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地震前低频事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几种强震前超低频事件的观测证据,并通过实验,研究了产生和传播机理。初步结果表明,微破裂的集结和断层的破裂起始会出现超低频脉冲,并透射到空气中形成次声波。塑性体的冲击或超临界流体的膨胀比脆性破裂更容易激发(超)低频波,且不伴随明显高频辐射成分。这样可以较为合理地解释震前“平衡”背景下的(超)低频事件。对实验中破坏前的低频脉冲给出了断裂力学解释。断裂力学的实验和膨胀--扩容理论证明了震前会产生断层的张裂隙,从而为超临界流体提供了运移空间。流体在运移过程中突然涨缩会激发(超)低频辐射波。讨论了改进(超)低频事件的观测条件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低频前驱波传播的理论与实验等方面对其传播机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断裂预扩展、过热液体暴沸、粘滑地震前的预滑等均可能产生低频前驱波;微破裂集结、均匀和非均匀断层滑动失稳成核、声透射等实验均证实了岩石在大破裂前确实能够产生一种长周期、小振幅的低频事件;低速断层、壳内低速层、承压含水层、水体大连通性好的灰岩含水层、大气中的声波导层有利于低频前驱波传播。  相似文献   

3.
寂静的前震与地震预测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赵根模  杨港生  陈化然 《地震》2001,21(1):69-77
寂静地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统计表明,与寂静地震有关的前驱波比前震有更大的普遍性,出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主震前7天之内,从一部分中等地震到特大地震之前都已观测到前驱波,这就说明大的脆性破裂之前,较小的缓慢破裂在自然界是存在的而且比较普遍。根据1969年渤海地震和1976年唐山地震的前驱波记录进行定位试验,证明在观测条件具备时,概略的定位是可行的,而且表明前驱波是来源于大震震源附近的信号。可为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提供重要的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功率ELF/VLF调幅高频波能有效地扰动低电离层,形成等效的ELF/VLF电离层虚拟天线,用来辐射ELF/VLF波,所辐射出的低频信号可以进入中性大气层形成地球-电离层波导.本文基于调制加热模型,采用全波有限元算法计算由人工调制电离层所形成的电偶极矩所辐射出的ELF波在水平分层电离层中的波场,计算结果将与地面观测结果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所辐射出的ELF波在电离层中形成一个窄的准直波束,海面所能接收到的ELF信号强度为pT量级,并且频率越低,海面所接收到的场强就越小,与HAARP实验数据一致.结果还表明,低纬电离层对低频信号的传播衰减较大,并且所能透射出电离层的角度小,因此高纬地区更适合地球-电离层波导的激发.  相似文献   

5.
破坏性矿震震前短临阶段震源过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3年5月15日19时,北京矿务局房山煤矿矿井下6号地震台附近,在4分多钟内相继发生3次破坏性矿震,最大一次震级为2.3级(M0=1.51011Nm).利用理论地震图分析得到,这3次矿震都是以倾向滑动为主,与在场人员目击到的高倾角煤层中大量煤块倾泻而下的现象一致.主震及其震前一系列事件的6号台近场记录与普通记录不同,不仅有高频振动,而且还有低频振动.用弹性波理论和近年来一系列关于地震破裂成核理论结果进行分析表明:低频振动可能是亚临界扩展向前推进时激发的长周期波,它是不可恢复的形变;高频振动则是矿震事件,它是脆性破裂辐射的波场.根据M=2.3事件记录及其震前5.4s出现的前震记录中低频振动优势频率推测,主震发生时孕震断裂端部扩容区体积迅速增大.震前20多天直到主震发生期间,震源过程主要特点如下:亚临界扩展多次出现,在此期间孕震断裂端部扩容区体积变化不大.亚临界扩展时不仅激发产生长周期波,也常同时诱发小事件的发生,亚临界扩展优势方向与主震的滑动方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岩石破裂时电磁辐射的影响因素和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煜洲  王寅生 《地震学报》1997,19(4):418-425
根据实验提出,岩石破裂时产生电磁辐射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岩石力学性质和矿物组成.脆性破裂的样品和含石英、黄铁矿、黄铜矿等的样品易产生电磁辐射.存在3种破裂-辐射效应:晶体破裂效应、压电效应和天然半导体效应,分别是产生高频信号、低频信号和具有独特波形的中频信号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7.
典型构造微破裂集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大理岩破裂实验,考察了典型构造中微裂纹的演化、集结的过程和特征.根据损伤理论,分析了构造对微破裂演化的控制作用.根据微破裂集结临界条件的相似原理,认为这些特征可以类推到公里尺度,它们有助于解释地震中短期阶段的前震或广义前震分布,作为地震前兆的一次效应.其它物理效应为二次或三次效应.微破裂集结时局部密度突然加大,有助于解释部分前兆记录突跳现象.非集结部分出现部分微裂纹愈合,密度反向变化,有助于解释一些前兆记录在短临阶段记录中出现反向的现象.考察了不同构造的不同部位微破裂萌生和演化的范围差异,这些差异有助于解释不同地质构造孕震区域的孕震过程,从而可解释板缘和板内地震前兆记录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被不同观点学者分别引用,以论证地震是否有前兆记录的问题.然而,在考察不同地区的前兆记录时,必须注意不同地区的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8.
基于一种新颖的液体悬浮式长周期、超低频检测技术,避免电磁信号可能产生的一切干扰,由此研制地震前驱波检测装置及分析软件.提取前驱波信号与实际地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装置及分析软件,对于记录前驱波和地震预测研究较以往有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七十年代初,中外地震工作者先后发现震前有震源电磁辐射现象。由于震源电磁波信息对于地震的临震预报有意义,引起一些多震国家的关注。国内外的现场观测和岩石破裂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孕震区的电磁辐射伴随岩石块体破裂过程而产生;在一定的距离和接收频段上能够记录到震源辐射的电磁波;只要震前电磁辐射现象存在,就必然存在它的辐射源,这个辐射源可能就是正在孕育中的震源体本身。只要震源电磁辐射的这种波具有电磁波特性,就可以运用测向技术测定辐射源与观测点之间的相对方位角,然后通过几个不同的观测点在地图上交  相似文献   

10.
汶川大地震中的应急地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毁灭性大地震.地震发生于一段曾被认为存在中度地震危害性的断层上,在震前几乎没有观测到前兆现象.考虑到四川省现有地震台的覆盖面,应急地震学本来可以有效地避免地震带来的一些破坏,并对震后应急反应方面给予帮助.从回顾的角度上看,文章证明仅仅用两个三分量地震台站就足够在10s内对地震的震中位置给出误差范围在20km的定位.从P波初至的前4s信号,可以估计地震的震级为7级;更准确的震级估计则可以利用耗时2min的Pn1波形模拟来完成,此时在500km外的地震台站刚刚接收到S波.利用震后2h内发生的5级以上余震,破裂区域能被很好的显示出来.在几个小时内,更详细的破裂过程和有限断层模型能通过分析远震体波记录来得到,并可随时用来计算地面强震动,从而在没有实时强震记录可用的情况下为救援工作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Thephenomenonof“quiescence”beforestrongearthquakeshaswidelybeenaccepted .However,isitreallyquietbeforeanearthquake ?Accordingtorecordsfromshortperiodseismographs,itis“quiet”beforeearthquake ,butaccordingtotherecordsofbroadbandseismograph ,thismaynotbetrue .Thekeytothismatterishowtogetreliableinformation .Earlyinthe 1 970’s,manyseismologiststhoughtthattheultra lowfrequencywaveformrecordedbybroadbandseismometersbeforeearthquakescamefromfore sliporslow extending (Rikitake ,…  相似文献   

12.
地震前长周期事件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积累了许多地震前长周期事件的观测资料。这些长周期事件可以被很多不同的观测系统记录到,如跨断层形变、超低频电磁异常、次声波异常、井下低频导波、井水水位等。理论上对地震前长周期事件已给出了许多论证,例如,震前的断层蠕动、静地震与慢地震、断层的断裂预扩展和地震成核等。解决震前长周期事件的地面可测性,对突破“震前平静”带来的短临预测的困惑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网络化的系统观测和对物理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月强震的前兆次声波测量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频谱分析结果表明 :(1) 2 0 0 1年 1月 (含两次 8级地震 )的测量结果与 1999年 1月~ 7月、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4月观测结果具有相同的规律 ,强地震前约 10天内常能测到振幅很强、方向可测的地震前兆次声波。其三维动态频谱的典型特点是振幅由弱 (10Pa~ 2 0Pa)变强 (80Pa以上 ) ;最后的周期范围很宽 (2分~ 6 5分 ) ;波形明显不同于流星雨次声和大风次声。 (2 )强震前兆次声三维动态频谱的最大振幅不仅受震级大小影响 ,而且与震源距离及深度等其它因素都有关。 (3)强震前长周期波的产生机理 ,主要有断层预滑理论、断裂预扩展理论和流体撞击假说 ,而前兆次声波很可能是由地壳中的长周期波耦合到空气中形成。 (4 )岩石破裂实验证实主破裂前在岩石表面和空气中均收到较强的低频波。 (5 )若在北京和昆明各建足够大的三点阵测准波向 ,两直线相交 ,即可预测国内的震中位置 ,这就可能为临震预报提供一种较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Nucleation of earthquakes and its implication to precurso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In the middle of 1990s, the argument about nucleation phase occurred. Ellsworth and Beroza(1 995) studied the wave records of 30 earthquake events, which initiated slowly. Ellsworth, et al calledthem as nucleation phase. They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moment, duration time and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in shock behind. Scherbaum (1997a, b) proposed his different view andsuggested that some of the recording of the long period initial of seismic wave was misinterpret…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Theexistenceandmeasurabilityofearthquakenucleationinvariousgeologicalbackgroundareimportantbasicproblems.Generally,crowdingtogetherandzonationdistributionofmoderateandsmaIlearthquakes(orsourceofAE)arenormalphenomenon(Mei,etal,l993).However,itisnotreliabIetoidentifythecrowdingofmoderateandsmallearthquakesasforeshockofstrongearthquake.Someauthors(Yu,Li,l998,Wang,l999)studiedthemethodstofindtheprecursorinformationastojudgetheriskofstrongearthquakesfromthefiguresofspace-timeevoluti…  相似文献   

16.
从汶川地震看震前的“微破裂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包括汶川大地震等一些实测资料的分析,并借用断裂力学和断裂物理的概念,可以认为存在一种震前出现的“微破裂波”。即,震前地层中发生的“微破裂”过程可以产生“微破裂波”。由于破裂过程的微观复杂性,微破裂波中有电磁波、声波和重力波等不同成分,而且有频率覆盖范围宽、信号相对较弱等特点。微破裂波一般都产生于主破裂之前约1~10天之内。只要有合适的有着足够高灵敏度和足够宽的频率响应能方的仪器系统,就可能探测到微破裂波,也就获取了一种重要的有临震预警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岩体裂隙充水后对拐角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在浙江温州的珊溪水库发生了一系列水库诱发地震,其拐角频率明显小于同震级的构造地震。本从二相介质理论出发,讨论了水库岩体在扩容、流体渗入饱和和强度弱化过程中波速和波速比的变化以及对拐角频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当孔隙度为0.15,岩体弹性模量减小23%时,拐角频率可以减小约29%。由此解释了水库诱发地震拐角频率偏小主要是由裂隙发育和库水渗透扩散使地壳浅部岩体强度弱化引起的。因此拐角频率可以作为区别两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各向异性介质中扭转波分裂的初步实验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室可以产生两种振动模式的横波,一种是剪切振动,另一种是扭转振动.本文利用扭转换能器观测了扭转横波在各向异性样品中的传播特性.实验表明,无偏振方向的扭转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会以两种不同速度传播,并出现波的分裂现象,其快慢波的速度值与剪切横波的快慢横波速度一致.用扭转波换能器接收时,快慢扭转波的波形振幅不受各向异性方位影响,表现为无方向性.通过两块不同来源的均匀各向异性样品,用实验观测方式初步揭示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扭转波的一些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