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福建省的高考评卷实践,根据考生的答题情况和成绩统计,就地理综合题的答题错误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高考地理复习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
蔡玉霖 《福建地理》2003,18(3):54-56,36
本文结合福建省的高考评卷实践,根据考生的答题情况和成绩统计,就地理综合题的答题错误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高考地理复习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3.
江虎成 《地理教学》2010,(20):54-55
课堂教学中,学生答题的准确、独特的见解、清晰的解题思路,往往会博得师生的满堂彩。但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的错误,却在不经意之间被我们忽视甚至遗忘。实际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尝试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那么,我们怎样去正视错误,并把它巧妙应用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叶成福 《地理教学》2010,(13):58-58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犯错误。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来源于学习活动,如何利用这些“错误的资源”,是检验教师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的试金石,也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多得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作业和考试过程中.经常发现知识错误。为纠正错误,强化教学教果.我采取了要求学生建立知识错误题库的办法,实践证明有效。为清晰可见.重点突出.题库的编排可采用列表的形式.内容包括出现错误的知识点、错误原因、订正以及依据四十方面,现略举几例。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源遥感影像土地覆盖分类结果一致性与分类精度改进的要求,对两组中等空间分辨率的光学影像进行土地覆盖分类,以支持向量机分类结果为基础,采用Kappa统计量、双错误测量、Q统计量、相同错误率从不同角度评价了不同分类结果的一致性。实验表明,多源遥感数据分类结果总体上常规一致性程度较好,二值先验一致性程度尚可,错误一致性程度较小;不同土地覆盖类别的一致性程度并不相同,有的类别甚至出现不一致现象。提出组合法和替换法两种策略以综合数据优点、实现多传感器数据集成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7.
朱铎 《地理教学》1998,(6):19-20
笔者对近来所听的50节地理公开课作了一次统计:出现科学性、知识性错误24处,专业术语运用不当、语言表达不准18处,读写错别字9处,涉及28节课,占所听公开课的56%。  相似文献   

8.
美国心理学家RBainbrdge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谅解的。没有大量错误作为台阶就不能攀登上正确结果的宝座。”当代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也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误法。”教学中,学生出错再正常不过,即使是教师,也常会出错,一节好课不应该是“完美”的,不在于有没有错误,而在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从错误的“茧”中破茧化蝶,将“错误”变成一种“美丽”,在于教师能否抓住时机,启迪学生思维,完成课堂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9.
高考最终的竞争,就是你究竟能做对多少题,拿多少分。高考得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减少失误的过程。失误总是在所难免的,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是高考成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减少失误是关键。这就需要平时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视自己的错误,不回避错误,对自己平时考试所犯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建立纠错笔记就是对错误不断进行纠正的有效办法,因为纠错笔记能帮你找到经常犯错的根源。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同学们做纠错笔记的成功经验谈谈纠错笔记的建立和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知识是有结构的,学生是创建结构化知识的主体对象。创建学科结构化知识教学需走出"必备知识碎片化""非必备知识结构化""必备知识结构错误化""知识结构化教学设计粗放化"等偏向。以学为中心的学科概念教学是创建结构化知识教学的本质特征。创建学科结构化知识的结构化教学旨趣是遵循认知规律、学为中心、结构价值的流程。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发现,目前被我国一些学者采用的沙尘暴强度划分标准和气象观测规范中关于水平能见度观测记录的规定有明显差异,这个问题导致沙尘暴强度划分标准与50 a气象能见度观测资料不匹配,从而引起资料统计上的混乱和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分析上很容易出现的错误。为此,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南极长城站自1985年成立至今,已经积累了近3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这些数据是研究南极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基于多种原因,数据中存在的不规范和错误,影响了其使用价值。在第29次南极长城站考察期间,建立气象资料审核纠错、查询统计等多功能南极气象资料处理系统,应用该系统对长城站的历史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南极气象资料的共享。  相似文献   

13.
地图在地理科学研究与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地理教学中,常常存在不能正确运用地图,错绘我国国界线,发生政治错误.造成不良后果的现象.如丢掉南海诸岛或台湾岛和澎湖列岛,已定国界与未定划界不分或分得不当,以河流等线状地物为界时国界线画法不正确等.为了纠正关于我国国界线画法的种种错误,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对严肃我国国界线画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地理教学中,有些知识学生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按照习惯了的思路去分析、解决问题,结果出现了不应出现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突破思维定势。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采用了巧设“陷阱”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市场转型理论为出发点,根据1988和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数据,选取广东、江苏、河南、甘肃4个省份,利用回归统计模型,对不同地区塑造收入差异的因子进行时空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转型理论对人力资本与市场技术需求的作用预测基本正确,但对非人力资本作用的论点明显错误.从沿海到内陆的改革推进进程给中国社会经济的演变嵌入特有的空间框架.劳动市场不平等性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地方性和空间性.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的地理教学评价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新课程必须研究地理教学评价设计改革。“改革评价首先应该是评价观的转变,没有观念的转变,再好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也会因实施指导思想的错误而偏离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伏成云 《地理教学》2013,(11):50-51
正常言说: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错误能启迪思维,开悟心智。错误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在课堂教学中错误也是一笔重要的资源,课堂可以因"错"而精彩。不重视学生的错误资源是一种浪费。叶澜教授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  相似文献   

18.
宋斌  邓旺秋  张明  李泰辉 《热带地理》2018,38(3):312-320
文章介绍了南岭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概况,列举了37种以南岭为模式产地的大型真菌物种的拉丁学名、中文学名和生境及分布,对部分错误鉴定或存疑种类进行了注释,对南岭大型真菌优势科属和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统计,并对南岭大型真菌资源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加强南岭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对生态系统稳定、区域环境安全和未来产业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海君 《地理教学》2006,(10):21-22
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趣——思——练——创”的过程。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过去我们往往认为,无论是教师的错误还是学生的错误,都是应该尽量加以避免和纠正的。其实,换一个角度看,这些错误只要运用得当,使之转化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就能发挥正常教学难以达到的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高校英语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深入,英语语法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教改项目把英语语法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通过分析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语法错误,查找错误的根源,改进教学模式,改变考核模式,突出语法规则的应用能力培养等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教改的各项举措可以在今后的语法教学和与语法课程相关的核心课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