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非史密斯地层学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史密斯地层学是近年来国内发展起来的新的地层学思想和综合性地层学分支。所谓非史密斯地层是指受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强烈改造的基本无序的地层体,它主要分布于大陆造山带(包括陆内造山带)地区,包括造山带古缝合线的构造混杂岩带和强变形带的无序或低序的地层。非史密斯地层之“非”并无任何否定史密斯生物顺序律和其它传统地层学原理的含义。与克拉通地区的史密斯地层一样,造山带的非史密斯地层也有一些可循的规律,并有待总结出相应的地层学原理。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学在区域地层和区域地质调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李勇  曾允孚 《矿物岩石》1994,14(3):69-70
1:5万区调中陆相岩石地层学研究方法探讨李勇,曾允孚(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沉积岩区的区调方法实际上主要是地层学的研究方法,故地层学理论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沉积岩区区域地质调查。70年代以来,随着以多重地层分类为基础的现代地层学理论走向成熟,出现...  相似文献   

3.
《地学前缘》2016,(6):246-252
高分辨年代地层系统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基础。高分辨综合地层学试图建立分辨率小于一个生物带的地层单元并使地层对比的误差小于一个生物带。本文将目前用于建立年代地层系统的方法划分为三类:生物地层学、现代地层学的不同分支学科和同位素年代地层学,讨论了不同地层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任何一种地层学方法的分辨率都是有限的,综合地层学为实现地层高分辨划分和高精度对比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生物地层建立可信的相对年代地层格架,现代地层学手段有助于实现高分辨划分和高精度对比,同位素年代地层学赋予生物地层界线和其他地层界线绝对年龄。三者结合共同构成了高分辨综合地层学。  相似文献   

4.
关于非史密斯地层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史密斯地民支是指那些经历过不同程度变形,变质,变位,现存特征与其沉积时明显不同,甚至面目全非的无序或部分有序的地层-岩石体(区);非史密斯地层可划分为褶断地层类,韧变地层类和杂岩类,非史密斯地层的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可概括为分类,分区(带)分块(片)→形成,变位,变形和变质标志分析→区域地层的原生时空结构分析→确定构造地层带→建立岩石,年代地层系统,非史密斯地层学的出现是造山带地质深入研究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5,29(4):332-332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全国地层委员会主办,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古生物学会、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的“全国地层工作与地层学研究新进展成果交流会”11月8日-10日在南京山水大酒店举行。会议将着重交流“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的进展和成果,同时广泛交流地层学各分支学科领域研究进展与成果(包括地层划分与对比、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层序地层、磁性地层、化学地层、事件地层、同位素年代地层以及特殊岩石地层等方面)。参加会议交流的部分成果已由全国地层委员会组织汇编成会议论集,以《地层学杂志》增刊的形式在最近出版。没有纳入这一会议论集的,还可按《地层学杂志》的格式撰写论,送交会议秘书处,以便在会议之后结集出版。  相似文献   

6.
滇西北金沙江带被动陆缘地层层序和构造演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金沙江带位于中咱地块和昌都地块之间,保存有各种构造背影的沉积物,这些地层呈断片产出,而不是连续地层,我们选择滇西北拖顶-霞若地区,对金沙江带被动陆缘地层断片进行地质填图研究,对各地层断片的时代和沉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恢复了金沙江带被动陆缘的地层层序,根据新的层序和将被动陆缘的演化历史划分为4个阶段.:大陆拉张(晚泥盆世至晚石炭世)、复杂陆缘盆地阶段(早二叠世)、洋-陆转化阶段(晚二叠世至中三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台石岩系—二叠系界线的腕足动物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炳恒 《地质论评》1998,44(2):113-119
依据现代地层学理论,年代地层界线应具有全球一致性或近一致性。根据华北地台石岩纪,二叠纪地层特点,笔者主张在华北地台以Pseudoschwagerina(s.s)带底作为二叠纪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地层学要素也就是地层学基础,包括地层学的原则、概念、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命名等内容。有的研究者也把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看成地层学的三要素。 有许多地质文献涉及地层学要素问题。新近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出版的《国际地层指南》是较全面系统阐述这方面内容的一个文件。我们认为,在现时提出一种世界范围的“指南”,为全世界地层研究规定某种类似“规范”性质的东西要求全世界统一采用,似乎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沉积学的新理论和新概念越来越多地渗入到地层学领域,岩石地层学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旨在从地层的沉积作用入手,讨论了地层的结构类型、分类及其地层的有序性。地层的沉积作用由垂向加积和侧向加积形成,并细分为4种类型的旋回沉积作用。现代岩石地层学的基本内容包括:(1)岩石地层单位的建立或厘定,(2)地层的成因,(3)地层的时代;(4)地层格架(岩石地层格架、年代地展格架和生物地层格架)等.岩石地层单位的确立是岩石地层学研究的基础,是建立在对地层的五个基本属性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1)岩石学特征,(2)生物学特征;(3)结构特征;(4)厚度和体态;(5)接触关系(地层单位顶、底和内部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10.
层序地层学必须与高分辨率手段相结合蔡雄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关键词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手段,沉积学90年代盆地分析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层序地层学参与对沉积盆地的研究,强烈冲击了传统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的区域格架形式研究工作。由于...  相似文献   

11.
《地层学杂志》2005,29(4):410-410
本刊是地层学(含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年代地层学、时间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化学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学等)及与其相关的地质学、沉积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研究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与上述学科有关的专门性论、学术动态、报道、讨论、书刊和论的评价、综述或译,以及国内外工作方法交流和经验的介绍等。  相似文献   

12.
天文地质年代表与旋回地层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2  
徐道一 《地层学杂志》2005,29(11):635-640
Rio等(2003)依据旋回地层学研究成果提出了“天文地质年代表”,旋回地层学研究是依据地层记录中的旋回与有关米氏旋回来确定地质时间。轨道(或天文)方法已被确定为建立2004年“国际地质年表”(由国际地层委员会确认)的重要方法之一(Gradstein等,2004)。我国在新近系、古近系、下侏罗统、二叠系等陆相沉积的旋回地层研究方面已取得一批成果。  相似文献   

13.
关于吉林省延边地区二叠纪地层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延边地区二叠系70余年来的研究历史,是一部争论-前进-再争论-再前进的地层研究史。迄今虽然尚未取得共识,但运用“现代地层”和“大陆边缘”理论观点,分析已经取得的丰富的实际资料,表明现在在空间上紧接相邻的某些岩石地层,在二叠纪时是分属龙岗(和龙)地块北部陆缘活动带、兴凯地块醅陆缘活动带、佳木斯地块南部南缘活动带不同空间的沉积产物。按照岩厂地层单位的定义,应道先划分不同陆缘的岩石地层序列,而后通过分隔  相似文献   

14.
研究区属华北板块的柴达木地块的早古生代陆缘活动带(祁曼塔格裂陷槽),即祁漫塔格早古生代岩浆型被动陆缘。本文基于ArcGIS平台,通过建立研究区铁矿资源潜力评价模型,以沉积变质型铁矿为例,对新疆东昆仑西段的铁矿资源进行预测区的圈定,并对圈定的靶区进行优选。由于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与沉积地层、岩石分布状况有关,总结出本研究区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控矿因素包括沉积地层、Fe元素异常、岩石组合等。本文选取(1)沉积地层、(2)Fe元素异常这两个方面的证据图层对研究区铁矿资源进行预测,共固定了3个沉积变质型预测区,其中A类1处,C类2处。在成矿区带圈定的基础上,估计区带内未发现矿床的个数;对预测区矿点的分布、品位、矿石量(吨位)的分布特征进行模拟,来获得资源量的估算,对研究区铁矿资源潜力做出快速、准确的评价。此次研究表明新疆东昆仑西段具有一定的铁矿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5.
地层学的过去,现状及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了地层学的发展,认为狭义地层学、统一地层划分、均变论、年代地层学是传统的地层学的基本特征。广义地层学、地层的多重划分、突变观(含新灾变论)以及各分支学科的涌现及发展是现代地层学的基本特征。提出社会需求、学科基础、与相邻学科的交叉以及突变观的主导位是未来地层学发展的主导因素。21世纪的地层学将是现代地层学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层序地层学在地层划分、对比、分类和级别体系等地层学根本理论问题上给地层学带来了新认识、新概念和新方法。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SSP)可建在层序界面的整合部位,从而将传统的自然界线(或不整合面)、层序界面和GSSP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年代地层界线成为可在野外识别和追索的界线。论证了层序地层是独立存在于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之间的地层类别和包含三个基本地层类别的新的三重地层分类方案。阐述用层序地层界线优化  相似文献   

17.
李日俊 《地质科学》1999,34(4):518-522
造山带地层的复杂性造成造山带地层研究的困难。史密斯地层和非史密斯地层并存,特别是非史密斯地层学尚不完善,因而造山带地层研究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概念和认识上的混乱:混杂岩是不是地层?属不属于地层学研究的范围?根据某些新的发现对以往建立的一些岩石地单位的“解体”和“重新命名”是否合适?有时甚至会对一个地层单位的真正涵义发生误解。本文根据国际地层指南和中国地层指南所给出的地层划分、命名的原则、方法,试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国外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的几点思考及L-H-T层序地层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绍虎 《沉积学报》2010,28(4):735-744
针对国际上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认为,层序地层学概念及其基础理论体系需要完善。表现为:(1)地震地层学的地震层序不同于层序地层学之沉积层序;(2)基于海陆相应用差异,1992年开始层序地层学由经典三分模式向现行四分模式转变,使得层序地层学发展更趋复杂化;(3)现行四分模式对应的基准面旋回实际上是非周期性的,与岸线迹线不相符;(4)简单介绍了基于经典三分和现行四分模式所修改的L-H-T层序地层学模式。重新定义层序为“一套成因相关的以残留最大水泛面及其相对应的不整合界面为界的相对整合的地层序列”。  相似文献   

19.
张克信 《地质科技情报》2003,22(1):87-87,91
在我国“九五”“国家第二代地质填图计划”中的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区 1∶ 2 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科研任务中 ,由中国地质大学主持完成的中国地质调查局重大项目“1∶ 2 5万冬给措纳湖幅区域地质调查与东昆仑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区 1∶ 2 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研究”( 1 996~ 2 0 0 0年 ) ,进一步深化了造山带地层的空间结构规律和成因特征研究 ,解决了一批关键性的疑难地层问题 ,使造山带地层学在研究理论、方法和指导思想上得到丰富和发展。其主要成果“造山带混杂岩区构造岩片四维裂拼复原方法”被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编的《1∶ 2 5万区域…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线”在地层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训练  苏文博 《现代地质》1999,13(2):253-254
自然界线是地质历史时期自然事件的物质纪录,反映了地层发展的自然阶段性和突变点,一般具有明显的地质标志。关于自然界线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是地层学争论的一个焦点。70年代以前的传统地层学以“自然事件”作为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依据,界线一般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