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水温差能发电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迅  李赫  谷琳 《海洋科学》2008,32(11):84-87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也在快速增长。同时,由于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世界的环境日益恶化,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能源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在当前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生态危机形式下,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直接导致了全球能源供应、能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利用海洋新型能源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战略转型的重要途径,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海洋地质灾害是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我国是海洋地质灾害十分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本文在梳理海洋新型能源开发特性及其面临的地质灾害风险的基础上,总结了海洋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学科发展和技术方法最新进展,提出了新时代陆海统筹背景下我国海洋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方向的展望,可为增强能源供应链安全和稳定、实现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建成现代能源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赵一阳 《海洋科学》1981,5(3):33-35
海洋中铀的地球化学研究,一向为世界各国学者所重视。特别是自六十年代以来,研究工作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从六十年代起开展了海洋中铀的地球化学的研究。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拟就海洋中铀的地球化学问题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外能源供应的安全问题成为当今中国重要的战略研究课题。海洋战略是构筑中国海外能源长远安全的优先国策。第一,海洋战略是一个海洋大国必须要选择的战略方向;第二,海洋战略集中反映的是海上力量,海上力量的机动性特点不仅可以解马六甲海峡之困局,也可以避免其他世界海洋通道对中国战略物资运输的阻挫;第三,海洋战略是一种复合型的发展战略,不仅海外石油天然气的运输要靠海上,已知的新能源大部分来自海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环保的清洁的能源也大部分会来自海上。  相似文献   

5.
在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的研究中,铀及其铀系元素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人们可以利用铀系元素探索地球发展史、海洋沉积速度、海水混合速度以及海——气交换等问题。虽然世界上不少国家投入一定力量研究这一问题,并且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其中有些问题并未彻底搞清楚。例如铀的平衡及影响平衡的正负因子,至今并未获得统一的看法就是一例。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简单概述,以供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对能源的占有和利用。当今世界能源的80%来自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大。按照传统的化石燃料理论和勘探结果 ,人类行将面临不可再生化石燃料资源的短缺问题。因此 ,寻找新型替代 (或称后续 )资源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维持经济持续发展 ,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天然气水合物自上个世纪在海底沉积物中广泛被发现以来 ,因其分布广、资源量大、能量高而引起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并被认为可望成为“21世纪行将枯竭的常规油气能源的后续能源…  相似文献   

7.
一、船舶在海洋战略中的地位及行业的发展趋势海洋是各种资源的宝库,人类在地球上最后的粮仓。随着人类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尤其是能源和水源越来越匮乏,世界各国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海洋,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速度的加快,海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类在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活动的主战  相似文献   

8.
李培泉 《海洋科学》1983,7(3):48-52
海洋人工放射性研究已有38年的历史。由于原子能事业的迅速发展,这一领域的工作已成为海洋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开展海洋放射性研究,对于海洋环境保护、同位素地球化学、制订海洋废物排放标准、核能设施的建造等有关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海洋人工放射性研究的一些主要内容、成果及其发展趋势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日趋增多,有限的陆地能源已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导致能源价格飙升.目前全世界正面临着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等问题.如何解决这种危机,人们把目光转向海洋,海洋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对于人口众多、受能源瓶颈制约的我国来说,开发利用好海洋资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进展,出现了多种集成电路、半导体传感元件,促进了仪器仪表发生重大变革。弹性元件历史悠久,但由于近代化工、宇航、原子能工业发展的需要也促进了它的发展。因此在近代仪器仪表中弹性元件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为有利于缓解能源问题、调整能源结构的新兴能源,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的政策支持。文章总结了我国海洋能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研究海洋能政策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海洋能发展特点总结制定海洋能政策的基本原则,提出基于种子期、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海洋能政策制定和发展路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于海水提铀研究的开展,促进了海水中铀的富集机理和溶存形态的研究,这也是近年来国际上在海洋化学方面引起注目的一个研究课题.深入研究这个问题不仅对筛选海水提铀富集剂起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阐明海洋中铀的转移机理及其成矿作用,对铀的海洋地球化学的研究都有重大意义.国内外已有一些学者研究了海水中的铀的富集机理和溶存形态[1-9].  相似文献   

13.
海水提铀的研究已将近有二十年的历史.由于海水体系复杂、且其中含铀量甚微(~3μg/l),致使其研究工作难度较大,目前,仍处在实验性阶段.水合氧化钛(或称“钛胶”)是一种提铀性能较好的,目前被普遍采用的无机提铀吸附剂(或称无机离子交换剂).它对海水中铀的吸附机制,无疑是个重要的,因而也是个为人们所重视的研究课题.这个问题的研究一般要从下述三方面着手:吸附剂的结构及其提铀性能;铀在海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其吸附动力学和机理问题.本文先就前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其它问题准备以后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世界上利用的能源90%以上都是“化石能源”(如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随着人类不断利用这些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它将会逐渐枯竭,且其燃烧形成的产物(如CO2和SO2等)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如温室效应和酸雨),也有害于人类健康。因此,人类正面临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为满足能源需求量日益增长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我们必须寻找环保型的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以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氢能将有可能替代“化石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主要形式。氢能具有许多优点:①氢能燃烧时只生成水,不产生任何…  相似文献   

15.
黄河口水中铀浓度及其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有名的大河之一。对黄河口进行综合调查,有利于更好地开发黄河三角洲。为此,我们初步研究了铀在黄河口水中的分布变化规律。这不仅对阐明铀的地球化学过程及海、淡水混合过程的水动力学有着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对引黄济青工程,确保城市人民饮用水的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铀是天然高毒性的、放射α射线的元素。它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内照射,且半衰期和生  相似文献   

16.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它的藏量以及开发和利用状况对国计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世界能源构成情况来看,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的消费都以油、气为主。据估计,至2000年,石油在世界能源中所占的比重将降至40%。因此,可以断言,尽管以石油为核心的能源消费形式仍将继续下去,但是,常规能源短缺的趋势亦将在所难免。在世界耗能平衡表中,有97%属于不能补偿的能源。因此,人们寄希望于核动力学方面的工作。但是,开发核能资源,不仅不能消除,反而提出了新的、由于向大气散发巨大热量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态学问题。凡此种种,向人们提出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新课题。海洋能源便是可再生能源的  相似文献   

17.
铀和铀系元素在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质学以及资源利用的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许多国家很早就开始了海洋铀化学的研究。四十年代,主要的任务是寻找适宜的化学测试方法;五十年代之后侧重于调查和研究其分布规律和存在形态,筛选各种提铀的吸附剂以及发展先进的物理测试技术和方法——中子活化技术、α谱仪和同位素稀释方法等。目前,在化学分离方法和核子测试手段发展的基础上,一方面精确地测定了不同海  相似文献   

18.
能源转型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更需要能源技术创新的支撑,能源技术进步与能源转型相互促进,正在深刻改变能源发展前景和世界能源格局。为把握海洋能技术创新方向和发展趋势,文章分析国际海洋能技术发展布局,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海洋能技术创新体系政策框架,重点研究技术创新的难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仍须进一步完善资源勘查、基础研究和监督管理,从而形成较成熟的海洋能产业,使海洋能技术在利基市场充分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9.
广阔的海洋,复盖着地球表面的71%,里面蕴藏着巨大的能源。最近,工业化国家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寻求新能源便成了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科学技术研究课题之一。地球上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源,除一部分靠水力能和原子能以外,主要的还是矿物燃料,即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在地球表层中的蕴藏量,尽管还没有全部探明,但最终总有一天  相似文献   

20.
海洋热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全球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热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它有可能成为21世纪人类解决能源短缺、全球变暖和淡水缺乏等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考虑海洋温差发电的问题,其中法国、日本、美国和印度的海洋温差发电技术发展比较快,已经建成了一些海洋温差能发电站,我国正处于研究试验阶段.文章结合全球大洋可利用的海洋温差能资源,回顾了世界海洋温差发电技术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法国、日本、美国和印度的发展情况,希望我国积极开展海洋温差发电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