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河子地区水文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河子地区主要有6条河流,均发源于天山北麓依连哈比尔杂山脉。由东往西有塔西河、玛纳斯河、宁家河,金沟河、大南沟、八音沟河等。  相似文献   

2.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广大平原中,包括塔域专区的乌苏、沙湾两县及克拉玛纹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玛纳斯县一部分,总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活动温度总和约3,500~o左右,平均无霜期约150天,玛纳斯河为北疆最大的内陆河,连同附近若干小河,年径流量约30多亿公方,所以玛纳斯河流域是北疆气候条件和水利资源比较最优越的地区。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选择了这片数百万亩肥沃的土地,作为开发自治区资源的先锋。这在当时不论从自治区的自然条件或民族社会经济条件诺方面来说都是完全正确的。在全体官兵忘我的辛勤劳动下,一系列的国营农场群迅速地建立起来,形成了石河子和乌苏两大垦区。不仅开创了我国纬度最高的新棉区  相似文献   

3.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广大平原中,包括塔域专区的乌苏、沙湾两县及克拉玛纹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玛纳斯县一部分,总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活动温度总和约3,500~o左右,平均无霜期约150天,玛纳斯河为北疆最大的内陆河,连同附近若干小河,年径流量约30多亿公方,所以玛纳斯河流域是北疆气候条件和水利资源比较最优越的地区。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选择了这片数百万亩肥沃的土地,作为开发自治区资源的先锋。这在当时不论从自治区的自然条件或民族社会经济条件诺方面来说都是完全正确的。在全体官兵忘我的辛勤劳动下,一系列的国营农场群迅速地建立起来,形成了石河子和乌苏两大垦区。不仅开创了我国纬度最高的新棉区  相似文献   

4.
高前兆 《中国沙漠》1984,4(4):41-49
本文分析了新疆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域治理沙漠、防治沙漠化的开发过程。总结了该地区根根流域生态系统特点,充分发挥流域内水土资源潜力,以水资源限度及其利用水平作好流域规划。并从建设完整的水资源系统、联合运用地表和地下水、掌握灌溉技术三方面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生态效益出发,同时注重建设沙漠地区绿洲防护体系,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和调整农林牧结构的经验。因而,石河子垦区已建立成为一个典型的人工灌溉绿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演变遥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地质过程,特别是沉积地质过程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航空相片和遥感影像的解译,结合野外考察和地貌与沉积物分析,研究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演变过程,并对其形成和演变原因进行探讨。晚第四纪以来,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从第二排山麓到下游冲积平原,可划分为四期规模较大和三期规模较小的冲积扇;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形成演变受气候、构造或气候—构造耦合作用的共同影响,具有多成因性和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6.
玛纳斯河泥沙特征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玛纳斯河的泥沙资料,分析了玛纳斯河泥沙的一般特性,并对玛纳斯河红山嘴水文站县移质泥沙和推移质泥沙与其它水文要素之间的关系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7.
玛纳斯河最小生态径流计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琪  刘建江  王均  魏萍 《干旱区地理》2005,28(3):292-294
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较高,常被称作是开发利用干旱区水资源的成功范例。通过国内外最小生态径流的各种计算方法,如最小连续30d平均流量法、7Q10法、Tennant法、环境功能设定法、水质目标约束法,利用玛纳斯河干流两个参证水文站的径流及水质资料对玛纳斯河最小生态径流进行计算,并对计算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不同方法的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近50a来玛纳斯河流量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玛纳斯河流域是北疆地区的一个典型流域,汇集十多条支流,河流贯穿山地-绿洲-荒漠系统,地表过程复杂。高山区的冰雪融水和玛纳斯河上游的降水是该流域的主要径流水源。笔者对玛纳斯河出山口红山嘴水文站的流量资料(1956-2003年)及石河子市的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1953-2003年)进行分析,介绍各自变化特点并建立它们之间的年均变化对比曲线,分析年均流量与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玛纳斯河流量与夏季气温的变化和降水量有更密切的相关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量显著增加,对降水和气温的变化有明显的响应。  相似文献   

9.
Paul Holt 《干旱区地理》2008,31(2):243-248
在2006年10月14日-11月8日,笔者在新疆北部观鸟期间,观察到8种鸟类属于新疆新记录:小白额雁(博乐)、斑背潜鸭(石河子、赛里木湖)、长尾鸭(赛里木湖)、剑鸻(玛纳斯)、海鸥(伊犁、石河子、五家渠)、灰椋乌(沙湾)、红喉鹨(石河子、五家渠)、黄腹鹨(石河子、五家渠、阜康等).其中的4种鸟类被拍摄到照片.新疆地域辽阔,鸟类资料缺乏(马鸣2001).此次调查是个极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1958-2006年玛纳斯河流域水系结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玛纳斯河流域水系结构演变状况,利用其1958、1976、1987、2006年4期遥感影像图,在ArcInfo支持下进行目视解译,根据解译结果,定量分析了水系长度、密度、分枝比、长度比和分维等参数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其主要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958-2006年玛纳斯河流域水系变化满足Horton定律,水网数目及河道平均长度随水网级别呈几何级数变化,并且水网密度、水系长度比、分枝比等参数持续增大;流域内绿洲地区水网密度高于南部源流山区与北部荒漠区,这种区域差异是由不同生态经济单元的自然生态环境类型、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发展需求及生态修复重建等方面共同决定的;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量近50年来不断增加,人口数量持续攀升,耕地与绿洲面积不断扩大等因素是玛纳斯河流域水网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然而耕地不能无限扩大,绿洲也不能过度扩张,要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限,因此确定合理的绿洲面积,优化水系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新疆玛纳斯河年径流时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红波  徐海量  张青青  史薇 《中国沙漠》2011,31(6):1639-1646
基于肯斯瓦特水文站54 a的逐月径流实测资料,运用参数、非参数检验和R/S分析探讨了玛纳斯河径流量的趋势、跃变及未来的变化趋势,并利用径流量年内分配特征指数描述了径流量年内分配状况。结果表明,玛纳斯河径流量在1995年发生跳跃式的突变,并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也与径流量累积距平显示的结果一致;径流量的赫斯特指数大于0.5,具有持续性,预示其未来变化仍将保持增加走势;计算表明,玛纳斯河肯斯瓦特站径流量高度集中于夏季(6、7、8月),年内分配指数中的集中度比不均匀系数具有更强的分辨能力与灵敏性,集中期所对应的最大径流量出现时间与实际月份相同,并且各特征指数间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地变化及其成因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利用 195 0~ 2 0 0 0年的统计和普查数据 ,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近 5 0年来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 ,并探讨了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近 5 0年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地面积经历了 3个增长期和 2个减少期的变化。经综合分析发现影响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 5次大的政策变动 ,耕地需求增加与非农业部门占用 ,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沙化、盐渍化等问题出现。  相似文献   

13.
新疆玛纳斯河蘑菇湖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研究表明粘土矿物可以作为研究环境演变的载体。玛纳斯河蘑菇湖剖面位于新疆石河子市附近的一个砖厂内,本文利用x衍射法分析了该剖面的粘土矿物的类型与含量变化。这些粘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蒙皂石、高岭石和绿泥石组成。对粘土矿物含量的变化分析和对比表明,玛纳斯河流域全新世气候演变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6.2~9.1 ka BP与1.8—3.6 ka BP为温暖湿润期,0~1.8 ka BP与3.6~6.2 ka BP为干冷期。  相似文献   

14.
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的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凌红波  徐海量  乔木  史薇 《中国沙漠》2010,30(4):989-994
利用AHP(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2006年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和水资源数据库,并参考流域内各地自然、经济、社会统计资料,选取了4大类20个评价指标对水资源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处于不安全水平,其隶属度为0.4699,综合评分值为0.5291;生态安全指数和供需状况指数分别处于基本安全和比较安全水平,水资源量指数和社会经济指数皆处于不安全水平状态。因此,应提高流域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控制人口增长,协调好上、下游之间及源流与干流之间的用水关系,以保障流域水资源的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15.
玛纳斯河流域地貌与地下水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研究地貌和地下水的特点及其关系。结果表明,水文地质单元的界线明显与地貌单元的界线一致,地下水的类型、贮存和循环方式受地貌单元的控制。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貌单元内第四纪沉积物的岩性、厚度、密度和裂隙等决定了地下水的赋存状态和循环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水在干旱区维护生态和发展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水资源的形成、转化和消耗,主要取决于大地貌类型。本文以大地貌类型为单元,将玛纳斯河流域划分为3个生态经济功能区;即南部天山草原森林牧林矿产区,对应为径流形成和水源涵养区;中部玛纳斯河平原农业和城镇绿洲区,对应为径流消耗和转化区;北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态保育沙产业区,对应为少流和无流区。在3个一级区划内,再根据中地貌条件、生态系统类型、产业结构及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划分二级区,共分为9个。分别论述了各区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各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为分区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提出只有把玛纳斯河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经济系统,实行以水资源合理利用为核心,以山区的综合治理为基础,以发展绿洲经济为支撑,以防治荒漠化的扩大为保障,才能使其良性互动,实现和谐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选取植被健康指数(Vegetation health index,VHI)为农业干旱程度衡量指标,利用MannKendall(M-K)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对河湟谷地2000—2020年农作物生长季(3—11月)干旱程度进行逐年和逐季节研究(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结果表明:(1)河湟谷地农业干旱区主要集中在大通河中游地区、湟水河干流区和黄河谷地。(2)河湟谷地农业干旱面积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异特点,由北到南农业干旱面积逐渐增大。(3)河湟谷地农业干旱面积在年际尺度上有在周期性波动中不断减小的趋势,2007—2008年是河湟谷地农业干旱面积发生突变的时间点,此后河湟谷地农业干旱面积开始急剧减少;春季是河湟谷地受农业干旱影响最严重的季节。研究结果对掌握河湟谷地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促进青海省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85年4月25日和5月4日,理县城东约2公里杂谷脑河支沟日底寨沟先后发生两次粘性泥石流(容重1.80—2.30吨/立方米),泥石流固体物质方量约3万立方米。 泥石流固体物质冲入杂谷脑河后,河道遭阻塞,回水至打色尔沟沟口,构成一临时水库。库长500多米,平均水深约4米,平均水宽50余米,蓄水11万立方米。库水淹没杂谷脑河左岸的成都—阿坝公路300多米,水深0.7—1.4米,沥青路面经浸泡后,车辆难以通行,日最大堵车量在1000辆以上;理县公路养护段大院和当地公路道班被淹;堵河、溃坝与河床淤高,威胁着阻塞坝下游25米的公路桥,以及杂谷脑河右岸的理县党校、车队和印刷厂等单位的安全,灾情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的格尔木河发源于东昆仑山脉,末端注入盆地中东部的察尔汗盐湖,是该盐湖最主要的补给河流,极大地影响着该盐湖的成盐演化过程。格尔木河的主要支流—昆仑河和雪水河都是由冰川融水形成,因此该流域内的冰川进退对河流径流量变化和谷地填充地层的物源有着重要影响。该流域内主要的填充地层为昆仑河砾岩(河流相)、纳赤台沟组(冲洪积相)和三岔河组(河湖相)。在三岔河组之上,发育了4~5级阶地,除最高的T5之外,其它均为以三岔河组为基座的内叠阶地(少部分河段以昆仑河砾岩为基座)。根据前人的研究,昆仑河砾岩沉积的年代为1 269~1 042 ka(ESR年龄);纳赤台沟组堆积于482~642 ka之间(ESR和TL年龄);三岔河组形成于355~95 ka(ESR和U系年龄)、90~16 ka(OSL年龄),T5~T1阶地基本形成于16~4.6 ka之间。由于采用的测年方法不同,不同学者对三岔河组的形成时代存在争议,对阶地的划分也有所不同(4级或5级阶地)。但是,对T5~T1阶地形成时代有较一致的观点,即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早中期。对于格尔木河河流地貌过程的驱动因素,目前尚存在争论,大部分学者认为是气候变化驱动了该区域河流地貌的形成,但也有学者认为构造活动是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0.
马德清 《西部资源》2013,(2):103-105
通过参考渣尔泰山地区之前已经开展的地质工作,结合多年来在该区所进行的工作,以及最近进行的金的普查工作,明确建立太古宙绿岩带—乌盖群,并确立其在本区岩金矿找矿工作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