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EMON 谱提取对于舰船目标识别有重要作用。研究了舰船噪声调制与解调原理,采用绝对值检波法提取 DEMON 谱,然后采用自动线谱识别与提取方法提取线谱序列,采用最大公约数法求线谱序列的基频,它是螺旋桨旋转的轴频。从实测舰船噪声数据中自动提取了 DEMON 谱,并得出其轴频,表明分析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国内外海面环境下舰船目标电磁散射特性测试建模技术研究现状和海面环境下舰船目标电磁散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半确定性”的海面环境下舰船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建模仿真计算方法。 该方法可以在不具备外场全尺寸测试或造浪条件下电磁缩比试验条件时,以一定的置信度获取海面舰船的耦合电磁散射特性,为研究海面舰船雷达隐身设计验证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水平轴潮流能发电装置结构对其水动力性能的影响,运用格子玻尔兹曼(LBM)方法,建立水平轴潮流能发电装置的数值模拟分析模型,对水轮机在不同尖速比工况下的水动力性能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同工况水池拖曳实验得到的数据相对比,二者捕获能系数误差在2%左右,验证了LBM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LBM方法研究机舱和立柱结构对水轮机特性的影响,得到其对水轮机捕获效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磁体模拟舰船磁场的相似度,提出了一种二轴磁体的模拟方案, 该两轴磁体是一种同铁芯、二绕组、同轴线、又正交的磁体新方案。 对铁芯的形状、螺线管绕组和马鞍形绕组的形式进行了设计,通过计算确定了铁芯的材料、尺寸参数、绕组的通电电流及绕组的匝数。 结果表明:该两轴磁体的设计方案保证了两轴磁体的体积和重量没有超标,且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预期目标,该设计方案可为新结构磁体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够在低信噪比的条件下提高目标的检测概率,降低目标的漏警率和虚警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特征的舰船轴频电场实时检测方法。 根据舰船的螺旋桨转速与轴频的对应关系确定了特征频段, 将特征频段内经过线谱、连续谱分离及线谱识别后的功率谱估计的最大值作为特征量。 根据环境变化,设置具有自适应功能的动态阈值,对信号进行实时检测,确定疑似目标点。 然后通过模量判断,线谱倍频判断和线谱稳定性判断,最终确认目标是否存在。 对仿真信号和实测信号进行了特征提取和检测,在不同海况和较低信噪比下实现了目标检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单轴磁体模拟舰船磁场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二轴磁体的模拟方法。 采用了一种同铁芯、两绕组、同轴线和不同绕制方法的二轴磁体的设计方案。 经过严格的设计计算,确定了各设计参数,同时按 10:1 的比例制作了磁体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磁场的测量实验。 最后对二轴磁体进行了总体优化设计和性能评估分析,对其他新型磁体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舰船地震波是一种新型的舰船物理场,针对舰船地震波信号对舰船目标的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工程性较强、运算量较小的实时恒虚警概率时频检测算法。 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算法的检测性能,该算法只涉及 FFT 变换和一些简单的判别运算,能够在 STM32 单片机上实时地运行该算法;进一步从仿真信号和实测数据 2 个方面对算法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该算法尽管运算量很小,但仍可有效进行远距离目标检测并设计了识别目标的决策算法,从而确定预警时刻与确认时刻。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利用北斗二代卫星定位系统进行舰船姿态测量的可行性,并利用多频观测进行电离层折射误差的消除;使用TCAR和矩阵变换法进行模糊度的解算;最后利用姿态矩阵的正交特性进行模糊度有效性的分析。经仿真计算可知,利用北斗多频观测进行舰船姿态测量具有很高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抑制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提出一种基于偏差电流输入的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谐波注入方法。该方法以交轴和直轴电流偏差作为神经网络环节输入,应用2个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环节拟合电压谐波补偿分量,并将其注入到电流环控制器输出,用以抵消交轴电压和直轴电压中的谐波分量,进而抑制转矩脉动。为验证本方法有效性,对比进行了3种控制方法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双闭环控制相比,本方法可将转矩脉动降低约97%。相比于传统神经网络谐波注入法,本方法可获得相近的转矩脉动抑制效果,并且控制结构更为简单,参数整定方便,易于工程实现,算法运行时间缩短约60%。  相似文献   

10.
液压式能量转换系统是波浪能发电装置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能量转换方式。本文针对波浪能液压能量转换系统展开了模型仿真研究,建立了带有蓄能稳压环节和液压自治控制器的波浪能装置液压能量转换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搭建了波浪能装置液压转换系统的MATLAB and Simulink仿真框图,对系统进行仿真,并利用实海况实验得到的发电数据和仿真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二者之间的相对误差较小,验证了该系统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此外,还分别模拟了规则波和随机波输入情况下液压能量转换系统的发电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规则波还是随机波,经过液压能量转换系统之后,输出的发电特性都比较稳定,也即是利用该能量转换系统实现将不稳定的波浪能转换成稳定的电能,提高了发电质量,为后续的电力输送及并网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