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4 毫秒
1.
极大的火山隆起———翁通—爪哇海台是巨大的岩浆省区之一 ,它们在白垩纪形成于许多海洋被动边缘之上。这些被认为类似于大陆暗色岩省区的构造是在“热点”(即从深部熔化的地幔物质中升起的地表显示 )发育的初始阶段 ,由熔岩在地质上非常短的 (数百万年 )时间内喷出海底而产生的。如果确实如此 ,考虑到翁通—爪哇海台地壳的体积 (5× 1 0 7km3) ,在其范围内熔岩喷出的速度应当与全球洋中脊体系所具有的喷发速度相同。2 0 0 0年 9— 1 1月ODP1 92航次的任务是研究这个极大的火山构造是不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的。在本航次中共在 5个测…  相似文献   

2.
构造和岩浆事件、岩浆供应、轴部岩浆房性质以及热液循环影响了中速和快速扩张的地壳增生。在快速和超高速扩张中心———例如在地壳岩浆房和活跃的热液循环中发现有地震反射的东太平洋海隆,其热液循环引起的地壳岩浆体的冷却和结晶会影响地壳的地震结构。热液流体的地球...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层次方法分析南海及其北部沿岸的地壳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地壳稳定性的层次,一般从高到低,从大到小可分为3个层次。高层次着重从岩石圈块体运动和大区域的大地构造因素分析岩石圈块体的活动性;中层次着重从地壳块体运动和区域构造因素分析地壳块体的稳定性;低层次着重从地壳浅层的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从这个意义来说,地壳稳定性分析从大到小可分大区域、中区域和小区域3个层次,大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是概略评价,而小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则是详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南海及北部沿岸不同层次的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冲绳海槽地热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冲绳海槽地区实测海底热流资料,结合该地区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成果,分析了冲绳海槽地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认为(1)相对于其它边缘海盆地,冲绳海槽是一个高热流异常区,同时具有热流值极不均匀的特点;(2)冲绳海槽的壳幔热流比值介于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之间,具有过渡性地壳的性质;(3)冲绳海槽强烈的岩浆作用是造成局部高热流的重要原因;(4)广泛分布的海底热液活动造成了局部热流值强烈的高低变化。  相似文献   

5.
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研究发现,南海北部陆缘地壳厚度从陆架、陆坡至深海平原呈阶梯状减薄。上地壳薄,下地壳厚,上地壳厚度占整个地壳厚度的百分比在16.0% ̄44.9%之间,约为1/5 ̄1/3。下地壳下部存在高速地壳层,陆缘东部普遍存在,中部和西部则零星出现;推测这种地壳层在新生代前的地壳中已存在,但厚度较薄,在新生代张性构造运动中,熔融的上地幔基性岩浆侵入到地壳底部,或进入下地壳,冷却后形成高速地壳层。陆缘地壳结构存在横  相似文献   

6.
印度洋西北部水下 3 0 0 0多米的Carlsberg大洋中脊被称为“世界最好的大洋中脊”。英国南安普顿海洋中心的科学家最近在这一前人没有涉足的火山大洋中脊带发现热液活动的实地考察证据。2 0 0 3年 7月 2 3日 ,在RRSCharlesDarwin号考察船上的科学家发现了巨大的羽状“烟水”(smokywater) ,其厚度至少 60 0m、宽度超过3 0km ,烟水从深海散布的熔岩洋底升起。该航次的首席科学家Dr.BramleyMurton说 :“这一巨大的羽状烟水相当于一个大型火电站 ,不断地散发大量的热量和烟雾 ,释放的能量可能超过 1 0 0 0MW。”热液活动的中心不断形成由大…  相似文献   

7.
甲烷是最丰富的天然气,主要通过微生物对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微生物成因)和对有机物的热分解(生热成因)而形成。虽然对地球深处地幔甲烷的生成仍有争论,但根据从贫沉积物的洋中脊流出的高温流体、具陆地超铁镁岩区域的渗流、前寒武纪地盾的流体以及地幔和火成岩的流体包裹体的报道提出了地壳中甲烷的无机(非生物成因)成因说。几种地球化学指示剂已用来区分不同成因的甲烷,主要是微生物成因和热生成甲烷。应用于测年的主要标准包括CH4/(C2H6 C3H8)比值和甲烷的碳(C)和氢(H)同位素成分。然而,极少有什么指示剂或者标…  相似文献   

8.
慢速?超慢速扩张洋脊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多出露类型多样的蚀变岩石,记录了地壳深部的流体与围岩的相互作用,为研究深部热液流体特征以及循环过程提供了样本。本研究选取了中国大洋第30、34和40航次在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脊龙旂热液区(A区、B区和C区)利用电视抓斗采集的蚀变玄武岩、蚀变辉长岩、蚀变辉石岩和蛇纹岩等蚀变岩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开展了岩相学和矿物化学分析。岩相学结果表明,龙旂热液区蚀变岩石样品约95%发生了地壳浅部的脆性变形作用,靠近龙旂1号热液区(A区)约有5%的蚀变岩石混合发育了脆性变形及脆性?塑性变形特征。研究区岩石蚀变属于中?低温变质作用,变质相近似绿片岩相,变质矿物组合为绿泥石?绿帘石?钠长石?阳起石?榍石。其中,A区的蚀变岩中的绿泥石形成温度(201~341℃)以及蛇纹石、阳起石、绿泥石等蚀变矿物的Fe元素含量(17.5%~27.5%)都高于龙旂3号热液区(B区和C区)的绿泥石形成温度(239~303℃)和Fe元素含量(16.8%~26.5%),这也与在该区观测到高温的热液喷口相符合。本研究认为龙旂热液区所在洋脊段发育的拆离断层为热液流体的向上运移提供了通道,洋壳扩张后期轴部的岩浆熔体在轴侧区域的岩浆侵入或喷发活动可能为热液循环提供了热源。  相似文献   

9.
詹文欢 《热带海洋》1998,17(4):6-13
论述了地南稳定性的层次,一般从高到低,从大到小可分为3个层次。高层次着重从岩石圈块体运动和大区域的大地构造因素分析岩石圈块体的活动性;中层次着重从地壳块体运动和区域构造因素分析地壳块的稳定性;低层次着重从地壳浅层的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从这个意义来说,地壳稳定性分析从大到小可分大区域、中区域和小区域3个层次,大区域地壳稳定性主人是概略评价,而小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则是详细  相似文献   

10.
南海深地震探测的重要科学进程: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研究其深部地壳的结构对深入认识南海共轭边缘的构造属性、深海盆形成演化历史、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机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南海地壳结构的深地震探测从构造区域上可分为南海北部陆缘、南海南部陆缘、南海中部深海盆等几个海域,在探测技术上经历了声纳浮标、双船扩展剖面(expanding spread profile,ESP)、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探测3个阶段。特别是近20年OBS探测蓬勃发展,从南海北部、发展到南海南部、再到南海中部,从二维直线探测到三维网格探测。这些探测和研究得到了宝贵的深部地壳结构信息,为南海的形成演化理论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推动了国产OBS的应用和人才队伍的培养。而最新完成的深海盆三维OBS探测标志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具有非常深远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热液柱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热液柱是海底热液系统将其自身的能量输入海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进行热液活动环境效应研究的主要物理对象。给出了描述热液柱形成与演化的运动方程、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并给出了问题的近似解。通过解的分析指出,热液流体从海底喷口喷出以后,由于初速度和浮力的存在将沿一个通道上升,随离海底距离的增大上升的速度迅速低,同时,热液流体的上升通道在侧向上将随这扩展,到达中性浮力面后不再上升,而仅在一个层面上扩展。在不考虑底层流的情况下,热液柱由热液颈和热液透镜组成。热液颈上粗下细,下部与热液喷口连接,上部与热液透镜连接;热液透镜呈宽扁的透镜状。  相似文献   

12.
南海北部陆缘西部的地壳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中美科学合作,在南海北部陆缘西部采集了一条地壳剖面,从阳江地区开始,经珠三坳陷、神弧-东沙隆起、西沙海槽至西沙-中沙台地.结果表明,珠三坳陷的地壳已减薄至23km,去掉新生代沉积,则只有15km厚.西沙海槽的地壳结构已具备裂谷特征,地壳强烈减薄,厚14.47km;下地壳有高速地壳层,层速度为7.1km/g,厚6.7km.说明在新生代,南海北部陆缘西部受过强烈拉张,地壳减薄;上地幔部分熔融物质沿强烈拉张处侵入到地壳底部,使其地表形成裂谷.在西沙海槽的南部和北部,地壳结构差异很大,推测这里可能是由两个古老地块沿西沙海槽缝合起来,新生代早期的张性事件,又将这条古缝合线拉开,形成新生代裂谷──西沙海槽.  相似文献   

13.
西沙群岛与邻近海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地壳性质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战朝 《海洋科学》1986,10(4):51-54
南海腹心的西沙群岛,由40个礁岛、礁滩、沙岛和沙洲组成。总体展布为北东向。四周皆为水深壁陡的海槽所环绕。从地壳性质看,这里既有厚度超过20千米的大陆性地壳,又有薄到几千米的大洋性地壳,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过渡性地壳。该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且与南海中央海盆的多次扩张活动有关。因此,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沟弧盆构造体系下的海底热液活动,因涉及的问题繁多,一直是海洋地质学界十分注目的重要研究课题。相比之下,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的马里亚纳海槽和西南太平洋的汤加-斐济海盆中的劳海盆都有DSDP/ODP的支撑,有关海底热液活动及其构造属性、地壳类型、形成时代等已有了十分明确的结论,唯冲绳海槽至今尚未有此机会。为了迎接1998年大洋钻探船来西太平洋海域,特建议在冲绳海槽设站钻探,可在地理座标27°15′~27°35′N,126°56′~127°10′E的范围、水深1300~1550m水域内海底热液活动活跃区选站,连续钻探4~5孔,其目的拟解决以下4个问题:1.冲绳海槽现代海底热液活动通道在岩层中的最大透过深度及其岩石学性质;2.冲绳海槽的热液类型和成岩成矿作用;3.热液活动与地壳性质;4.热液活动在沟弧盆体系演化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Axial火山位于胡安·德富卡海脊中段 ,在过去十年中一直是研究的焦点。水柱研究和原地温度和流体测量结果表明火山喷口上的热量和羽状物颗粒特征都有明显变化。随后对海底新鲜熔岩的观测证实了有两次最新的海底喷发。火山口附近的羽状物流体相对于海水值背景含有更多的由如 3He、H2、CH4 和Mn化学物质形成的衍生物。3He化学性质稳定 ,它的浓度可用来确定其它化学物质的稀释因子。还原物质(H2、CH4、Mn)是微生物生长、发育的主要能源 ,因此不是稳定的示踪物。热液系统中CH4 的来源可能包括 :①地幔岩浆甲烷的…  相似文献   

16.
新测得 TAG热液区中 6件海底表层热液沉积物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 ,其变化范围不大 ,具有均一性的特征。在 Pb- Pb图解上 ,热液沉积物的铅同位素数据大多落在 MARB的铅同位素组成范围内 ,与大西洋沉积物和 Fe- Mn结核相比明显具较少的放射成因铅 ,反映其上部洋壳岩石为该区热液沉积物的形成提供了铅。对比研究表明 ,因不同地质 -构造环境中的海底热液区为热液沉积物形成提供物源的情况不同 ,是导致有沉积物覆盖洋中脊中热液沉积物的铅同位素组成与无沉积物覆盖洋中脊不同的主要原因。海底扩张中心的扩张速率与热液沉积物的铅同位素组成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但其并不是热液沉积物铅同位素组成的唯一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对冲绳海槽及邻区构造地质学和热液地质学调查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将深部地球动力学机制、冲绳海槽形成演化、岩浆作用过程、热液系统结构、流体循环模式和成矿作用特征等多方面的问题,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下,探讨了冲绳海槽构造地质过程对热液活动和成矿作用的控制机理。分析认为,区域中尺度地幔流引起了东亚大陆边缘岩石圈向东的蠕散,并驱动了菲律宾海板块沿琉球海沟向欧亚板块之下的俯冲。在弧后小尺度地幔对流、岩石圈减薄、板片反卷和俯冲后退的共同作用下,冲绳海槽发生弧后张裂。张裂作用在岩石圈内形成了网状破裂系统,为岛弧和弧后岩浆上涌提供了通道,并且引起了不同来源岩浆的干扰和混合。侵位到地壳浅部的岩浆为热液活动提供了热源和主要成矿物质来源,是影响热液活动分布的主要因素。沉积层覆盖改变了流体的浅部循环结构和原始流体成分。热液区内普遍存在的流体相分离过程,导致了广域成矿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从海底地壳开裂处涌出一般带有大量生物的深海热泉的现象已众所周知。一开始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中找到了它们 ,而在 2 0世纪和 2 1世纪交接期印度洋中也发现了热液 ,而后就输到高纬度的北极海区了。在极区盆地中应当有热液已有过报道。例如 ,1 993年 9月 ,俄 德联合北极考察队乘坐“极地”(Polarstern)号破冰船 ,在拉普帖夫海加克利 (Гакке х)海岭东端 (77°45′N、1 2 5° 55′E ,水深 1 990m) ,获得了对研究热液非常有意义的样品 ,证实了在这个海岭上存在着热液活动 ;但是 ,在 2 0 0 1年 ,美国和德国破冰船“健康”(Healy)号和“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含油气区大地构造研究,从槽台观点到板块构造基础理论,应用到东部地区着重研究了陆缘地壳和上地幔岩石圈层结构、运动和发展规律。阐明自印支期以来新全球构造阶段地壳深部活动机制,有效地解释了中新生代裂谷,裂陷盆地的起源和演化,以及构造对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保存直至成藏的控制作用,为油气勘查从陆地到海域发现大批油气田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研究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在许多喷口区观察到大规模的、弥散的喷发现象表明:大量的相对冷水(3~40℃)及非常热的、白色和黑色烟状流体(200~380℃)参与了热液循环。对这种较凉的、弥散的喷溢流体的温度和热流量的区域测定,给热液循环的性质及地壳和已出露的多金属硫化物丘的结构增加了新的限定条件。为了更好地理解热液循环及这些限定的重要性,许多学者建立了海底热液活动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