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口期”类绝灭过程中的类群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茅口期”,绝灭事件中,类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类群表现出了不同的绝灭过程.南京类物种的大量绝灭发生在绝灭事件的早期;希瓦格类和新希瓦格类的物种分异度呈阶梯状下降,但两者发生物种绝灭高峰的次数及其开始的层位却有所差异;费伯克类物种的绝灭高峰则发生在“茅口晚期”.  相似文献   

2.
二叠纪"茅口期"类动物的演化型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类背景演化和演化事件的区别,确定了"茅口期"类辐射演化和绝灭高峰的层位. 研究结果表明,"茅口期"类动物群经历了3次辐射演化和4次绝灭高峰. 类动物的演化型式揭示,"茅口期"集群绝灭开始于"茅口中期",而集群绝灭的高潮则发生在"茅口晚期"  相似文献   

3.
二叠纪“茅口期”类动物的演化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类背景演化和演化事件的区别 ,确定了“茅口期”类辐射演化和绝灭高峰的层位 .研究结果表明 ,“茅口期”类动物群经历了 3次辐射演化和 4次绝灭高峰 .类动物的演化型式揭示 ,“茅口期”集群绝灭开始于“茅口中期” ,而集群绝灭的高潮则发生在“茅口晚期”  相似文献   

4.
发生于三叠纪末期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是显生宙以来5大集群绝灭事件之一, 但有关研究远较其余初步, 只是到了近年才成为国际地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研究表明, 在此次事件中, 海洋生态系统的双壳类、腕足类、菊石、珊瑚、放射虫、介形类、有孔虫等发生了显著的绝灭, 但其他一些门类, 如腹足类、海生脊椎动物等的变化则不明显; 陆生生态系统的植物和四足动物有较明显的影响; 总体上种级的绝灭、更替表现强烈, 而属级以上单元因门类的不同而有别. 对这一集群绝灭事件的成因有多种解释, 从地内和地外方面进行了探讨. 地内说包括由于联合大陆的解体, 大西洋裂开, 玄武岩喷发带出大量的CO2及其他有害气体, 造成温室效应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以及三叠纪末海退被后续突然海侵造成的大洋缺氧环境. 地外说认为在三叠纪末发生了天体撞击事件, 引发了火山喷发、地震或尘埃蔽日, 造成环境恶化, 致使生物集群绝灭. 由于研究得比较详细的海相剖面有限, 对陆相剖面的研究更为初步, 资料不够详细, 对这一生物集群绝灭事件的基本特征、影响范围和成因、机制等的认识均还存在分歧. 中国西藏有较好的海相三叠系-侏罗系连续剖面, 新疆及华北地区有多处连续发育的陆相三叠系-侏罗系剖面, 加强对这些剖面的研究将会为增加对此事件的认识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把物种进化序列引入定量生物地层学,无论在研究生物进化,地层对比和恢复地质历史事件等方面都是十分有用的.建议采用两种方法来确定物种消失事件:(a)由生物地层末次事件逼近物种消失事件;(b)求母种的生存期,以确定物种消失事件.这两种方法互相校正,是目前确定物种消失事件的最好方法.以二叠纪瓦岗珊瑚类的成种序列和其他重要化石的生物地层序列为例,用族群矢秩相关检验方法比较四类计算的两种序列,检验假设的标准序列,并找出异常.按照异常的不同情况,修正标准序列,最后确定成种和物种消失序列,以及物种的生存期.物种进化序列的引入可大大提高生物地层学事件序列的可靠性.在地层对比中事件序列比生物延限带更为精确.这项工作为生物进化理论研究和高精度地层对比,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地质历史时期发生的极热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可为认识和应对现今全球气候变暖提供借鉴与依据.根据碳同位素偏移特征,可以将中新生代五次典型的极热事件划分为碳同位素负偏移类和碳同位素正偏移类两类.第一类极热事件以碳同位素总体负偏移为特征,以二叠纪-三叠纪界线事件(PTB,~252Ma)、早侏罗世Toarcian早期大洋缺氧事件(TOAE,~183Ma)、古新世-始新世界线极热事件(PETM,~56Ma)为代表.第二类极热事件以碳同位素总体正偏移为特征,以白垩纪Aptian早期大洋缺氧事件(OAE1a,~120Ma)、白垩纪Cenomanian末期大洋缺氧事件(OAE2,~94Ma)为代表.碳同位素负偏移定义的极热事件造成温度、沉积作用、生物多样性等发生明显的变化,陆地环境出现野火频发、极端干旱、酸雨、臭氧层被破坏、金属中毒(如汞)和陆地水系变化等,海洋环境出现碳酸盐台地消亡、大洋酸化、大洋缺氧等现象,全球陆地和海洋生物尤其是浅海生物发生不同程度的绝灭.碳同位素正偏移定义的极热事件造成海水快速增温和大洋广泛缺氧,有机质大规模埋藏,出现黑色页岩沉积,远洋生物受到明显的影响(如出现钙质超微危机),而浅海和陆地生物受到影响不大.文章提出,碳同位素负偏移类极热事件可能为大陆环境下大火成岩省喷发触发,导致轻碳大规模释放到大气-海洋系统使得全球快速增温,从而引起一系列环境和生态响应.而碳同位素正偏移类极热事件为深海环境下大火成岩省喷发触发,把热量和营养物质直接释放到深海系统,由于海水缓冲作用导致海洋系统增温明显,而浅海和陆地系统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果丰富了对地质历史时期极热事件的研究,不仅对于理解极热事件、大火成岩省、海洋-陆地环境变化、生物绝灭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为判别极热事件的类型并推断其驱动机制提供了一个新手段.  相似文献   

7.
研究海平面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及其演化之间的耦合关系, 对于进一步认识地球环境变化对生物演化的影响、探索地史时期的生命-环境协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对陕西镇安西口地区晚石炭世逍遥期至早二叠世隆林期类化石的地层分布资料进行了定量分析, 探讨了类物种分异度与相对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上看, 研究区的类动物群物种数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一次快速的上升和一次明显的下降. 在石炭-二叠纪之交, 类物种分异度骤然增加, 是一次极为明显的生物辐射事件, 代表假希瓦格亚科的新生. 结合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研究表明, 类的物种分异度与其在旋回层序中的产出位置关系密切, 受海平面特别是高频海平面变化控制明显. 在海平面快速上升形成的高频旋回下部单元, 类物种分异度小, 首现和末现物种数也较少; 在海平面缓慢下降形成的高频旋回上部单元, 类物种分异度增大, 首现和末现物种数也较多. 在三级层序的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等关键界面上, 类的物种分异度较低, 其上物种数呈增加趋势; 在三级层序内部, 海进体系域中类物种分异度不大, 而在高位体系域中类物种分异度增大. 二级海平面升降与高级别类单位的盛衰对应关系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西藏喜马拉雅格米格地区的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地层的菊石类和双壳类曾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建立在菊石带基础上的高分辨率地层可用于确定一些动物群的发生。双壳类Aguilerella和Ctenostreon展现了泛热带迁移的模式,它们首先出现在喜马拉雅,然后向东迁移到东南太平洋;这一模式同样为菊石类Choristoceras,Discamphiceras,Pleuroacanthites和Psiloceras calliphyllum的地理分布所支持。一些在其他地方晚三叠世业已绝灭的属种,如菊石类有Choristoceras和Eopsiloceras,双壳类有Newaagia,Terquemia,Persia,Ryderia guangdongensis和Cultriopsis angusta,在西藏喜马拉雅地区却延续到早侏罗世早期。这一现象表明西藏喜马拉雅地区可能在晚三叠世的生物大绝灭过程中起到了避难所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钙质碳酸盐的微生物沉淀作用从太古代开始一直在碳酸盐台地的发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碳酸盐在重大的环境变化中(包括台地环境的海侵事件和生物绝灭后的复苏阶段)是碳酸盐沉积体的重要贡献者; 在层序地层不同体系域中有不同的微生物形成的碳酸盐沉积.桂林晚泥盆世法门期碳酸盐台地中的生物礁和丘完全由微生物和胶结物形成, 代表了弗拉-法门期生物事件后骨骼后生生物完全缺失的礁生态系中微生物为主的、独特的生物礁类型; 它们与特定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有关, 可以用作研究环境变化和生物事件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华南早-中二叠世筳类物种分异度变化过程的统计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宇坤  杨湘宁 《中国科学D辑》2004,34(11):1041-1046
用Rarefaction方法对华南早-中二叠世筳类物种表面分异度进行了统计验证, 证明华南筳类动物群物种数在早二叠世初迅速增加, 并在紫松期保持稳定的高分异度状态; 自早二叠世隆林期起, 筳类动物群物种分异度开始下降并呈长期低迷状态; 随着具副隔壁类群的出现, 筳类物种数在早二叠世晚期有所回升; 中二叠世孤峰期筳类动物群物种数再次增加, 但其规模远小于早二叠世初筳类动物群的辐射演化; 中二叠世中、晚期筳类物种分异度持续下降, 至中二叠世末大部分筳类物种消失.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北京密云北石城断裂带的野外和室内工作,该断裂带的断层岩可分为四种类型:碎裂岩类、糜棱岩类、假熔岩和断层泥。它们具有不同的矿物学、形变和组构特征,分别代表不同的成因机制。假熔岩和碎裂岩类断层岩的存在,可作为古地震事件的可能证据。前者是地震断层运动在断层面上摩擦增温,引起围岩中矿物的选择性熔化形成的。在该断裂带中可能发生不止一次的古地震事件。断层岩特征和产状表明,该断裂带经历了两种不同力学性质的运动,早期为韧性剪切;晚期为脆性破裂,并伴有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用Rarefaction方法对华南早-中二叠世(?)类物种表面分异度进行了统计验证,证明华南(?)类动物群物种数在早二叠世初迅速增加,并在紫松期保持稳定的高分异度状态;自早二叠世隆林期起,(?)类动物群物种分异度开始下降并呈长期低迷状态;随着具副隔壁类群的出现,(?)类物种数在早二叠世晚期有所回升;中二叠世孤峰期(?)类动物群物种数再次增加,但其规模远小于早二叠世初(?)类动物群的辐射演化;中二叠世中、晚期(?)类物种分异度持续下降,至中二叠世末大部分(?)类物种消失.  相似文献   

13.
用Rarefaction方法对华南早-中二叠世(蜓)类物种表面分异度进行了统计验证,证明华南(蜓)类动物群物种数在早二叠世初迅速增加,并在紫松期保持稳定的高分异度状态;自早二叠世隆林期起,(蜓)类动物群物种分异度开始下降并呈长期低迷状态;随着具副隔壁类群的出现,(蜓)类物种数在早二叠世晚期有所回升;中二叠世孤峰期(蜓)类动物群物种数再次增加,但其规模远小于早二叠世初(蜓)类动物群的辐射演化;中二叠世中、晚期(蜓)类物种分异度持续下降,至中二叠世末大部分(蜓)类物种消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目前寒武系已有的δ13C数据,从中至少可筛选出4次具有跨板块对比潜力的碳同位素漂移事件.由下至上标定为:(1)寒武系底界幅度介于4‰~10‰的负漂移,相当于"BACE";(2)纽芬兰统幸运阶之顶至第2阶底,幅度大于5‰的正漂移,相当于"ZHUCE";(3)第二统与第三统界线处δ13C最小值为-3‰~-5‰的负漂移,对比为"ROECE";(4)芙蓉统排碧阶底部幅度约4‰的正漂移——"SPICE".这4期碳同位素漂移与海洋环境重大变化及其引发的生物演化事件在时间上存在关联性,表现为:"BACE"与同期的大洋缺氧事件以及艾迪卡拉纪生物灭绝事件对应;"ZHUCE"与扬子地台第3小壳化石组合带对应;"ROECE"与同期三叶虫绝灭及海进事件对应;"SPICE"则与同期三叶虫绝灭及海退事件对应.另有一些源于区域剖面的漂移,其是否具有大区之间的对比意义,尚需对不同板块的同时代地层做更多的数据测试方可定论.  相似文献   

15.
扬子地区奥陶系-志留系界线附近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认识奥陶纪-志留纪之交的古海洋环境变化及其对生物绝灭的影响,对扬子地区跨越该界线的桐梓南坝子剖面和宜昌王家湾剖面进行了微量和稀土元素研究.结果表明,扬子地区五峰期和龙马溪期处于缺氧环境,而观音桥期主要为氧化环境.氧化还原环境的波动主要受冰期控制的全球海平面变化影响.全球海平面的下降导致五峰期缺氧环境被观音桥期氧化环境所取代;而随后的海平面上升又导致龙马溪期恢复为缺氧环境.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与生物绝灭事件在地层上相吻合,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慧  虞蕾  郑志超 《地球物理学报》2020,63(4):1294-1307
本文利用Swarm卫星2015—2016年高精度的磁场矢量数据,将晨昏地方时扇区高纬场向电流(Field-Aligned Currents,FACs)事件按极性和电流密度分为四类,并首次比较研究了四类FACs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极性正常事件(晨侧靠极侧电流元向下流入电离层,靠赤道侧电流元向上流出电离层,昏侧电流极性相反,即传统意义上的R1和R2FACs)发生率约为70%,其中R1FACs强于R2事件的发生率为R1FACs弱于R2的3~5倍;极性异常事件(与传统的R1和R2FACs流向相反,两片电流元定义为R1*和R2*FACs)发生率约占30%,其中R1*R2*的1.5~2.5倍.进一步分析发现极性正常事件主要发生在南向IMF Bz期间,与重联电场相关性较好,净电流密度随着重联电场和电离层电导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R1R2*事件通常发生在IMF By<0期间,昏侧事件主要发生在IMF By>0期间,而R1*相似文献   

17.
计算宁夏及邻区一些中小"地震事件"视应力,发现与同震级事件相比,视应力成倍降低。结合这些异常事件的发生时刻和所在位置等,初步判定其为疑似爆破事件。进一步利用P波初动方向、波形互相关特征和不同频带能量比值等方法,发现异常事件P波垂直向初动均向上,同一台站记录的同一区域的不同异常事件波形相关系数较大,异常事件波形低频信号比较发育,应该是爆破事件。  相似文献   

18.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 km。地震发生后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热议,迅速成为热点事件。本文主要分析在震后24小时内的网络舆情趋势、关注热点、谣言类型、舆情特点等方面,仅对突发类地震舆情事件的掌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四川芦山地震科考人工爆破与构造地震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用实例说明了不同震中距、不同地区、震级相近的两类地震事件震相特征的不同,指出在震中距小于120 km时,两类地震事件波形记录特征差异显著,通常爆破地震波形多显示为Pg振幅突出,垂直初动向上,Sg波不易识别,面波相对较发育等特征;在震中距大于120 km时,两类地震事件波形记录比较相似,不易直接通过波形记录进行判别,需进一步计算出地震波传播速度、持续时间等参数后才能判别。正确判定地震事件类型有助于提高大震速报和地震编目工作质量,能更好地为地震科研工作者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汶川震前几种低频事件波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津  李鹏  马腾飞  赵凌云 《地震学报》2012,34(2):157-170
列举分析了国外文献所记载的几类低频事件.选择汶川MS8.0地震主断层附近四川省部分台网宽频带数据,采用相应频段,进行带通滤波处理,检测到4种类似的低频事件波形.分别为低频震颤与滑移事件(ETS事件),深低频地震事件(LFE事件),深低频震动事件(DLF事件),以及超低频震动事件(VLF事件).定位分析实例证实,汶川震前的ETS和DLF等低频事件发生在主断层附近,表明大震发生之前龙门山断裂带附近有低频事件发生,主要为ETS和VLF两类事件及少量DLF事件.因有远震记录与LFE事件时间相近,无法确认此类事件是否存在.低频事件作为天然地震目录的补充,可为大震前兆和触发机理研究提供新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