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铜川市新区位于黄土高原和关中盆地的交接地带,地貌单元主要为黄土台塬。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钻孔勘探、工程地质剖面、剪切波速测试、土工试验、地基土物理力学测试、地脉动测试等工程地质条件勘测资料,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得到了铜川新区场地工程地质分区,共分为3个一级工程地质分区和5个二级工程地质亚区。该结果为铜川新区地震小区划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及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提供基础资料,也为类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发现的冀东南堡油田位于地震和断裂活动较强的渤海湾地区,抗震设防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油田所在地区的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了潜在震源区,确定了地震动衰减关系,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然后根据油田周边相关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特征,建立了场地土动力模型,进行了土层地震反应计算,确定了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结果表明,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峰值和反应谱的影响较大,需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3.
选用广东省980个满足中硬场地土条件的地震钻孔资料,对每一个工程场地合成9组相互独立的基岩加速度输入时程,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对各个工程场地地面与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Ⅵ度区的工程场地地面与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比值为1.376,VII度区为1.368,VIII度区为1.341,平均均方根误差为0.067。  相似文献   

4.
对典型岩溶场地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并与非岩溶场地土层的地震反应进行对比,研究岩溶场地地表地震动的基本特性,为岩溶区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实例研究表明:与非岩溶场地的土层地震反应相比,岩溶场地土层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较强,地表地震动的频率偏高;当岩溶场地中发育有土洞时,地表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比不含土洞的岩溶场地要大。  相似文献   

5.
根据兰州市区黄河阶地特征及黄土层覆盖厚度,对兰州市场地划分了3个分区,选用兰州市区156个满足场地地震反应条件的地震钻孔资料,对每个工程场地合成3组相互独立的基岩加速度输入时程,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对各个工程场地地面与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区内的工程场地地面与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比值为1.120,Ⅱ区为1.320,Ⅲ区为1.531,平均均方根误差为0.083。  相似文献   

6.
波速测试仪     
一、概述在地震工程中,场地或地基土层的波速测量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场地土分类、城市地震小区划中的地基土分类、抗震建筑的地基设计、重大工程的地震动分析,都要取得土层的波速资料。而在一般大型工程的设计中为评价工程基础的承载能力、稳定性以及地震设防等问题,通常都要测定反映岩土的动力特性及弹性力字指标的扬氏  相似文献   

7.
软土地基深开挖对场的设计地震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南京河西地区所处的地震地质环境,地震活动环境及其岩地震动衰 减规律,在场址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基础上确定该地区的基岩地震动参数,并选取河西地区某个典型工程场地,根据场地土的静、动力性能参数的测试结果,进行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研究软土地基条件下地基深开挖场地的地震动效应及其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影响。文中给出了设计基准为50年及100年时对应不同抗震高防水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该结果对河西地区其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蒋溥等著的《地震小区划概论》即将由地震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作者的工程地震实践为基础,系统地介绍地震小区划的原理和方法。为了便于读者较全面地理解地震小区划,书中涉及了一些和地震小区划工作有关的地震学、地质学和工程地震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全书共八章:第一章、震级、烈度、地震动;第二章、烈度和地震动衰减;第三章,地震地质效应及其评价;第四章、场地地震危  相似文献   

9.
地震小区划旨在估计研究区范围内地震作用的分布,为区内工程结构提供抗震设计依据。首先,对研究区地震活动性进行了评价;其次,收集并分析钻孔数据等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再次,选取计算特征点计算获取了场地土层反应分析结果;最后,编制了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小区划结果为西咸新区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郑洁红 《华南地震》1999,19(3):72-78
通过统计地震小区划及一些单体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所积累的资料,对江门市城区各种土类的剪切波速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各类土剪切波速随深度变化的统计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场地土层其它特征,如各类土层的组合模式、厚度以及地面脉动分布特征等,最后给出了建筑场地类别的分区。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及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认真分析北京地区地质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基础上,对泥石流、采空塌陷以及崩滑塌等突发性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和探讨。采用袭扰系数法,对区内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预测,圈定出突发性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影响地质灾害演变趋势的降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地震活动以及区域岩组结构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评判,并依据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划结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综合评判结果,对其演变的危险程度进行了评价,将北京地区划分出突发性地质灾害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以及低风险区。这对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减灾防灾、资源开发、环境整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复杂地质条件的西藏高原地区旁多水电站实际工程为背景,探讨了有限元法与无限元法在深覆盖层悬挂式防渗墙土石坝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中的差异,分析和比较了无限元法和有限元法在西藏高原旁多水电站土石坝结构三维模型地震动响应的计算结果,验证了引入无限元法模拟西藏高原地区地基中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无限域或半无限域问题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结果表明:在西藏高原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无限元法相比有限元法能量弥散现象较为明显。通过分析得到了西藏高原具有深覆盖层坝体结构地震动响应的规律性分析结果,为无限元法在西藏高原地区此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超高密度电阻率法是Australia ZZ Resistivity Imaging研发中心积近十年的研究成果提出的全新的电阻率法勘探理念,是电法勘探从手工时代向计算机时代的一次跨越式发展,采用一次布极,采集所有可能组合电极间的电位信息,信息量较常规电法在信息量上翻了40倍以上,并且避开视电阻率概念,利用处理软件直接反演获取断面真电阻率值,针对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地面物探方法可以勘探清楚的土洞、煤窑采空区和岩溶等复杂地质问题,我们采用该方法分别对机场岩溶和土洞、煤矿运煤巷道、隐伏小煤矿采空区和复杂地质病害隧道进行了试验勘探,经钻探验证,准确率在60%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取得了较好效果,对复杂地质的工程勘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e results of a large-scal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zoning of Moscow territory are given. The work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he Moscow Government “On the Compilation of Thematic Geological Large-Scale Maps of Moscow Territory.” The map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zoning i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data on the structural-geodynamic, geomorphologic,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occurrence of hazardous natural and human-induced processes and phenomena.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ap compilation was the successive typological division of the territory into four taxonomic levels with the use of an index method of denotation of taxa with different ranks.  相似文献   

15.
地震折射和电阻率法在水库坝址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笔者参与的某水库工程勘察为例,介绍了如何根据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原理,选择合适的工作方法和技术参数.并结合典型探测资料,阐述了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用于调查覆盖层厚度、基岩风化分带及断裂构造带的位置和产状等工程地质问题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幅值和频谱特性均有影响, 现行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根据场地类别调整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但尚未考虑到对地震动峰值和反应谱平台值的调整. 以成都盆地为例, 广泛收集了盆地范围内的工程钻孔资料. 考虑到不同工程地质分区内场地地震动参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在研究区工程地质分区的基础上, 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对钻孔进行了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给出了成都盆地内不同工程地质分区的地震动参数调整系数建议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基于振型叠加(modal summation)技术的地震危险性确定性分析方法,结合区域地震活动性、地质构造和地震波传播特点,通过计算理论地震图途径,分别计算了大连市周边各个地震对各个场点所造成的最大影响强度(主要以峰值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体现),所确定的参数可为结构抗震设计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场地基本周期是表征场地动力特性最基本的指标,也是评价场地条件的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了计算场地基本周期的四种方法——子层周期求和法(规范法)、子层周期贡献系数法、简化Rayleigh法以及逐层单自由度法。收集并筛选了国内605组钻孔深度达到工程基岩的剪切波速剖面资料,其中:Ⅰ类场地10个;Ⅱ类场地300个;Ⅲ类场地249个;Ⅳ类场地46个。以传递函数法结果为标准,对上述四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检验,就不同方法的偏差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其统计结果,并剖析了各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场地的适宜性。主要结论:(1)我国规范所采用的子层周期求和法虽然在工程中方便使用,但计算结果普遍存在显著偏差,其偏差的平均值大于20%,最大偏差甚至接近50%。(2)简化Rayleigh法和逐层单自由度法相较于规范法计算精度均有大幅提高,二者偏差在5%以内的工况数占比分别达到80%和70%以上。(3)子层周期贡献系数法采用了加权累加的计算方式,继承了规范法便于操作的优点,并且计算精度为本文所选四种方法中最高,其最大偏差不超过10%,偏差在5%以内的工况数占比达到85%,建议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地震CT技术在大风垭隧道地质病害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西部地区地形条件和地质构造复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在基础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地质病害频繁发生,为有效地治理各类工程地质病害,亟待提高地质病害诊断技术.本文结合某公路隧道地质病害诊断实例,说明了物探技术在隧道地质病害诊治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核电厂址隐伏断裂探测中的地震勘探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近年来在多个核电厂址地震安全性评价中陆域覆盖区和海域浅层地震勘探的工作经验,通过对不同的典型工程实例分析,讨论了在不同地质和地球物理条件下,用浅层地震反射法探测隐伏断裂时应注意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提出了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实施隐伏断裂探测时的地震仪器设备选择、方案设计、参数选取、断层识别的基本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区开展核电厂址能动断层探查工作提供实用性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