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近30年冬小麦产量和气候资料,分析冬小麦丰、平、欠年不同时段的气候特点,得到丰、欠年的不同时段的气象要素差异,确定了冬小麦丰产年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2.
利用湖北省荆州市1970—2016年日照、降水、温度及冬小麦生长期、产量数据,采用作物丰歉指数、气候适宜指数方法,开展了荆州市冬小麦产量动态预报,并对两种预报方法的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丰歉指数方法的预报准确率高于气候适宜指数法,计算过程也相对简单。在产量预报精度不下降的前提下,4月10日可作为产量预报的最优预报日期。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生育及其最终产量的形成,都离不开与之相关联的各种环境条件。在目前控制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能力相当有限的情况下,环境气象因素对冬小麦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更为直接、频繁和面广。实践证明,不同年型农业气候条件的优劣是造成产量丰欠年景差异的最基本原因。本文试图以当地基本气象条件的不同情形与冬小麦产量丰欠差异互相适应的关系,应用贝叶斯准则对平凉地区冬小麦主要生育阶段和产量进行气象年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是泾川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占粮田面积的70%,其产量起着左右全县粮食总产量的作用。水县冬小麦主要为旱作生产,旱田面积约占整个小麦面积的90%。水分条件成为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小麦丰产中的突出问题。因此,正确分析小麦产量与降水的关系,确定小麦丰  相似文献   

5.
采用郑州基准气候站1955-1992年小麦生产年度的气象资料,运用灰色聚类方法,划分了郑州冬小麦生育期间气候年型,典型丰歉年型拟合较好,可用于气象服务与年景预测。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冬小麦产量动态集成预报方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新型统计检验聚类分析 (CAST) 方法对山东省冬小麦种植区进行合理分区的基础上,利用基于作物产量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关键气象因子影响指数、气候适宜度指数、WOFOST (world food study) 作物生长模型分别建立各区域冬小麦产量动态预报方法,利用这4种方法分别对2004—2011年山东省冬小麦产量进行动态预报,在分析历史预报结果平均准确率的基础上,剔除预报准确率低于90.0%的预报方法,确定每种方法的权重系数,采用加权方法建立山东省冬小麦产量动态集成预报方法。结果表明:4种单一产量预报方法在各区域各时段的预报准确率很不稳定,波动范围较大。而集成预报方法对山东省各区域冬小麦产量动态预报准确率相对于4种单一预报方法均有所提高,预报准确率普遍在95.0%以上,且其预报结果稳定性较好,变化比较平稳, 集成预报方法更适合在业务上应用。  相似文献   

7.
评价时段为1997年间月至1998年11月3专项气候影响评价3.1气候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评价3.1.1冬小麦1998年冬小麦种植面积1211.2千公顷,总产409.53万吨,单产3380公斤/公顷,与1993~1997年五年平均相比,总产持平偏丰,单产持平。冬小麦播种前期降水偏少,后期降水增多,播种出苗前差后好。由于冬前降水偏多,气温偏高,部分地区小麦旺长,提前进入分荣期;越冬期气温继续偏高,降水偏多,无强冷空气影响,冬小麦基本苗和单株分美数比1997年多,小麦长势较好,二类以上苗比例达84.2%。初春气温变化剧烈,前期(2月下旬至3月中旬)气…  相似文献   

8.
海河低平原春季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海河低平原气候与小麦产量资料,对气候环境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6 a海河低平原春季气温线性升高倾向显著,平均每10 a升高0.38℃;春季降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增大或减少趋势,2000年以来的气候环境不利于冬小麦生产。冬小麦气候单产与春季气温、降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当气温距平为0.2~1.2℃时,小麦气候产量为正值;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小麦减产,高温使小麦减产更严重;近年来气温持续偏高,小麦气候单产持续偏低。冬小麦产量对春季降水的需求有一个极限值,降水异常偏多和异常偏少都会使小麦减产。研究认为,通过改进种植模式、改善农田小气候,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增加地面有效降水,可以增加小麦气候单产。  相似文献   

9.
按照国家经委农业局、国家气象局专业司、冬小麦遥感综合估产课题组的要求,我们于1987年3月20日、4月28日和7月4日分别发布了我区1987年冬小麦年景丰欠趋势预报、全区冬小麦平均单产预报、总产量预报.现对预报结果与自治区统计局1987年冬小麦单产和总产量上报值进行比较. 一、预报结论与实况 1987年3月20日预报1987年我区冬小麦年景为偏丰.4月28日报全区冬小麦平均单产210-215公斤,比上一年增加5-10%;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是我县主要栽培作物,其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2.8%,冬小麦增减与否,左右着全县粮食产量。实践证明,气候条件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关系非常密切。一、播种期的热量条件与产量热量对小麦播种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市春小麦产量丰欠气象评判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影响呼和浩特市春小麦丰欠年气象要素的分析研究,找出能综合评判呼和浩特市春小麦产量丰欠的气象因子,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把处理后的因子进行组合,得出春小麦产量丰欠气象评判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在分析判断气象条件对小麦生育利弊方面,准确率可达88%。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58-2018年中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8个主产省(市)小麦蚜虫发生面积、防治面积和小麦播种面积、产量损失、561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和典型农业气象站小麦发育期资料,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构建华北、黄淮及苏皖地区小麦蚜虫分区域的气候致灾指数.以小麦蚜虫年代际气候致灾指数所划分不同致灾等级发生频...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是博山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12万亩左右,占全区粮食作物总面积的43%。近年来,小麦产量虽然有上升趋势,但产量不稳,波动较大,这是小麦丰产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平凉地区气候变化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 言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全球气候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各种影响 ,文中以本区主栽的冬小麦、玉米为例 ,探讨了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所产生的影响。1 作物气象产量逐年变化分析粮食产量 ( y)一般由时间趋势产量 ( yt)、气候产量 ( yw)和随机误差 ( yε) 3项构成 ,一般随机误差( yε)可忽略不计 ,因此作物实际产量用下式表示 :y =yt+ yw以平凉市的冬小麦和玉米为例 ,应用正交多项式分别将冬小麦和玉米的实际产量分解为时间趋势产量和气候产量 ,分别作出两种作物气候产量随时间变化图 (图 1…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产量是由小麦品种本身的生育特性,环境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和栽培技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在这些因素中,品种的更新,土壤条件的改善和栽培技术的提高,对于产量的影响在时间序列上是一个变化比较平缓的过程。在一般的情况下,相邻两年间产量的较大波动,主要是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本文用正交多项式的方法,求得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用对产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气象要素与气象产量进行积分  相似文献   

16.
一、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制用气候资料模拟一种小麦产量预报方法,以减少缺乏气象和作物资料的限制作用。大范围小麦产区产量线性回归方程的主要预报因子是逐月海平面气庄平均值,为美国大平原冬、春小麦区、加拿大萨斯喀彻温春小麦区和苏联冬小麦区制定的小麦产量预报模式可以用来预测这三个国家的小麦产量。其次,则是建立谷物预报与大尺度大气状况的相关关系。过去,为了说明和预报不同时间尺度的地区性天气和气候,在一些判别和预报研究中经常使用海平面气压和700毫巴高度的历史资料。纳米亚斯(Namias)介绍过制作30天天气展望的方法,克莱因(Klein)则介绍了研制和应用5日天气预报的技术。库茨巴赫(Kutzbach)用经验正交函数(特征矢量和基本项目)研究了北美大陆气压、温度和降水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他指出:这三个气候要素之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徐州地区冬小麦气候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徐州地区 1∶ 2 5 0 ,0 0 0地形数据和 4 0年冬春气候资料 ,综合分析了农业气候的变化趋势及冬小麦生育气候条件 ,筛选出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气象要素。以 City Star(3.0 )软件为平台 ,利用 5 0 0× 5 0 0 m高程栅格数据 ,对所选区划因子进行网格推算 ,制作冬小麦种植区域的分析图 ,并进行分区评述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丽姝  李志富  李梅  李庆  李长军 《气象科技》2012,40(6):1030-1038
根据山东省1961-2008年的气象资料,利用逐级订正法计算了山东省冬小麦和夏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并进一步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探讨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冬小麦及夏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存在有明显的年际波动和空间差异,其中冬小麦优、劣年景气候生产潜力相差3~9倍,夏玉米相对较小,为2~3倍;全省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高值区位于水热条件匹配较好的鲁南地区,低值区在半岛东部沿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与实际单产的年际变化基本一致,山东省粮食产量,特别是夏玉米产量的年际波动受作物生长期间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全省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区域互补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一、产量预处理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即: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前者是产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后者是生产力水平因素,它的变化比较缓慢,有一定的规律,这就为我们进行产量分离提供了条件.我们可以把产量用下式表示:y=y_t+y_w……(1)式中y、y_t、y_w分别表示亩产量、趋势产量(即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部分)和气候产量.通过试验,取趋势产量为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及早作出准确的丰欠趋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人们对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因素已有所了解。但目前为止,对影响产量的信息还不能完全确知,像这样系统中既有明确的信息,又含育不明确的信息,称为灰色系统。下面我们用灰色预测模型来预测我省冬小麦丰欠年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