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自1988年7月起,有关部门在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重庆荣昌天然气田以2.1~2.9MPa的泵送压力间歇性地向2.6~2.9kin的深度注入了超过100万立方米的采气废水。截止到2006年底,这项注水工作已诱发了超过32000次地表记录到的地震,包括2次ML≥5.0的地震,14次ML≥4.0的地震,及超过100次ML≥3.0的地震。我们对该地震序列的传染型余震序列(简称ETAS)模型及地震活动的一些统计参数的时间演化进行了统计分析。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中的随机成分可被视为流体驱动的地震活动的指标,而大森定律型余震的发生率则表示了地震本身的应力触发。我们观测到注水以来地震的活动可划分为3个不同阶段,与注水的不同时期相对应。第一阶段对应于低速率(长时间间隔)的注水初期,绝大多数地震为大森型地震,只有8%是因外部因素(即注水)所致。第二阶段对应于高速率注水时期,具有地震活动度高,而且有相当比例(45%)的地震活动与流体作用有关的特点。第三阶段注水速率的降低直接导致地震活动下降;有超过70%的地震为随机发生,表明了外部触发起主导作用。荣昌诱发地震序列的物理机制是伴随深井注水的孔隙压力扩散作用和先前地震本身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联合作用的结果。深井注水引起的2.1~2.9MPa的孔隙压力增加,足以引起当地地层破裂而发生地震。  相似文献   

2.
震后地形变与孔隙压力瞬态变化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震改变地壳的应力,从而触发地震及其余震。一系列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包括余滑、孔隙流体的流动、下地壳和上地幔粘性的张驰、断层附近应力和孔隙压力调整以及地震的触发进程。然而,尽管进行过多次尝试,但通过直接场地的观测,很难将这些过程区分开来。这里我们采用一种星载雷达干涉图和冰岛南部地震带两个6.5级地震地热井水位变化过程结合的测量法。干涉图记录到的形变既不能用余滑也不能用粘-弹性张驰来解释,但它与地震发生后最初两个月孔隙弹性物质的回跳一致,这可以用地震引起水位变化的快速恢复(1—2个月)来证实,相反余震序列的持续时间达到3.5年,这表明余震的持续时间并不是由孔隙流体的流动控制的,但是,因为表面应变是由地壳浅部孔隙压力的变化控制的,因此,我们不能排除在余震发生深度存在较长时间的孔隙压力瞬态变化。余震的持续时间与随速度和状态变化的摩擦定律控制的地震活动变化速率模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简单的启发式模型和数值计算表明,通常所用的地震失效模型不能解释地震活动性是由瞬态的或“动态”的应力变化(即,与地震波相联系的应力变化)所触发的。这类模型具有共同的特性:当断层以恒定速率加载(加应力)时,表征失效的物理量以加速速率增加。例如,经常采用的速率状态摩擦模型或亚临界失效生长模型,它们表征失效的特征量分别为滑动或失效长度。当生长速率加速到超过所谓临界阈值时,失效发生。这些加速的失效模型不能预测动态触发地震序列(如,余震或远距离地震)的有限持续时间。某些这类失效模型被用来解释余震的静态应力触发。这也许暗示动态触发的物理过程是不同的,或者说目前所用的静态触发模型需要修改。若前者是正确的,我们也许要求助于基于诸如饱和断层挤压导致孔隙压力增加或周期疲劳的振荡型变形的物理机制。然而,如果动态和静态触发机制不同,我们仍然要问:为什么忽略动态机制的静态触发模型似乎能解释许多观测现象。如果静态和动态触发机制相同,也许加速失效和(或)触发使一组要发生的地震提前发生的假设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4.
A.  Piombo  G.  Martinelli  M.  Dragoni  尚丹 《世界地震译丛》2006,(3):76-85
一般认为地震序列的发生意味着不同断层段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每次位错产生的同震应力的传递则是这种相互作用最显著的成分。然而,一个地震系列中各个后续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却表明,同震应力尚不足以单独引发其他的地震。我们研究了同震应力场可能诱发孔隙流体流,改变了所在区域的孔隙压力分布情况。鉴于地壳在很多地区都是一种流体饱和介质,故将地壳视为一种孔隙弹性固体。由于孔隙物质所表现的应力场依赖于时间,所以我们将验证这种性质能否解释余震的触发。我们考察了一些现有的半无限平面断层的解析方法。对可渗透的和不可渗透的位错面均作了考虑。我们将孔隙弹性介质的解法与孔隙介质的解法作了对比,计算了变形与流体扩散之间的耦合效应。结果发现主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在某些区域初始时可能表现为负值,但尔后随着孔隙流体的重新分布而变为正值。这种变化意义重大。如果地壳确如我们所假定的表现为一种各向同性、充满流体的孔隙弹性介质的话,那么,通过孔隙流体扩散的库仑应力触发作用则很可能是余震产生的重要机制,余震发生的范围分别为长约2.5个断层长度,宽约0.5个断层长度。这个范围小于以前模型的预测值,以前的这些模型都忽略了弹性变形和孔隙流体扩散之间的力学相互作用。对于典型的孔隙结构,流体流引起的应力变化在主震发生后约一年内会有很大程度的衰减。  相似文献   

5.
2010年4月14日玉树MS7.1地震对余震的触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  蒋海昆 《中国地震》2011,27(4):396-402
研究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对余震及区域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在考虑震源区附近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基础上,由震源区构造应力和主震破裂产生的应力叠加,计算得到最容易破裂的余震断层面,进而计算玉树主震在上述余震断层面上产生的库仑破裂静态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库仑应力变化图像与余震分布较为吻合,说明玉树主震对大部分余震有触发作用.利用相同方法计算了玉树主震对周边更大范围内地震的应力触发影响,发现大部分区域地震活动空间分布与库仑应力变化图像基本一致,中小地震大多发生在正向触发区域,但量值较小.对余震断层面与主震完全一致的情形进行了同样的计算,与前述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显示,考虑区域应力场的计算方式所得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图像,能够更好地与余震及区域中小地震空间分布图像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离散波数法,计算了2014年于田MS7.3地震的断层破裂在近场和远场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并结合地震活动特征,讨论了MS7.3地震对后续余震活动和远场区域小震活动的动态应力触发作用.结果表明, ① MS7.3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对其西南侧主体余震区的地震活动起到了抑制作用,这可能是本次MS7.3地震序列余震活动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距主震约30 km的北东方向余震区后续地震活动受到了主震产生的动态和静态应力变化的共同触发作用,动态应力变化峰值为2.78 MPa,静态应力变化为0.80 MPa,这与该区余震较为活跃相一致;距主震约45 km的北部余震区受到动态应力触发作用,应力变化峰值为0.72 MPa. ② MS7.3地震产生的动态库仑应力变化空间分布呈非对称性,其中北东方向、北部余震分布与动态应力变化正值区存在相关性,从应力变化的角度解释了MS7.3地震的后续余震空间活动特征. ③ MS7.3地震在沙雅、伽师地区的远场接收点产生的动态应力变化峰值分别为0.09 MPa、0.1 MPa,对两个区域的小震活动具有动态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际上对地震过程中孔隙压力作用的研究已成为认识和理解地壳流体作用的关键科学问题.普遍认为,孔隙压力作用是地震触发和影响震群与余震活动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地震震源附近存在着低波速、高泊松比的异常区域,通常认为该区域赋存流体,存在高孔隙压力.  相似文献   

8.
计算和研究了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Ms7.6地震产生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时空演化图像, 对继澜沧地震13 min后发生的耿马M7.2地震的应力触发问题进行了分析, 同时也对澜沧-耿马地震后24 d内发生的Ms5.0~6.9后续强余震的应力触发问题进行了探讨. 结果显示, 澜沧地震断层破裂产生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空间分布图像具有很强的非对称性, 正值的动态和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区域均具有与强余震分布位置吻合较好的现象. 耿马Ms7.2地震受到了澜沧Ms7.6地震产生动态和静态库仑破裂应力的触发作用; 绝大多数后续强余震受到了动、静态库仑破裂应力的综合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贾若  蒋海昆 《中国地震》2013,29(3):293-305
本文综述了近期基于应力变化的余震预测研究进展。从静态库仑应力触发角度对余震活动进行研究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集中于对主震触发余震机制的讨论;二是通过库仑应力变化分布区域与实际余震空间分布区域进行定性对比分析,并认为库仑应力变化为正的区域有利于余震的发生,而这正是余震活动与应力变化高度相关的重要证据。基于应力变化的余震预测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立在速率-状态依从摩擦定律基础之上的余震活动率研究,即将余震活动作为一系列独立的成核事件,从断层滑动触发地震的角度出发,结合静态库仑应力计算得到余震活动率,进而得到余震数量。余震活动是与断层面上的剪切应力变化相关联的,余震活动率受应力扰动幅度、应力加载速率、断层基本物理特性及背景地震活动率等的影响。考虑到“余震激发余震”的特点,ETAS 模型与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供了一条统计学与物理学方法(应力变化)相结合、能更完整地刻画余震活动特征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0.
蒋海昆  宋金  贾若  曲均浩  陈亚男 《地震》2014,34(1):13-23
结合微震活动的流体作用强度检测及孔隙压扩散模拟,讨论了三峡库区不同时期微震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以2008年9月蓄水季为界划分前、后期,前期流体渗透导致的孔隙压力增加,使裂隙或断层面强度降低,是库区微震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一时期微震频次及ETAS模型参数μ值有起伏地缓慢增大,与库水位加卸载过程关系不明显; 后期由于流体渗透引起的孔隙压力变化趋于零,在新的流体平衡条件下,库水位加卸载过程所导致的裂隙或断层面上的应力变化,成为库区微震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一时期微震频次及μ值显示出与水位变化明显的关联特征。库区小震震源深度的时间变化支持上述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水库“诱发”和水库“触发”地震的力学差异,认为前者主要缘于流体渗透导致的裂隙或断层面强度的“主动”降低,后者则主要与库水加卸载所导致的裂隙或断层面上应力增强有关。进一步推论认为,流体对小地震“诱发”、“触发”皆可能发生,但中强地震缘于流体“诱发”的可能性非常小,对水库区发生的中强地震,流体仅可能对处于临界状态的断层系统起到“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