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安徽庐枞中生代火山岩系的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孙冶东  杨荣勇 《岩石学报》1994,10(1):94-103
庐枞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素是一套由粗面玄武岩-玄武粗安岩-粗安岩-粗面岩组成的岩石组合。岩石硅近饱和,全碱含量(尤其是K2O)高,K2O/Na2O、Fe2O3/FeO比值大,Al2O3含量高且变化大,TiO2含量低,富集Rb、Sr、Ba、Zr、Th、U和LREE等元素,稀土配分为轻稀土富集型,锶、铅、氧等同位素显示了岩浆的幔源特征。本文通过详细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的对比研究,认为庐枞中生代火山岩系属于橄榄玄粗岩系,它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由挤压作用向引张作用转变的过渡时期,是火山弧后拉张形成的前裂谷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中元古代花岗岩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海南岛中元古代花岗岩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花岗冈长岩等岩石组成,构成一个明显的 自花岗岩向花岗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的岩浆演化系列及钙碱性演化趋势。该岩体为一套板块碰撞 后隆起期原地一半原地过铝质花岗岩。是板块碰撞引起的地壳增厚升温和随之的玄武岩浆底侵加 热联合作用下,主要由抱板群变质沉积岩及斜长角闪片麻岩部分融熔、并在幔源物质的参与下形 成的,所形成的花岗质岩浆在“走滑扩容泵吸”机制驱动下沿戈枕剪切带上升、固结就位,因而具壳 幔二元混合成因特点。化学成分以高 SiO2、K2O、Rb、Ba、Ta、Ce和贫P、Ti、Zr、Sr、Fe2O3+FeO、 MgO、CaO为特征;元素比值Zr/Nb、La/Nb、Ba/Nb、Rb/Nb、K/Nb、Ba/La及Cr、Co、Ni、V均接近 大陆中下地壳成分,Rb、Sr、Ba、Ta、Zr及比值K/Sr、Rb/Sr石r/Ba变化范围小,反映岩浆源区成分 或熔融方式上的一致性;轻重稀土较强分馏,负铕异常明显,稀土配分模式总体相似,呈左高右低 型,和抱板群变质沉积岩稀上元素组成基本一致;εNd(t)值普遍高于抱板群地层,(87Sr/86Sr)i值变化 大,暗示幔源参与信息。结合抱板群变基性火山岩的  相似文献   

3.
一个古元古代A型流纹岩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于津海  王德滋 《地球化学》1998,27(6):549-558
山西吕梁群流纹岩是一个古元古代的弱碱性火山岩,它具有高SiO2,Na2O+K2O和Zr,Ga等高场强元素和高FeO^*/MgO,Rb/Sr和Ga/Al比值,以及低CaO,Sr和Eu/Eu^*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于A型花岗质岩石。它形成于大陆边缘裂谷环境,化学成分及同位素特征为高εNd(t)值,低(^87Sr/^86Sr)i值,表明流纹岩的原始岩浆由下地壳晚太古代变质岩受裂谷岩浆和热流作用的影响部分  相似文献   

4.
李曙光  张宗清 《地质学报》1993,67(4):310-322
北秦岭拉圾庙苏长辉长岩体由辉长岩和苏长辉长岩组成,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岩浆系统:辉长岩属拉斑系列,TiO2,Fe^3+/Fe^2+和REE丰度较高;苏长辉长岩属钙碱系列,低TiO2,Fe^3+/Fe^+和REE,特别是HREE。这说明后者源区较深并受榴辉岩相控制。两种岩石均有与岛弧玄武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如较高的Ba,Pb,Sr和较低的Nb,Zr,Ni含量等。拉圾庙辉长岩和苏长辉长岩的Sr,Nd,  相似文献   

5.
铊—寻找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指示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桂西北几个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研究表明:Tl在矿石中富集,K/Tl、Ba/Tl比值,矿石中明显低于围岩,Tl含量、K/Tl、Ba/Tl比值离差小,变化稳定,利用他们作为指示元素及特征比寻找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是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华南富锂氟含稀有金属花岗岩的成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雪球结构的产出特征、钠长石电子探针分析及其它间接证据都说明,雪球结构是在岩浆结晶过程中形成的。雪球结构形成与否主要与岩浆熔体中Na2O/K2O比值和F、H2O含量有关。较大的Na2O/K2O比值(〉1)例钠长石首先从熔体中晶出;较高的F含量使岩浆固相线温度大大降低,有利于岩浆分异演化并形成接近端员组分的钠长石和钾长石同的H2O含量有利于石英以较快的速度生长并逐渐包裹钠长石形成雪球结构。自形的α-石英斑晶、接近各自端员组分的甲和工石和钠长石等说明该类花岗岩形成温度较低,众多的地质、地球化学依据都证明了,华南富锂氟含稀有金属花岗岩是从过铝富氟富钠的残余熔体中直接结晶而成的。  相似文献   

7.
颜佳新  伍明 《沉积学报》1998,16(4):79-84
在详细的沉积作用,成岩作研究基础,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重点对湖北省巴东水布垭剖面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化学特征刊物了分析。研究表明,该组碳盐岩中CaO、Al2O3、K2O、Fe2O3、P、Ba和Mn的含量主要与沉积环境或原岩岩性关。  相似文献   

8.
南秦岭勉略带两河弧内裂陷内火山岩组合地球化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赖绍聪  杨瑞瑛 《岩石学报》2000,16(3):317-326
两河火山岩岩片位于秦岭微板块与扬子板块的分界断裂-巴山弧形构造混杂带内。岩石内亚碱性拉班系列玄武质岩石和钙碱性英安岩、流纹岩组成。基性岩和酸性岩均具有高Ba,低Th、U,显著的Nb、Ta亏损和Ti的负异常等地球化学特征,玄武岩的Th/Yb-Ta和Ti/Zr-Ti/Y不活动痕量元素组合特征指示这套火山岩可能产于弧间盆地环境。是勉略洋盆在古生代晚期-中生代早期发育期间洋壳俯冲及弧内裂陷的岩浆作用产物。  相似文献   

9.
张宏飞  骆庭川 《地球科学》1994,19(2):219-226
对扬子克拉通北缘新古代岛弧花岗岩类成分极性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在SiO2含量相近的条件下,由北向南岩石中K2O、K2O+Na2O,K2O/Na2O逐渐增加,而CaO逐渐降低;从北向南,微量元素Rb,Ba,Th,Zr,Nb,Ta,ΣREE及Rb/Th,Rb/Nb,ΣLREE/ΣHREE(La/Yb)N等逐渐增加或具增加趋势,而Sr,Co,Ni和Sr/Ba具逐渐降低或具降低趋势;同位素组成成由北向南δ  相似文献   

10.
在某些富锂、氟含稀有金属花岗岩的石英和钾长石斑晶中常见(半)雪球结构。雪球结构的产出特征、雪球体中钠长石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以及其他间接证据都说明,雪球结构是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形成的。对矿物结晶顺序、石英和纳长石的生长速率以及固相线温度的研究表明,富锂、氟、钠的花岗质残余岩浆完全具备形成雪球结构的条件.岩浆熔体中较高的Na2O/K2O比值和F、H2O含量在雪球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F的高  相似文献   

11.
晋南中条山北峪奥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外工作发现,北峪奥长花岗岩侵入于绛县群变富钾流纹岩之中,结合其2107±59Ma的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应为早元古代岩浆侵入的产物。北峪岩体具高的Al2O3含量和高的δ^18OSMOW(‰)比值,表明为铝过饱和的S型花岗岩。其高的Al2O3含量和低的Yb含量及强烈分异的稀土图谱,表明形成于大陆环境。在LILE元素特点上,北峪奥长花岗岩亏损U,Th,K,Rb,具低的Rb/Sr比值和高的K/Rb  相似文献   

12.
安徽柯村A型花岗岩岩墙群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柯村岩墙群岩石具文象结构,地球化学上具富硅、富碱、富Ga、Zr、Nb、F,低铝、贫水和Ba、Sr特征。在多种判别图上,均投影在A型花岗岩区。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产出构造环境分析,柯村岩墙群属非造山区裂图1柯村碱性花岗岩岩墙群地质略图Fig.1Thealkalinegranitedykecluster,Kecun.谷A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3.
北京西山早侏罗世南大岭组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西山早侏罗世南大岭组玄武岩富集Ba、Zr、P和轻稀土元素,亏损Ti、Hf、Rb、Yb等。其微量元素含量及配分与大陆碱性玄武岩相似.南大岭组玄武岩起源于富集型地幔的部分熔融,原始岩浆经历了随机RTF(周期性补充、排出和分离)过程的演化,在演化过程中岩浆未受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  相似文献   

14.
浙江西裘矿区新元古代火山-热泉活动强烈,矿石Cu:Zn:Pb原子百分比与火山岩和热水沉积硅质岩相似。矿床δ^34S值为-6.5‰~2.8‰,δ^18O值为8.14‰~22.32‰,铅同位素示踪主要为下地壳铅;矿石具较高的As、Sb、Bi、Ga、Zn、Ba等含量;具较低的Al/(Al+Fe=Mn)比值,Zn(Pb+Zn)比值接近1,均表现出火山-热泉沉积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贵州织金地区晚二叠世的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昔容  陶述平 《贵州地质》1999,16(4):301-306
主要根据B,B/Ga和Sr,Sr/Ba的含量和比值大小来判断水的盐度,以及岩石类型和古生物组合,推断当时的沉积环境为过渡相偏海相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6.
河南栾川南部地区与Mo—W矿床有关的燕山期花岗岩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兆文  杨荣勇 《岩石学报》1995,11(4):397-408
河南栾川南部分布着一系列与钼钨矿化有关的燕山期花岗岩小岩体。根据这些岩体的含矿性、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可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岩体往往与大型一超大型Mo-W矿床有关,岩体顶部有纹层状石英层,石英辉钼矿脉发育。岩石中SiO2、K2O、Rb含量高,K2O/Na2O、Rb/Sr比值高,Al2O3、FeO、CaO、Na2O、Sr含量低。第二类岩体往往与中小型Mo-W矿床有关,岩体中含辉钼矿石英脉发育较差,岩石中SiO2、K2O含量中等,K2O/Na2O比值中等。第三类岩体不含Mo-W矿,岩体中各种脉体不发育,岩石中SiO2、K2O、Rb含量低,K2O/Na2O、Rb/Sr比值相对较低,Al2O3、Na2O、Sr含量相对较高。研究还表明小岩体的分异演化程度与小岩体的合矿性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西南极利文斯顿岛百耳斯半岛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祥身  李钟益 《岩石学报》1998,14(4):503-519
西南极利文斯顿岛百耳斯半岛中生代火山岩是晚侏罗纪至晚白垩纪三期火山活动的产物。岩石普遍贫钾,轻稀土元素略为富集,但轻重稀土分馏不强烈;Sr、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明显富集,Nb和Ta明显亏损,过渡金属族元素Cr和Ni强烈亏损,表明它们属于火山弧环境中生成的钙碱性系列岩石。白垩纪中期和白垩纪晚期岩石的87Sr/86Sr比值主要在0.7039~0.7053之间变化,εNd>0,87Sr/86Sr相对1/Sr、Rb、K和SiO2等的变化不大,表明其源区岩浆可能直接来自上地幔,很少受到壳源物质的混染。而晚侏罗纪火山岩的Sr同位素比值较高,说明早期岩浆可能受到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但在Th/Ta-Th和Th/Sm-Th图解上所有岩石的投影点分布趋势相同,趋势线的斜率>0。百耳斯半岛中生代火山岩是上地幔部分熔融生成的同源岩浆不同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浙西石炭纪层状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浙西石炭纪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中FeO、MnO、TiO2、Al2O3、MgO、CaO、Na2O、K2O等含量相对较高,富集As、Sb、Bi、Au、Ag、Ga,Fe2O3/FeO、SiO2/Al2O3、SiO2/(Na2O+K2O)、SiO2/MgO比值较小,稀土元素总量低,Ce弱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包裹体富含气相组份CH4、CO2、N2、CO、H2,具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Fe—Mn—(Ni+Co+Cu)三角图及SiO2—Al2O3、SiO2—Fe2O3图上均属于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中硅、氧同位素也显示其热水成因之特点。硅质岩的硅同位素和稀土元素Ce/Ce※值表明本区层状硅质岩主要是在浅海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的形成温度较高,为98℃~152℃  相似文献   

19.
苏北牛山片麻状A型花岗岩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苏北牛山片麻状花岗岩形成于震旦期,富含碱性长石,普遍含有碱性镁铁矿物,具有高硅、富碱、低铝、贫水,富含Nb、Zr、Y、Ga、REE及Eu明显亏损等特征,为A型花岗岩。其Y/Nb、Yb/Ta、Ce/Nb等比值较高,Ga×104/Al和碱度较低,属A2亚型花岗岩。它是苏胶造山带在晋宁期碰撞造山后的拉张环境下,由地幔热流上涌,致使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于中地壳侵位而形成。  相似文献   

20.
江万  莫宣学 《岩石学报》1999,15(1):89-97
青藏高原冈底斯带花岗岩及其中铁镁质微粒包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冈底斯花岗岩带岩石类型是钙碱性、中铝质的。10对花岗岩及包体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SiO2与Al2O3、CaO、MgO、FeOT都是呈线性降低的趋势、二元素散点图及共分母图(如La-Ce,Sm-Nd,Th-La,La-Ba,Th/Yb-Ta/Yb,Zr/Y-Zr,Cs-Rb,SiO2-Zr/TiO2)具有不同程度的直线变异关系,而花岗岩及包体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表明花岗岩中含有大量幔源组分,说明与岩浆混合作用及(或)成分分异有关。花岗岩及包体的常量元素、微量及稀土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两者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