《地质论评》1986,32(2):138-143
多旋回的造山运动可以分为早期旋回,主旋回和后期旋回。在多旋回的造山运动中必然伴随着多旋回的岩浆活动和多旋回的成矿作用。以华南的钨、锡矿为例,该区钨、锡矿的成矿作用始于早期旋回,产于晚元古代的变质岩中,或与扬子期的岩浆活动有关。主旋回的成矿作用主要与加里东期的岩浆活动有关。后期旋回的成矿作用经历了华力西、印支和燕山等期,类型很多,以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矿床最为重要。从多旋回的成矿作用的观点来看,在华南钨、锡矿的普查找矿中,在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燕山期的同时,对其它时代的矿床也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印支期岩浆活动质疑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采用~(40)Ar-~(39)Ar法对安徽省几个有代表性的“印支期”侵入岩体(洪镇、太平、旌德、黟县)进行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其年龄值在140—122Ma之间,它表明这些代表性岩体不是印支期而是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因此,安徽省印支期岩浆活动不象前人所建议的那么强烈,甚至安徽省也许根本没有明显的印支期岩浆活动。本区从燕山期开始才进入了岩浆活动比较活跃的时期,并相继形成了有关矿床。  相似文献   

9.
我国锡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我国主要锡矿床的钾-氢、铷-锶和铀-铅同位素年代学和铅、硫、氢、氧等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规律,提出燕山晚期成锡最佳,次是燕山早期和海西印支期;锡矿成矿硫源具有岩浆和岩浆与地层混合两种来源;锡矿成矿流体有5种类型,铅同位素的线性关系能指导评价锡矿床。  相似文献   

10.
<正>黑龙江金厂斑岩型铜金矿床为一特大型铜金矿床,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县,大地构造位置属兴蒙造山带东段,兴凯地块西南部,位于Ⅲ级构造单元张广才岭—太平岭边缘隆起带中的太平岭隆起与老黑山断陷结合部位。矿区内大面积分布中生代侵入岩,主要为印支期-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矿区岩浆岩主要有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两期岩浆活动。从表1中可以看出,金厂矿区的成矿围岩及火山岩均为印支晚期到燕山早期岩浆活动产物,成岩时代集  相似文献   

11.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晋宁期岩浆活动及其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云海  张克信 《地球科学》2000,25(3):231-231
东昆仑造山带岩浆岩出露面积巨大 ,构成规模宏大的东昆仑岩浆弧带 .侵入岩以海西—印支期为主体 ,少量加里东期、燕山期岩浆活动[1~3] .在进行冬给措纳湖幅 1∶2 5万填图过程中 ,在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发现晋宁期侵入岩 .晋宁期侵入岩分布于东昆仑造山带北侧的东昆北岩浆弧带内瓦了尕—杀雄一带 ,出露面积约 30km2 ,由两个侵入体组成 ,岩石主要为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 .围岩为古元古代白沙河岩群 ,并被海西—印支期花岗闪长岩超动侵入 .古元古代白沙河岩群主要岩性有条带状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浅粒岩、条带状大理岩、云…  相似文献   

12.
广东地处南岭东西构造带东段与新华夏、华夏构造体系的交接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岩浆活动可分为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五个旋回.燕山期为本省岩浆活动的全盛时期,分布最广;燕山中晚期的花岗岩与锡矿关系最密切.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主要矿山有西岭、长埔、牛头山、吉水门、银瓶、锡坪、厚婆坳等,还有含锡磁铁矿夕卡岩型矿床,其分布见图1.  相似文献   

13.
福建侵入岩的岩浆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开毕 《福建地质》2012,31(3):255-261
福建省地质构造发展自古元古代以来,经历了吕梁、晋宁、加里东、印支、燕山(包括早、中、晚三个亚期)、喜马拉雅期的岩浆侵入活动和岩石圈演化。系统总结福建同期或不同期侵入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副矿物特征等,各期侵入岩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燕山期花岗岩类与前燕山期间呈跳跃式变化,二者有较大的差别,说明它们属于不同大地构造环境的岩浆演化系列。  相似文献   

14.
云南富乐厂铅锌矿床是滇东北矿集区东南部的典型矿床之一。在矿区进行大比例尺构造填图的基础上,运用构造成矿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筛选典型断裂构造进行力学性质的鉴定,对不同期次、不同方向的断裂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初步划分了构造期次,总结了构造体系。认为该区断裂经历了晋宁期-澄江期近东西向的挤压作用,印支期-燕山早期北西-南东向挤压作用及后期燕山中晚期-喜马拉雅期的北东-南西向挤压作用的过程。晋宁-澄江期构造作用为该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背景,印支期-燕山早期为该矿成矿主期,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和北西向的扭张性断裂使得流体充填、富集成矿;后期近东西向的扭性断裂为破矿构造。通过矿区构造与成矿关系的研究,为隐伏矿预测与深部勘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探索我国东南沿海板块构造活动特征与沉积—变形—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和矿化特征的有机联系。根据太平洋板块由陆向海(由西往东)呈现后退式俯冲的方式,将我国东南沿海区划分为绍兴—江山北东向晋宁期古板块俯冲带、丽水—海丰北北东向加里东—印支期板块俯冲带和台湾海峡北北东向燕山期板块俯冲带,并且建立了板块构造控岩控矿的理想模式。此外,还着重强调了板块构造活动的远程效应对该区岩浆岩和矿产分布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冀北印支期碱性岩浆活动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冀北印支期碱性岩浆活动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张招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王永强(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710054)关键词碱性岩浆印支期冀北地球动力学燕山地区是否存在印支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一直存在着争论。过去多数人...  相似文献   

17.
湘南地区锡矿床类型及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湘南地区可以划分为三个构造单元:加里东早期后隆起带,海西—印支期坳陷带及两者之间的过渡带。 2.产于隆起带的锡矿床是花岗岩型、云英岩型及石英脉型矿床。产于坳陷带的锡矿床是锡石硫化物型、矽卡岩型及大理岩型矿床, 产于过渡带的锡矿床是斑岩—云英岩(?)型矿床 3.湘南地区(?)矿床与燕山期花岗岩存在着成因联系。成矿母岩是壳源型岩浆花岗岩类。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分异演化特征对锡矿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个旧-大厂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及锡多金属成矿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个旧-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不是简单的燕山晚期地台环境的“花岗岩岩浆期后气液矿床”,矿区地处三大板块的交接部位附近的个旧-大厂锡矿,前泥盆纪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及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强烈,泥盆纪-三叠纪裂谷作用和锡多金属成矿特点突出。泥盆纪受北西向同沉积断裂控制,在南丹-河池一带裂谷作用明显,发生了海底喷流成矿,加上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改造,形成了大厂锡矿。三叠纪受北东向个旧-兴义-晴隆同沉积断裂控制,在个旧、兴义一带发生的裂谷作用,伴随基性火山成矿、喷流热水沉积成矿和燕山晚期花岗岩改造(叠加)成矿,从而形成了个旧锡矿。  相似文献   

19.
薛步高 《云南地质》2009,28(4):351-366
东川大型-超大型铜、铁、金综合矿区,受改造形成的层状富铜矿;后生的含银脉状铜矿;普遍伴生Nb2O5的后生含铜磁铁矿及成因与深部隐伏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其工业矿体的形成都与多旋回火山-岩浆(晋宁-澄江期与燕山-喜马拉雅期为主)的改造、成矿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都庞岭花岗岩体具正常花岗岩的演化特点,经历了加里东晚期、印支期和燕山早期,是一典型的多期复式岩基。燕山早期第三次岩浆脉动形成的细粒白云母花岗岩富含Sn、W,形成具有工业意义的花岗岩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