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体水合物是能源和温室气体潜在的巨大来源。最新调查表明,气体水合物在大陆坡普遍存在,而且水合物中甲烷的能源当量很可能超过所有已知原油和天然气储量的总和。海洋气体水合物通常由圈闭在水冰晶格中的甲烷组成,一般发现于海底以下(bsf)200~500 m之间海洋沉积物的特定深度范围内。在地震剖面上,气体水合物稳定带的底部由一强反射层――似海底反射层(BSR)指示。在BSR之下常见游离甲烷气体,但其浓度显著低于气体水合物中的甲烷。气体水合物的成因与形成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中的焦点。尽管通常假定气体水合物与海洋沉积物中有…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规模巨大且高效的新型清洁能源,其资源量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资源量总和的2倍。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对气候的重大影响,使人们对天然气水合物巨大资源潜力的兴趣倍增,因此,天然气水合物亦被科学家称为"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近10多年来,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等均先后开展了陆地和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实验,印度和韩国亦准备近期开展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总之,全球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的高潮正在蓬勃掀起。笔者分析阐述了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4个发展阶段,剖析了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分布及主要国家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阐明了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与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展了调查和试开采,但是对水合物开发与海底甲烷渗漏之间的关系缺乏了解。本文依托我国第二次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航次(GMGS2),对GMGS2-16钻孔开展了两次钻后甲烷渗漏调查。第一次使用水下机器人(ROV)在该孔开钻之前、钻探过程中及完钻67天内进行了4次海底观察,其中开钻之前未发现海底甲烷渗漏,而在完钻后的两次海底观察中,发现大量气泡从废弃井口冒出。第二次使用船载多波束在该孔完钻18个月后开展水体调查,发现水体中存在火焰状的高回波强度,表明水体中存在气体羽状流,指示海底发生了甲烷渗漏。地震剖面显示该站位水合物赋存层下伏游离气,甲烷渗漏可能是由于钻探打通了海底与该游离气层,形成了甲烷气体运移的优势通道,造成海底甲烷渗漏。多波束水体数据显示甲烷气泡从海底溢出,在海面以下约650m处消失,表明甲烷气体在通过水体的过程中被完全溶解,因此,钻探导致的甲烷渗漏对大气的影响较小。未来随着井壁的坍塌以及水合物在井内的形成,气体运移的优势通道将会完全关闭,甲烷渗漏终止。  相似文献   

4.
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室于 2 0 0 1年 11月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建成。天然气水合物作为重要的未来能源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继煤和石油之后贮量巨大的战略性环保能源。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始进行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 ,通过实际调查和勘探已在南海和东海发现了水合物赋存的地球物理标志— BSR,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和研究方面迈出了一大步。纵观美、日、俄、加等国 ,在实施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计划前或同时都要建立天然气水合物的模拟实验室。虽然天然气水合物的实验室研究成果早…  相似文献   

5.
南海北部大陆坡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和研究的重点海域,目前已发现了多处水合物存在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海底地貌特征等证据。冷泉碳酸盐的析出是天然气水合物冷泉存在的重要明显标志之一,已成为南海北部继地球物理BSR标志后发现的与水合物存在相关的另一重要证据。中国科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专家都认为在 2 1世纪初期世界石油产量将达到高峰 ,之后开始下滑。一些国家和能源公司正在从长远考虑 ,寻找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能源。自然界中的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北极周围的永冻区以及浅海大陆架沉积物中。蕴藏于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比估算的常规天然气储量多数百倍。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全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的甲烷量达到 2 0 0 0 0万亿 m3。据美国能源部估计 ,仅美国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就有 2 83 0~ 8490万亿 m3。世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中哪怕只有 1 %~ 2 %是经济可采储量 ,它也将成为一种巨大的能源来源。因此 ,随着常规…  相似文献   

7.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利用对于国家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为一种新型深海能源,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至今仍未实现商业化生产。除开发技术等因素外,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投入、产出的成本问题也是制约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大规模开发的另一关键因素。文章从经济可行性的视角分析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目前开采成本、未来开采成本的变化以及未来的价格优势,从而对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前景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目前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成本要高于常规天然气,但随着今后开采技术的改进,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总成本、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都会相应降低,当天然气水合物的价格低于常规天然气价格时,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化生产便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根据石油协会的报告提出,沿日本周围海域有大量气体水合物出现的可能。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类型,对气体水合物做了大量的预测评价。由于它的巨大潜力对日本未来能源稳定供应的贡献,这就有可能缓解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大量依赖外国进口的状况。关于国内天然气资源的气体水合物的重要意义在1994年6月间石油协会发表的咨询报告中提到过。同时还介绍了作为一种自然资源,针对气体水合物潜力评价的基础知识。1995年通产省(MITI)在日本国家石油公团(JNOC)建立了气体水合物开发促进委员会。自那时以来,该委员会汇编了…  相似文献   

9.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探测技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是未来的新型能源,地球化学探测与分析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研究和开发中发挥巨大作用。简要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探测方法及相关的分析测试技术,包括海底沉积物、海水、海面低层大气中烃类气体(主要为甲烷)、孔隙水中阴阳离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异常等。并对发展天然气水舍物地球化学探测与分析新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及其赋存区典型地貌体特征的分析,梳理了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和麻坑地貌体的地质灾害类型,阐述了由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造成海底滑坡、滑塌和甲烷气体大规模逸散,继而引起海底输电或通信电缆毁坏、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垮塌,甚至海啸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严重灾害。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开采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组成的类冰状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早期的水合物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热力学相态的研究,随着水合物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生成与分解动力学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这是因为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极强的储气能力,并且在世界各海域广泛出现,是一种潜在能源;此外,气体以水合物形态运输有着巨大的工业应用前景;生成与分解动力学在石油天然气工业中抑制剂研制方面也有广泛应用。目前,对水合物动力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合物-自由气体-水溶液三相体系中。对于多孔介质的体系中水合物生成和分解动力学特性的…  相似文献   

12.
沉积物间隙水中硫酸盐与甲烷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低温、高压以及有足够气体供应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天然气(主要为甲烷)与水组成的似冰状固态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海底沉积物和大陆高纬度地区寒冷的冻土带中。由于其巨大的资源储量(估计为石油、煤、天然气等所有化石燃料矿产总储量的两倍)、潜在的地质灾害(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可能引起大规模海底滑坡等灾害)以及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备受关注[1]。 现在,识别天然气水合物主要依靠地震剖面上似海底反射界面(BSR)的出现。BSR曾被认为是由水合物稳定带中致密厚层水合物所导致,然而,现有证据表明,BSR…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评价刚刚起步,有关其成藏机理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最近国际上关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和成藏机理的研究有新的进展,现根据大量的实际调查资料重新估算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并认为过去报道的资源量过高;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聚集与烃流体的垂向运移有关,泥火山底辟构造控制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聚集和分布;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方式与常规油气藏开发不同,宜采用简单加热法、抑制剂法和减压法开采;近期应主要进行海底及浅层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探。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其环境资源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弘 《海洋地质》2000,(1):12-20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高效能源,其储量巨大,分布广泛,迄今为止,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气水合物共有50多处,据估计其所含有机碳总量相当于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所含量的2倍,对它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天然气水合物可能是地史时期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它的存在对海底工程不稳定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在天然气水俣物形成的控制因素双及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上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并在  相似文献   

15.
南海甲烷水合物资源研究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甲烷水合物(又称“可燃冰”)可视为一种特定地区内新的烃类资源,是在一定温压条件下,由水与天然气结合形成的一种外观似冰的白色结晶固体,主要存在于下陆架,陆坡和深海浅部深奥层内,据推算,海洋总面积的90%具有水合物形成的温压条件,水合物的总资源量大约相当于全世纪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2倍,其储量之大,分布面积之,是人类未来不可多得的能源,我国海地区已发现多处水合物地震标志,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构造条件,因此,首选南海重点探区寻找这类矿床,可帮助解决我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能源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判读南海深水多道地震调查资料,开展南海重点探区的水合物资源研究,为今后的该海域寻找水合物矿床,建立成藏模式,总顷成矿规律,预测探区的水合物资源远景起到抛砖引玉作用,相信随着深水多频探测,深水浅层高分辨率多地震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南海必将成为我国未来海洋水合物发实验室,亦是这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发展和深化的“摇蓝”。  相似文献   

16.
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大多与通过切穿沉积盖层的断裂的上升烃类流体相关,这些高渗透带包括底辟和泥火山等侵入构造,所以海底断裂、底辟和泥火山等构造周围可能赋存天然气水合物;其次,高沉积速率和巨厚沉积层可使有机质迅速掩埋而保存起来,为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提供充足物源,因此,邻近陆坡河谷口的海底沉积扇也是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有利地区;另外,由于陆坡区的水合物沉积层比海盆更容易受外界温压变化的影响发生失稳分解,诱发海底滑坡,所以滑坡与天然气水合物赋存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冲绳海槽邻近海域具有覆水深、沉积厚度大、沉积速率高和有机质丰富等有利赋存条件,目前的研究已经在该海域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地球物理证据BSR,因此,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开展断裂、泥火山、海底扇、海底滑坡等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构造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天然气水合物在不同地质构造中的分布特征与演化,为更精确地评估其资源潜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外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天然气水合物是21世纪的一种具有巨大潜在开发价值的海洋新型能源矿产。截至2002年底,全球范围内共有23处水合物矿点直接获取水合物岩心样品。我们在收集国外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基础上,介绍了国外的研究进展,供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者在开展调查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赋存在低温,高压条件下海底沉积物中的规模巨大的新型能源,研究表明,地球化学是识别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一种有效方法。国际上通过分析由大洋钻探采上来的柱状沉积物和孔隙水的地球化学异常,已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地球化学识别方法。但是,在没有钻井岩心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浅表层(<20m)沉积物和孔隙水及底层海水的地球化学分析来识别海底可能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是国际国内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中面临的一道难题,通过对国际上已有数据和资料的全面总结,尝试提出了一系列在海底浅层条件下识别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地球异常标志,包括底层海水的烃类气体及其同位素组成异常,沉积物有机碳和水的含量异常,沉积物中孔隙水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异常,沉积物中气体含量异常及沉积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化学和同位素组成异常等。这些标志的建立将有助于在我国海域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9.
极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储层类型主要为富砂沉积物储层,最可能实现远景勘探和商业利用,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能源。综述了天然气水合物在极地的分布情况、极地主要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资源量以及水合物开发利用的资源金字塔。结合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在北极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的案例进行了4种开采技术优缺点对比,并对极地区和非极地区5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效能进行对比评价。根据目前国际油气价格、能源结构、各国水合物研究目标和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现状等,提出了我国参与极地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和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极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储层类型主要为富砂沉积物储层,最可能实现远景勘探和商业利用,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能源。综述了天然气水合物在极地的分布情况、极地主要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资源量以及水合物开发利用的资源金字塔。结合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在北极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的案例进行了4种开采技术优缺点对比,并对极地区和非极地区5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效能进行对比评价。根据目前国际油气价格、能源结构、各国水合物研究目标和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现状等,提出了我国参与极地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和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